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贝 通讯员 冯小峰
“将家里的闲置房屋改造成储菇棚,不仅利润可观,管理起来还轻松!”12月1日,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库勒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崇年告诉记者,自二师二十九团十四连与库勒村开展共建活动后,双方就开始积极探索庭院菌菇种植模式。
所谓庭院菌菇种植模式,就是职工群众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储菇棚,发展以平菇、双孢菇、灵芝为主的食用菌种植,是十四连与库勒村投资130余万元共同开辟的特色农业致富路。
以往,农闲时缺少一条增收门道,是十四连与库勒村一直想要解决的难题,庭院菌菇种植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两地职工群众的欢迎。“菌菇成熟只要45天,生长周期短,特别适合农闲时种植!”望着储菇棚里排列整齐的菌棒,赵崇年向记者介绍说,自去年8月投产至今,库勒村已有46户村民改造闲置房屋用于菌菇种植。
“我们与库勒村共建食用菌种植基地,现在已建成4座大棚,满足了职工群众发展菌菇种植的菌棒需求。同时,我们引进了一批技术人才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还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协会负责菌菇销售。”十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杜裕兵告诉记者,近期,他们还购置了5台食用菌烘干设备,可以对菌菇进行加工处理。这样一来,发展菌菇产业有场地、有技术、有销路,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不愁了。
“我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务工,每个月能赚3000多元钱呢!”库勒村村民曼合木提·巴吾东告诉记者,因为要照顾家里的小孩,工作地离家太远不方便,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真是太好了!
目前,十四连与库勒村共建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已带动周边连队和乡村12人稳定就业,还有500余人在基地实现了短期务工增收。
如今,十四连与库勒村的职工群众时常在一起,互相交流养殖技术、香梨剪枝门道,双方常来常往,越走越亲。
说到两地共建后的变化,库勒村村民吾甫尔·巴吾东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无论是果园管理还是菌菇种植,我们都毫无保留地互帮互助,大家的感情越来越好,就像一家人一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