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袁崇焕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
那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呢?
这就需要讨论到他的民族思想和军事思想了。
讨论袁崇焕的民族思想主要是指他“抚西夷以拒东奴”的思想。
这方面文章主要有何溥澄、谢肇华《论袁崇焕的民族思想》,陈安丽、石斌《袁崇焕与蒙古》。
何文则认为袁崇焕的民族思想具有两重性,既有大汉主义的倾向,又有一定的民族平等思想。
陈文认为袁崇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与蒙古的联盟,他抚西以拒东的策略思想是符合战争实际的,对抗金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明廷错误的政策和蒙古的内乱,导致明朝与蒙古的结盟最终解体,同时也导致蒙古向后金政权靠拢。
也就是说袁崇焕的民族思想还是很超前的,可惜被明廷葬送了。
而袁崇焕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坚守关外以捍关内的积极防御方针;二、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且守且战,且筑且屯的主张;三、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策略;四、凭坚城用大炮的保守战术。关于袁崇焕的军事思想,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充分肯定其军事思想,认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是在实地考察和战火考验中形成的。
同时也是对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孙承宗(1563年-1638年)等人守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凭着这一套军事思想,袁崇焕在辽西建立起关宁锦防线,使得辽东战局进入相持阶段。
袁崇焕军事思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和他本人杰出的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密不可分,袁崇焕具备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应有的品质。
这些品质表现为英勇无畏,敢战敢胜,与士卒同甘苦、共命运,善于动员组织百姓参战。
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阎崇年《论袁崇焕》、黄国强、谭红儿《试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与指挥才能》、季士家《袁崇焕战略战术思想研究》、石斌《袁崇焕军事思想简论》等等。
季士家《袁崇焕策略思想研究》高度评价袁崇焕守为主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策略思想。
马社香《试论袁崇焕在辽东的军事改革》一文阐述袁崇焕辽东军事改革,包括建立督师集权的三将制、屯田、整军。
刘清阳《试论袁崇焕“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政策在明与后金战争中的作用》阐述袁崇焕对整顿辽东屯田和重建辽军作出的贡献。
姜守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经辽研究》一文认为熊、孙、袁三人不断完善明廷以守为攻、以辽人守辽土、以和为旁着的战略思想,立下了功勋。
然而明末政治的腐败、党争的激烈、皇帝的昏庸导致三人守辽事业的完全失败。
另外一种意见是在肯定袁崇焕思想的同时,提出其存在着局限性。
有的学者认为袁崇焕过于拘泥于宁锦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显得全局观不足,没有从全局上来考虑战守问题,也没有主动向后金发动进攻。持这一论说的代表是孙文良、李治亭《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
有的学者则对崇祯二年(1629年)京师保卫战袁崇焕的防御部署提出质疑,认为袁崇焕在援救北京上犯了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从而背上了违命和勾敌的罪名,也为皇太极施行反间计创造了条件。代表论著有范沛潍《袁崇焕的悲剧》、樊树志《崇祯传》。
从这些学者的著作可以看出,袁崇焕的确是民族英雄,只不过学者对袁崇焕的功绩大小意见不统一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