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
...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畅谈经验与心得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五一文化客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近日,他来到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宋...……更多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本报讯 学者阎崇年日前在京参与以“我与清史研究”为主题的直播活动,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对谈。面对宋志军关于如何开始清史研究之路的发问,投身清史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阎崇年...……更多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日前他与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在京进行了一场题为“我与清史研究”的对谈,系统回顾自己研究清史的历程,并勉励年轻人对待个人事业要“慎始...……更多
元氏县封龙书院文化讲坛开讲 阎崇年作首期主讲嘉宾
...书院文化讲坛开讲。首期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作主讲嘉宾,以《封龙书院日新又新》为题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封龙书院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开办封龙书院文化讲坛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更多
...前贤,鞭策后学发扬“新史学”的创造精神。冯尔康、阎崇年两位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和同专业的清史大家对谈“让历史学充满魅力”;全国高校60余位历史学科院长(系主任)共话一流学科建设。在南开大学历史学...……更多
同种“致富菇” 共绘“同心圆”
...!”12月1日,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库勒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崇年告诉记者,自二师二十九团十四连与库勒村开展共建活动后,双方就开始积极探索庭院菌菇种植模式。所谓庭院菌菇种植模式,就是职工群众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储菇棚...……更多
...现抵抗没有丝毫的效果干脆就放弃。清朝历史研究学者阎崇年老师认为咸丰皇帝是一个四无皇帝,无远见,无胆识,无作为,无才能。总之就是一个很不称职的皇帝,当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的时候,他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积极抵抗。...……更多
康熙皇帝能称为千古唯一的皇帝吗
...古唯一的皇帝吗?这个问题此后不再讨论,但清史专家严崇年却说“古往今来只有一个皇帝,康熙是第一位皇帝”。其次,很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二月河也说过,康熙皇帝是古往今来的一位皇帝。对于这个问题,后人无暇争论,应...……更多
...奇大片。总结为五全皇后也不为过,明清历史研究学者阎崇年老师更是认为在明清二十四后里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明代从来没有外戚专权,张氏也不例外。她只是辅佐皇帝治理朝政,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她都没有安排自个家里...……更多
北京文化论坛明星扎堆,张颂文比朱一龙靠前,座位安排让人破防
...是领导和文化界前辈们。最靠近镜头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曾任央视《百家讲坛》主持人,出版过《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等著作。 阎崇年旁边的是莫言,不用过多介绍,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左手...……更多
看众位学者如何描绘这位袁大都督
...善于动员组织百姓参战。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阎崇年《论袁崇焕》、黄国强、谭红儿《试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与指挥才能》、季士家《袁崇焕战略战术思想研究》、石斌《袁崇焕军事思想简论》等等。季士家《袁崇焕策...……更多
北京人民出版社落户通州 城市副中心再添京韵书香
...“特别推荐”。“北京文化书系·古都文化丛书”主编阎崇年表示,“北京文化书系”汇聚了京华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这套大型文化丛书既是一项学术创新,也是一项文化成果;既是北京文化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文...……更多
...到社会生活,囊括了读者感兴趣的方方面面,历史学家阎崇年、主持人敬一丹等都曾做客讲坛。近年来,“联动”成为省图书馆服务群众新特色,与各部门的联动成就了内容多元的“文化吉林讲坛”。而每逢节假日,省图书馆也...……更多
记者 王会广 通讯员 唐崇年走进引马镇申河口村王文喜的养殖棚内,一股温热的麦糠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黑色的养殖箱在货架上整齐的排放,小小的金色黄粉虫在这些箱子里翻爬不停、快速的生长着,时不时的还传来一阵“...……更多
鄄城农商银行 小韭菜开出“致富花”
李可 报道 通讯员 唐崇年“韭”香四溢,“花”开富民。近日,在鄄城县董口镇,张先生家的20亩韭菜花地再次丰收,预计纯收入将超过十万元,凭借其韭菜花种植技术,本人已经成为了本村的农业模范。韭菜花的种植具有较高...……更多
鄄城农商银行“贷”动养殖户走上致富路
记者 王会广 通讯员 唐崇年走进董口镇前园村马先生的养殖场,“咩咩咩”的叫声一声高过一声,羊群中的马先生脸上洋溢着笑容,“我最开心的是这笔贷款不需要自己找担保人,而且比其他贷款品种利率还要低,对于我们这...……更多
揭秘清朝隐秘历史:努尔哈赤时代的包衣与太监
这里引用一下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中“阎崇年”主讲里的一段:清入关以前,努尔哈赤的时候,有太监了,但是很个别的。努尔哈赤跟各个贝勒下令,说你家里养的这些奴仆,在小的时候,你要把他阉割了,不然他长大以后...……更多
鄄城农商银行多措并举筑起收粮户金融后盾
李可 报道 通讯员 唐崇年为确保夏粮丰收时农户卖粮不拿“白条”,鄄城农商银行对麦收工作提前部署,特别针对夏粮收购季节性强、收购期短、资金需求量大、时间要求紧等特点,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主动对接辖...……更多
...日上午8时12分,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公开资料显示,戴逸系江苏常熟人,出生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北大学一部十七班学习,...……更多
...车”,谨防“多拉快跑”埋下严重事故隐患。 作者:左崇年 ……更多
康熙帝的功绩与晚年争议
...家们那里,他们觉得康熙是所有皇帝当中最棒的一位。阎崇年教授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他对康熙的评价也非常的高。对此也有很多争议。但是大家觉得康熙这位皇帝到底怎样呢?其实大家也没有什么必要关心,因为他已经过去那...……更多
...当追述清代历史,以之为鉴,因此对清代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实数切要之举。本栏目涉及清史研究之机构、刊物、学者、论文论著及文献档案的整理利用,力图为海内外学术界提供一个了解清史研究现状的窗口,为清史学界提...……更多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素风到老为寒士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卜键莅渭解读乾嘉重臣王杰的典范意义本报讯(记者 王小敏)12月22日,渭南日报社邀请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卜键作《素风到老为寒士西部状元、乾嘉重臣王杰的典范意义》专...……更多
白王萧崇双目失明后成为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可见他并非池中之物
白王萧崇是明德帝所有儿子中第一个封王的,萧崇年少时就已经有贤明,明德帝很是看中他,但是后来意外眼瞎。受到很多欺凌。不过虽然眼瞎,但是白王在天启城中的名声才能很强,双目失明以后竟然可以成为第一个封王的...……更多
驻村“第一书记”忙年不停歇
...做好防护。“我们跟亲戚都说好了,今年不走动了。”李崇年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尚未“阳”,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村医电话,“春节期间5名村医24小时随时待命。”任职一年来,李海生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春夏期间的持续干旱:一...……更多
...了十年,《清史》还没有最终定稿。为什么国家对清史的研究如此重视?仅仅是因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吗?仅仅是因为中国修史的传统吗?原因肯定不是如此简单。试想一下,明朝时期修史,用了10多人,仅一年不到...……更多
古典文献学专家杜泽逊:故纸堆里写就精彩人生
...目标是报考当时山东大学文学院古汉语名家殷焕先先生的研究生。不过,当年殷先生在全国只招两个研究生。“我一个同学跟殷先生平时学得多,觉得竞争不过,这样还剩下一个名额,但认为压力太大,就产生了退缩的念头。”...……更多
皇太极为何为了一个女人不再征战天下
...,为最终击败大明王朝,问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价“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最恰如其分的”。早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为了争取蒙古盟军,皇太极娶...……更多
...一,大清王朝的崩塌也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就像阎崇年先生戏谑的那样,咸丰在位的这十一个年头,显然是历史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他作为一国之君,却昏聩无能、不思进取,甚至迷恋鸦片。终日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更多
溥仪出逃时,将此物缝进长袍26年不离身,如今成“国宝中的国宝”!
...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终结,又是中华帝制的终结。——阎崇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一生可谓是命途多舛、颠沛流离。他曾经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颇有当汉奸的嫌疑,因此常受人指责。但同时,他从出生就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蒙古国,正式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
作者:一只哈娜 斯文的樊学长 那日苏2015年2月,蒙古国颁布《蒙古国语言法》,明确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蒙古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公务活动
2025-01-09 14:00:00
赵光义究竟是谋权篡位,还是顺理成章继承大业?
导读:烛影斧声是宋朝的几大疑案之一,个人比较倾向于赵光义属于谋权篡位。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赵光义继承皇位的法理依据是“金匾之盟”可谁见过原文
2025-01-09 13:00:00
虚竹那么强,为何晚年躲着不出来?看看周伯通怎么死的,你就懂了
《天龙八部》结尾,萧峰自尽于雁门关外,自此小说正式结束,段誉回大理继续当他的皇帝,虚竹则与梦姑回到了缥缈峰灵鹫宫,从他传授丐帮弟子武功的经历看
2025-01-09 13:29:00
明世宗的大婚,虽然憋屈但利于斗争
虽然明世宗朱厚璁在入京时坚持不走东华门,表达了不过继于明孝宗的意愿。但实力的不足,让他在大礼议的第一轮斗争中落败。不仅改称明孝宗为“皇考”
2025-01-09 13:40:00
“蒙山是我师——刘明杰山水画展”将于1月10日在临沂开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1月10日,诗人、画家刘明杰的“蒙山是我师”个人画展将在临沂市俊仲号茶行举办。本次画展共展出山水画20幅
2025-01-09 09:28:00
美军M1A2坦克服役近30年,为何还不淘汰?至今还是世界最强
1991年,海湾战争正式爆发。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完美的转化了战争模式,将之前的机械化战争渐渐摒除,投向信息化战争,也是这场战争
2025-01-09 00:15:00
航母上为什么要养猫?航母结构复杂,被老鼠啃坏了就麻烦了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国防军事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2025-01-09 00:25:00
宋江城府有多深?看看他和晁盖的诸多事迹就清楚了
《水浒传》中梁山的第三代领导人宋江为人正直,同时又因仗义疏财、喜欢助人而被称为“及时雨”。在宋江的领导下,梁山渐渐走向辉煌壮大
2025-01-09 00:27:00
臧健和:因生不出儿子被丈夫抛弃,最后卖水饺致富身价高达50亿
说起我国的历史,那可是有着几千年之久了,悠久的历史也孕育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也是不断滋养着我们的思想,从而转变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2025-01-09 00:35:00
唱响合院里的岁月长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亮相唱响合院里的岁月长歌袁子茗《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9日第 11 版)展出的1932年北平市立师范学校学生举办暑期补习学校的申请与招生简章
2025-01-09 04:51:00
杭州日报讯 本周六,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开年重磅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将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盛装亮相
2025-01-09 06:56:00
书画传情 艺海无涯——我省著名画家李方玉先生八十寿辰庆典举办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贾佳 摄影 王新立2025年1月8日(农历腊月初九),我省著名花鸟画家李方玉先生迎来了他的八十寿辰
2025-01-08 22:57:00
“洋火一哥”泊头火柴厂:曾是亚洲第一,最终却倒在了百年诞辰
在打火机还未被使用之前,老百姓只能依靠火柴来生火,在那个年代,火柴无疑是为数不多能带来经济的发财路,而这也使不少火柴厂在同一时期内迅速地发展起来
2025-01-08 16:26:00
史上最贵中国豪宅,光一根柱子就27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腰包也逐渐鼓起来了,富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吃穿用度,样样精致,养生健身,门门在行
2025-01-08 16:27:00
大战皇帝的“蚩尤”究竟做过哪些坏事?竟被后世一直唾骂?
蚩尤,与炎黄二帝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统领着九九八十一个小部落组成的九黎部落,能统领整合那么多小部落,而且还比炎黄部落还要强大
2025-01-08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