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数智文旅开启文化宝库,5G+AR演绎诗路繁华
...,“浙东唐诗之路”、四明诗路、良渚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宝库,通过数字创新力量的参与,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活”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浙江移动凭借其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助力游客通过虚...……更多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在这条中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杭州占据着重要位置。特别是南宋时期,杭州更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心。“万商所聚,百贷所殖”的杭州,丝绸、茶叶、瓷器等从这...……更多
“诗酒趁年华”--“浙东唐诗之路”艺术嘉年华 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举行
...浙东唐诗之路旅播大会”主题系列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以文化为抓手,以艺术为表达,以新潮为融合,推动茅台品牌链接青年群体,展现茅台系列产品年轻、浪漫的文化活力以及对非遗传承创新、美学艺术宣传的高度重视。“浙...……更多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良渚,是一段历史、一串足印,中华文明5000年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在此酝酿。良渚,是一张名片、一份骄傲,以“良渚”为名推动的文明对话将深刻地影响世界。12月3日,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更多
...各地的20名诗词爱好者相聚于此,以诗会友、共赏“诗路文化”。本次诗词大会也拉开了滨江之“运”——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暨2024“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的序幕。活动现场,西兴街道发布了“国际滨·西兴韵”文化...……更多
伟大的历史变革丨新时代文化使命
...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鲜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习近平文...……更多
...行迹为纽带,由沿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串联而成的诗歌文化线路,是一条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充满诗情画意的路。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唐诗之路已成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曾沿着浙东...……更多
(年终特稿)运河观澜: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古亭,诉说着旧时记忆……时值寒冬,记者探访浙东运河文化园看见,运河两岸古今交织,映照出人们热气腾腾的新生活。浙东运河文化园一影。项菁 摄2023年步入倒计时,明年将迎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浙东运河作为...……更多
...日商报以艺术形式重拾运河记忆“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启动 未来将用影像讲好浙东运河和沿线古镇故事商报讯(通讯员 程远娟 记者 严佳炜)昨天,滨江之“运”——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从西兴出发”浙...……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渚文明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巨星。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文化基因如何植入第一片信息,文明记忆如何书写第一段传奇。文脉绵亘,映烁古今。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蕴...……更多
浙江日报评论员:打响“良渚论坛”品牌 促进文明和合共生
...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将更好推进不同文化互学互鉴,促进世界文明美美与共。浙江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把“良渚论坛”打造成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服务共建“一带一...……更多
...于此。呈现杭州山水景观的亚运奖牌“湖山”,融入世界文化遗产元素的亚运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的亚运火炬“薪火”……一场体育盛会,将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尽数勾勒。溯源文明,是为了...……更多
共赏多元文化之美 共谋文明交流之道杭州日报讯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精彩,因交流互鉴而多彩,因交流互鉴而发展。12月1日至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艺术家分论...……更多
...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今天(12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参加论坛活动的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等六大...……更多
十年巨变:山阴故水道升华为浙东运河文化园
...千年前开凿的山阴故水道,近十年间转身升华为浙东运河文化园(博物馆)。浙东运河古纤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浙东运河(绍兴市越...……更多
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带来启示:遇见良渚 共享美好
...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明,也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美好愿景的共识和努力。世济其美,中华文明璀璨恢弘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中...……更多
一场赛事一座城——2024“浙东唐诗之路”嵊州山水挑战赛获赞
...近600名“铁人”畅游剡溪,驰骋“美妙3公里”,在千年文化古城尽展铁人三项运动之美。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郭子源夺得铁人三项个人赛男子组冠军,陈文娟获得女子组冠军。杨威、裘天华、叶小江获得接力组冠军。“青山...……更多
...际商贸城、“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浙东运河文化园。他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重若千钧,让浙江...……更多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勇立潮头 | 赓续文脉传承文化 大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史诗
中国蓝新闻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时强调,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牢记总书记嘱托,眼下,各地正深挖运河文化特色,提升运河两岸风貌,更好阐述运河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更多
...来,目前有36个国家的42个机构加入,联盟的成立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共享。她透露,最近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数字图书馆,为可能没有时间去图书馆或住得很远的人提供更多获取图书馆藏书的机会。“在古代,一批丝绸之路沿线城...……更多
...域国际传播强大合力。再往前,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之江文化中心全新亮相。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浙东运河文化园等文化地标建成,点亮百姓文化生活。……一滴水里观沧海。一个...……更多
良渚潮客厅|哈萨克斯坦研究员阿迪力:再创一条“繁荣之路”
...年来,“丝绸之路”的故事从经商贸易起始,慢慢沉淀出文化交融的余韵,在东西方文明互鉴的画纸上,各自点缀上开放包容的印记。正值良渚论坛之际,潮新闻特邀参与“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的专家做客良渚潮客厅,...……更多
...城的艺术展览;有连接中外的论坛交流,也有触动心灵的文化活动;有造福一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花结果,也有让未来进程更加多变的科技力量介入我们……和有风君一起盘点2023年影响浙江的十大文化事件,并展望美好的20...……更多
...互鉴”为主题,以文论道。交融对话,塑造美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好”“谢谢”……在“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分论坛的现场,一句句中文从来自科特迪瓦、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口中...……更多
感知文化力量 增进交流互鉴(外国友人镜头里的中国考古遗址)
...专家 叶列娜·达维多娃摄 殷墟博物馆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在这里,我近距离地观察一件件青铜器,仿佛看到其上闪烁着的中国古人智慧的火花;我端详一片片的甲骨,试图解读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与中国古人跨越时空...……更多
...术与考古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嘉兴博物馆(嘉兴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绍兴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上榜。至此,我省国家一级博物馆增至20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此外,由水利部和浙江省共同管理的中国水利...……更多
亚运赛场内外,体育与文化交相辉映:透过人文之窗,爱上中国和浙江
...个美好的舞台上,讲述着最动人的中国故事。历史悠久的文化一提到杭州,你会想到什么?再用这样的问题去问老外,答案可不止是西湖了。连日来,来自亚洲各地的媒体和技术官员通过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方式走入杭城的各...……更多
...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展览陈设,来到中国总是能激发对各方文化的探索,因此匈牙利也非常积极地促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代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代表贝思文说。交流,催生出深度碰撞。在论坛上,丝...……更多
...视古籍出版工作。深度挖掘开发浙江文脉,深入开展良渚文化、浙东学派、永嘉学派、阳明文化、南孔文化、宋韵文化等相关重大学术领域的梳理研究,高质量推进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阐释、普及、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不...……更多
...,发布《蜀道遗产丛书》等蜀道研究最新成果,举行蜀道文化交流座谈会等方式,深入挖掘蜀道文化遗产价值,讲好中华蜀道故事。几千年来,蜀道见证了烽火硝烟中的金戈铁马,也聆听过文人墨客的浅吟低唱。开展蜀道研究,...……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王玲丽 德州报道近日,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收到来自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的感谢信,对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在青海共和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水井施工中展现出的卓越技术能力和高度敬业精神表示感谢
2025-02-06 09:4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金龙出海,铁花闪耀。春节期间,秦皇岛北戴河鸽子窝景区上演非遗绝技“海上打铁花”“火壶”等表演
2025-02-06 09:45:00
锚定“双第一”——临沂临港区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通讯员 崔梦莹 临沂报道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2月4日上午,临沂临港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2025-02-06 09:46:00
背起行囊踏新途 春节后复工首日德州东站返程人潮涌动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德州报道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正值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复工首日,德州东站站内熙熙攘攘,返乡过年的游子
2025-02-06 09:46:00
重大工程建设忙 为经济发展“蓄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重大工程建设在扩内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从茫茫戈壁到深山腹地,从遥远山区到沿海城市
2025-02-06 09:48:00
东南网2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新春佳节,厦门湖里金尚社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随着一声锣响,台青特色产品进社区活动开市
2025-02-06 09:50:00
三亚站2025年春节假期累计发送旅客17.3万人次
南海网2月5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 通讯员 黄永良)2月5日,记者从铁路三亚站获悉,2025年春节假期,三亚站作为海南旅游的重要交通枢纽
2025-02-06 09:54:00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陈建新 杨程晨)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遗孀、台“妇联会”前主委辜严倬云2月4日辞世
2025-02-06 10:38:00
张  铁暖阳里,走进陕西西安鄠邑区蔡家坡村。终南山下,小楼散布田野之中,不少屋子的外墙上,绘制着大型墙画。其中一幅惹人关注
2025-02-06 10:39:00
作者:谢伟锋乙巳新岁启,新春新气象。2025年春节期间,从北国雪乡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西部原野,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火热的年味
2025-02-06 10:39:00
【新春走基层】河头老街映新春 非遗盛宴醉游人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6日讯(记者韩艺嘉)当运河的碧波邂逅新春的灯火,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的河头老街生动上演
2025-02-06 10:50:00
又是一年春运。今年,各大车站、机场、港口创造了不少新纪录。1月25日(腊月廿六),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10.2万人次,创历年春运长三角铁路单日客发量新高
2025-02-06 10:58:00
春运路上的人和事:“直播回家”成新潮流,服务区煮面大姐累到手酸
4日,大年初七,多地迎来春节假期返程高峰。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搜索发现,和以往忙着赶路不同的是
2025-02-06 11:02:00
上游观察 | 重庆“新春第一会”,有何深意
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2月5日是立春后的第二天,也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就在这一天,重庆召开了具有全年城市发展“风向标”意义的“新春第一会”
2025-02-06 11:02:00
陕西神木:古城古韵焕新风 民俗引燃旅游热
春节期间,神木市高家堡古城凭借独特的民俗文化展演、沉浸式体验民俗活动及周到的服务,成为市民欢度新春的热门打卡地。为营造浓厚年味
2025-02-0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