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路上击破了无数城池。在辽东城下,面对着数倍于己的高句丽大军,李道宗仅有四千骑兵。在众人坚持要等李世民率领大军到达后再寻机破敌时,李道宗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自己作为先锋,不能够将敌人留给天子。最终在李道...……更多
唐朝八大名将及其传奇故事
...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唐高宗时,薛仁...……更多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跟随的10位心腹都是谁?
...两年之后又被李世民重新启用,跟随李世民前往北方征伐高句丽。658年尉迟恭病逝,享年74岁,因为一身忠肝义胆又武艺高强,尉迟恭被百姓尊崇为门神,人们都相信将尉迟恭的画像挂在门口能镇住邪祟。除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更多
李世民带领哪些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些人结局好么
...,负责守护宫廷。唐高宗时,曾任辽东道经略大使,管理高句丽等地,大败过高句丽军。杜君绰可是一位模范,在上朝时,死在了等待的朝房,年六十二岁。死后,杜君绰陪葬昭陵。九、郑仁泰郑仁泰在晋阳起兵时,就跟随了李...……更多
李世民征辽东时有多猛?3万人横扫15万
...不多,却有两位能进武庙的将领做前锋,三万人马扫平了高句丽十五万将士。高句丽中国的将领一般有两个丰碑,第一个是封狼居胥,西汉大将霍去病攻打匈奴到了狼居胥山,在那里祭拜天地,从此被认为中国武将最高成就。第...……更多
...国皆到长安朝贡。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句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更多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
...封为了开国县侯,并没有经历什么祸乱之事,曾领兵打到高句丽,据记载,这是杜君绰自告奋勇去的,也是想杀敌立功,喜欢表现的人。善终!十、刘师立 这个刘师立原来也是大军阀王世充的部下,被李世民招降后封为左亲卫...……更多
张亮凭什么入选凌烟阁24功臣?他有什么功绩?
...又在军事上闹了个笑话。645年,张亮随唐太宗李世民征讨高句丽,他屯兵建安(今辽宁营口),营寨尚未扎好,敌军来袭,军中惊慌失措,张亮本人也被吓蒙了,坐在胡床上一言不发。军中将士看到他这个样子,以为他临危不惧...……更多
李世民的三大名将数他最厉害,晚年时却被人唾骂
...在长城之下痛击薛延陀。贞观十九年,李勣随唐太宗出征高句丽,兵锋所向势如破竹,堪称李世民手中的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 然而,李勣一生勤劳王事,屡立奇功,最终却晚节不保,被人千年唾骂。贞观后期,李勣作为开国...……更多
为何李世民晚年会变得昏庸?他昏庸到了什么程度?
...心一下就爆棚了。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讨伐高句丽,理由是其摄政大臣谋杀了在任的高丽王另立新王,却没有向自己报备。褚遂良等大臣表示反对,认为高句丽地处偏远,地形易守难攻,气候严寒冰期极长,征高句...……更多
2022-12-22 21:14昏庸,李世民,程度
李靖用兵如神,名气为何远逊于卫霍
...以列入中国古代名将之列:李勣挂帅攻灭了薛延陀汗国、高句丽王国;苏定方挂帅攻灭了西突厥汗国、百济王国;侯君集挂帅攻灭了高昌王国;裴行俭先后大破西突厥、突厥残存的数十万部众,一举挫败了其复国企图。除了嫡传弟子...……更多
...,都找不到高侃的踪迹。直到16年后,乾元元年(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命契苾何力出兵攻打,高侃出现在了高句丽战场上,此时他的职位是:营州都督。《资治通鉴》:又以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更多
李敬业造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次攻打薛延陀,平定旗北。后来打败了东,突厥,投降了高句丽。他是唐初的领军名将,战功仅次于李靖。李积一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振英早夭,次子李斯文为官拜侍郎少卿。李真生前有过三个儿子,个个武功不凡,但最勇猛...……更多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的战功被尊奉为凌烟阁功臣之一,因病未能参加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战役。公元649年,一代战神大唐卫国公李靖病逝,享年79岁,陪葬昭陵,其坟茔由唐太宗亲自下旨修建,依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更多
隋炀帝手下4大高手武艺超群,他死后李世民重金买回他的尸体
...最”,被视为一个不成器的浪子。大业年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沈光却出人意料地报了名,并且慷慨激昂地对朋友说:“此去若不能建功立业,我就死在高句丽,再也不和你们相见了!” 沈光说到做到,在征伐高句丽的战场...……更多
比秦琼薛仁贵还厉害的名将,却被李世民无视是什么原因?
...竟被砍杀了数万人!这战绩,比当年李世民三万唐军大破高句丽十五万,还要牛。随后苏定方是连战连胜,西突厥就这样被灭了。乐得唐高宗李治,先跑到老爸李世民的昭陵,进行了一次盛大的献俘祭奠。随后来到太庙,他又搞...……更多
尉迟恭玄武门之变立下首功,在李世民的宴会上大闹也平安无事
...。但养老,是不能安心养的! 因为两年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尉迟恭听说后,前来劝谏李世民不要亲自去,派一员大将去就可以了。结果李世民把尉迟恭带着一起去讨伐高句丽了。此举的意图很明显,李世民亲征,让太子李...……更多
李勣和秦琼为何排在凌烟阁倒数前二
...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句丽。他在李世民去世之后,又曾担任主将出征高句丽,并灭掉高丽。他是被唐太宗视为国家长城的人物,李世民曾赞李勣:“朕唯置李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更多
从段简璧墓,揭开唐朝贵族女性不为人知的一面
...会让他当兵部尚书(这可是国防部长啊),段文振在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去世,杨广追封段文振为尚书右仆射、一等侯爵,这在段简璧的墓志铭上都有明确的记载,而且与《隋书》相符。段文振有十个儿子,段简璧爸爸段纶老三。...……更多
...贞观末年投军,一生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传奇故事。公元682年,永淳元年,阿...……更多
短命王朝为何能实现历史第三次一统
...崇善,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隋朝名将。关键词:三征高句丽和平杨玄感起义来护儿出身于新野来氏,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南陈以及江南叛乱。后来跟随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差点灭了高句丽。在第二次征高句丽之战,杨玄...……更多
他是李世民最欣赏的人,不是秦琼也不是尉迟恭
...计划。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留念和他一同打全国、治全国的开国功臣,建筑凌烟阁,来陈设由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侯君集名列第十七位。李靖的学生 公元634年,吐谷浑国王伏允可汗,派兵一再袭扰唐...……更多
侯君集要造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忌、尉迟恭、侯君集等人。虽然说这十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开国元勋,但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臣子功高震主。但李世民与朱元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们的出生就决定了他们的做法不同,所以李世民不会去杀掉这些功臣。这十个人里...……更多
李世民对功臣有必须的要求和约束,看不透的下场不妙
...记载了一则故事,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房玄龄留守长安,处理朝政并辅佐、教导太子。李世民临行前,曾交代房玄龄:“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后来,突然有个人来找房玄龄,声称要状告他,房...……更多
唐朝名将侯君集谋反案的两个谜团
...者为何要先提玄武门政变参与者呢?因为今天要说的唐朝名将侯君集真正地走到历史前台就是从玄武门政变开始的,他的开挂人生也自此开始。平吐谷浑,灭高昌国侯君集是今陕西旬邑县人,祖父侯植曾任北周平州刺史,也算是...……更多
贞观之治,明君贤臣共同努力开创大唐盛世
...后宫充容徐惠曾上《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劝谏太宗罢兵高句丽,停修土木,与民生息。上疏结尾,徐惠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旧唐书...……更多
哪个强盗追随李世民,30年后成大唐第一门神,为李世民守陵千年
...的发掘上。薛仁贵就是张士贵发现和提拔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武功超群的农民薛仁贵听说后便扔下锄头,直奔辽东战场,求见张士贵,从此成为张士贵麾下的一员。虽然坊间传说,薛仁贵到了之后,张士贵任命他为伙夫,后...……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名将家族
...军骑将。隋炀帝统治时期,他先后参加对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的战争。薛万淑,薛世雄的儿子,唐朝名将,历任右领军将军、梁郡公、畅武道行军总管。630年,东部突厥灭亡后,营州都督薛万淑派契丹族首领贪没折游说东北各...……更多
曾被判定为“死囚”的传奇军神,生前不多言,死后留万言传世
...皇帝的纵容,谁能相信?公元644年,李世民决心御驾亲征高句丽,可又不放心身在长安的李靖,便拿话去试探他。李靖这个时候发话了,这或许是他在太宗朝说话最多的一次。他先是把以往的功劳统统归结于皇帝身上,然后说自...……更多
苏定方的功劳更大,为何名声远不如薛仁贵
...晓的一个人,一身白衣白甲,第一次露面是在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战场上,当时正逢下雨天,电闪雷鸣,而薛仁贵一身白衣在战场上所向睥睨,无人能挡。这一幕让李世民深深的受到了震撼,以至于在撤军的时候,李世民对薛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