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6: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靖,雍州三原人,其舅是灭陈的隋朝名将韩擒虎。出身将门仪表魁伟,加上受到当时执政的关陇贵族崇尚军功的风气熏陶,李靖自小便身负文韬武略,希望因时乘便建功立业。

韩擒虎屡次与他谈论兵事,对这个外甥的谋略才华赞不绝口。成年后李靖虽官职低微,才干却闻名朝野。另一位灭陈的隋朝名将、宰相越国公杨素曾预言李靖最终将位列台阁名垂青史。

隋炀帝末年,李靖任马邑郡丞,协助时任太原留守李渊防备突厥。当时炀帝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各地反隋起义风起云涌。李渊也打着防备突厥和刘武周的旗号暗中招兵买马筹划起兵反隋大业,李靖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位上司的真实意图,便以小罪自首,以囚徒的名义前往江都准备向炀帝告发李渊。然而李靖一己之身跑不过晋阳起兵的李渊大军,因道路阻塞,长安破城后李靖被俘。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老谋深算的李渊在李靖南下不久就洞悉了他的想法,入长安后一度想杀了这个不识时务的原下属。李靖不甘壮志未酬身先死,慷慨陈词打动李渊父子,获释后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开始了他为唐朝开疆扩土、安内攘外的辉煌事业。

▍南平吴楚,谋定后动

公元620年7月,李靖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后被调往南方战线,攻打江汉地区的萧铣梁国。

隋末大乱,身为梁武帝后裔的萧铣在岳阳豪杰董景珍、郑文秀等人拥戴下建立梁国,于隋炀帝死后称帝并定都江陵,派部将率军出击,控制了西起三峡、东到九江、北据汉水、南抵交趾的广阔疆域,部众达40万,曾进攻唐朝控制下的峡州,虽战败损兵折将,仍对唐朝在巴蜀地区的统治构成了威胁。

李靖到达峡州后仔细观察敌情,率兵八百大破进犯夔州的蛮兵,设伏杀死其首领冉肇则俘虏五千多人,以实际行动消除了李渊先前的猜疑。

公元621年,为策应唐军攻取洛阳统一天下,唐高祖李渊批准了李靖攻灭萧铣的方案,以赵郡王李孝恭为行军总管,李靖为长史具体指挥,发动了讨伐萧铣政权的战役。出征前李靖一面积极打造战舰训练水兵,一面说服李孝恭将归附唐朝的各部族酋长子弟召入夔州,表面上授官留用实则作为人质,有效稳固了巴蜀政局。

当年9月,李孝恭采纳李靖谋划,趁雨季江水暴涨萧铣疏于防备率战船两千余艘出三峡大举东进,连破荆门、宜都进抵夷陵城下。萧铣部下骁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驻清江,李孝恭不听李靖劝谏急攻,遭遇大败。李靖趁文士弘新胜纵兵抢掠阵型散乱之际率军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杀敌近万俘虏舟舰四百余艘。

唐军趁胜攻下夷陵进抵江陵,趁萧铣征召的士兵未到发动强攻,李靖率部击败萧铣部将郑文秀等人俘虏四千余众,先后攻克江陵外城和水城;而后效法西晋灭吴时王濬的心理战策略,将缴获的大量舟舰散入江中顺流漂下,使萧铣的援兵误以为江陵城破犹疑不前。萧铣外失援兵内困孤城,走投无路投降唐军。入城后李靖力排众议禁止部将抄没萧铣家产,善待江陵百姓,萧铣的部属相继归降。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公元623年夏,曾归降唐朝的江南义军领袖辅公祏在丹阳起兵反叛。唐高祖李渊以李孝恭为主帅,李靖为副帅,率李大亮等七总管从西南北三面征讨。

经过8个月激战,唐军击败叛军各部收取大半个江淮,辅公祏派遣部将冯惠亮率舟师数万屯博望山,陈正通率步骑数万屯青林山,在梁山铁索连江筑堡修城负隅顽抗。

李孝恭召集众将商讨,一致认为冯惠亮等人手握强兵据险以待,不如绕攻丹阳擒贼擒王。李靖却敏锐指出辅公祏经营丹阳多年,一旦无法速胜唐军将腹背受敌,建议突袭击溃正面的冯惠亮所部,一鼓作气再下丹阳。

李孝恭采纳李靖策略,以羸卒诱使冯惠亮率部追击;李靖亲率部将断敌粮道,经过苦战大破叛军,趁胜奔袭丹阳。辅公祏弃城东逃,与部将相继被擒杀,江东地区彻底平定。

▍北定突厥,一雪国耻

南国风波才定,北疆烽烟再起。公元625年起,李靖先后调任并州、灵州行军总管,抵御日益猖獗的东,突厥。

突厥原隶属柔然汗国,因精于冶炼逐渐强大,公元552年,突厥酋长阿史那土门率众大败柔然汗国自称伊利可汗,后逐步征服草原各部,取代柔然成为东起辽海、西至咸海、北至北海、南达河中的游牧帝国。

北周、北齐为避免边疆不稳争相与其修好,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纳大臣长孙炽策略离间突厥内部各小可汗,使其分裂为东西两部相互攻伐;又册封战败归降的东,突厥启民可汗于河套地区。

启民可汗死后,其子始毕可汗趁隋末大乱东山再起。东,突厥不仅重新控制了原有领地部众,还东伐契丹西略高昌,对依附的刘武周、梁师都等隋末割据势力笼络控制,连唐高祖晋阳起兵时也卑辞厚礼派刘文静北上交好突厥。

劼利可汗继位后连年窜犯唐朝边境掳掠士女钱粮,于唐太宗登基当年率十余万兵马长驱南下兵临渭水,对唐朝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唐太宗忍辱与劼利结盟并厚赠金帛使其退兵,任命李靖为兵部尚书积极为讨伐东,突厥做准备。

经过贞观初年的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唐朝国力军力大幅提升;东,突厥内部却由于雪灾和内乱实力大减。公元629年,唐太宗以李靖为主帅率领张公谨、徐世绩诸将十余万步骑分道进击东,突厥。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次年正月,李靖亲率三千精骑冒风雪出马邑直趋恶阳岭,消息传来劼利可汗与部下大惊失色,李靖得报趁机离间迫降劼利部将康苏密,又进击定襄大破突厥守兵,俘虏隋炀帝萧皇后送还长安。劼利仓皇逃往碛口,其别部又被徐世绩在白道击溃,只得收集残部数万人马退守铁山,派部将入长安请罪并请求归附唐朝,意图趁机恢复元气逃回漠北。

唐太宗和李靖看穿了劼利的心思,君臣配合外松内紧:太宗派鸿胪卿唐俭一行北上抚慰劼利,李靖则趁突厥放松戒备之际率部从白道北进阴山,部将苏定方率精骑两百趁大雾突袭突厥牙帐,李靖率部跟进,杀敌一万多,俘虏十余万,并杀死了屡屡挑唆突厥进犯唐朝的隋朝宗室之女义成公主。劼利想再度北逃却被唐军遏阻归途,不久被擒押送长安,东,突厥基本灭亡。

▍西征青海,雪域破敌

北方突厥归降,吐谷浑又来犯,严重威胁了唐朝在凉州的统治及丝绸之路的安全。公元635年12月,年逾花甲的李靖再披战袍,被唐太宗委任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侯君集、李道宗等将领进击吐谷浑。

吐谷浑属辽东鲜卑别部。东晋时期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廆的庶长兄慕容吐谷浑率部西迁,征服氐羌等部族后在青海东北部立国,后代以其姓名作为族名和国名。东晋末年吐谷浑日益壮大,南北朝对峙时周旋于魏宋之间,不时侵扰河西地区。

公元608年,隋炀帝派大军攻灭吐谷浑,在其故地设置了西海、河源等郡,因隋末动荡旋得旋失。吐谷浑可汗伏允复国后频繁骚扰河西凉州等地,因雪域高原道路险远唐军每次反击往往到青海湖止步,吐谷浑去而复返滋扰日甚。

公元636年闰四月,李道宗率部在库山击败吐谷浑一部,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浑天柱王旗下三部,唐军各部分道进击各有斩获。伏允战败后再次祭出屡试不爽的烧营远遁招数,并在撤退时烧毁了沿途的草场。唐军缺乏水草又连日追击人困马乏,大多数将领主张撤军徐图再战。侯君集却认为伏允已到强弩之末,此时是彻底摧毁吐谷浑主力的最佳时机,一旦撤军前功尽弃,吐谷浑仍可能卷土重来。

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策略兵分两路,经过艰苦行军在当年五月于乌海追上伏允可汗大败其军。而后唐军连战连捷,伏允山穷水尽自缢而死,其子慕容顺投降。吐谷浑自此成为唐朝属国和抵御吐蕃的屏障,河西地区日益安定繁荣。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功成身退,兵法传世

出征吐谷浑之前李靖就以足疾为由辞任宰相颐养天年,战后被诬陷谋反,虽被证明清白,但功成名就的李靖决定彻底退休阖门自守,清心静养杜绝宾客。公元643年,李靖因卓越的战功被尊奉为凌烟阁功臣之一,因病未能参加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战役。

公元649年,一代战神大唐卫国公李靖病逝,享年79岁,陪葬昭陵,其坟茔由唐太宗亲自下旨修建,依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以表彰李靖平定强虏的功绩。

李靖一生戎马倥偬,在实战中总结升华了其军事思想,曾著有《卫国公手记》等军事专著,可惜失传于后世。清代汪宗沂根据唐代杜佑等人的著作和宋代《武经总要》《太平御览》的转载整理编辑成《李卫公兵法辑本》三卷,部分还原了李靖的军事思想和治军理念:

首先,李靖重视将领才能素质,发展了孙子兵法对于将领作用的认识,认为优秀的将领不仅要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还应以身作则团结部众。作为军队统帅,要将选拔合适的将领作为战争取胜的首要准备工作。

他在多年的实践中相继培养了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侯君集平高昌、李道宗击降薛延陀、苏定方大败西突厥高句丽皆成一代名将,足见李靖的选才育才水平。

第二,李靖强调了解敌情因势利导,认为审敌之强弱是取胜第二要旨。针对不同的敌情要知己知彼,不能轻举妄动,而应随机应变扬长避短。

李靖的战役指挥常能体现出他临敌机变的能力,往往能以少胜多或后发先至:征讨萧铣时充分利用对手土地广大兵力分散上下猜疑的弱点,采用浮江漂舟的心理战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征讨辅公祏时充分分析对手布防安排,采用疑兵计速战速决摧毁对手防线;征讨东,突厥时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和侥幸心理追亡逐北廓清残敌;征讨吐谷浑时充分利用对手连战连败士气锐减的时机克服困难出其不意。

介绍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第三,李靖重视赏罚并重的治军原则,强调赏罚手段的及时性和适当性,以此作为持军之急务。李靖每次战后都及时奏请朝廷对有功将领予以奖赏,对高甑生等贻误军机的将领严厉责罚,明确了作战任务和纪律,调动了将士的积极性。

第四,李靖强调军队的组织纪律管理,要求军营中应安排专人照顾患病士卒,严禁传播谣言恐吓士兵。在实际指挥作战中李靖也着力加强军纪约束,攻破江陵后禁止部将掳掠萧铣家产,先后镇抚岭南和江南各族豪强慰问百姓。李靖从军队风貌抓起,为唐朝在南方征服地区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英雄传奇,千载流芳

显赫的功绩、卓越的才华和谦逊的人品,不仅使李靖名垂当世,更流芳后代。公元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下旨将李靖配享姜子牙武庙,此后宋、明、清历代沿袭致祭,传承千载为人称颂。

自古英雄美人惺惺相惜佳话频传,李靖妻子于公元640年去世,死后与李靖合葬于昭陵。历史上对这位李夫人着墨太少,但唐传奇《虬髯客传》却杜撰了一名貌美如花又勇敢机智的红拂女,作为杨素家妓倾慕李靖的才华气度以身相许出奔太原,为这位慧眼如炬觅得佳婿的传奇女性提供了鲜活的文学形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靖:大器晚成的唐朝战神,沙场征战数十载无败绩
...将其挑落马下。三战成名平定萧铣、击败东部突厥、远征吐谷浑被公认为奠定李靖战神的名号的三大战役,而第一场和南方萧铣势力的大战,李靖当时就已经50岁了。这场大战和传统地面战不一样
2023-11-15 07:20:00
唐朝历史上评选出一位最能打的将领——卫国公李靖
...且生擒颉利可汗。在李靖年逾花甲的时候,还曾领兵攻打吐谷浑,不出意外的,唐军屡战屡胜,连战告捷,俘虏敌军部众牲畜数十万。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坚壁清野,向西逃窜。李靖穷追猛打,在仅
2022-12-13 11:46:00
李渊为何说韩信、白起之流,比不上李靖呢
...残部想穿越大漠,被李世勣当在碛口无法通过,只好去投吐谷浑,最后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抓获,押送到长安。唐太宗听到李靖击破突厥的消息喜出望外,对近臣感叹道:“朕听说主忧臣辱,
2024-05-15 16:51:00
他是唐朝最耀眼的将领,唐朝一半江山是他拚下来的
...扬。因战功显著得到李世民的封赏,官拜尚书右仆射。与吐谷浑之战,吐谷浑虽然是西北的一个小国,不可一世的伏允可汗骄纵狂野,经常对唐朝西北边境捣乱,存在着边境威胁的隐患。唐太宗李世
2023-01-18 12:10:00
大名鼎鼎的唐朝大将李靖战功赫赫,为什么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排
...官拜尚书右仆射,可还没等过上几年消停日子,就发生了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李世民决定兴兵反击,六十五岁的李靖再次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一人选,年事已高李靖在得知朝廷将要远征吐谷浑的消
2024-03-01 18:29:00
唐朝“唯一成神”的武将是谁,一生无败绩
...同时,一些党项、西羌的部族担心被唐朝吞并,于是联合吐谷浑进攻唐朝。面对来自西方的威胁,李世民在朝堂上调兵遣将,已经63岁的李靖以“廉颇未老”的气概请命出征。634年,李靖率领
2024-06-11 21:01:00
唐初除了李世民,还有谁有能力统帅大军?至少有四位不在李二之下
...帝的屈辱史,李渊、李世民父子为此兴奋得彻夜歌舞。灭吐谷浑,定西境:吐谷浑在今天的青海高原,气候恶劣,行军困难,唐军接连遭遇众创,一时束手无策。李靖领命时健康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
2024-12-23 11:35:00
唐朝名将李靖是个怎么样的人
...人,杀死颉利可汗的妻子隋义成公主。颉利可汗企图逃往吐谷浑,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抓获押送京师。不久突利可汗投奔了唐朝,于是恢复定襄、常安等领地,扩大的疆界西起阴山北到大漠。唐太
2022-12-28 15:06:00
唐初三大军神,都有开疆拓土之功
...送到京师。东部突厥从此宣告灭亡了。在李靖老年之时,吐谷浑犯边,李靖再次出征,连战告捷。李大亮军于蜀浑山击败吐谷浑军,获其名王二十人。部将执失思力也在居茹川击败吐谷浑军。唐军乘
2023-06-29 14: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出版 填补厦门抗战史系统研究空白
(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战防御体系的部署中共厦门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战厦门沦陷八年的苦难历程厦门人民英勇无畏海外华侨捐纾救国台湾同胞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近日
2025-09-02 08:10: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肥开幕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2025-09-02 11:04:00
话剧《血色戴营》震撼首演:重温戴家抗战壮举,缅怀先烈
2025年9月2日上午,敦化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话剧《血色戴营》首场演出在敦化市大剧院隆重举行
2025-09-02 14:30:00
长眠于贵州84年后,中俄共同确认了他的身份!
贵州沿河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名苏联飞行员的名字去年才被确认但他的故事已被当地百姓铭记多年……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空军秘密援华大部分人使用化名作战200多名苏联飞
2025-09-02 16:47:00
宁夏银川:黄土与史诗 贺兰山下的千年残梦
宁夏,银川。地处西北腹地,倚贺兰之雄浑,揽黄河之浩荡,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2025-09-02 16:5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时期 500多名难童栖身武当山遇真宫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抗日战争时期,由妇女界进步人士倡议发起,成立了以救济教养战时难童为宗旨的抗战爱国团体——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2025-09-02 20:25:00
长图壹站|向前,向前,向前!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17次大阅兵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高峰 牛长婧 马晓迪
2025-09-02 18:35:00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