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复思索,反复自问”。最终决定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那样辞官回乡归隐。当王之涣再一次复出任文安县尉时,已是52岁,听到恩师张九龄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设供案,奠美酒,焚香纸,反复吟诵恩师的诗句“兰...……更多
曹丕虽然不杀汉献帝,却打开了杀戮之门最终祸及子孙
...于许昌,一己之力为汉朝续命24年之久。面对众人劝进,孟德公考虑到自己毕生都为汉朝臣子,青年时代起兵时即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以周文王自比。终其一生,以汉征西将军曹侯自居,不行禅让之事。曹丕、曹睿父子对待前朝...……更多
广博而细微:读高正伟《唐前孟学史》后
...线索,便于读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孟学史。其中,“郭象《庄子注》对孟子人性论接受”这一节最有新意。郭象《庄子注》的诞生标志着魏晋庄学达到了顶峰,他采用“寄言出意”“辨名析理”和“六经注我”的方法,不仅客观继...……更多
...司马迁一脉相承。钱钟书《管锥编》讲:刘勰尚不特重《庄子》和《史记》,是韩愈卓越的鉴赏力改变了这一点:盖刘勰不解于诸子中拔《庄子》,正如其不解于史传中拔《史记》,于诗咏中拔陶潜……文章具眼,来者难诬,以...……更多
古代官员辞官后如何维持生计?不同情况的案例分析
...经常看到,古代许多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比如范蠡、陶渊明、李白、刘基等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就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更多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出身贫寒,为何能在东晋位极人臣?
...竟然送他到百里之外。逵知道陶侃的为人,也知道他十分有才能,所以...……更多
2022-12-16 16:25陶渊明,曾祖,曾祖父
郭嘉死前为何三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如何洞悉司马懿心思的?
...了几乎一夜,天都亮了,曹操非常高兴,就说:“能帮助孟德成就大业的人,就是奉孝了!”郭嘉也兴高采烈:“这般雄才大略才是郭嘉真正的主人啊!”郭嘉,就这样来到了曹操身边。在历史上郭嘉在曹操的许多谋士中,细细...……更多
盘点三国名字最搞笑的人物,名字念出来不想笑都难
...个表字。三国中这一点就很明显,比如什么诸葛孔明,曹孟德,赵子龙啊等等,后面的两个字就是他们的表字。有的人表字起的很好,对名字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诠释,而有些人起的表字在我们现代人眼中看起来就非常奇怪了。...……更多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的挣扎,都随着笔尖的飞舞,渐渐消逝。这位县令,名叫陶渊明。他写的不是文告,不是上疏,而是一份宣言。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辞职宣言——《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所向往的,是回归田园。世人眼中的陶渊明,是...……更多
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图)
...,应当成为学者自觉的追求。 【影响人生的书单】1.《陶渊明集》。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他思考的都是关乎宇宙、历史、人生的大问题。在晋宋之际黑暗的社会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是一位...……更多
古代的农民为什么不去隐居?就像桃花源记里的那种世外桃源似的
...居呢?自给自足不更好吗?说实话,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陶渊明可以隐居而普通老百姓不行?因为普通老百姓真的不配隐居,此处这个“不配”不是故意贬低普通老百姓的意思,而是为了更深刻的表达出那种不可能。说句很残忍...……更多
非遗大剧《中轴之光》在京首演 曾侯乙墓复原乐器重现新“声”
...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剧中大量使用曾侯乙墓复古乐器五弦琴、十弦琴,琴瑟和鸣中的“瑟”,敦煌雷公鼓……以及不同朝代的箜篌等非遗乐器的演奏技艺,在中轴线上展开了中国非遗乐器技艺和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活地图,并...……更多
让诸葛亮司马懿都逊色一筹的女人是谁
...绝”。明朝学者李贽认为,“如徐氏权智,孔明、公瑾、孟德、仲达俱逊一筹。千古一人,万古一人也”,认为她的权谋机智,即使诸葛亮司马懿也要逊色一筹。的确,在当时险恶处境下,即使诸葛亮司马懿出手,也未必比徐氏...……更多
...期间,南京图书馆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陶渊明文学经典为核心,举办“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诗文鉴赏”嘉惠论坛、“大文弥朴 隐逸桃源——陶渊明主题体验展”、“走进陶渊明”视障读者古代...……更多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人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会想,他作为彭泽县令,一县之长,工资为什么会如此之低。十升为一斗,每斗十二斤半。如果每月五斗米,不过六十二斤半。古代斗米...……更多
孤丛色似霜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灵魂深处,烙下了深切的人文记忆。陶渊明一生酷爱喝酒和菊花,有人推崇他为菊花的护花神。在《聊斋志异》里有篇菊花的故事,有一位陶公子,喝醉后变成了一棵大菊花,他姐姐把这朵菊花拔起来放在地...……更多
聊聊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
...才迪》就是此时的作品。王维在这首诗里,巧妙地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名句,篇末更是不惮以“五柳先生”自居。尽管有所借鉴,但是学者赵昌平仍然认为这首诗集陶渊明、谢灵运之长,隐去了“秀才说家常话”...……更多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很大程度上就是儒家文化。这是“天人合一”的问题。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统一、超越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与社会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汉代的宗教运动把...……更多
透过“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婚姻斑窥东晋门阀浮沉
...居然信起了“五斗米”。“五斗米”能广为人知还是因为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种豆南山的美谈为世人所称颂,很多人以为“五斗米”是指俸禄,实际上“五斗米”与王凝之有关。 王凝之因为家族的关系,...……更多
...史上文人在做诗时,喜欢把湖南称为三湘,比如魏晋时期陶渊明的《赠长沙公》有诗句: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唐代王维的《汉江临范》中有诗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李白的《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更多
田横:宁死不屈的传奇人生
...迁刚直不阿的风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陶渊明愤世嫉俗的风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便是项羽慷慨悲壮的风骨。那么\"士可杀不可辱\"便是田横舍生取义的风骨,在他的灵魂和心性里,潜蕴着一种高贵的精...……更多
明宪宗的《一团和气》画:体现多元和平共处的和谐观
...面这图。这图是啥,乍一看是弥勒佛,其实不是的,这是陶渊明、陆修静、慧远禅师三人环抱一团,只是看起来像弥勒佛,仔细看其实是三个人。左人着道冠,右人戴方巾,中间者手持念珠。这是啥意思?陶渊明代表儒家,陆修...……更多
魏晋风流人物志:竹林七贤的狂放人生与文艺造诣
...的搭档是嵇康,爱好黑嵇康。他是真正的学问大家,给《庄子》注释过。7.刘伶:来自谯国,字伯伦,一生嗜酒如命,有酒的地方便是吾家,喝死了就地掩埋。传说,有次醉的厉害,睡了三天三夜,家人以为死了,埋进土里。只...……更多
...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硕士生导师,元明清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编辑 彭玲 ……更多
我是大东家最佳门客摆放位置
...家门客怎么摆放1、客栈中摆放佟小玉、廉颇、乔掌柜、陶渊明、师傅、陈圆圆、王昭君、陈玉环。2、布庄可以摆放蓉儿、妲己、刘备、东方公司、刘备、西施。3、驿站中推荐摆放廉颇、曹操、赵飞燕。4、食府可以摆放张三丰...……更多
美国富二代23岁继承6亿财产,却在家宅了80年,直到104岁才出门
大家熟悉的陶渊明,是那个潇洒自由,扛着锄头立于农田的大诗人。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派诗人,他的诗歌描写的生活“采菊”“见南山”,是多少现代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实际上陶渊明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很想入仕...……更多
用孙子兵法和陶渊明挽歌批驳金圣叹十点质疑:宋江没必要谋杀晁盖
...也来不及。其他几条读者诸君自有公论,半壶老酒只想用陶渊明的一曲挽歌,来解释宋江在晁盖身亡后的看似反常其实很正常的反应:“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更多
《狂飙》:孟德海和高启强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
...强事小,扳倒保护伞事大。起初,观众最怀疑的人选就是孟德海,以他的权利和地位,只要他和高启强合作那就是强强联合,指导组来了也束手无策。但从剧情来看,最有可能是高启强保护伞的孟德海一直和高启强保持着合适的...……更多
盘点三国时代的权臣的各自结局
...满面。可以说,此时的司马懿绝对想学诸葛亮,不想当曹孟德。但托孤10年之后,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独揽大权。已经有了不臣之心,但已经年老,篡位的事情就给儿子吧,自己当曹阿瞒就行。又过了五年,司马师废黜...……更多
为啥说《狂飙》里的孟德海是内鬼?一是因为孟钰,二是因为杨健
...。一口气看了30集,发现越来越多的观众相信安新的叔叔孟德海也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之一。那为什么《狂飙》的孟德海是内奸?总之,一个是因为虞梦,一个是因为杨戬。众所周知,虞梦是这部剧的主人公安欣的初恋女友。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新书速递 | 李晶彭庆阳新作《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出版
近日,由李晶、彭庆阳合著《唐·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一书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是全国书法名家洪亮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2025-02-06 22:48:00
鳌拜手握重兵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前言在清朝初期,顺治皇帝登基时只有6岁,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野心勃勃,将自己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2025-02-07 01:20:00
金门战役惨败,叶飞上将自责,后勤部长透露隐情:船都给厦门了
1992年11月7日,金门岛解除长达36年的戒严,结束了“战地政务”,实行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金门岛离中国大陆虽然遥远
2025-02-06 18:07:00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
2025-02-06 18:08:0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上前:你看这是什么?
作为历史上唯一敢称帝的女性,武则天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女性因为种种手段独揽大权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敢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称帝统御天下男人的却也只有武则天敢了
2025-02-06 18:33:00
让杨素成了隋朝第一“绿帽侠”的三个爱情典故
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曾流传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多系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且往往以悲剧收场,但也不乏有真人真事
2025-02-06 18:44:00
秦的来历,两个版本哪个比较可信?
秦是嬴姓民族。春秋战国一番争斗后,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秦国最早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
2025-02-06 18:45:00
英国爱德华八世:为娶3婚女放弃王位,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漠刻薄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乏验证,因为许多行为浪荡的女人却能轻松地俘获一众优质男人的心
2025-02-06 18:45:00
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堆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故宫,宛如时间的宝库,聚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
2025-02-06 18:50:00
聊聊吴用和晁盖的关系
在吴用眼中,晁盖是个傻大个。两人一狐一虎,上山之前,各得其所,亲密无间。然而他两关系能够稳固,主要是在上山之前,晁盖是一村之霸
2025-02-06 18:50:00
雍正年间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雍正年间的奏折制度和火耗归公财政改革,带来了非常直观的后果。奏折所传递的信息率先提醒雍正注意地方财政真实的不稳定状况。正是在皇帝对奏折的答复里
2025-02-06 19:01:00
清末中国西部的“盗墓者”,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古代乃至原始社会时,陪葬习俗的兴盛标志着对死者的一种特殊仪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陪葬品变得日益奢华丰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02-06 19:12:00
诗丽吉背叛丈夫,“刮宫”后跪地为国王献鲜花,姿态卑微另有所图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和妻子诗丽吉的爱情故事堪称传世佳话。二人初识于普密蓬在欧洲求学时,当时他已经是泰国的新国王。在家国重任压力下
2025-02-06 19:25:00
沉睡2000年关羽陵墓终于出土,除了青龙偃月刀还多了一具神秘女尸
关云长是三国蜀国最著名的将领。他的正义、勇气和忠诚受到全世界的钦佩。甚至黑白两道都崇拜他。中国考古学家不久前表示,关羽墓已被发掘
2025-02-06 19:25:00
此强国有大军300万,却只抵抗38天就投降,还为敌军生20万私生子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以失败告终,并且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在条约中,德国不仅仅是大量赔款,就连属于自己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了
2025-02-06 1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