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盘点中国历史上国号为“魏”的王朝和政权
...历三帝,享国21年。公元535年,北魏权臣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建国号“魏”,定都长安。史称“西魏”,与高欢控制的东魏分庭抗礼,宇文泰掌握西魏实权,西魏皇帝为傀儡皇帝,甚至被宇文泰掌握生死,...……更多
北魏孝文帝子孙的命运
...因为与冯太后严重不合,于是被冯太后毒杀,就是后来的孝文帝拓跋宏,也是在冯太后的阴影中长大的,他为什么要迁都洛阳,一个是为了汉化改革,更是为了摆脱冯太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经营的旧势力。宣武帝元恪之后,...……更多
五胡乱华没有阻断中华文明,反而壮大、发展了中华文明的文化
...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因为汉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开始汉化改革,这样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因此发展、传承了中国文明。 那么,他之前的五胡十六国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看。一,前赵开国皇帝刘渊“八王...……更多
2022-12-17 17:54中华,文明,发展,文化
盘点一下历史上著名的“文皇帝”
...建置。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226年6月29日),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更多
丘行恭与李世民是生死之交,却多次被斥责还遭削职
...不是汉人,原来他的祖上本姓丘敦,是鲜卑人。当年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所有鲜卑人一律改为汉姓,于是丘敦改为丘姓。鲜卑人以勇武善战著称,因此丘行恭出生在一个武将之家,他的祖父丘寿是西魏的将领,官至镇东将...……更多
...征,而是继续在内政上推行改革。从476开始,冯太后就以孝文帝的名义推行改革,例如推行均田制以解决北方土地矛盾,推行三长制以瓦解北方游牧民族的氏族组织,推行俸禄制以加速鲜卑族的社会进步。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更多
从东汉到隋唐,鲜卑族是怎么崛起和没落的?
...铸就的,此时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一件事,他便是北魏孝文帝与他的改革。 2.北魏时期的拓跋家族慕容家族与曹魏、东西晋对峙时期,拓跋部落则采取了相反的战略,它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和好政策,从而发展势头迅猛,最...……更多
河阴之变:改变北魏命运,胡太后与尔朱荣的权谋较量
...她出身平凡,却凭借自己的美貌嫁入了北魏皇室,成为了孝文帝的皇后。在这个时期,她还保持着一个贤惠贤淑的形象,深受朝野的爱戴。但是,当她的儿子元诩登基为帝后,胡太后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她开始贪恋权力,不愿意...……更多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北魏分裂的催化剂还是转折点?
...要的王朝,但其短暂而动荡的存在让人们不禁思考,如果孝文帝没有进行汉化改革,北魏是否会有不同的命运?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多重因素和复杂的人文关系,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孝文帝进行汉化...……更多
北魏孝文帝想要汉化,太子元恂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进行下去,历史上有商鞅改革、王安石改革、还有著名的孝文帝改革,这三次改革中,只有孝文帝是皇帝,并且这场改革还算比较成功的,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孝文帝觉得汉文化非常的先进和优越,所以他决定要做一件...……更多
...28日),即西魏文帝,鲜卑族,是西魏的开国君主,北魏孝文帝之孙。535年,他由宇文泰拥立为帝,改元大统,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在位17年,551年驾崩,太子元钦嗣位。葬永陵(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南)。相关介绍父京兆王元...……更多
北魏的宫廷政变与女皇帝的短暂统治
...弘。7.拓跋弘死后,其长子元宏被冯太后扶上皇位即——孝文帝元宏。起初,朝政一直由冯太后把持,元宏直到24岁才亲政,随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元宏也英年早逝,死于南征南齐途中,年仅33岁。8.孝文帝元宏死后,元...……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有终结,而是有了一个继承集团出现,这就是依托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遗症出现,因六镇暴动而成型,通过西魏“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而产生的关陇贵族集团。关陇贵族集团可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势力,也是最后的...……更多
司马氏家族姻亲关系的缔结,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
...先进的中原封建文化成为北魏统治者的最好的选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吸收封建文化、制度的过程。北朝司马氏家族与北朝皇室、少数民族大族缔结的婚姻关系,除了是其在北地位的体现,从另一个方面看,...……更多
拥有胡人鲜卑族血统的李世民,称帝前说汉语吗
...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更多
北魏王朝的三位传奇女性,口碑各不相同
...乐业,经济繁荣。 当然最成功的是培养了一代伟大帝王孝文帝。冯太后从思想上向他灌输治理天下独霸中原的理念。从小跟奶奶长大的孝文帝耳熏目染,尊孔崇儒,对汉文化的经典了熟于心,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型”皇帝...……更多
中国最闹着玩的皇帝,没有任何功绩,死后谥号却是文皇帝
...史称西魏文帝。元宝炬生于公元507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孝文帝第三子京兆王元愉第三子,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仗着自己势力大,在封地冀州起兵谋反,结果被官军打败,他跟其他兄弟姐妹全部被软禁,直到...……更多
北魏有国百年,为什么没能攻灭南朝实现统一
...子但一辈子都在青春期,心态永远很青春。冯太后改革、孝文帝改革,北魏就一直在推进改革。顶峰操作是迁都洛阳,离开山西那个鬼地方,然后在中原好好提升一下自身的文化水平。冯太后改革,还是很有成效的。而孝文帝改...……更多
尔朱荣掌握北魏政权,为何最后终结尔朱五载的是高欢?
...女儿以皇子身份立为皇帝,消息走漏,成为笑话,遂又立孝文帝之曾孙、三岁的元钊为帝。这些勾当让尔朱荣拍案而起,他悍然发动兵变,包围了洛阳城。尔朱荣昭告天下,说灵太后害死皇帝,罪大恶极,胡氏控制的朝廷已经腐...……更多
聊聊我国三个奇特的姓氏
...成了汉字中的“死”,他们便以此为姓,世代相传。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入主中原之后,死姓之人同大多数鲜卑族一样,逐渐融入汉族繁衍生息。当接触了汉族文化之后,死姓中有一部分人便觉得这个姓氏实在不雅...……更多
北魏末代皇帝元修:任性出逃引发历史巨变
...方中国,与南朝对峙,并奠定了隋唐盛世的雏形。元修,孝文帝元宏之孙,北魏末代皇帝,洛阳人。在北魏末期动荡的时局中,曾隐居为农民。高欢把持朝政后,这个年轻人迎来了生命的高光时刻,被拥立为皇帝(532年),是为...……更多
元修淫及堂妹渎伦伤化,高后不耐守寡改嫁元韶
...魏主元修,遂率王公大臣,推立南阳王元宝炬。元宝炬为孝文帝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官拜太宰,录尚书事。元宝炬循例三让,然后允诺。时已岁暮,遂于次年元旦,即位长安,大赦改年纪元大统(公元535年)。追尊皇考元愉为...……更多
她为皇帝生了12个孩子,却因皇帝无能,年仅31岁被逼自尽
...高贵气质。鉴于数代联姻传统,十几岁的乙弗氏便嫁给了孝文帝之孙、京兆王元愉的儿子元宝炬。乙弗氏比元宝炬小三岁,二人非常恩爱。此后十几年,乙弗氏与元宝炬接连有爱情结晶降生。但大多都过早夭折,只有太子元钦和...……更多
行走的课堂!学生走进洛阳龙门石窟,感受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
...、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更多
...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更多
国博新展“华彩万象”——文物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与探索
...了云冈石窟,“云冈模式”形成后辐射全国。随后,北魏孝文帝迁都,也将佛教中心迁移到了洛阳,龙门石窟开始开凿。孝文帝推行汉制带来的汉式审美变化也在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中得以体现,云冈石窟见证了石窟艺术的中国...……更多
中国为什么没像欧洲那样陷入民族林立的困局
...。我们一般提起北魏民族大融合,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然而在笔者看来,孝文帝那一次民族大融合是一次失败的改革,因为它非但没有实现民族融合的目的,还激化了民族矛盾,导致大鲜卑主义一度重新回...……更多
南北朝英雄谱:闪耀的君主与武将
...的一笔,但是拓跋焘却是为他扫平道路的人。2、元宏:孝文帝改革,就够了。3、高欢:这是北朝皇帝(实际上北齐的开国君主)中难得的汉人,这绝不是偶然。孝文帝推进汉化,但是高欢却极度胡化,这也为他成为一代雄主奠...……更多
北魏灭亡的转折和导火线是什么?
...,孝明帝要用自己的老丈人逼母亲交权北魏南迁洛阳后,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引入中原官僚体系的俸禄制和农耕民族的均田制等等,使得皇室的集权得以加强,更有利拓跋皇室的统治,也将北魏再次推向鼎盛。孝文...……更多
高欢是如何打击尔朱氏集团的
...战后,高欢乘势进据洛阳,废黜了北魏节闵帝,另立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修为北魏孝武帝。北魏孝武帝即位后,即授予高欢大丞相、世袭定州刺史。北魏王朝的军政大权实际已落入高欢手中。控制了北魏王朝后,高欢立即组织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5000年前在今天的河南郑州新郑出生、建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拜祖大典,纪念黄帝
2024-06-14 12:34:00
仰韶时期的彩陶、青铜时代的王鼎、精致华丽的云肩还有媲美“维纳斯”的菩萨雕像……在本集中,美国小哥Jason走进郑州博物馆,透过郑州本地的文物,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古都郑州的辉煌历
2024-06-14 12:27:00
泼墨酣足画天成
宋米芾《春山瑞松》轴如果画家是异想天开的群落,那么水墨便是他们在纸上的宣示。积墨破墨好似娓娓道来,泼墨如一腔冲动的啸傲
2024-06-14 13:02:00
汉文帝进京只有八人,为什么他没被架空
提及汉文帝,大多数人都感觉他的继位之路风平浪静。但实则不然——其实汉文帝刘恒坐上象征权力、地位的宝座的过程,同样是凶险万分
2024-06-14 13:54:00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前言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将军因其骁勇善战而被后人供奉了1300年。然而,这位将军却因在最惨烈的守城战中以血肉之躯捍卫大唐江山
2024-06-14 13:54:00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若能穿越回古代,应该有不少人想回到唐朝吧!大唐盛世的繁荣属实令人向往,想到万国来朝的场景,心中就不免涌上一股自豪。唐朝不只在经济
2024-06-14 13:55:00
何谓文物中的“工”与“巧”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
2024-06-14 13:55:00
聊聊晚清重臣彭玉麟
晚清时期是封建社会势力最后的疯狂,由于国力逐渐地衰退,清政府面临着很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少的官员为了自己安逸的生活而弃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2024-06-14 13:56:00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它与上一集我们讲的清福陵和位于新宾的清永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2024-06-14 13:58:00
年少翻阅《三国演义》,那些生僻字总是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人名,若是夹杂在句子中,还能勉强猜出个大概,但一旦独立出现
2024-06-14 13:58:00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消息传到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调集兵马,进行抵抗。可是,他却在半路上遭到一位武将的截杀
2024-06-14 13:59:00
聊聊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 《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是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堪称世界第一书。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他为文王
2024-06-14 14:00:00
侯景跪请溧阳公主,王思政兵败降高澄
宋子仙受了侯景之命南略钱塘,新城戍将戴僧遏战败出降,宋子仙引兵渡浙江,进攻会稽,邵陵王萧纶奔往鄱阳。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
2024-06-14 14:00:00
东汉时期,朝廷管理各州的官员,一般叫太守,太守的人选,原则上都是当地地头蛇们的代言人。但是朝廷并不想让各地不受控制的发展
2024-06-14 14:01:00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
2024-06-14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