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遇了灾荒,粮食补给跟不上了。此时,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秦国统帅白起趁机派人前往邯郸城里散播谣言,说廉颇要造反,赵孝成王信以为真,便将廉颇换了下来,派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接任赵军统帅。赵括一上任...……更多
赵国最后的“倔强”,被一场美梦彻底击碎
...军坑杀,惨不忍睹。消息传出后,六国上下一片震惊,赵孝成王更是呆若木鸡。在长平之战之前,秦、赵两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劲的两个国家。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秦、赵两国各占两人,其他五国只能艳...……更多
...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赵括,而是当时赵国的君主———赵孝成王。为什么会说是他呢?第一:中了韩国人的计策。作为一国之君,只看到了上党这块宝地,却没有察觉韩国的祸水东流之计,不听蔺相如劝言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更多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此开启两军旷日持久的对峙消耗战。但是前期的不利让赵孝成王很是着急,只看到了赵国供养不起长期对峙,却忽视了秦国也有同样的担忧,秦军擅长突进急击,王龁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多次主动挑衅,但廉颇不为所动,秦...……更多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廉颇,因屡立战功而闻名于诸侯
...强秦长期不敢攻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雎“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偏用赵括
...是一代名将,立下赫赫战功。“虎父无犬子”,这也是赵孝成王选择赵括的重要原因。赵括小的时候就喜欢谈论兵法,讲起排兵布阵头头是道,他曾与赵奢辩论,战阵布设之道,而赵奢也被他的口才打败。虽然如此,但赵奢对这...……更多
如果用李牧替换赵括,赵国还能赢秦国吗
...赵国已经取得了诸侯的支持,放弃与赵国决战。 但是赵孝成王却拒绝了虞卿的意见,不仅如此,反而先与秦国和谈。各诸侯国看赵国不联络他们,单独与秦国谈判,以为秦国提出了让赵国无法拒绝的条件,所以表示观望。与此...……更多
荆轲杀了秦始皇也是没用的,这说法靠谱吗
...统天下的重任,为什么?因为赵武灵王的后代不给力,赵孝成王长平之战战败后,赵国基本丧失了战斗力。02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也没有完成一统天下。 秦国的确很强大,从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的强国之路就没...……更多
阙与之战:为何说赵国虽胜却得不偿失呢?引发了两大恶果!
...极大的鼓舞了赵军的士气。但同时也冲昏了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头脑,让他们对赵国的实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赵奢在这场战役中的决策和指挥非常高明,一举击败秦军,取得了一个局部的辉煌胜利。赵惠文王见赵奢立下一战...……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舍乐毅、田单、李牧、廉颇,而用小儿赵括
...齐国复国大业的田单,此时都已经离开故国,汇集到了赵孝成王麾下,赵国本土还有李牧、廉颇等战国名将,但为什么最后却选用了一仗未打的赵括呢? 乐毅、田单不能托付重兵。长平之战,赵国出动大军30万,加上随上党太...……更多
长平之战只是赵括的错吗
...人称为虞卿,虞卿这人很了不起,本是一介游说之士,赵孝成王继位之初,即穿着草鞋拜见,纵论天下局势,深得赵孝成王信任,最终呢,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上卿的高位。这人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提建议,出计划往往能...……更多
冯亭妙计:上党归赵与长平之战的起源
...力进攻下灭亡。便宜占还是不占?当使者来到赵国后,赵孝成王真的很想要这17座城,就找平原君、平阳君两名近臣商量。平阳君觉得当前形势比较明确,如果要了上党郡,秦国必定来攻,是明显的祸害。平原君则认为虽然有风...……更多
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有哪些国家?
...间廉颇,蔺相如,赵奢等,赵国的实力非常强大,之后赵孝成王,爆发长平之战,听信谣言,导致长平之战失败,赵国实力一蹶不振。到了这个时候,秦国的实力已经远大于东方六国,统一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最难打的是赵...……更多
六国被秦国攻取以后,六国国君的下场是怎样的?
...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可单独对抗秦国的东方力量,但赵孝成王时期,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因为决策失误和粮食短缺问题惨败,自此赵国再也无法单独对抗秦国。公元前235年,赵王迁继位,秦国曾两次大败赵国,后赵王迁派出李...……更多
盘点白起生平几大著名的战役,“杀神”绝非浪得虚名
...的时刻,传出这么没谱的谣言,给谁谁都肯定不信,可赵孝成王却信了,下令让赵括替代廉颇为将。蔺相如一听,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说赵括不行,就连赵括的母亲都来劝阻,可赵孝成王为了国家统一的伟大理想,硬是抗住压...……更多
负荆请罪的廉颇跟蔺相如最后怎样了
...不清楚,不过在公元前206年,赵惠文王临死前,将太子赵孝成王托付给了二人。根据史记记载,蔺相如最后一次出场,是在公元前259年,秦军和赵军对阵的时候,那时赵奢已经战死,赵王正打算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坚守不出的...……更多
楚考烈王在战国后期的复兴之路: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坚壁固守,双方相持达三年之久。二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对方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大军吃到大败,40多万将士被秦国坑杀。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军又包...……更多
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什么概念,六国君主被他熬死了15个
...赵武灵王被饿死后,赵惠文王继位。赵惠文王去世后,赵孝成王在位。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在赵孝成王在位时发生的。赵国一共换了三个君主,被秦昭襄王熬死了两个。魏国:3个魏国当时在位的是魏襄王,他是魏惠王的儿子。...……更多
李牧被陷害去世后,赵国的命运如何
...战死在长平赵惠文王当了20多年的守成之君,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这个人连一点识人之明都没有,这个时候马服君赵奢已然去世,他还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便是来源于此,秦国方面立即把矛头对准了赵国。...……更多
为什么赵孝成王不派人去救赵括呢
...平坚持以防守为主,不肯出击与秦军正面交战,惹怒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交战。(长平之战)秦国得知赵国换帅的消息后,也立刻换帅,用白起代替王龁。白起到达长平后,立刻派一支2万5千人...……更多
...兄弟,归养”,得八万精兵效死力,遂解了邯郸之围。赵孝成王与平原君赵胜亲自到郊界来迎接魏无忌,感谢他挽救了赵国,甚至赵孝成王还想拿出五座城送给他作为封地,“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对于赵王和赵国...……更多
负荆请罪之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生变成什么样了
...进攻,都取得了胜利。但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廉颇就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形势不佳,老谋深算的廉颇选择了固垒坚守,不理会秦军的挑战,打算把秦军拖...……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并非一无所获,讽刺他实在是冤枉
...需要派出以廉颇为首的赵国军队,就能够守住上党郡。赵孝成王最终决定接受多数人的意思,组建军队,准备接收上党郡地区,抵挡秦军的进攻。就这样,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但是赵孝成王决不会想到,这是一场决定了赵国前途...……更多
...是唯一一个能抗衡秦国的国家。《史记·赵世家》记载,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更多
战国时期中原各国混战,匈奴为何没有南下?
...胡、楼烦、东胡,匈奴还没有强大起来。匈奴也只是在赵孝成王时期“初露头角”,带着林胡以十几万军队进攻赵国,被边将李牧大败,致使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边。赵孝成王就是在长平吃了大败仗的那一任赵国领导,对应的是秦...……更多
赵国的灭亡悲剧,请问谁又能改写呢
赵孝成王十年,赵军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打了一场对秦的好仗。这次乐成、青射攻打秦国新凉驻军,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不过,赵国这一次的胜利,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次反秦中,赵孝成王的太子死了。无论是被秦...……更多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一家,所以转手将韩国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赵孝成王看着天下掉下来的大馅饼心痒难耐,便召集大臣商议,该不该吃。平阳君赵豹觉得这个冯亭不安好心,摆明了要想将秦国的怒火转嫁给赵国,便建议不接受这块地方...……更多
敢和秦国硬碰硬的赵国,为何也沦为被统一的对象?
...十五载,传十二世。在赵国历史上,出现过赵武灵王、赵孝成王等英明之主,有过蔺相如、楼缓等贤相,也有过忠心侍奉三朝的老将军肥义、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李牧,况且赵国铁骑之名威慑天下,可就是这样一个敢...……更多
我们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最后的下场
...是每个人都能像蔺相如和赵惠文王有一颗宽容的心的,赵孝成王就没有。 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这时候赵国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了,赵国名将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已病重,没多少时间了。廉颇一生都在为...……更多
为什么赵括会成为赵国的千古罪人?
...遗言阻止赵括为帅,当时重病中的上大夫蔺相如也劝过赵孝成王:“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是不对的。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那些兵书,却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不幸都被赵奢、蔺相如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