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5: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关于长平之战我们之前提过一次简单假设,“长平之战如果赵王没有替换廉颇,大战会发生逆转吗?”大家也就此展开了讨论和思考,有朋友觉得秦依旧是胜利者,只是秦完成统一六国的时间会相应推迟一点,也有朋友觉得秦国不一定能赢,赵国还有转危为安的机会。因为那是一种假设前提,大家只要有能支持己方观点的合理说法进行交流即可。

这一次,咱们不做假设,着眼于长平之战本身来说说当时的一些情况,以及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曾让国势衰落、常吃败仗的赵国摇身一变,成为当时除秦国、齐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既然有这样强的军事队伍,为什么在关乎赵国危亡的长平之战中却如同隐了身一般,少有特别提及?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我们先给可能不清楚长平之战的朋友们讲讲这场战事的情况。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战国末期的两个军事强国秦、赵之间爆发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战役初期由秦国王龁对抗赵国廉颇,赵军屡战失利,依据敌我形势,廉颇选择依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形优势,由此开启两军旷日持久的对峙消耗战。但是前期的不利让赵孝成王很是着急,只看到了赵国供养不起长期对峙,却忽视了秦国也有同样的担忧,秦军擅长突进急击,王龁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多次主动挑衅,但廉颇不为所动,秦军还要面临高山寒夜、粮草不继、伤员安置等问题,和廉颇对峙只会把士兵耗死在这里。

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在赵国施行反间计,传出“秦国最怕的是赵括”的流言,错误认为敌强我弱的赵孝成王急于求胜,想早点结束战斗恢复生产中了反间计,果真用赵括换下廉颇。赵括更换将领,改变军制,大改廉颇作战方针,选择向秦军主动出击。赵括上任的同一时间,秦国也用白起换下王龁,白起用计分割赵括主力、切断赵军粮道,最终赵括被乱箭射杀,共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长平一役已是赵国举全国之力,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主要是步兵作战。到了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战争又出现了战车,所以战争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的混合形式作战。不过战车因为笨重的体型在非平原地区作战局限极大,赵国即使武器精良、军队人数众多,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机动灵活、奔驰迅猛的骑射也束手无策,而且士兵们穿的还都是长袖、宽领、下摆大的长袍,繁琐复杂,非常影响行动。赵武灵王继位后奋发图强,为了抵御北方的侵略,摆脱挨打的被动局面,决心学习游牧士兵的长处,改变习俗,穿胡服,习骑射。(不过要注意的是,赵国不是全然放弃车兵、步兵,靠单一兵种也太危险了)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骑兵的来源有三:把以前的车兵、步兵按骑兵作战特点重新编组训练;招募靠近北方边境且擅长骑射的精壮男丁从军做骑兵;直接收编胡族骑兵。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对赵国一次全面的军事革新,实现赵国由弱到强的转变;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对当时的其他国家同样产生了影响;是一项在往后的军事、政治、文化、民族关系上都有留下深刻痕迹的政策。

虽然“胡服骑射”确实起到了强军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于夸大它的优势,因为骑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强于战车。战车虽然不能离开平原,但它胜在稳当,相比起骑兵有更强的攻击力。而且当时马镫(挂在马鞍两边的一对脚踏)尚未普及,根据实物考古发现,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出现马镫,所以当时骑兵骑马非常缺乏稳定性,战车上的士兵就能用弓箭又能用戟。

长平之战初期廉颇既然能用守城的方式以逸待劳,就足以说明了那里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上党地势颇高,群山环绕,是赵军在攻防上的优势,也是摆在赵军面前的可怕事实,明显不适合骑兵的突击作战活动,而且两军对垒,面对乌压压的秦军,即使赵国骑兵冲出去,地形限制也很难给作战步兵提供火力支援。魏国的重装步兵和齐国的“技击之士”在当时山东六国的步兵中最为著名,赵国的步兵相比之下并不是强悍的类型,要想跟秦国轻重步兵混合编队的队伍作战,据险而守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廉颇以丹水作天然屏障,作为主力的精锐骑兵正好待在长平少有的平原地区可以发挥其优势,还在丹水防线后筑起石“长城”增强防御,主要秦军敢渡江,廉颇就能在他们渡江途中进攻,这才有了对峙局面,“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但是赵括带着人马跑了出去。

其次,骑兵本身也不是战无不胜的。胡服骑射的目的一开始就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甚至可以理解为就是为对抗游牧民族制定的定向策略,秦国曾数次击败“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所以赵国骑兵在长平之战的失败,倒也不至于看成一个厉害兵种的神坛陨落,只是一场正常的军事战败而已。

以及赵国陷入了片面追求武力和军事实力获得直接利益的观念里。赵国自胡服骑射之后国再无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忽略了政治、经济才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本,而军事是安全保障,社会经济乃至社会生产力发展都尤为缓慢,而且赵国境内本就缺少大面积的平原农耕区,赵国事关生存的农业自然也不会向其他六国一样发达。再反观长平之战,一下就能投入45万人,侧面也体现了当时国家发展对军事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赵国摆挨打的局面后开始主动向外攻击,先后击败中山国、林胡、楼烦等诸国,一跃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齐国衰落后也就只有赵国能和秦国叫板,也就只有赵国能在六国“纵约”瓦解之际,其他各国要么依附秦国、要么躲避秦国,赵国能数次击败秦国震慑匈奴。赵国强大也让它在山东六国的外交处于不利地位,如赵国曾向齐国借粮遭到齐国拒绝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总之,长平之战的失利是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赵括“纸上谈兵”是一个原因但绝不是战败的全部责任人,毕竟当时的赵国真的已经耗不起了,且不说赵国骑兵被地形限制无法进行发挥,即便它发挥了全部实力,国家层面举措和发展无法保证战争的后勤支撑,那么赵国的战败不是一支精悍骑兵队伍能够挽救得了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0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国的春秋大梦:从诸侯小国到一方霸主的荣耀与挫折
在春秋战国的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中,赵国以其一百八十年的兴衰史,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一笔。它从一个小小的诸侯国逐渐成长为一方霸主,其间的荣耀与挫折,胜利与失败,无不凝聚着血与火的
2024-03-12 14:19: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掉出抗秦的第一梯队
...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足以载入战国的史册,堪称秦国、赵国历史上最艰难且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这场战争,秦赵之间对峙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之中,赵国基本消耗了自赵武灵王变法之后积攒
2023-01-19 20:05:00
长平之战赵国到底有没有胜算
战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始于公元前262年,双方为争夺上党而发生冲突,赵国老将廉颇采取
2024-02-19 21:22:00
从胡服骑射和后勤保障入手,分析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
导语:长平战局惨烈,赵国欲哭无泪,但失败原因只因为赵括吗?从胡服骑射和后勤保障入手,分析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对手是战神白起,为赵括洗白是很难的战国风云,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在诸
2023-06-27 09:52:00
长平之战真正的胜利者是谁呢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过程是这样的:秦派大将王龄攻赵国长平,赵遣主将廉颇迎战,廉颇坚守不出。秦使反间计,说廉颇老了,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信了,以赵括替下廉颇。秦国一看
2023-05-14 06:43:00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丧失了男丁四十万
...平之战其实也是一个意外,秦国君臣最开始也没有打算和赵国这个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后的军事强国硬碰硬,在秦军暴奏了一顿韩国之后,攻占了野王这块地,切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
2023-07-25 20:43:00
纸上谈兵背后的真相: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只是替罪羊吗?
...上很多书上都有这样一段形容:那就是战国时代,秦国和赵国爆发战争,赵王听信秦国奸细的蛊惑,认为廉颇的保守战术不靠谱,而秦国人更惧怕赵括,于是派遣赵括指挥赵军,结果赵括的指挥能力
2024-03-07 05:43:00
历史上的赵括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吗
...我们一直是以成败论英雄,赵括打输了长平之战,败坏了赵国的国运,一直被大家钉在耻辱柱上。难道历史上的赵括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吗?长平之战时秦国战神白起看到赵括在粮食断绝时带
2024-06-29 17:27:00
决定秦朝兴起的战役:长平之战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君的祖先原为赵侯,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赵国自周
2024-04-30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