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05:17: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都知道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敬佩蔺相如的足智多谋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故事的最后是和氏璧被安全送回赵国,蔺相如也从秦国全身而退,故事到这里完美结束。

但是老师却没有告诉我们之后的故事,其实历史上,“完璧归赵”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当时的赵国形势

蔺相如所处的年代,是属于战国末期。这个时候秦国因为之前的商鞅变法,国力大大提升,已经成为了战国七雄当中的霸主,但是秦王想的却不是称霸,而是灭掉六国,一统天下。

而此时的山东六国,只有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的赵国尚有和秦国一战之力,此时的赵惠文王,任用乐毅、平原君为相,廉颇为大将军,蔺相如为上卿,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因此赵国成为了秦国东出统一天下的重要对手,赵国强劲的国力也是蔺相如在秦国和秦王据理力争的底气。

此时的秦国是秦昭襄王统治时期,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和齐国、韩国、燕国交好,打的韩、楚两国割地求和,此时秦昭襄王的目光盯上了赵国。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深度解析“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偶然间得了一块宝玉,洁白无瑕,十分珍贵。于是当时的秦昭襄王得知此消息后,他知道,机会来了。

于是秦昭襄王就给赵惠文王写了一封国书,当中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去赵王手上的这个和氏璧,但是在此之前,你得先派人把和氏璧送过来我看看值不值。

其实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了,和氏璧再怎么贵重,也抵不上十五座城池啊!这根本不是冲着和氏璧来的,是冲着赵国来的!

其实秦昭襄王是这么想的,这块宝玉给不给的无所谓,重要的是要激怒赵国,挑起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借此机会来攻打赵国。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或许有人会问:这不多余吗?直接派兵去打就好了呀,还搞什么套路?

但是中国古代打仗讲究“师出有名”,你打人家至少得有个借口吧?不然你拿什么去号令手下的将士?就像是我们做一件事之前,要先定下一个目标一样。

秦昭襄王以为自己的算盘打的挺响,如果赵国乖乖送上和氏璧,那么一切安好,白得一块玉:如果赵国不给,那就正中秦昭襄王下怀,正好给秦国发兵的理由。

赵惠文王也不是傻子,在和群臣商量之后,意见达成一致,秦昭襄王是忽悠人的,但是你还不得不去,不能给秦国留下话柄。此时蔺相如自告奋勇,自己作为赵国使者,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秦昭襄王一听蔺相如到了秦国,立马要召见蔺相如,蔺相如却以路途遥远,自己太累了推脱,给自己争取时间,暗地里派人去秦国打探消息,想知道秦王到底是什么打算。

两天后,蔺相如和秦昭襄王见面了,蔺相如把和氏璧呈上去之后,秦王看着和氏璧赞不绝口,蔺相如眼看秦昭襄王绝口不提十五座城池的意思,便找个借口说和氏璧有点瑕疵,把和氏璧要了回来,然后就要秦王兑现诺言,否则就把和氏璧撞碎!

秦王无奈,约定几天后进行城池交割,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给蔺相如制造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机会。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果然蔺相如回到驿馆后,连夜派亲信从小路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这明显就不正常。

这种特殊时期,正常情况下秦王应该派人日夜监视蔺相如的驿站,任何人都是出不去的,所以这只能说明是秦王故意让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去。

几天后蔺相如在秦国朝堂上表示,和氏璧秦王也看了,如果秦王有诚意,就即刻指明要割让的城池,赵国占领之后,一定会把和氏璧送到秦国。

这时候,秦昭襄王抑制住内心的狂喜,自己忙前后布置的一场大戏,蔺相如总算是入套了。

秦昭襄王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是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此事之后,全秦国人都知道蔺相如耍了秦国,都憋着一口气要复仇,其实秦昭襄王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个结果,随后就开始部署攻赵事宜。

“完璧归赵”后赵国付出的惨痛代价

第二年,准备充分的秦昭襄王以和氏璧赵国不讲信誉为由,以白起为将,率军十万进攻赵国,至此,秦赵两国的友好期彻底结束。

此时赵国北部的匈奴也趁机作乱,赵国不得不分兵抵抗,结果赵国被秦国打的大败,丢失城池三座,阵亡上万人。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次年,秦昭襄王再次派兵攻赵,,双方交战于河东(山西南部),赵军大败,秦军斩杀赵军两万于人,攻克城池四座。

连续两年两次伐赵,杀死赵卒三万余人,攻克赵国城池七座,获得三十多万人口。但是秦国的野心还远远不止于此。

公园前262年,秦国再次发兵25万讨伐赵国,赵国老将廉颇率军20万和秦军对峙于长平,长平之战爆发。

此后双方陆续增兵,秦军增加到50万人,赵军也倾全国之力,达到了四十万人,这一对峙,就是一年多。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因为是两军对峙,粮草物资消耗极大,秦国底子厚加上早有准备,还勉强能撑得住;赵国就惨了,不仅底子相对较薄,还遭遇了灾荒,粮食补给跟不上了。

此时,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秦国统帅白起趁机派人前往邯郸城里散播谣言,说廉颇要造反,赵孝成王信以为真,便将廉颇换了下来,派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接任赵军统帅。

赵括一上任就积极采取进攻的策略,结果因为轻敌冒进,被秦军包围。赵括在突围时被乱箭射死,近40万大军投降。

秦国也不知如何安排这40万战俘,为了防止这些战俘后续暴动闹出事端,这些赵军战俘被全体坑杀。

揭秘“完璧归赵”背后的故事:赵国连续两年遭受秦国重击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力阻挡秦军攻势。秦军继续进攻,虽然未能一股作气攻下邯郸,但是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阻挡秦军的攻势,30多年后,赵国被秦国攻破国都,赵王迁被俘,赵国灭亡。

现在再回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里,你还觉得蔺相如机智聪慧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国与六国的战争:胜负背后的故事
...难对付的却轻而易举。图片:交战中的秦王剧照一,以为赵国极容易攻取,却成为与秦国抗衡最持久的国家。之所以这样说,前提是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对赵国而言损失惨重,不仅将士死
2023-11-16 15:49:00
揭秘“渑池之会”背后的阴谋:赵国被秦国巧妙利用
...自己一国,未免还是有些风险,为此,秦昭襄王便找到了赵国,想着缓和一下秦国和赵国的关系,便将这赵惠文王约到了渑池。只是,这赵惠文王还是忌惮秦国的,知道这秦国不是好惹的,正所谓“
2024-03-08 12:17:00
秦始皇的征途:六国兴衰与统一大业的背后故事
...越好,一直到了秦始皇出现。那时候的秦始皇的父亲还是赵国质子,因为得知赵王要杀害质子,于是便由商人吕不韦带着嬴政的父亲从赵国逃了出来。可是由于赵国追得紧,于是便留下了年幼的嬴政
2024-03-03 14:35:00
负荆请罪背后的真相:蔺相如如何损害赵国利益
...们仔细审视一下完璧归赵的过程,就会发现完璧归赵对于赵国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赵国名相蔺相如蔺相如第一次见秦王时,见秦王无意以十五城换和氏璧,于是急中生智,抱着玉碎人亡的打算准
2024-02-09 05:30:00
渑池之会背后的战国纷争:赵国的崛起与秦国的野心
...赵等国的联络,可谓是迈出了统一天下的坚实第一步。而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深彻改革之下,国力如日中天。经过赵惠文王的精心治理,赵国更是如虎添翼,名将廉颇、名相蔺相如齐聚一堂,共同铸造
2024-01-31 20:17:00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之死》是怎样刻画毛遂的:公元前256年,北方的燕国趁着赵国元气大伤的时候,派遣本国大将栗腹攻打赵国。在开战之前,栗腹劝说燕王:“赵国的四十万士兵都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活埋了,如
2024-03-15 12:38:00
秦国的离间计:李牧之死的背后原因
自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用先进的骑兵代替了落后的车兵,赵国的军事实力格外强壮,除了秦国无人可挡。赵国不仅有一支具有很高战斗力的部队,还涌现出一些名将李牧,活跃于赵幽缪
2024-01-28 02:06:00
赵括与长平战役:战争背后的策略与权谋
...秦国大将白起以少胜多,大败赵军,秦军斩杀45万赵军,赵国一下子元起大伤。这场战争便是著名的长平战役。按常理来说,赵国受这么大的损失,秦国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赵国才是。但直到
2023-11-15 22:02:00
秦国统一背后的智谋与手段
...新性的军事工程。通过巧妙的引水设计,这个水利工程将赵国与韩国的水源断绝,为秦军提供了战略优势。这样的大胆构思,是否暗示着在秦国统一的道路上,水利工程也成为了一种军事力量的巧妙
2024-01-27 13: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