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12:38:00 来源:戏说三国

毛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起码在中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激励着寒门子弟拿出属于自己的勇气,进入风云莫测的中国历史舞台。然而关于这位知名人物的去世,史书的记载却显得有些莫能两可,据学者推测,毛遂应该是病逝的,不过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毛遂之死》的故事,虽然这则故事的可信度不一定高,但是却在现今的网络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毛遂自荐”的故事,小编在这里不做累述,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鄢烈山的这篇《毛遂之死》是怎样刻画毛遂的:公元前256年,北方的燕国趁着赵国元气大伤的时候,派遣本国大将栗腹攻打赵国。在开战之前,栗腹劝说燕王:“赵国的四十万士兵都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活埋了,如今赵国的孩子都还没有长大成人,现在趁机攻打赵国肯定会大获全胜。

燕王大喜,于是命令栗腹率领两千辆战车攻打赵国。此时赵国还没有从战争的伤痛之中恢复过来,于是赵王犯愁了,派谁挂帅出征比较好呢?此时的赵王想到了因为“毛遂自荐”而出名的毛遂,于是准备提拔毛遂为大帅,出征讨伐燕国。毛遂听说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急忙跑到赵王那里推脱说:“不是毛遂不愿意接受王命,而是因为我不能担当这个重任。身为大将,就必须有统兵打仗的经验,但是我毛遂乃一介书生,怎能担任这一如此重要的职务?即使陛下让我去前方做冲锋陷阵的马前卒,毛遂也誓死领命,但是万万不能让我做一国之将!”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赵王听到毛遂的话之后很是迷惑:他去年自荐,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赵国,现在正是他立下军功的好机会,到了这个份上他为什么还会推辞呢?难道是太谦虚了不成?于是赵王不顾三七二十一,强行命令毛遂挂帅出征。毛遂知道自己无法违抗王命,在离开故乡之前对自己家的族人哀叹说:“这次战役必定失败,还请你们照顾好我的孤儿寡母。”

果然,毛遂率领赵军和栗腹交战,无论毛遂在战场上表现得有多么英勇,却还是阻挡不了赵军的溃败,很快毛遂的军队就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失败之后的毛遂顿时感觉自己没脸回去见赵王和阵亡的将士家属,于是躲到树林之中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如果没有研究过春秋战国历史的读者们读完这个故事,就会觉得“毛遂之死”听起来还算是逻辑自洽,先前毛遂自荐成功,在楚王面前为赵国争取了宝贵的同盟机会,从此名声如日中天;而后来毛遂又被愚蠢的赵王送上战场,落得一个兵败自尽的下场,前后的反差强烈如此之大,让读者们在唏嘘不已的时候还能悟出些许的人生哲理。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必须要来公正地考证这段记载。由于鄢烈山在写《毛遂之死》的时候没有注明史料的来源,那么我们就必须结合其他史料和正常逻辑来分析这个故事。首先在中国历史里,虽然没有“毛遂之死”的典故,却有着一个“毛遂坠井”的趣闻。

根据西汉学者汉刘歆编撰,东晋学者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第六卷记载:在赵国有两个叫毛遂的人,一位就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另一位则是野人(普通老百姓)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摔入井中淹死了,平原君赵胜闻讯痛哭道:“苍天啊,我又失去了一个能够帮助赵国复兴的人才!”直到后来门客报告说淹死的那个人是另外一位野人毛遂,平原君才破涕为笑。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那么所谓的“毛遂之死”是不是也如同“毛遂坠井”一样,是以讹传讹的故事呢?首先我们就要从相关史料进行分析了。公元前256年,秦国发兵灭亡了苟延残喘的“西周国”(此西周为东周分裂而出的西周),那么赵国和燕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燕王喜即位之后,曾经对赵国发动了两次进攻,一次就是大名鼎鼎的“栗腹攻赵”,一次是“剧辛攻赵”,但问题是,这两次战役都不是发生在公元前256年。

首先,栗腹攻赵发生在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即位之后,派遣自己的相国栗腹攻打赵国,燕军军队人数在60万人左右。此时,赵国名将廉颇率领8万赵军以寡敌众,两军在宋子(县名)交战,燕军一溃千里,廉颇率领赵军一路追杀数百里。为了报复燕国,第二年廉颇和乐乘率军攻打燕国,还在公元前249年包围了燕国的都城蓟。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至于“剧辛攻赵”,则是出现在公元前243年,燕王喜发现赵国赶走了廉颇,并且还被秦国步步紧逼,于是想在赵国的背后动手,于是燕王喜派老将剧辛征讨赵国。虽然说起来剧辛的年龄和廉颇一样老,但是他的本事却远远不如廉颇,刚刚进入赵国就因为轻敌冒进,被赵国另一位已经年近耄耋之年的老将庞煖击败,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毛遂:传奇人物背后的真实与虚构

综上所述,即使是记载年代错误,毛遂也没有机会登上当时赵国的军事舞台。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内忧外患,西方遭到秦国的步步紧逼,而东方还有虎视眈眈的燕国在背后捅刀,因此赵王在将帅之才的任命上自然是慎之又慎。即使第二次赵国撵走了廉颇,但是赵王却将军权交给了一位年近耄耋之年的老家伙庞煖,因此从各种情况来分析,赵王是不会随随便便找人带兵打仗的。

在战国时代,赵国后期的名将实在数不胜数,就算廉颇下台、庞煖没能利用最后一次合纵的机会攻灭秦国,赵国也还有着李牧这样的末代名将。换句话来说,就算是赵国要灭亡了,赵王也绝不会将自己的军队控制权交到一个没有打仗经验,只会逞口舌之利的毛遂手中,因为长平之战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烈了。因此,无论是从逻辑性还是从相关史料来分析,所谓的“毛遂之死”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们可以用故事的眼光去理解它,却不可以轻易地相信这种泛泛之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甘罗:十二岁拜相的传奇少年
...,但是不算是实际职务,更多的是代表地位。甘罗拜相的背后甘罗的能力毋庸否认,能在12岁之龄,先后说服张唐、赵悼襄王,使得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16座城,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谋士。但
2023-11-07 17:38:00
被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赵武灵王的传奇一生
...,联合韩国和宋国共同对敌;三是重赂越王和楼烦王,在背后进攻楚国和燕国,使得两国无暇参与对赵国的趁火打劫。 做好一切准备之后,严令这些不速之客,只允许五国使者携带的吊唁之物入
2023-04-14 06:49:00
苏秦:从低谷到巅峰,成就六国合纵传奇
...时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为一个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他成功的故事世人熟知,本文着重探讨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一)冷落讥讽不气馁有首诗写得好:“谁没有理想,理想是生命的食粮.
2024-05-11 20:29:00
赵武灵王:战国时期的霸主与传奇英雄
...承,甚至出现过数次王位由非嫡系成员继承的情况,而这背后往往都有赵家的影子。接续赵武灵王血脉的儿孙们和赵国的士族们有效地合作,维持了赵国政治的稳定与强盛。至于他们家族掌权千年的
2023-12-22 22:26:00
甘罗:十二岁丞相的传奇人生与神秘消失之谜
...是被提拔重用的对象,怎么反而逐渐消失了呢?一、甘罗背后的故事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算是名门之后,所以甘罗深受祖父甘茂的影响,从小对于纵横之术就十分感兴趣。甘罗自幼聪慧,
2024-03-02 05:56:00
乐毅:战国传奇,复仇者联盟的总指挥
...齐国所失七十余城尽皆收复。而乐毅因为知道骑劫代己的背后,其实更有可能是被杀的结局,被迫出逃赵国。在赵国乐毅备受尊重,被封为望诸君,而燕惠王在丧失了这次大好机会之后,还派人前去
2024-04-25 06:34:00
武安君:荣耀背后的诅咒,古代名将的悲惨结局
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来才俊辈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催动下,他们创造了无数的传奇。古代帝王对有功之臣往往会进行加封,自周朝开始,直至清王朝伴随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2024-02-13 05:32:00
燕国灭亡的背后:荆轲刺秦与王翦的征伐
...要聚焦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燕国的灭亡,以及这一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阴谋与斗争。背景:战国的纷争公元前227年,秦国在王翦的指挥下,成功击败了赵国,巩固了其在北方的霸主地位。此时
2024-12-02 09:31:00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探究:是他太菜还是秦王武艺高超
...到崤山和太行山之间。而在这六国沦陷,九州腥风血雨的背后,燕国居然也难逃厄运。燕国的绝境 燕国,一向不强。地处中原腹地之外的燕赵天隅,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却不利于发展。山高林密
2023-12-04 14: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