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孔子杀少正卯:儒家学派的矛盾与争议
孔子一当官就把少正卯杀了,这得是多大的仇啊,这件事千百年来也是争议不断,且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仇。少正卯是鲁国大夫,少正是个官职,卯是他的名字,少正是周朝所设的官职,古人讲究个身份,所以都是叫他少正卯,...……更多
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环境
...漩涡第一个应避免前往的地方是负面情绪的漩涡,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让人深思。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时,如愤怒、嫉妒、恐惧等,我们便如同被困在一个黑...……更多
在婚姻中丢了这两样,家便散了
...一个女人如果不懂得爱自己,怎么懂得爱别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说过。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女性在婚姻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妻子和母亲,而忘记了自己...……更多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杨庄实验小学——“孔子学堂”揭牌成立本报讯(陈文铮纪文越)9月25日下午,“孔子学堂”授牌仪式暨中华经典诗文教育专题培训会在天衢新区杨庄实验小学举行,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潘...……更多
...秦七子”。其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仁不让领衔,且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在七子之中占据三席,显然儒家堪称最具影响力的学派。那么,这七子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主张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先秦...……更多
于丹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尊重差异,消除成见,增进共识
...中外文化在差异中存在着奇妙的共通性。演讲中,于丹对孔子和苏格拉底进行了比较:孔子是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儒家思想最早缔造者,苏格拉底是西方人的灵魂导师、文明先知和哲学的奠基者。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在诸多...……更多
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孟子与庄子的思想传承
...流派让人们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既有“圣人”孔子周游列国之后,返乡教书育人开设杏坛,传道“儒家学说”;又有“太上老君”之称的老子留下5000字箴言的《道德经》被后人发扬成“道家学说”;更有“兼爱非攻...……更多
商宋一脉源远流长
...成为“春秋五霸”的道义基础。作为宋国的始祖,微子被孔子、司马迁等称颂为殷商“三仁”之首。微子的仁政思想见诸历代文献典籍,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商丘市睢阳区是‘中国微子文化之乡’,...……更多
...,要“知过”,除了被“觉”,更需要自“觉”。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分析说,“如果一个人本应当知道法律的规定,并且获知它也并不困难,却由于不知道它而犯了罪,我们也要惩罚他。”我们不能以...……更多
西班牙资深媒体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进步提供新模式|世界观
...领土完整,不侵犯他国,这种思维起源于孔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作为西班牙埃菲社中国分社前主任,哈维尔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批评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他表示,“不...……更多
盲目的、过度的强势,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对结果的执着追求和对不确定性的深深恐惧。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万物流转,唯有变化不变。”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过分的控制欲只会使我们内心承受煎熬,并导致人...……更多
孔子: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巨匠和教育先驱
孔子应该是中国自古以来最有影响力和最尊贵的思想家了,自西汉之后儒学成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利器并延续数千年,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至今中国还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孔子作...……更多
不管是情人还是夫妻,永远都不要过问某件事,是一项明智的决策
在爱情和婚姻的世界里,有一句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名言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宽而不纵,严而不刑。”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平衡和理智的原则。不管是情人还是夫妻,永远都不要过问某件事,是一项明智的决策。一,个人隐私...……更多
惠子:战国时期的政治哲学巨匠
战国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更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惠子,约前370—约前310,出生于宋国,他是战国中期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作为当时著名的...……更多
睡眠不仅是身体恢复的需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爱
...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最好的人是那些对自己最好的人。”睡眠不仅是身体恢复的需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爱。一、睡觉的重要性睡眠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更多
孔子的影响力,两千多年后仍照亮世界
大概上大学的那会,就听说过孔子学院,知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受到极大的欢迎。新闻里也时常接触到孔子学院的相关信息,中国儒家思想被世人推崇与认可。其中联合国某发言人表示,要解决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秩序与暴...……更多
积淀丰厚底蕴 筑就精彩人生
...己的奋斗方向,为人生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今年是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任校长潘梓年先生130周年诞辰。潘校长曾经遭受反动派酷刑并被判处无期徒刑,但他仍在狱中潜心研究著译达百万字,完成了学...……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一年,分着东周的立国,也标志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开始。孔子后人编撰的《春秋》,将此后150多年的历史称为“春秋”。而刘向注释的《战国策》,则将从约前403开始的历史定名为“战国”。春秋与战国,两段历史既紧密相连,...……更多
在家不理人 出门没人理
...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育儿经验。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孩子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重师长,行为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更多
周国平在抖音电商发售新书《西方哲学史讲义》,直播畅聊两千余年西方哲学史
...、@夜听刘筱 的直播间,与俞敏洪、刘筱就哲学史、西方哲学家、哲学与人生的意义等话题展开对话,点燃诸多网友对哲学的兴趣。周国平的新书《西方哲学史讲义》同步在抖音电商发布。周国平携新书做客抖音@俞敏洪、@夜听...……更多
为何说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等等。要说哪两个人的相遇最具划时代的意义,那必然是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圣人,几千年来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说这两位圣人曾经有过三次会面,三次会面中二人的对话给后人留下了极...……更多
揭秘孔子:一代宗师影响千秋,每朝皇帝都要为其守墓
...的一位人物,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大的影响。 他就是孔子。春秋时期的大家,创立了儒学,至今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孔子提出了“仁”的主张,认为国君就该有国君的样子,要以“仁”治国,臣...……更多
孔子周游列国:儒家思想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想流派一样,只是一种普通思想,并未有任何特殊地位。孔子为让各国君主采纳儒家思想,更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但效果甚微。但孔子并未到秦国,为何秦国能统一六国?孔子为实现其主张,周游列国孔子在古代社会被无限抬高...……更多
...尤其要掌握数学和理工科知识。第三,要具有科学缜密的哲学思维,树立“大哲学”理念,用哲学思想与方法指导科学探索、实践、创新。先从第一个“假设”问题谈起。一个科学家要想具备敢于“设问”、善于“假设”的能力...……更多
孔子与少正卯在教育领域的冲突与纠葛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估计大家第一想到的一定是孔子,世人都称其为“圣人”。儒家这一学派是从汉代开始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使用的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孔子的思想一直被当作正统思想,他主要主张“仁...……更多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习近平主席贺信引发会场内外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深远。”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副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雷佩克说,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这些年自己通过书籍不断走近良渚,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绵长与包容。“我们呼吁更多像‘良渚论坛’这样的平台,...……更多
曲阜孔家:中国历史上最显赫家族的兴衰历程
...的影响尤其大,尤其在曲阜一带,至今仍然可以看到昔日孔子活动过的古迹,而今曲阜乃至于山东人都为孔子而感到骄傲,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出过无数的帝王将相,但是还没有那个人物或家族能够像孔子和他的家族一样受到后...……更多
为何说孔子是最早的围棋高级
...价值。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最初是瞧不起围棋的。孔子在他的《论语》里对围棋进行了批评,他说下围棋的人都是些饱食终日、懒散无心的人。这些人没有思想,没有头脑,永远也不会成为贤人达士。孔子认为围棋是无聊...……更多
东方三大圣人:孔子、慧能、老子的影响力与智慧
...在大英图书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都来自中国,孔子依然在榜上。首先来看看第三位,他便是六祖惠能大师,代表的是中国佛教。他是中国禅宗的杰出大师,24岁因为金刚经开悟,因此辞别母亲去了湖北黄梅,打算谒见...……更多
孔氏家族: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贵族,影响力遍布世界
...华。这个家族便是孔氏家族,让孔氏家族闻名世界的便是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战火连天,孔子建立了儒家学说,提倡礼与仁思想,人分三六九等各安天命,为当时的统治者奠定了稳固的思想统治。在此之后,历代王朝都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