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公孙衍:从秦国大良造到六国叛徒的传奇人生
...齐心协力呢?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即曾任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公孙衍原是魏国人,但在魏国并未得到重用。渴望实现抱负的他效仿商鞅,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在秦国,他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并成为大良造。在...……更多
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谁?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秦国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下秦国历史上的四...……更多
揭秘秦国的五位赫赫有名军事将领
现在或许很多人对大良造一次很陌生,其实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官职(爵名),意思是大上造之良者,出现于秦孝公时期,当时乃是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但是在秦惠文王进行调整后,成了一种爵名,在二十...……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当时魏国在与齐国的马陵之战中,魏国10万大军被齐国全歼,实力大减,秦国乘势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更多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惠文王秉承父辈的遗愿,拜犀首公孙衍(魏国人)为秦国大良造,命其率军攻打魏国控制下的河西之地。公孙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合围了魏国河西驻军,将其全歼,又俘杀了魏国上将军龙贾,使得天下震动。魏惠文王在...……更多
...了秦惠文王的礼遇,直接被拜为继商鞅之后的秦国第二任大良造。要知道此时的秦惠文王并未在秦国开始爵职分离的改革,也还未逐步形成二十等爵制,也就是说,此时的秦国大良造既是十七级爵制中最高的爵位,也是秦国总领...……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孰强孰弱?
...家,但不是欢喜冤家。公孙衍先于张仪在秦国任职,身为大良造(第十六级爵)。后来张仪入秦,秦惠文王转而更信任张仪,公孙衍的地位被取代了。张仪为秦相,力行连横策略,于秦惠文王十二年与齐、楚两大国,进攻魏国,...……更多
...(前336)初行钱。三年行冠礼,开始亲政。五年以公孙衍为大良造,执政。八年魏纳河西地,十年任张仪为相,推行连横之策。十一年,魏纳上郡。十三年自称为王。次年改元。后元七年(前318)五国攻秦不胜而回,九年使司马错灭...……更多
为何说公孙衍是低配版的苏秦
...赐宅赏金已经是寻常操作,秦国还专门为公孙衍颁发了“大良造”的爵位。大良造,即为大上造之良者,这是秦灭六国之前,秦国的最高爵位。能混上这个爵位,公孙衍可以说是走上了他自己的人生巅峰。在魏国仕途的落幕,在...……更多
秦国的外客相邦成了高危职业,盘点秦国结局最惨的三位外客丞相
...势力得到了嬴驷(秦惠文王)的支持,于是罗织罪名诬告大良造(等同于相邦,权力甚至比相邦还大)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车裂。2.魏国人张仪:公元前328年刚刚入秦没多久的张仪被秦惠文王任命为相邦,前323年被罢相,前317...……更多
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却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意义之重要,就这样,公孙衍成为了继商鞅之后的又一位大良造。帮助秦国骗了地之后,公孙衍戳中了秦惠文王的另一块心病,那就是西河之地,你可能会说,西河之地不是被商鞅给夺回来了吗,是夺回来了,不过后来为了缓和...……更多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有提到公孙衍的名字,他先是在秦国辅佐当了一段时间的大良造,后又去了魏国当相国。 关于公孙衍的长处,主要是他擅长跟张仪作对,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却要联横,秦魏几个大王让他俩折腾个遍。张仪挂过六国相印,公...……更多
李牧白起被杀,真是因为功高震主了吗?其实不然
...河的土地。 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后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之后白起又发起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更多
白起功勋卓越,秦昭襄王为何要赐死他?
...领秦军拿下韩国大片土地,使秦国的领土扩张,晋升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相商鞅在位时的最高官职,可见白起在秦军之中的地位。同年,白起又攻占了魏国大大小小61座城池,第二年又攻占了恒城,秦国的领土再一次扩张...……更多
...拔五城。】【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明年(15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16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21年)白起攻赵,取代光...……更多
超越侯爵的荣耀:商鞅与封君的权力象征
...来到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商鞅由此被任命为大良造。那么大良造是什么爵位呢,商鞅将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爵,从一级公士到最高等级的彻候。而大良造,是第十七等爵,为大上造之良者。是商鞅变法时期被授予...……更多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
...因为种种原因,公孙衍来到秦国任职,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大军攻打魏国,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难以抵挡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此后,公孙衍又率军攻魏,在河西一战斩首魏...……更多
史上战绩第一的屠夫将军,在战国时代一骑绝尘
...础。白起自己也因战功逐步晋升到了秦国最顶级的爵位:大良造,公元前278年,还收获了“武安君”的封号,得到了武者的最高褒奖。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爵位的授予主要依据军功,而且十分公正公平,白起以一个侨居之人...……更多
...。不过,在这里请注意,秦孝公时期推行的军功爵制是以大良造为最高级爵位的“十七级爵制”,而非后世所熟知以彻侯(太史公为避汉武帝名讳,在《史记》将“彻侯”改称为“列侯”)为最高级爵位的“二十等爵制”。其实也...……更多
这四大名将把秦国推向了巅峰,为秦国的一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蜀地之乱平定;秦昭襄王十八年,司马错担任客卿,与大良造白起率军攻打魏国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军拆断桥梁夺取二城,之后,秦军抵达轵地,夺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司马错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更多
函谷关三处险要组成一套防御体系,成为秦国的东大门
...龙贾所率领的主力。而公孙衍也凭借此战之功,获得了“大良造”的爵位。原本形势一片大好,战功赫赫的公孙衍非常有可能成为秦国的下一任相邦。这个时候魏国已经被打怂了,派人带着礼物找到公孙衍:虽然你在秦国上班,...……更多
秦始皇为何能建立统一王朝秦国
...沿袭秦孝公遗志,继续攻打魏国。秦惠王八年(前330年),大良造公孙衍于“雕阴之战”大败魏军,魏国被迫将河西之地交予秦国。秦惠王九年(前331年),又夺取河东的汾阳、皮氏、焦、曲沃等地,次年再夺魏国蒲阳,并迫使魏国...……更多
哪怕商鞅如此惨死,天下人才依然拥向大秦
...卓著的战将。自张仪入秦之后,一番唇摇舌鼓之后,他在大良造之位上,没能更近一步,黯然离秦,此后更是捣鼓起“五国相王”等活动,一腔愤怒怒向秦。只见新人欢,不见旧人哭,秦国如此对待公孙衍,是否也太让人心寒了...……更多
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是秦国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建议秦国将地理位置离的最近的韩、魏两国作为秦国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距离稍远的齐等国保持良好的联盟的关系,这...……更多
外交家张仪与他的头号对手公孙衍,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阴之战)就是公孙衍指挥的,公孙衍也凭借战功成为秦国大良造(商鞅生前的最高官爵)。但由于秦惠文王后来重用张仪以及缓攻魏国的主张,公孙衍不得不离开秦国。 于是魏惠王任命公孙衍为魏国犀首(一说为魏相),负责...……更多
唯一可以与秦国交锋的赵国,有机会统一六国吗?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主要是因为从秦孝公开始,六代君王都很英明,吸引了大量人才。正是这些人才的努力,才使得秦国有了统一六国的资本。秦孝公时期,有商鞅对秦国进行变法。秦惠文王时期,有张仪连横六国,司马...……更多
战国四大纵横家是哪四个人呢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样的武将来攻城略地,也需要一流的纵横家来创造有利地的外部...……更多
聊聊秦国著名的“犀首”公孙衍
...的。于是才想重用公孙衍。到了秦国之后,公孙衍当上了大良造。这个官职简直是在秦国除了秦王最厉害的职位。秦国的军权全部掌握公孙衍手里。 得到惠文王这样的厚爱,公孙衍自然也想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不是徒有虚名。于...……更多
...并,到战国时期,除了几个小国外,就成了齐国、楚国、秦国、赵国、韩国、魏国这七个国家争霸的局面。秦国后来将其他六个国家全部击败,统一了天下。那么面对秦国的攻击,其他几个国家,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击败秦国呢...……更多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从亲政到统一六国的传奇之路
...9年)一天,刚满21岁的赢政在故都雍城蕲年宫竟然将影响秦国历史的两件大事一并举行。这两件大事一是举行成人加冕仪式,宣告正式登基,从此“亲理朝政”。二是一举粉碎了嫪毐发动的叛乱活动,随后又毫不手软地剥夺了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