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公孙衍:从秦国大良造到六国叛徒的传奇人生
...齐心协力呢?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即曾任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公孙衍原是魏国人,但在魏国并未得到重用。渴望实现抱负的他效仿商鞅,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在秦国,他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并成为大良造。在...……更多
揭秘秦国的五位赫赫有名军事将领
现在或许很多人对大良造一次很陌生,其实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官职(爵名),意思是大上造之良者,出现于秦孝公时期,当时乃是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但是在秦惠文王进行调整后,成了一种爵名,在二十...……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当时魏国在与齐国的马陵之战中,魏国10万大军被齐国全歼,实力大减,秦国乘势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更多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惠文王秉承父辈的遗愿,拜犀首公孙衍(魏国人)为秦国大良造,命其率军攻打魏国控制下的河西之地。公孙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合围了魏国河西驻军,将其全歼,又俘杀了魏国上将军龙贾,使得天下震动。魏惠文王在...……更多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有提到公孙衍的名字,他先是在秦国辅佐当了一段时间的大良造,后又去了魏国当相国。 关于公孙衍的长处,主要是他擅长跟张仪作对,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却要联横,秦魏几个大王让他俩折腾个遍。张仪挂过六国相印,公...……更多
白起功勋卓越,秦昭襄王为何要赐死他?
...领秦军拿下韩国大片土地,使秦国的领土扩张,晋升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相商鞅在位时的最高官职,可见白起在秦军之中的地位。同年,白起又攻占了魏国大大小小61座城池,第二年又攻占了恒城,秦国的领土再一次扩张...……更多
超越侯爵的荣耀:商鞅与封君的权力象征
...来到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商鞅由此被任命为大良造。那么大良造是什么爵位呢,商鞅将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爵,从一级公士到最高等级的彻候。而大良造,是第十七等爵,为大上造之良者。是商鞅变法时期被授予...……更多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
...因为种种原因,公孙衍来到秦国任职,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大军攻打魏国,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难以抵挡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此后,公孙衍又率军攻魏,在河西一战斩首魏...……更多
哪怕商鞅如此惨死,天下人才依然拥向大秦
...卓著的战将。自张仪入秦之后,一番唇摇舌鼓之后,他在大良造之位上,没能更近一步,黯然离秦,此后更是捣鼓起“五国相王”等活动,一腔愤怒怒向秦。只见新人欢,不见旧人哭,秦国如此对待公孙衍,是否也太让人心寒了...……更多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从亲政到统一六国的传奇之路
...9年)一天,刚满21岁的赢政在故都雍城蕲年宫竟然将影响秦国历史的两件大事一并举行。这两件大事一是举行成人加冕仪式,宣告正式登基,从此“亲理朝政”。二是一举粉碎了嫪毐发动的叛乱活动,随后又毫不手软地剥夺了相...……更多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后,公孙衍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出仕,秦惠文王任用他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任命公孙衍为主将迎战魏国,两国在雕阴爆发大战,公孙衍大败自己的母国魏国。这一次大战与两年后的再一次河西之战,彻底伤了魏国的...……更多
商鞅与张仪:秦国丞相的权力和地位之比较
...法改革。之后又于公元前352年升任为当时秦国的最高爵位大良造,同年秦孝公乘魏国与赵国交战,又在桂陵被齐军打败,国内空虚之际,命商鞅率兵攻魏,并于公元前350年展开了第二轮变法改革。 这时商鞅就已经成为秦相,因...……更多
战国格局:揭秘六国合纵攻秦为什么不能成功?
在春秋后期至战国初年,秦国内部经历了数代君主的内斗,导致国力逐渐下降,不再保持秦穆公时代的强盛。此时,魏国趁着秦国政局不稳的时机成功夺取了河西地区。秦国历经动荡,国力大为削弱。秦献公继位后,面对内外...……更多
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邢丘...……更多
...后的攻略。2.魏国攻略战秦昭王十五年,白起从国慰升到大良造,领兵攻略魏国,连下魏国六十一城。3.攻略赵国,蜀地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大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山西高平市西)。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更多
苏秦:从贫寒少年到六国策士,坚韧与智慧铸就传奇人生
...会中生存和发展。苏秦的贡献——六国筑墙 战国时期,秦国借由长城阻隔其他六个国家的空间,埋下了统一天下的伏笔。因此,六个国家都很关注军事防御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六国筑墙。而这个伟大的计划...……更多
秦孝公的崛起之路,为秦国强大奠定基础
...前338年),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织,迁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封疆,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更多
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制度是怎么来的?
...2级左更、第13级中更、第14级右更、第15级少上造、第16级大良造、第17级驷车庶长、第18级大庶长、第19级关内侯、第20级列侯(彻侯)。爵位与继承 其实当时只有十八级,曹魏大臣刘劭的《爵制》中记载的也是十八级,当时最...……更多
历代秦国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策略
...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一统天下,为何?主要源于秦国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秦国本是西陲小国,地处偏僻,以前一直为中原诸国所轻视,被视为蛮荒之地,到了秦穆公任用百里奚为相,百里奚本是虞国大...……更多
荆轲为何会杀不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帝王
...攻伐,昔日强大的关东六国逐渐变得日薄西山,而西方的秦国则是一步一步的蚕食着关中六国的人口势力,六国灭亡,已经是时间的问题。昔日强大的魏国,已经自己撤去了魏王的称号,向秦国称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军...……更多
他是秦孝公庶子,辅佐三代君王两度拜相
...这里划归秦国统治。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曾经贵为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已经出走魏国,并且在他的游说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组成盟军,合纵攻秦,又邀请秦国的边患——义渠国联手攻秦。因为是威名赫赫的犀...……更多
从质子之子到末代楚王:昌平君的传奇人生
...年,楚考烈王之子入秦为质,这就是昌平君的父亲。当时秦国迫切需要和楚国修好,便收了楚王子为人质。那位王子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楚国当太子的,却被送到了西边崎岖的山地,过起了俘虏般的生活。这位王子日日惆怅,望...……更多
揭秘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的传奇人生与辉煌战绩
...苦的农民家庭,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崛起为秦国的名将。白起的代表战役之一是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白起担任秦军主将,率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镇东)与韩、魏联军展开激战。他利用地形优势,采取分割...……更多
秦惠文王:英明领袖,奠定千秋伟业
自从秦孝公去世之后,秦国又迎来一位英主,使得秦国的实力再次增强,也是秦国第一位王,即秦惠文王。1.处死商鞅秦惠文王继位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守旧势力和商鞅,守旧势力自从商鞅对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两个师傅...……更多
聊聊秦统一六国的策略演变
秦国能够最终实现统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地理的……在统一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则是策略的运用,他们加速了秦统一全国的进程。秦孝公时期:联合齐赵,削弱强魏(一)秦国建立之...……更多
吴起:兵家的传奇与儒家的叛徒
...自己的下家选择在了四战之地——魏国,中原的魏国西有秦国,东齐,南楚,可谓强敌环伺,如履薄冰。最艰苦的环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痛苦,可对于战争天赋秉异的吴起却是天堂。吴起带领魏军东征西讨,攻击秦国。大小...……更多
百里奚与商鞅:秦统一六国背后的两位伟大推动者
...之后,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三置晋国之君”,使秦国由一个偏僻的小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百里奚还特别勤政爱民,在他做秦相的六七年里,可谓是兢兢业业,劳累了也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也不打起伞盖,深受百...……更多
秦国统一六国:军功爵制度与战士的勇猛
...孝公时绝对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在攻打安邑时便被任命为大良造,虽然是秦国传统官职,但是在当时军功爵制度下已经达到顶峰,具有一定特殊性不假,但是从出征得六次战役来看,都没有达到标准,极强印证了军功爵制度的困...……更多
战国初期魏国称雄中原百年,为何没能统一六国
...的霸主。在魏国鼎盛时期,魏国灭中山,北压赵国,西制秦国,东败齐国,南拒楚国,风光一时无二。但是这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到最后却并没有统一六国,是没有那个实力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细细探究一下。...……更多
公孙衍为何能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
...断。公孙衍力主改弦易辙,联齐抗秦。他洞察先机,认为秦国东进气焰正盛,魏国实力难敌,唯有联合齐国这强大同盟,方可一战。于是他设法与齐国名将田盼联络,兴兵伐赵,获得齐国信任。很快,他就以出色的军事谋略和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