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盛世大唐最后的名相,被贬时写下此诗流传千古
...他任用过的宰相很多,前期有姚崇、宋璟,中期有张说、张九龄,可到了后来就只有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了。当张九龄离开时,当时的人一定不会意识到,他就是盛世大唐最后的名相,带走了朝廷之中最后一缕清风。张九龄斗不...……更多
为何说李林甫把张九龄挤下台,是大唐由盛而衰埋下祸根
...。公元73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张九龄大势已去。张九龄是西汉名臣张良的后代,唐朝的名相。他除了是一位正直贤能的大臣,还是著名的诗人,世人都赞叹他“举止文雅,风度不凡”,无不仰慕,连唐...……更多
聊聊大唐名人故事
...年的右相,甚至连能否当上右相都在两可之间。这不就是张九龄失势的政治逻辑之一吗?李林甫之子李岫一直担心父亲会未权势所反噬。一次随父游园时看到一个苦力拉着大车走过,趁机跪倒在地,哭着对父亲说:“父亲久居相...……更多
权谋之术:李林甫一步步攀附权贵,最终独揽大唐相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分也。”那位被罢相的张九龄甚至早早预言:“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奸邪小人,竟...……更多
李林甫:权臣之路与帝国的覆灭
...先后被封为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甚至和名相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口蜜腹剑,欺上瞒下的人,担此大任,是怎样的后果。事实证明,在李林甫上位之后,先是排除异己,对于那些能力出众的士子...……更多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于如愿当上了宰相。当时与他同任宰相的,还有裴耀卿和张九龄。这二位都是有资历能耐的重量级人物。特别是张九龄,这是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三杰”的牛人,既忠诚敢言更眼光卓越,诗文才华更是一绝。比起这位大佬来,...……更多
此人是唐朝千古罪人,因做错了一个决定,把大唐江山都断送了
...,最终断送大唐,断送贵妃的命途。这个人就是一国之相张九龄。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丞相,张九龄看人非常的准,不仅能够看言观色,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人的言行来知晓这个人的野心大小。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安禄山的时候,...……更多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夺取皇位的
...眼纳谏,到后期却成了听信谗言,重用佞臣。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接任宰相之位,他开始排除异己、陷害忠良,还将胡人出身的安禄赋予节度使之位。 安禄山掌范阳兵权后,不断与契丹、奚交战,导致唐廷与北疆的...……更多
...流太平天子了。事情很简单,玄宗年间最后一个好宰相,张九龄下台了。唐玄宗把他贬到了偏远的荆州。总之,彻底地离开了长安这个繁华而又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第二天,唐玄宗就把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儿子贬为老百姓。十...……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玄宗统治前期,倚重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良文臣,创造了开元盛世的辉煌。然而,晚年的他变得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等佞臣纷纷得势,朝政日渐黑暗,国家的繁荣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唐玄宗天...……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有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也导致了中央贪腐严重,一代贤相张九龄被李林甫代替,虽然李林甫才华出众,起初为皇帝解决了部分财政问题,可是巩固其权利,阻塞迫害贤良的手段却无所不用其极。科举制度逐渐形同虚设,任人为新...……更多
同为开创盛世的大唐帝王,李隆基和李世民有何不同
...国家大局任用奸相李林甫执政19年,堵塞言路。不听宰相张九龄的正确建议,任用安禄山为三个藩镇的节度使,为安史之乱埋下隐患。宠幸杨贵妃,生活花天酒地,还任用杨贵妃无能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这算是彻底埋葬了大唐...……更多
盘点大唐名相前十排名
...体制等,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NO.09诗坛领袖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首望月怀远使我们了解了这位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不仅诗词艳丽,名动四方,更是朝堂上著名的宰相,位极人臣,享受着高官厚...……更多
唐朝的衰落:李林甫与玄宗皇帝的责任
...,起家千牛直长(八品官),逐步升迁,在五十三岁时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公元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李林甫最像谁?很像曹操,如果在明...……更多
李林甫在李隆基眼中是个忠臣吗
...此他坚持“任人唯贤”,先后任命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依靠这些顶级政治家的辅佐,大唐一步步走出危机,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但无论在任何时代,解决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更多
唐朝哪位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西汉留侯张良后裔,西晋名臣张华的十四世孙。张九龄在任内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不惧权贵,为“开...……更多
唐肃宗李亨能当上太子,靠哪两个女人相助
...李玙成为皇太子时的大唐朝廷,开元年间的最后一名贤良张九龄已经落幕,“口蜜腹剑”的一代奸相李林甫主政。李林甫走上权力的核心,成功挤走张九龄成为宰相,投靠的是武惠妃。在立储的问题上,李林甫自然是武惠妃的儿...……更多
大唐到底毁在了谁手里,安史之乱还是玄宗?
...真的因为杨贵妃而陷入酒气美色之中。开极乐之宴,罢免张九龄,任用奸臣。政治上也不再节俭,轻民税。以至于到了晚年,众叛亲离,手下将士都逼着他处死杨贵妃。但是此时,大唐已经病入膏肓,再后来再没机会走向强盛了...……更多
为何说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
...面,积极选择良臣,辅己治国。他先后启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宰相,他们为唐朝的政治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玄宗开元这20多年,就是历史学家所称誉的、与“贞观之治”相媲美的“开元盛世”。国力强盛是开元...……更多
杨贵妃与唐玄宗:一段爱情引发的王朝兴衰
...帮助下朝政逐渐回归正途。之后又任命了宋璟、张嘉贞、张九龄等人,在为帝国建设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步,重振律法,修订制度。在军事上,裁减边境士兵人数,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在政治上...……更多
李林甫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让安禄山与其对话
...瑶、光王李琚同时废为庶人,可见李林甫的能量,在扳倒张九龄的过程中,更可以看出李林甫的实力,尽管后来张九龄已经跟李林甫求饶,依然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安禄山和李林甫比起来,那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当初安禄山...……更多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之术。在他统治前期看人及其准确,任用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通过权力的收放他总是能够很好地控制朝堂大臣,在这些贤臣的支持下,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但是这种君臣关系需要依靠双方的默契来配合,又需要...……更多
唐朝这四大贤相与两大奸相,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
...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4、张九龄张九龄是唐玄宗执政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他之后就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人了。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即位后,迁...……更多
...第二年,裴耀卿确实就被罢相了。史书记载,当时的首相张九龄与另一位宰相李林甫关系不好。李林甫一心想取代张九龄,而张九龄则有意提拔自己的亲信严挺之为宰相。唐玄宗对宰相的使用,与之前的几位皇帝都不同,他喜欢...……更多
张九龄:开元盛世的智囊团与晚年罢免的宰相
说起宰相张九龄,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比较正向,比如说尽忠职守、选贤任能等等,正是因为有他的辅佐,李隆基才能开创\"开元盛世\"。对于这些才华优秀却性格倔强的谏官们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包容与信任,否则最后...……更多
唐朝大奸臣李林甫:音乐才子与权力之路
...当和合理。但是他这种颠倒黑白的能力,不被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在眼中,两个人就因为这个事暗中结下了怨恨。张九龄把他看做自己的眼中钉,但是李林甫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中,因为他在整个朝廷当中,拥有的人脉是非常广...……更多
武则天为何晚上栽在一个老头手上
...。其中有知名度的特别多,如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张九龄等等。这些宰相的名字被后人所熟知,是因为他们对大唐王朝的贡献很大,但有一个宰相对于大唐王朝贡献也很大。尤其是在恢复李唐神器之时,可谓是居功至伟,...……更多
“红杏出墙”的真正出处和含义你知道吗?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因李林甫的弄权,杨玉环的上位,张九龄竟成了盛唐最后一位贤相。到了公元745年,唐王朝的暴风雨已经在酝酿,犹记得后来杜牧在他的诗中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0年后,随着“安史之...……更多
他造就了唐朝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历史上唯一让后人盼他早死的皇帝
...,励精图治,政绩卓著。他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大力发展生产。他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时期唐朝人口数量...……更多
李隆基能创造开元盛世是因为他有这2个优点
...他身边大多数宰相,都是治国的人才,比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这些宰相出谋划策,帮助唐玄宗把大唐帝国推到了文化政治经济全面强盛的顶点,这就是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名鼎鼎的张九龄宰相,就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来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上文直接来推断,岳飞之所以会被赵高处死,一方面是因为奸臣秦桧的“危言耸听”,一方面是因为绍兴议和的政治牺牲。但是,秦桧当初向赵构进言的时候
2024-06-26 15:01:00
宋高宗和岳飞之间有什么矛盾?国破山河在,城深草木春。靖康之难使得大宋王朝原本花团锦簇的美好江山,突然之间变得千疮百孔,四处漏风
2024-06-26 15:00:00
1、赵构格局太小。“绍兴和议”之后,高宗和南宋代廷对时势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他们觉得“绍兴和议”那一纸合约就是他们的保命符了
2024-06-26 15:02:00
打下江山赐毒酒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这么快就失败,是因为朝廷没有权力
2024-06-26 15:01:00
岳飞经此一事之后,潜心军事,积极练兵,也算是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同年八月,岳飞回京汇报工作时,又捅了一个娄子,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干涉皇室立嗣的事情
2024-06-26 15:03:00
岳飞终究还是这样被赵构愚蠢地杀死了,恰如一千多年前的李牧被赵王迁逼死一样,天下冤之,民意难平。可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完美
2024-06-26 15:03:00
家贫念忠犬,国危思良将。原本按照当时南宋的形势,赵构和岳飞应该是天作之合的英主良将组合。赵构有力挽狂澜的需求,岳飞有披荆斩棘的能力
2024-06-26 15:02:00
曹嵩有一个枭雄儿子,尚且难免被洗劫一空,由此可见后汉乱世的营商环境有多差。有钱没有刀,那钱就是给别人攒的,用太平歌词来唱
2024-06-26 15:04:00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
2024-06-26 15:04:00
至于这“保护费”交得是不是心甘情愿,看过“古惑仔”的读者诸君想必是心知肚明的。其实商人资助军阀或政客,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2024-06-26 15:04:00
按理说长孙皇后已经早逝了,那李渊就会更外立一个人当皇后,但是李渊跟长孙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也非常感激长孙皇后对他的支持,所以李渊就没有选择另立皇后
2024-06-26 15:03:00
郑成功勇举义旗,各路豪杰志士仰慕国姓爷的威名,纷纷前来投靠。这种形势让郑成功感到非常高兴。然而,郑成功知道要想增强自己的战斗力
2024-06-26 15:04:00
虽说朱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将,但却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上台后不久就开始大力扩充国家藏书,并编纂了一部传世的经典大书——《永乐大典》
2024-06-26 15:05:00
岳飞在回国的第二年就被奸人所害,而岳家军在失去主心骨后,加上还有北宋有意的打压。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当初宋高宗没有将岳飞召回
2024-06-26 15:05:00
事实上岳飞在早前的北伐中完全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一路上都在压着金国打,但在岳飞准备一鼓作气攻进金国大本营时,宋高宗却用“十二道金牌”将其召回
2024-06-26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