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廷玉修炼了一辈子的臣术,最后还是落下抄家罢官的悲惨境遇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去世,大清官场从一派和风旭日变成了人人自危,也就在当年,汉臣中的翘楚张廷玉注定有一个劫。自从张廷玉提出退休后,屡屡受到乾隆帝的冷嘲热讽,到了最后,乾隆竟撕破脸皮...……更多
张廷玉晚年遭乾隆冷遇,他做错了什么?
...为张廷玉只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留在身边继续发挥余热还是可以的。然而,张廷玉接下来一番话彻底惹怒了乾隆。因为张廷玉提出退休的同时,还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雍正遗诏中给他配享太庙待遇的事情。所谓太庙,就是大...……更多
托孤重臣张廷玉,为何在78岁时被乾隆抄家
...拒绝了。在乾隆看来,张廷玉虽然年龄已经老了,但头脑还是十分清楚的,在朝中做一个顾问指导,也是很不错的。而且乾隆认为张廷玉被雍正钦点配享太庙,这样的荣誉只有功高盖世、纯正无瑕的名臣才有资格,获得这一份荣...……更多
三朝元老张廷玉的沉浮:从荣耀到抄家的历程
...不保,退休回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此时的乾隆内心还是有些私心的,他觉得张廷玉虽然已经年老不能做重活了,但是留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当个顾问,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疑难杂症还是游刃有余的,考虑到这些之后,乾隆对此...……更多
雍正忽然驾崩,一老臣靠记忆找到遗旨助乾隆登基
...了,如此惊人之举也能干得出来。乾隆十分不满,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没想到,张廷玉又犯糊涂了,按理说乾隆写了是破格的恩典,惯例他应该进宫谢恩,但或许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加上天气严寒,第二天他竟未能亲自赴宫而只...……更多
...的官宦生涯,他初入官场就深受康熙的器重,无论是宫内还是外出巡查,康熙都会带上他充当幕僚,有事没事总会问他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在1720年张廷玉被升为礼部侍郎兼任翰林院学士进入帝国的决策高层,就在张...……更多
2022-12-21 11:08乾隆
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却晚景凄凉
...也难以逃脱这个规律。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一开始乾隆还是相当礼遇这位三朝的老臣的,奉他为汉臣之首。但是,乾隆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更是一位异常精明吹毛求疵的皇帝。他即位之后为了维护君权,打击朋党,“...……更多
...大学士,作为朝廷的重要官员,几乎影响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政治走向。然而,张廷玉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挑战。尽管他一直受到皇帝的青睐,但晚年他和乾隆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乾隆...……更多
三朝重臣张廷玉,晚年为何生活坎坷
...了康熙的赏识,多次陪同康熙出巡,不管是去避暑山庄,还是北巡蒙古诸部落,张廷玉每一次都随行在左右。在康熙晚年,张廷玉也到了中年,成为了刑部侍郎。康熙去世之后,雍正即位。雍正即位之初,朝政很不稳定,雍正决...……更多
张廷玉贪污近36万两白银,乾隆为什么不敢动他?
...人,张廷玉是唯一活着就得到这样允诺的大臣,而且,他还是唯一的一个汉人。遗诏一般都是交代托孤大事,雍正帝在遗诏里独独提到张廷玉,让接任的乾隆帝非常不爽,他吃醋了,后果很严重。 久居官场的张廷玉很快觉察到...……更多
张廷玉稳当三朝元老,死后还让乾隆敬佩,靠这20字
...隆也确实被气得不轻。为了能够尽快让张廷玉辞职,乾隆还是写了。张廷玉让乾隆写保证书,引发乾隆怒气结局如何?当张廷玉准备告老还乡时,竟让乾隆为自己写保证书。此时的乾隆已经处在发怒的边缘。谁知道,张廷玉还没...……更多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他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见证了清朝的最鼎盛时期,他还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汉臣。有张英这样的父亲,张廷瓒、张廷玉这样的兄长,张廷璐本人学识也不弱,自然不可能混得太差。张廷璐于康熙五十七年中进士...……更多
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为何差点被乾隆皇帝给剥夺了
...为此,乾隆皇帝很生气,碍于面子,乾隆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拟了手诏,申明承认雍正皇帝说过的话,并向张廷玉赐诗一首。全诗如下: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恩或过之。可例青田原佑庙,...……更多
“三朝君主左膀右臂”的张廷玉,晚年被乾隆戏耍,结局令人唏嘘
...臣关系中,这种状况都是极为罕见的。奈何,在他的晚年还是出事了,乾隆皇帝的火气也让张廷玉彻底无可适从。晚年的风波皇帝换了三任,张廷玉的年龄也渐渐大了,到了随时都可能退休的年纪,对于他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更多
乾隆为何不准三朝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
...求以后允许张廷玉享受太庙。当然,雍正大帝的愿望最终还是实现了,只是实现的过程一波三折。张廷玉晚年,乾隆皇帝甚至砍掉了他的爵位,取消了他入圣殿的资格。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新帝乾隆和张廷玉关系不好与雍正皇帝...……更多
乾隆朝的权力斗争与张廷玉的最后结局
...凭证,这下乾隆就更不高兴了,不过看在老臣的脸面上,还是写了个手诏。这事本来就已经圆满的,只等第二天张廷玉领旨谢恩就可以走了。不过这又闹出波折,他派自己儿子过来的领旨,让乾隆大发雷霆。军机处有人通风报信...……更多
乾隆上台之后为何处处羞辱张廷玉
...。张廷玉一辈子谨小慎微,异常低调。但在乾隆初期,他还是避无可避地陷入了党争。雍正去世后,鄂尔泰和张廷玉领遗命,同为辅政大臣。但两人关系不睦,经常互相拆台。表面上矛盾未激化,但在朝臣中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更多
张廷玉:清朝三朝老臣的荣辱人生
...常青不倒,为官之术的精通自然是一大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其自身能力、性格决定的。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顺利考中进士,并在不久后选入翰林院,成了一名庶吉士。后来又在南书房出任过仕讲学士和内阁学士。光是看他所...……更多
清朝官员一生有两项高追求,但是只有一位汉人做到了
...雍正即位四年的时候,张廷玉便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并且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第二年的时候,张廷玉成为文华殿大学士,接着成为保和殿大学士,并且兼任户部尚书,再接着加封太子少保,一年一升迁的速度让很多...……更多
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了多少银子?虽然数额巨大,来路却很正常
...玉,却被排挤,不得重用。即便如此,张廷玉当时在朝中还是有脸面的,乾隆打压汉臣,却没想过置他于死地。可张廷玉此时已是暮年,早已不似当年跟随雍正时那般小心谨慎,又或者是因为乾隆多次打压而心生怨怼,竟敢公然...……更多
张廷玉出身汉族多次惹怒乾隆,为何还能配享太庙
...更是引起了皇帝的极大不满,但介于他是三朝元老,弘历还是耐心的保证会兑现的! 按道理来讲张廷玉在接到乾隆的圣旨后,应该第一时间去向皇上谢恩才对,但没想到他竟然让自己的儿子代替他回宫谢旨,这样的举动又进一...……更多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高兴,不想让他退休,还要他为大清再多服务几年。最后还是在张廷玉的一再请求下才勉强答应了其退休的要求,但是因为过于在意配享太庙的荣誉,张廷玉竟然要乾隆给他写保证书,乾隆便很不高兴地写了个保证书给张廷玉。...……更多
隆科多和年羹尧都被杀,为何张廷玉能善终
...了唯一一个能够死后进入太庙的汉族官员。但是,年轻的乾隆皇帝上台之后,为何把70多岁的张廷玉赶回了老家。首先,我们讲一下隆科多和年羹尧被杀的原因。这两个人都有嚣张跋扈的问题,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出现了九...……更多
...求乾隆帝出一个凭证。听了这番话,乾隆帝很不高兴,但还是拟了手诏,申明雍正帝的成命,并赐诗以安其心。 次日,张廷玉具折谢恩,遣子张若澄入宫向乾隆帝谢恩。乾隆帝因张廷玉不亲自谢恩颇为恼火,传旨令他明白回...……更多
瑞贵人入宫六年命丧黄泉,她究竟与令妃有何关系
...,年龄也就在20岁左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薄命红颜。 还是非常令人惋惜的,要知道当时令妃刚被晋升为皇贵妃,手握清朝后宫大权,瑞贵人的机会眼看就要来了,谁知她却担不起这份机遇,早早地去了。关于瑞贵人,还有两...……更多
张廷玉的悲剧,源于冒犯了皇帝和他的皇权
...处当值时当众掷笔长叹“精力竭矣”。这到底是正常感叹还是牢骚,各有各的看法,但朝堂中很多官员开始为张廷玉“抱不平”。讷亲不得不上奏乾隆,表示自己资历尚浅不敢排于张廷玉之前。为此乾隆搞了个折中,改令军机处...……更多
乾隆是怎么对待张廷玉这位老臣的
...惯例,但经验欠缺的年轻人初获任用,就位列自己之前,还是让张廷玉感到不是滋味。一年之后,乾隆又以张廷玉年逾古稀为由,准许他不必早朝,遇天热或刮风下雨天气,还可以不来上班,遇有应办事务,可以在家办理等等。...……更多
六尺巷是怎么来的?作者张英家父子四人都是清朝重臣
...清朝重臣。 张英他爹,是明朝的通判,他出生的时候,还是崇祯在位期间。不过在他6岁的时候,大明王朝就灭了。老张家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发家致富,尤其是张英他大伯张秉文,是大明朝山东左布政使,曾经带着全家抵抗过清...……更多
张廷玉:清朝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及其晚年纷争
...2年-1730年)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曾经在雍正、乾隆两位皇帝手下担任重要职务,但晚年却因为一个争议的问题引起了众多议论。传说中,乾隆帝曾评价张廷玉的前半生成就:“待他上半辈子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并不出...……更多
这个大臣很得乾隆的宠信,死后还配享太庙
都知道乾隆最宠的大臣是和珅,其实有个大臣比和珅还要得宠,不光活着时荣宠备至,被封为异姓王,死后还配享太庙,这个牛人是谁?这个大臣叫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勋旧世家富察家族。(福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