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史料体系是历史学...……更多
曾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景观和自然...……更多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有不同,而文字书写的特点正是百家争鸣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汉字的起源、发展也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更多
盛世修文|殷墟上新点亮“一字千年”奇妙夜
...以成为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一直在探寻的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今年全国两会上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这个春天,殷墟上新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并首次在夜间对公众开放(每...……更多
近镜头 | 总书记书架上的2023
...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推近、定格、铭记,透过总书记身后书架上的一张张照片,我们记住过去,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变的情怀几张老照片,在书架上摆放多年,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习近平同志青年时期的军装照,连...……更多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建设各项任务举措,牢牢守住底线、全力促进发展,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更多
...围,让世界看到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铸魂,润物无声。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更多
时政新闻眼丨一场重要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了什么?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路线图...……更多
...时代之音 长江水擦亮民族符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深入发掘长...……更多
... 09 版)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分享各地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更多
联合国中文日:“文都”南京在美举办“遇鉴汉字,和合共生”汉字展
...次中文日远道而来。南京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享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天下文枢等美誉。相信此次大家不仅可以品鉴汉字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魅力,也一定会感受到南京等中国城市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时代活力。”他...……更多
【大学生网评大赛·理论评论】文化故事日日新,国际传播练强音
2023年10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判断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因...……更多
镜观·回响|守护长城,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根脉
...民族精神永续传承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和文化价值发掘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深化。“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更多
...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级台阶。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有形象的比喻:“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更多
2024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总决赛在山西大同启动
...复选的激烈比拼。4月26日至27日,入围总决赛的选手齐聚古都大同,进行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研学大学生先后来到大同博物馆、华严寺、红色记忆馆、辽金博物馆、云冈石窟等地进行参观。每到一处,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倾听...……更多
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杀死闻染之后为自己会被问罪而忧心忡忡,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我国古代看,凡属盛世都是法制相对健全的时期。”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更多
...场的分会场,西安分会场以一场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将古都的魅力与现代科技的魔力交融一体,在全球观众眼前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山河诗长安》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构思和深邃的历史底蕴,用一部立体鲜活的历史画卷,生...……更多
文旅“协奏曲”⑤│河南文旅,“家底丰”何以实现“产业兴”?
...,文化底蕴深厚、山水风光锦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部署要求,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文旅“协奏曲”》系列报...……更多
​品读殷商文化 感受多彩安阳
...重的文明。”山东烟台的黄女士感慨道。 边游边学 领略古都风采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有谁知道中国八大古都是哪几个城市?”10月8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游人如织,人群中,一支从河北衡水来的研学队伍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更多
预告|当孔子走进新时代——山东画院践行“两创”方针十年成果展
...2023年11月24日——2024年1月1日展览简介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构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推动传统与现代相衔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山东画院策划推出了“当孔子遇见新时代——山...……更多
...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产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给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共同...……更多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吴涯 黄婷婷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更多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
...笔,以“绿”着墨。在春天,培植一抹绿色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在夏日,凝望驿道旁千年古柏。总书记忆古思...……更多
打造残健共融文明典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共同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推动残疾人...……更多
农垦人歌动地诗
...文明是魂;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灵。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移风易俗。近年来,大通湖区探索新路径,绵绵用力,成风化俗,打造移风易俗“大通湖样板”。至目前,该区婚...……更多
一天穿越两千年,在广州邂逅……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更多
本文转自:文汇报 ■ 颜鹃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更多
时政特稿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今天,雷锋精神给我们怎样的启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厂里、文艺队、汽车班、...……更多
文/刘文涛讲故事,是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更多
...气氛热烈。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发现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