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1435年1月31日,一代守成明君朱瞻基逝世,享年36岁,他年仅8岁的儿子朱祁镇在众人的拥戴下顺利登基,年号正统。由于主少国疑,所以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操持,在她的领导下,辅佐仁宣两帝的旧臣们继续为国...……更多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为什么要杀于谦
...九年中进士。虽然是永乐年间的进士,但于谦颇受明宣宗朱瞻基的欣赏。朱瞻基即位之初,他的亲叔叔朱高煦发动叛乱,朱瞻基御驾亲征,带着于谦随行。朱瞻基为了使朱高煦“迷途知返”,他派于谦数落朱高煦的罪行,朱高煦...……更多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候开始的呢?应该是从大明王朝的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驾崩,或者是他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亲政开始的。然后,才是“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之后,就是“北京保卫战”。“北京保卫战”之后,就是“英宗回宫...……更多
于谦忠于社稷,却惹怒皇权,最终死于权力之争
...,从出仕开始,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已经成为明宣宗朱瞻基的身边人了。当时朱高煦谋反,惹得朱瞻基大怒,来了一个御驾亲征,于谦也跟着朱瞻基去了。朱高煦肯定不是朱瞻基的对手,面对来势汹汹的朱瞻基,很快就选择...……更多
...,启明朝宦官专权之始。实际上,这个污点要怪他的父亲朱瞻基和曾祖父朱棣。怪父亲是因为他的明君父亲死得太早,以致于让9岁孩童朱祁镇,早早继了位。孩子嘛,天性爱玩,作为天子,最能玩到一起的,就是身边的宦官。...……更多
于谦是如何在土木堡之变后,让本应就此覆灭倒塌的大明朝起死回生
...高煦自封为王,聚集兵马试图起兵造反谋权篡位。宣德帝朱瞻基听闻此事,当即御驾亲征平定叛乱,逼得朱高煦不得不出城投降。作为随行御史的于谦得到朱瞻基的指令,站在城外一一罗列数落朱高煦的罪行,声音铿锵有力,竟...……更多
王振为何要陷害于谦入狱
...人,有着统合朝廷文官集团的强大资源。于谦早在明宣宗朱瞻基剿灭汉王朱高煦之乱时便名震天下,他宣读朱高煦的罪状让朱高煦无力反驳。后来朱瞻基在各部增设右侍郎,并且将其作为巡抚各省的制度。于谦是朱瞻基亲手提拔...……更多
二十万大军惨败,皇帝沦为阶下囚,全拜这个太监所赐
...一生倒也是在这历史上留下了出彩的一笔。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去世的时候年仅39岁,当时的朱祁镇才九岁。朱瞻基临死之前为这个九岁的孩子选择了五位顾命大臣,分别是:杨士奇、杨溥、杨容、张辅、胡濙。这五位大臣可是...……更多
朱祁镇:明朝最丢人的皇帝,一生只做对一件事
...众星捧月中出生要说朱祁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了,朱瞻基算是明朝初年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虽然耽于玩乐,但是对治国理政方面还是非常用心的。然而作为皇帝就很难避免受到美色的诱惑,朱瞻基后宫也不...……更多
从游方和尚到救国宰相:于谦的传奇人生
...下自己父亲朱棣的“靖难之役”,把自己的侄子,即宣宗朱瞻基拉下马来,自己当一回皇帝。宣宗仁慈,实在不忍刀兵相见,于是皇帝打算选派一名御史前往汉王的营中,予以招降。而这个被选中的人,正是时任御史的于谦。汉...……更多
朱瞻基的盛世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隐忧
...堡的失败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他就是明英宗的父亲,宣宗朱瞻基。让朱瞻基承担明朝在土木堡的失败似乎有点牵强,毕竟朱瞻基是朱棣选中的好皇孙,称得上是文武双全,还一手缔造了“仁宣之治”;而且,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朱...……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星与北京保卫战的英雄
...识字水平有限,所以王振也算“矮子里拔将军”,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服侍太子朱祁镇,朱瞻基害怕宦官干政,所以临终前留下了“三杨”辅政(杨荣,杨士奇和杨溥)太子朱祁镇即位,他立刻升为明皇宫里首席大太监,按道...……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的败家之旅,在位21年葬送国家根基
...—开国皇帝朱元璋,万国来朝朱棣,仁宣之治的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可以说都是有作为,有能力,有担当的君王,甚至说是明君也不过分。但是到了朱祁镇这里,由于明宣宗朱瞻基因病早逝,年仅9岁的朱祁镇登基,史称明英宗...……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死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明轩宗朱瞻基生育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都做过皇帝,长子朱祁镇还做过两次,这在明朝来说是绝无仅有的。早年的朱祁钰过着...……更多
明朝宦官为祸究竟是谁的错
...、宣宗扩权宦官真正走向政治舞台中心,是在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宣宗)执政时期。朱瞻基继位后,发现自己的批红权受制于文官集团的票拟权。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他便想到了宦官。朱瞻基设立了内书堂,专门由翰林院的翰林...……更多
...挺火爆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吧,就因为这部剧,众人对朱瞻基的老婆孙氏那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因着剧里的孙皇后是一个端庄贤淑、母仪天下的形象,而且还为大明江山延续了将近200年的国运。然而,真实的孙皇后却远非如...……更多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的光荣与冤屈
...次的起兵谋反,也正是冲着皇位而去。当身处朝内的皇帝朱瞻基受到信报后,立即决定率兵出征。而出人意料的是,朱瞻基选择了任命于谦作为他的御史一同前往。对于这一选择,朝廷百官都觉得难以置信。因为于谦入朝虽有几...……更多
王振:明权宦第一人,自比周公辅政,六坑朱祁镇,致英宗被俘
...被大家尊称为“王先生”,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受到了朱瞻基明宣宗的注意,宣宗觉得他是一个人才,任命东宫局郎,派去侍奉太子读书。而从这以后,太子朱祁镇(后来的明英宗)与太监王振结下了不解之缘;确实,对朱祁...……更多
于谦土木堡之变中守住了北京城,后来皇帝为何杀死他
...际上跟英明二字没有任何关系,从基因方面来说,他父亲朱瞻基和他母亲孙氏,那都是人精的存在,善于耍弄权术,但是到了朱祁镇这一辈,算是到头了,明朝也从此走上了下坡路。朱祁镇九岁登基,其后国事基本掌握在太皇太...……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能文能武是位好皇帝,常作为标准去评判后世的皇帝
...高炽在任不久就因为身体原因,接着上任的便是朱棣之孙朱瞻基。 朱瞻基作为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比起他爹朱高炽要更加有手段,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有魄力的皇帝,他与他的父亲朱高炽在任期间使明朝的国力再次达到一个高度...……更多
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时,情况如何
...思。当然若对比,就必须从两人儿时说起。哥俩的老爸是朱瞻基,创造出了大明的“仁宣之治”。可惜朱瞻基事业虽成功了,可感情却出现了问题,他非要废掉胡皇后——《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的原型,立孙贵妃当一国之母—...……更多
他拼死保住江山,却被皇帝以“谋反”罪杀害
...年进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立功,得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器重,让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仁宗、明宣宗在位期间,由于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开创了大明的仁宣之治。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更多
大明冤案:一代功臣成罪臣,行刑当日围观百姓悲恸大哭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于谦随着当时的明宣帝朱瞻基亲征叛军。到朱高煦呈现兵败之势投降之际,明宣宗让于谦出面数落朱高煦的罪行。于谦将汉王的罪行一一罗列,并声色震历的朗读,在于谦的大义凛然的骂声中,...……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偶然登上大位,却用一生来还
...荣在乐安发动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刚即位不久的明宣宗朱瞻基并不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向大臣征求意见一一一派谁去剿灭二叔更合适?僵持之际,工部尚书杨荣说: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是谁,被冤斩后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计其数。于谦的为官生涯中,经历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随朱瞻基一起平息朱高煦的叛乱。朱高煦是朱棣次子,在他发觉坐上皇位无望后,索性发动叛乱,想要推翻明宣宗的统治。朱高煦投降后,于谦声厉惧色,细数他的罪行,令...……更多
...体力活而已,而这一情况却在明宣宗手中开始发生改变。朱瞻基为了保证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尤其是皇帝的私人文件,从而进一步降低皇帝的工作量,于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设立“内书堂”,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入内...……更多
揭秘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
...朝从朱元璋建立再到朱棣永乐之治以及朱高炽还有他儿子朱瞻基的“仁宣之治”,将明朝的国力推向了一个高峰。如果非要推选明朝第一个昏庸之君的话,那应该非明英宗莫属了。公元1449年在大明午门发生了一起血案,一群文...……更多
...一回事呢?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于1427年十一月出生,朱祁钰于1428年八月出生,两人相差将近一岁。1435年正月,宣宗朱瞻基病逝后,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承了皇位。因为朱祁镇年龄...……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要说起来这一切的根源还真都是从朱瞻基这一朝开始的,但要说都怪在朱瞻基身上又有点过了。明宣宗朱瞻基内阁抬头内阁这个机构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还真是明朝独有的,朱元璋靠着导演了胡惟庸、李...……更多
朱祁钰:被父亲厌恶,被哥哥恼恨,治国八年留下两个待解谜团
...权力斗争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宫女之子,不受待见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评价极为不错的一位皇帝,不过,最令人震撼当属他的废后行为。宣德三年,明宣宗的一个决定引起了前朝后宫的热议,那便是他要废黜贤良的胡皇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
哪些明星年轻时候特别漂亮,是你从未想到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唐伯虎点秋香》,其中有一位扮演者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石榴的扮演者苑琼丹,虽然在戏中,石榴的长相不是太过好看
2025-02-22 22:59:00
结婚不到十载丈夫爱上她人,她默默承受,多年后重逢彼此相依41年
“闻君有两意,特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两句表达截然不同的诗句都出自古代才女卓文君。面对丈夫的背叛时
2025-02-22 23:17:00
南怀瑾: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可辜负。但君子取之,须有道。不是所有精神财富尽占后,就能成为有福之人的。诚然,佛学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2025-02-22 23:23:00
东窗事发,十字坡孙二娘宰的那个和尚瞒不住了,武松被生擒
三年前,头陀和尚广惠辞别了方丈师兄,离开平凤岭少林寺,下山募化十方,普渡众生,一去不复返。广惠头戴月芽金箍,脖项挂着一百单八颗人骨的念珠
2025-02-22 15:48:00
《三生三世》离怨为何如此痛恨离镜,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等恩怨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擎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魔君,一直想打败天族取而代之,掌管四海八荒。因此他向天族发动了战争,导致天族损失惨重
2025-02-22 15:57:00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为何诸葛亮却说: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
一、两难全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早已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三国事件。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此事件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是因诸葛亮做得太完美
2025-02-22 16:02:00
万年县政府办公楼:奢华背后的深思与政坛娘子军团的崛起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印记。万年县政府办公楼,这座矗立于城市中心的宏伟建筑,近期因其奢华的装饰风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2-22 16:14:00
明朝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叫明朝而不是改名叫北明?
大明王朝的名字在朱棣靖难之役中没有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王朝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王朝的燕王
2025-02-22 16:28:00
浙江有个皇帝墓,1000年来都有专人在守墓,2008年专家才查出墓主人
在浙江温州地区有一个叫做南山头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非常的普通,之所以被人提及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皇帝墓”,而且这个墓地已有专人守护了一千多年了
2025-02-22 16:34:00
日本天才罪犯:用3分钟抢3亿日元,留下120件证物,至今仍未破案
昭和43年(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银行的运钞车被犯罪人员光明正大地开走了
2025-02-22 16:36:00
日本永不松动螺母是“意外”产物,图纸公开后,也没人能仿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铁通行、火箭飞天、轮船远渡……这些堪比神话般伟大工程的诞生,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物件——螺母
2025-02-22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