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第一忠臣是谁,被冤斩后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16: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古至今,似乎比起左右逢源的奸臣,忠臣的结局都令人唏嘘不已。而且,不管朝代如何变迁,奸臣把持朝政,让忠臣下场凄惨的历史总是在不断地上演。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的冤死,甚至让去抄他家的锦衣卫流泪,久居深宫内的太后得知后更是茶饭不思。那么,于谦的死究竟有何冤屈呢?为什么让他人有如此反应呢?

公元1398年,于谦出生于杭州钱塘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上曾有多人在朝为官,其父隐居钱塘不仕。

明朝第一忠臣是谁,被冤斩后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与父亲不同的是,于谦从小便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想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报效国家。

公元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自此踏上仕途。为官期间,他拒绝和奸佞小人为伍,凡他经手的案件,绝无冤假错案。

作奸犯科之人,也很难从中捞取油水。久而久之,于谦就损害到了许多人的利益,暗中陷害他的人不计其数。

于谦的为官生涯中,经历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随朱瞻基一起平息朱高煦的叛乱。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在他发觉坐上皇位无望后,索性发动叛乱,想要推翻明宣宗的统治。

朱高煦投降后,于谦声厉惧色,细数他的罪行,令其羞愧得抬不起头。也让朱瞻基龙颜大悦,任命于谦为江西巡抚,深得百姓爱戴。

于谦为官刚正不阿,不事权贵,也曾被宦官王振排挤,受其报复,关入狱中,被判死刑,幸得百姓求情,才被释放。

而于谦仕途生涯的高光时刻应该在土木堡之变。公元1449年,瓦剌来犯,在宦官王振的谗言下,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决定亲自出征。

却没想到这一战,不止令几十万大明精锐丧命,还让自己也沦为敌人的阶下囚。当朱祁镇被俘虏的消息被送往京城后,京都一片哗然。

明朝第一忠臣是谁,被冤斩后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因为大家无比清楚,跟随朱祁镇出征的是整个王朝的精锐,但他们都被留在了土木堡,未战便怕了三分,怎么抵挡也先大军呢?

于谦在正确分析了当前形势后,站出来安抚众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前最紧急的情况是需要先拥护一位新帝上位,于是决定将郕王朱祁钰扶持登基,称明英宗为太上皇,解除敌军拿明英宗威胁大明一事。

之后,朱祁珏升于谦为代兵部尚书,由他全权负责北京保卫战,事实证明明代宗的判断是准确的。

首先,他从全国各地抽调军队,集结了数十万军队,随后通过一系列措施,鼓舞士兵。

一、采取连坐制,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二、切断士兵退路,让他们逃无可逃。

在于谦的计谋和指挥下,明军顺利击退了瓦剌,从而保住了京城,避免明朝将亡的结局。

朱祁镇在没有利用价值后,被释放回朝,但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长达八年。在这期间,朱祁钰不顾他人的谗言诬陷,始终对于谦等人信任有加。

但朱祁钰却突然病重,让石亨、徐有贞等人有了新的打算,他们将朱祁镇迎出南宫大门,重登帝位。

明朝第一忠臣是谁,被冤斩后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在明英宗复位后,本就对于谦心怀嫉妒的人,便开始污蔑于谦、徐文等人,让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捉拿下狱,没过几天以谋逆罪将他们处死。就这样,一代忠臣,落得个冤死下场。

虽然英宗知道于谦罪不至死,但他还是在小人的谗言和私怨中,定下了于谦等人的死罪。据《明史》记载,孙太后刚开始不知道于谦的死讯,得知后更是叹息了好几天。

有人说于谦对不住朱祁镇,夺位之仇让他恨之入骨,但如果不是于谦,亡国之君的名字还会是朱由检吗?

上对得住大明江山,下对得起百姓、自己的良心,可以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他气节风骨的真实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连锦衣卫抄家看了都落泪
...遭朱祁镇报复,朝臣进谏,忠臣正月二十三日悲壮赴死。锦衣卫抄家于谦,方悟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小院破旧,家陈设简,衣发白,清廉重臣却死于政斗,锦衣卫动容落泪,深感惋惜。皇太后
2024-10-10 14:53:00
大明哪位忠臣被斩,刽子手以死谢罪
...的死令行刑的刽子手羞愧难当,自杀谢罪。去他家查抄的锦衣卫,泪洒衣襟,更是令当时的皇太后痛心疾首,绝食数日,他的名字叫于谦。于谦在公元1421年考取了进士开始从政,在他考取进士
2024-06-07 15:59:00
明朝忠臣于谦的生死传奇
...振全族,朝堂上都纷纷响应,朱祁钰一时无法定夺,直到锦衣卫都指挥使(王振的党羽)在朝堂上当场被打死,事情才发生转折。国家最艰难的时刻,于谦主动挑起了重担。后来于谦等人暂时拥立朱
2023-09-07 21:44:00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太后得知后水米不进,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北京城今后恐怕会多出诸多劫数。在于谦被抄家的时候,锦衣卫在看到于谦家里的景象都落泪了。原来于谦家里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几代皇帝送的蟒袍官服、礼器都被严严实实的锁在正屋中,说这样
2024-12-01 09:15:00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的光荣与冤屈
...绝对算得上真正意义上光明磊落的官员。在其被冤死后,锦衣卫对他的家产进行调查,却在抄家时发现于谦家里贫困潦倒,一穷二白,感动得当场落泪。当于谦的死讯传入朝中后,甚至就连位居高位
2023-11-11 07:57:00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作为明朝第一忠臣,官居一品,却被朱祁镇下令斩杀,当锦衣卫奉命抄家时,却看到他的家中一贫如洗。实在难以置信,孙太后得知于谦无辜枉死,更是悲痛得数日都茶饭不思,连连落泪痛哭。于谦
2023-09-11 22:52:00
明朝第一忠臣蒙冤被杀,家徒四壁连抄家的人都看不下去
...尽才可谢罪,不久后,刽子手便自杀谢罪。后来,朝廷派锦衣卫去抄于谦的家,在抄家时,人们发现于谦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的非常严实,打开看后,在场之人无不落泪,原来屋中只
2023-02-20 21:21:00
忠烈大臣遭诬陷被杀,被抄家时官府的人都哭了
...想到一代忠臣就这样被杀了。朱祁镇又下令抄于谦的家,锦衣卫来到于谦家中,发现尽管于谦位高权重,竟然清贫的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笔墨纸砚。唯有在一口锁的很严的木箱看见了皇帝在于谦立功
2023-05-21 11:02:00
于谦被斩时为何锦衣卫落泪,孙太后也掩面痛哭
...百姓一路哭喊,长街十里护送于谦走上断头台,连行刑的锦衣卫都忍不住落泪。可以说明英宗这辈子干的最大一件错事,就是冤杀于谦,明朝的百姓对这位帝王恨之入骨的原因也就在此。于谦含冤被
2024-05-16 20: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