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1 22:52: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圣贤书便教诲读书人要做一个正直之人,忠心之士,但历史上我们听闻的忠臣被冤枉杀害的也不在少数,于谦就是其中一个。

于谦作为明朝第一忠臣,官居一品,却被朱祁镇下令斩杀,当锦衣卫奉命抄家时,却看到他的家中一贫如洗。

实在难以置信,孙太后得知于谦无辜枉死,更是悲痛得数日都茶饭不思,连连落泪痛哭。于谦作为一品大臣,到底为什么会被抄家斩首?太后又为何会对于谦的死如此悲痛?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仁宣之治时的重臣

于谦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便饱读诗书,是个十分聪明的人,曾经在读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后,他便立志要做一个像文天祥一样忠肝义胆的人。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为了激励自己成为这样忠君爱国的好官,于谦一直把文天祥当做自己的榜样,时刻警醒自己。就在这样的努力下,于谦年仅二十三岁便高中举人,入朝为官了。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为帝,一心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于谦不懂得审时度势,也不会阿谀奉承,所以一度没能在朝堂中受到重用。

直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御驾亲征蒙古的途中病逝,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却在位不到一年,也驾崩了,皇位便传给了明宣宗朱瞻基。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但当时的汉王朱高煦早就对皇位虎视眈眈,一直忌惮朱棣所以没有动手,直到朱棣死后,朱高煦便叛乱夺皇位。

朱瞻基为镇压叛军,御驾亲征,于谦便跟随朱瞻基一同上了战场。最终朱高煦落败,沦为阶下囚,他却拒不认罪,认为自己就算打仗是输了,但做皇帝的本事却不输给朱瞻基。

不论是谁都没办法让朱高煦认罪,朱瞻基便想到了颇有才华能力的于谦,命令他为御史,负责审讯朱高煦,令他认罪写下悔过书。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所有人都拿这个朱高煦束手无策,而于谦却丝毫不畏惧其汉王的身份,居高临下的细数朱高煦的反叛罪行,用气势压碎了朱高煦的心理防线,顺利让朱高煦认罪伏法。

经过此事,朱瞻基便提拔于谦为巡按,后来又一步步坐到了兵部右侍郎的位置。

不管于谦身处什么官职,他从来都严于律己,做到公正廉洁,就算有官员想要巴结贿赂他,他都全部拒之门外。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还会上书弹劾这些想要贿赂的人,因此得罪了不少的官员,不过他清正廉洁的名声也广为流传。

在朝为官的于谦从不徇私舞弊,深入民间的他也做到体恤百姓,一心为民。于谦曾经视察百姓疾苦。

便下令当地官员以均价收购粮食,按人口和份额分发给十分穷苦的贫民,等到他们秋季丰收之后,再收回这些粮食,用这样的方式减轻农民的负担。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在黄河爆发洪水时,于谦亲自坐镇修建堤坝,就是为了杜绝官员贪腐,因此在他的监督下,黄河多年间爆发洪灾,都没有一例堤坝损毁的案件。

所有百姓都对于谦感恩戴德,歌颂他的清正廉洁。在于谦的辅佐下,朱祁镇在位年间形成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可朱瞻基病逝以后,年仅八岁便登基为皇的朱祁镇因过于自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悲剧。保家卫国

因为朱祁镇继位时才八岁,所以政事全由张太后代理,在他十五岁时,张太后也去世了,很多跟随朱瞻基的肱骨大臣也相继去世了。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这个时候的朱祁镇无人可依靠,便将朝廷的生杀大权全部交给了从小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太监王振。

不懂得辨别是非黑白的朱祁镇被王振架空了权力,拉帮结派又向各地官员索取贿赂,王振一时间成为了权势滔天的奸臣。

于谦自然是十分痛恨王振这样的奸臣,不愿意与他同流合污,还指责王振的奸臣行为,于是得罪了只手遮天的王振。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王振便捏造罪名污蔑于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谦就被王振抓进牢狱,打算秋后问斩。

然而于谦在百姓当中深得民心,深受爱戴,河南、山西等地的百姓听说于谦被无辜下狱,还要被处死,便自发进京,跪在皇宫门前上书请愿,请求彻查冤屈。

在民愤之中,王振不得已只好放了于谦,但咽不下这口气的王振还是按了子虚乌有的罪名将于谦流放至山西。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被贬谪的于谦也并没有抱怨世道不公,去到山西以后继续为当地的百姓做实事,造福当地的百姓。

直到1439年蒙古可汗也先攻打明朝江山,面对毫无胜算的蒙古军队,王振却劝说朱祁镇御驾亲征。

以于谦为首的一众大臣接连上书求陛下三思,但朱祁镇被王振彻底蒙蔽,不顾反对决定御驾亲征。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王振和朱祁镇都根本不懂军事,在他们的瞎指挥下,明朝军队逢战必败,被蒙古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最终就连朱祁镇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蒙古军俘虏。

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于谦以一己之力力争迎战,亲自率领京城守卫军,任兵部尚书誓与明朝共存亡,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在于谦的领导下,明军守住了大明江山,哪怕在也先威胁说如果不投降就杀死朱祁镇在内的所有俘虏。

于谦也明白,明朝的江山社稷不能投降交给蒙古人,于是他辅佐朱祁钰继承皇位,主持明朝大局。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最终蒙古选择撤军,撤军之时放回了朱祁镇等人,然而朱祁镇回到大明,已经成为了太上皇,心中便对于谦积怨颇深。忠臣之死

因为于谦当时不愿解救自己,再加上他辅佐自己的弟弟当皇帝,把自己变成了太上皇,朱祁镇对于于谦十分怨恨。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但因为当时朱祁钰是皇帝,朱祁镇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也无能为力。然而,没过几年,朱祁钰便病逝了,朱祁镇再次被群臣拥为皇帝,重坐龙椅。

小心眼的朱祁镇复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些反对自己、散播所谓大逆不道言论的人,全都打入大牢,肃清朝堂。

原本朱祁镇也明白于谦是个公正的好官,深得民心,如果随意杀害,可能会激起百姓不满,但他身边的徐珵等人早在多年前就因于谦弹劾他们贿赂之事。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就已经怀恨在心,怎么能够放过这个弄死于谦的机会,于是一直在朱祁镇耳边说,“如果不杀了于谦,陛下复辟便师出无名,皇位不稳啊!”

于是朱祁镇下定决心,斩杀于谦,稳住自己的皇位,也为当年之事一雪前耻。就这样,正月二十三日,这位清正廉洁的好官,被斩杀于崇文门外。

当时无数百姓长跪不起,痛哭流涕为他送行。于谦明白自己是被政治害死的,他看着为自己送行的百姓,内心悲痛不已,叹息之中慷慨就义。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当时就连宦官曹吉祥部下的一位指挥使,看到于谦要被斩首,都冒死前来送行,为他洒下一壶清酒。

尽管曹吉祥得知后狠狠的打了这位指挥使。还下令不准任何人为于谦送行,但第二天,于谦下葬之时,满城百姓依旧自发前来,一路撒纸,痛哭着为这位好官送行。

原本朝中的奸臣打算将于谦九族全都诛杀,斩草除根,却看到于谦一死激起全国哀恸,恐惹出更大的民变,官变,朱祁镇只好将诛杀九族的命令改为了查抄家宅。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然而,当钦差浩浩荡荡的去到于谦家宅,看到他一贫如洗,年久失修的破屋,都不由得落泪。

这位好官一生从未贪墨,从未接受任何贿赂,哪怕是自己的俸禄,都被他拿来捐给各地的灾民和穷困的百姓了。

于谦甚至几乎不回家住,多年来住在府衙,夜以继日的工作,家中的桌椅都已经破旧都不曾丢弃。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锦衣卫原以为可以查抄出金银细软,以做实于谦贪污腐败的名声,却没想到他的家中一贫如洗。

主屋中有一个箱子上了锁,本以为会是他私藏的宝物,打开一看,却是明代宗赏赐的蟒袍以及剑器,被他认认真真的存放在箱子中,除了这个赏赐,他的家中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

这下没人敢说于谦是贪污腐败之人,他清正廉洁的名声无人敢质疑。就连查抄家产的锦衣卫都不禁偷偷抹泪。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深居简出的皇太后在于谦被杀多日之后才得知于谦已死,皇太后明白当时蒙古大军打入京城,若是没有于谦誓死守卫,根本就没有现在的大明。

因此皇太后十分感恩于谦为大明的付出,但于谦居然被冤死杀害,这让皇太后痛心不已,为了哀悼这位忠臣,皇太后甚至亲自带上白花,为他缅怀,多日来都茶饭不思,痛心不已。

但人死不能复生,一代忠臣就这样冤死了。

于谦之死:忠臣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牺牲

后来有人为于谦平反了冤屈,直到明宪宗继位,于谦的儿子苦苦哀求,明宪宗才昭告天下于谦是冤死的,得以沉冤昭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于谦辅佐四代皇帝,为国家鞠躬尽瘁,为何在最后遭到如此不
...一个意图扭转局势的请求引起了轩然大波。朱祁钰病危,于谦请求册立太子,然而,朱祁镇却以一句尖锐的质问回应:奸佞之臣,你有何功?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于谦的心头。作为一代
2024-05-07 20:23:00
从忠臣到叛将:李怀光的悲剧人生与历史启示
...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无情。李怀光从一位忠臣到被怀疑的叛将,反映了权力中心的脆弱与人性的复杂。在历史的舞台上,忠诚与背叛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英雄的命运也常常被权力的
2024-11-09 10:03:00
伍子胥之死:忠臣的陨落与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一听,认为伍子胥有造反的心,于是让伍子胥自刭,一代忠臣就此陨落!伍子胥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这样的做法是很自私,吴国有奸臣和自己不和之后,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会和自己一样身处
2023-09-24 14:48:00
明朝三大忠臣王阳明、于谦、张居正的悲剧结局
...是明朝历史上三位伟大功臣的终局,他们分别是王阳明、于谦、张居正。然而,这三位忠臣却结局凄惨,所受的苦难与冤屈令人唏嘘。他们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封建社会体制下的必然产
2024-01-12 09:19:00
卢杞与杨炎: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
...烈之后必是贤臣”完全相反的案例。在安史之乱中,一个忠臣之父为国捐躯,而他的儿子却成为了朝中的奸臣,导致许多忠烈之士丧生,其中包括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这个奸臣就是卢杞,而他的父
2024-01-19 05:20:00
聊聊于谦的悲剧与光辉
...终却因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而被冤杀。他就是明朝初年的于谦。于谦,字廷益,明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历仕四代皇帝,从明成祖朱棣到明宣宗朱瞻基,再到明英宗朱祁镇,最后是明景帝朱祁钰
2024-10-06 21:44:00
孙太后:明朝历史中被忽视的权力女性
...响下,朝堂政局逐渐被她所主导。但在这段时期,王文和于谦两位大臣是她权力掌握的阻碍。为了消除对手,她秘密授意代言人打压这两位大臣。结果,王文辞官还乡,于谦则备受冤屈,失去了对抗
2023-12-16 01:33:00
武则天67岁登基!权倾天下,还养几个“男宠”他们的结局如何
...廷政变中,尉迟敬德为了保护武则天而英勇牺牲,成为了忠臣的典范。他的结局虽然悲壮,但却让人对这位男神充满敬佩,真是“为爱而战”的英雄!如果有机会,武则天一定会为他写首诗:“敬德
2024-11-18 10:57:00
端午节,怀念屈 原以及那些含冤而死的忠臣们
...的一大耻辱,也引发了后人对忠臣命运的深深思考。三、于谦:清正廉洁,忧国忧民 于谦,明朝名臣,他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爱戴。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京师,
2024-06-11 1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