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假传圣旨打败一个国家,一句话扬我国威
...百户,赏黄金一百斤。在陈汤写给汉元帝的奏折中有这么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就是,敢于侵犯强大汉朝的人,即便再远,我们也要杀掉他!从汉朝到现在,两千多年过去,这句话依旧是那么的霸气,扬我国威...……更多
匈奴单于杀死天子使者,胁迫小国
...地方跑,守则不足以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啊。总之一句话,郅支的存在,威胁到了大汉的核心利益;而出兵攻打,能轻而易举的建立不世之功。06 甘延寿深以为然。不过,征伐大事,没有朝廷批准断然不行。甘延寿想上...……更多
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为何陈汤一战就完成了
...马月能等到圣旨,战机稍纵即逝,不如我们假传圣旨。”一句话把甘延寿吓了个半死,这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灭九族的!不久,甘延寿病倒了,陈汤当机立断,写下假圣旨,集结了西域15国兵力和大汉屯田官兵共4万余人。他明...……更多
聊聊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
...去病一样的大英雄。但瑕不掩瑜,陈汤平定西域,扬大汉国威的功绩,依旧值得后世称颂。 ……更多
此人假传圣旨千里奔袭,取敌项上人头
...)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更多
名将陈汤一生只此一战,就成为了匈奴的噩梦
他是匈奴的噩梦,仅用一道“圣旨”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并将匈奴单于首领脑袋砍下来挂在城墙上警示西域,从此不敢再侵犯汉朝。他的名言流传至今,每每听到都能让人热血沸腾,“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个远到...……更多
一生只用了一场胜仗,就威慑西域的人是谁
...汤心急如焚,便再次铤而走险,趁着甘延寿生病,他假传圣旨召集了周边国家的军队,向郅支单于发起了进攻。 这场战争对于陈汤来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因为他是私自下令发起了进攻,如果成功了尚且能弥补自己的...……更多
为击败匈奴,吕后对15岁少女下了什么命令
...何逐渐恢复国力和强兵,离不开鲁太后“不要脸”的一道圣旨。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由于前期汉朝国力薄弱,所以一直采取和平政策来避免战争,吕后也不例外。公元前192年,在其妻死后不久,冒顿单于派使者向吕后送去一...……更多
她是四大美女之首,同时被父子三人相中
...子,心里还是有点不乐意的,但奈何汉朝天子给了她一道圣旨,让她继续留在匈奴,嫁给新任单于。王昭君识大体,就遵从了。嫁给自己在匈奴的第二任丈夫后,两人婚后生活还算和谐,还生下了两个女儿。 在第二任丈夫也去...……更多
历史上最霸气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什么结果。”力主不令而行,为了促使西征成行,他假传圣旨,调集各路大军以及盟国部队,大举西征。令西域各国闻风丧胆的匈奴军队甘延寿无法反对,只得听之任之。两人将西征大军分成两路,南北夹击,直指都赖河畔,于...……更多
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么多人口的民族有了汉族这个称呼
...民族自豪感,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骄傲。《左传》里面有一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从这一句话里,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底蕴有多么的深远,华夏一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明,许多的文明在...……更多
汉武帝为何会被匈奴单于忽悠的吐血
...不见乌维单于的人影,最终等来的是乌维单于代为转达的一句话:“非汉朝最为尊贵的官员来请,我是不会去长安的。”汉武帝没辙了,只好派路充国去匈奴请乌维单于入京。路充国怀揣着两千石的铁石官印(证明富贵身份的,...……更多
西汉最贤明的雄主,让匈奴称臣,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
...最为贤明的雄主呢?武帝刘彻前期文治武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是因为“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当然武帝本人也是有为明君。武帝后期穷兵黩武,又有“巫蛊之祸”国家就有点岌岌可危,被迫下诏罪己,重新启用汉初的息...……更多
单于死后朝廷为何拒绝王昭君回中原
...斩杀其首领那单于。领导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慑于大汉国威,担心会成为汉王朝的下一个目标,遂亲自来长安朝觐,表示愿结藩臣之好。这自然也为汉王朝统治省下不少麻烦,用一个女人换来北部边疆的长久稳定,对汉元帝来...……更多
盘点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三大名将
...的地步。郅支单于自以为汉朝西域都护兵马不足,又没有圣旨来调动兵力,他有足够的时间逃走。甘延寿和陈汤却不愿放过他,二人当机立断,假传圣旨,令西域各国聚集联军四万多人,一路过沙漠,将郅支单于击斩。但腐朽的...……更多
谁一辈子打一场仗,换来国家300年安定
...趁乱而入,南下中原。所以说,陈汤用一场战争就换来了国家300年安定。战斗结束了,陈汤向朝廷汇报战斗成果。他在报告中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说,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更多
汉武帝为什么会揪着匈奴不放
...路虎。深谋远虑的汉武帝怎么能放弃这个洗刷耻辱、彰显国威、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汉民族的耻辱似乎注定就是轮到汉武帝来洗刷,汉民族的荣耀似乎注定该由汉武帝来发扬。 ……更多
古代的武将,能完成“封狼居胥”的有几人?
...连战连捷,到达了燕然山。到达此地之后,为了宣扬汉朝国威,窦宪派人将这次出征的事情深深地刻在了山石之上。那个随军的史学家,同时也是刻字的执行者,就是班固。到了下一年,窦宪又派遣部下在金微山给予了北匈奴最...……更多
汉朝四句霸气名言,彰显大汉天威
...我们也一定会把你杀掉。”这时陈汤写给汉元帝奏折上的一句话,后面逐渐演变为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等。当时汉朝派出使者到匈奴调停五个单于之间的战争,自以为强大的郅支单于不但不听,还自以为强大到不需要听命...……更多
汉朝的强大与影响:铸就‘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严
...史书记载为“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汉朝的强大之处。正是因为汉朝的强大,汉朝让周边的少数民族臣服。强大的汉朝让很多少数民族臣服,之后这些少数民族被汉化。对于汉朝的强大,明...……更多
陈汤:虽远必诛的英勇战士
...情以后,心里很高兴,准备奖赏一下陈汤。但是陈汤假传圣旨,这在古代可是死罪,于是召集大臣来商量,商量了很久,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只能功过相抵。此战过后,让陈汤的名字人人皆知,就是因为陈汤的这场战役,使中...……更多
定胡碑,让世界颤抖的大汉军魂
...征的昂扬斗志,也使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归属和国家情怀,在民族独立的对外战争中开始更加主动、积极的维护民族意志和形象,进一步深化了汉民族的国家主题,并使汉的称谓作为国家对外统一呼号保留下来,成为民...……更多
田蚡卖官圈地,汉武帝说了一句话吓得他背后发凉
刘彻决定再招贤良,加快国内改制步伐。得知于单王子被汉军射死之后,大单于为于单王子举行了规模隆重的葬礼。南宫公主在一旁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很多人难以想象经历丧子之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单于对着匈奴们...……更多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匈奴婚制的背后原因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了一句话:“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亲死了以后,儿子娶了父亲的妻子;兄弟死了以后,把他们的妻子也给娶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父亲的妻子指的是除...……更多
史上五大灭国猛将排名,李勣第四李靖第三
...领。他们灭了高句丽、匈奴、突厥、南越、金国,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五位猛将没有排名,而是按照朝代排序。第五名:灭晋——孟公。孟珙是南宋时期抗金抗蒙的名将。继岳家军将领孟安、孟麟之后,指挥了南宋前线三分之一...……更多
...,后来汉元帝见到王昭君后,才发现她的容貌甚佳。但是圣旨无法收回,王昭君由此嫁入匈奴。王昭君在抵达匈奴的王庭后,借自己的智慧和美貌深受匈奴民众的喜欢,呼韩邪单于更是百般呵护她,呼韩邪单于还派遣使者向长安...……更多
汉匈和亲,为何汉朝皇帝从不娶匈奴公主?
...;晋升戎女,卜人以为不吉。斯固非谬焉。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然有君主,但还不如诸夏各朝没有君主。《周书》上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周襄王,周襄王把狄人首领的...……更多
他曾是公主府的骑奴,最后为大汉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
...庭”的局面。卫青为大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让大汉扬了国威,从此扬眉吐气。制服了匈奴,大汉再也没有强有力的对手了。因此也就用不上卫青这样的大将了。无军功可立的卫青干脆闭门谢客,长住府中。于是汉武帝开始暗中...……更多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的由来及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最大限度地削弱他的影响力。 本来宰杀单于是一件弘扬国威的大事情,悬挂其首级,震慑不法蛮夷,正是一个扩大影响的难得契机。可是,匡衡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理由是春天是生发季节,应该掩埋尸骨,因而单于首级不易...……更多
我国的封建王朝那么多,人们为什么衷爱汉唐明三大朝代?
...事你来打我啊?然后陈汤这个暴脾气就没忍住,自己假传圣旨叫来四万个兄弟,盘他去!甘延寿一看急了,这个要报给汉元帝批啊,这个程序不对啊。陈汤不屑的说,王公大臣只会刷头条。我们是要去拿热门的,你那那么多废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