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农奴后代到全国劳模:西藏四世同堂家庭新年话家史
...的次旦老人,一脸微笑地同家中小辈挨个行碰头礼。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经过一年辛勤付出,又迎来了一个幸福的新年。今年,西藏农家年和春节“巧遇”同一天,习俗虽不同,但年味皆浓。从县城买来的年货,一家人制作...……更多
一位翻身农奴的四世同堂幸福年
...起来了,也变富起来了。”次旦老人说。如今,她家已是四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一家11口人住在新建的二层小楼里,生活富足,无论雨雪风霜,都再无饥寒与匮乏。次旦老人在和重孙女行碰头礼(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藏北草原上,斯曲旺姆和她的“百口之家”
...。曾经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小家庭,已发展成有百余人口的四世同堂大家庭。时代的发展,赋予翻身农奴和后代们新的可能。斯曲旺姆的儿孙们有着和她不同的人生轨迹。1972年出生的儿子尼玛扎西,认为“自己生在了好时代”。...……更多
藏历新年遇上农历春节 藏北人家“四世同堂”年味浓
...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曾经的小家庭发展为如今百余人口的四世同堂大家庭。斯曲旺姆的住房宽敞明亮,电视、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家里牛羊成群。2月10日,斯曲旺姆的儿子索朗罗达将牦牛赶到牧场上。 2月10日,斯曲旺姆的儿...……更多
从苦难到新生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从苦难到新生西藏三位翻身农奴的六十五年记忆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三位曾是农奴的藏族老人讲述了自己65年的命运变迁。从旧西藏黑暗的日子,到民主改革重获新生的幸福,65年前的西藏民主...……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我的1959:系在糌粑口袋上的深情
...“亚西平康庄园”,达国杰的家族世代为奴,他的童年在农奴主残酷的压榨下度过。“支差役、干农活、服侍农奴主,换少许的糌粑糊口,这种苦日子循环往复看不到头,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固定。”历史上,西藏长期实行政教...……更多
强钦庄园:昔日农奴主庄园,如今人民乐园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琼达卓嘎在西藏山南市,一座昔日的农奴主庄园改造成为公共文化设施,正式向公众开放。位于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的强钦庄园拥有近200年历史,三层主体建筑在西藏农奴制度鼎盛时期管辖农奴38户,仅庄园...……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的奢望。扎巴旺旦今年80岁,提起65年前的旧西藏生活,农奴主的压迫依然让他心有余悸。海报制作:新华社记者邱星翔西藏民主改革前,扎巴旺旦一家九口每天的果腹之物,只有小孩巴掌大的一碗糌粑汤。那碗汤,稀得可以照...……更多
新华全媒+丨苦难与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格桑曲珍
...结县拉玉乡强庆村村民。她的父母曾是当地庄园的朗生(农奴),因此她一出生就成为庄园的农奴。“早晨天不亮上山拾牛粪,夜里捻羊毛到深夜”,然而最可恨的是他们还要忍受饥饿,“每天只给一小勺糌粑,根本吃不饱,只...……更多
西藏樟木口岸:普法宣传到边关
...28日上午,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樟木口岸开展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期间,聂拉木边检站民警结合群众需求,围绕《宪法》《民法典》《出入境管理法》《陆地国界法》等法律知识,运用生活小案例,以现场...……更多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云南迪庆3月29日电 题:聆听三个藏族农奴“翻身”的故事中新社记者 缪超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当天,中新社记者采访中共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原副调研员祁继光,今年82岁的他曾...……更多
话剧《老西藏》连演三天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文艺演出启动话剧《老西藏》连演三天本报拉萨3月27日讯(记者 桑邓旺姆 张宇 见习记者 卓玛七林)26日晚,2024年格桑花演出季第一季文艺活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更多
...民平息武装叛乱、进行民主改革,结束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黑暗统治的历史,广大翻身农奴用“投石子、投豌豆”直观生动的方式,自下而上地选出了自己的代表和政权组织。她说,65年来,依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多
...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顿珠说。“中国共产党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高原处处沐浴着党的恩泽,让大山里的每一个孩子能上学、上好学,才能让他们在新的时代中实现人生价值。”多年来,顿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孩...……更多
日子像花一样美好
...现在迅速发展的克松社区曾经被称为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多吉曲珍家世代都是克松庄园里的农奴,受尽了压迫。1959年,克松作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成立了西藏第一个...……更多
...人,党龄已有64年。回忆过往,她热泪盈眶地说:“我是农奴的后代,是党和解放军拯救了我,还安排我去区外学习。”为了报答党的恩情,1953年,许珍妮放弃了留在拉萨市区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基层一线去。“如今咱们尼...……更多
西藏林芝:铭记党恩跟党走  团结奋进勇向前
...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西藏民主改革前,我的父母是农奴,每天都在为活着挣扎。现在温饱就不说了,老年人看病、小孩上学都免费,出门不怕没车,就怕没车位。这样过日子才是生活……”米林边境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米...……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959年3月28日 ,西藏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开始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65年后的今天,雪域高原唱新歌。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历时四年摄制的纪录...……更多
...、《恢宏变革创奇迹 继往开来著华章——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之际》节选,深情的朗诵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在活动访谈环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居民代表、农民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围绕《将门家风》《克松村60年...……更多
...医机构,主要为占人口总数5%的“三大领主”服务,广大农奴没有防病医疗条件,患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沧桑巨变。他说,65年来,西藏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从极度缺少现代...……更多
四世同堂,新居里过新年
...2日,巴桑普尺在为家人准备麦片粥。新华社 丁增尼达 摄四世同堂的巴桑普尺一家有11口人,年龄最长的是巴桑普尺的母亲尼玛,今年80高寿,而外孙顿珠才3岁。巴桑普尺说:“从我父辈那个时候我们就住在这里了,当年房子周...……更多
...课堂氛围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共产党来了变了天,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环节。授课人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如: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民主改革的经过、自治区成立的意义等。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将知识教...……更多
...业默默奉献了一生。那个年代,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是翻身农奴的子女,从来就没有踏进过校园的大门,初到学校什么也不懂。在这种情况下,王联芬白天当老师,晚上当父母,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学生做衣服、理发,...……更多
...姆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包括她在内的11户朗生(农奴的一种),生产工具只有2个旧犁铧、3个旧木犁架和3头耕牛。他们自发组织了“朗生互助组”,弥补了生产工具的不足。民主改革后,国家无偿向西藏农牧民发放数以...……更多
...队员们来到布达拉宫雪城、西藏博物馆,了解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来到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主题展馆,少先队员们...……更多
...医机构,主要为占人口总数5%的“三大领主”服务,广大农奴没有防病医疗条件,患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传染病时常暴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更多
...改革“第一村”的克松社区再次焕发生机。65年前,443位农奴获得解放,分到土地。如今,科技让这片土地再次繁荣。村民边巴说:“我们村1500多亩的耕地,通过机械化作业,只需十几天即可完成种植,且农作物产量高销路广,...……更多
1698人!加分公示
...分1698人,现予以公示。1.25岁以上考生1636人2.地市级以上劳模、先进、科技进步奖2人3.军队、武警、民警三等功以上者3人4.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夏尔巴人10人5.边境县所属边境乡(镇)农牧民考生33人6.全国劳模、先进、五一...……更多
东汉末年,四世三公的杨家为什么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汉末功臣之一。他出生于汉末名门望族“汝南袁氏”。从他的曾祖父元安开始,四代人中有五人在三宫。袁家先祖积累的底蕴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中迅速崛起的最大原因之一。除了袁绍之外...……更多
亲如一家的英国和法国,为什么会打起来
...,属于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实在亲戚。1308年,法王菲利普四世的独生女伊莎贝拉嫁给英格兰王室,成为英王爱德华二世的妻子。后来,菲利普四世的三儿子查理四世继承了法王的王位,于是法国国王就成了英国国王的大舅子。后...……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5月30日讯(记者 张艳玲)今年,极端天气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我国也即将全面进入汛期,南方进入主汛期。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水利部30日召开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2024-05-30 17:49:00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通讯员 王旭 菏泽报道近日,农行曹县庄寨支行员工仵效辉正在宿舍,突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仵效辉快速看了一眼
2024-05-30 18:03:00
【惟道学府】真人徒手抓鱼活动火热来袭,抓多少送多少
大众网记者 祝雅堃 菏泽报道在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惟道学府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真人徒手抓鱼活动,让您在夏日的阳光下尽享亲近自然的乐趣
2024-05-30 18:04:00
南阳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徐进)“中心医院医生运用新技术为我摘除肿瘤,解除了我的病痛还没有伤口,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
2024-05-30 18:14:00
这场机器人盛会在芜湖开幕
大皖新闻讯 5月30日,“202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恰佩克颁奖仪式”在芜湖开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顶尖专家
2024-05-30 18:16:00
6月1日起西安机场T2、T3国内航班起飞前35分钟停办值机
为进一步提升航空出行效率和旅客乘机体验,自2024年6月1日零时起,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所有国内客运航班停止办理值机手续时间将由原来的“航班计划起飞前40分钟”调整至“航班计划起飞前35分钟”
2024-05-30 18:32:00
“医德高尚,亲和仁爱”,山东东方男科医院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
“我今天是特意来送锦旗的,特别感谢张医生的认真负责和专业诊治。”近日,山东东方男科医院出现了温馨的一幕,张杰医生收到患者送来的写有“医德高尚
2024-05-30 18:04:00
题字表谢意!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绿色治疗助患者解病痛
对医务人员来说,最大的收获无疑是患者的健康,而最好的赞誉也莫过于患者的肯定。一幅手写的字画,一面面熠熠生辉的锦旗,正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精湛医术
2024-05-30 18:05:00
海南举办首届东坡文化研学实践教育专家研讨会
南海网5月30日消息(记者 陈望 实习生 苏静怡)为促进东坡耕读文化与劳动实践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近日,海南省教育学会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分会联合海南省创新教育研究院
2024-05-30 19:06:00
走心又暖心 陕西学子手写感谢信点赞重庆公交
下雨后乘客被困轨道站内,工作人员贴心送上“避雨神器”;大爷跑着赶公交,司机师傅停着等待老人上车……近来,重庆的一个个“温暖”瞬间再次让网友点赞
2024-05-30 19:30:00
停车时忘记拿走钥匙 3名未成年人将其开走还撞车了
钥匙还留在车内,就给他人留了可乘之机。张先生今年32岁,家住在西安市碑林区柿园路上。今年5月7日,他的车停放在附近,忘了拔钥匙
2024-05-30 19:35:00
探索成都品茶自带工作室传统文化底蕴,领略成都慢生活
朋友跟我都喜欢自驾游,这次我们一路游玩到达了巴蜀之都-成都!当我们走进成都市区的大街小巷,就被无数的茶馆所吸引了,这些茶馆内坐满了当地人和游客悠闲的喝着茶
2024-05-30 18:57:00
通讯员 周峰 郑萍近日,新泰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救治一例87岁的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患者刘某某,男性,87岁,因“阵发胸闷
2024-05-30 18:37:00
中国网5月30日讯 据江西都昌县公安局通报,2024 年 5月26月17时17分许,都昌县某小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谭某某(女
2024-05-30 19:32:00
青年人注意!在重庆就业见习,每月可享不低于2100元基本生活费
近日,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青年就业见习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青年就业见习实施办法》)
2024-05-30 1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