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征死时唐太宗失声痛哭,两人的君臣关系古往今来无人能比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楷模。魏征以直言敢谏,不怕得罪龙颜著称,唐太宗善于接受大臣们的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道。魏征死后,唐太宗失声痛哭,两人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无...……更多
唐太宗与魏徵:君臣之间的直言与纳谏
贞观年间,唐太宗任贤纳谏,臣下们直言纳谏,其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敢于犯言直谏,对唐太宗制定政策、治理国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魏徵。魏徵字玄城,巨鹿曲城人,“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更多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更多
魏征与李世民:一代名臣的身后是非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二人之间的互相提携和忠言逆耳的交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然而,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看到他留下的一本册书后,勃然大怒,并当众表示“给我挖了此贼的坟!”这...……更多
君臣情深的传奇故事,唐太宗与魏征的生死之交
在贞观十七年,唐朝的权臣魏征病危,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后亲自前往探视。这是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唐太宗为了探望卧病在床的魏征,展现了深厚的感情。魏征感动得拖着病体,穿戴朝服,向李世民行礼,展现了对君主的忠...……更多
...勃的大唐贞观年间,诞生了一大批名臣宰相,与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谱起一曲“贞观之治”的长歌。魏征,杜如晦,王珪,他们用铮铮铁骨撑起了初唐耀眼的朝阳。这些人不仅才华横溢,且性格迥异,能人自有怪癖,古...……更多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更多
贞观之治: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号,而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如今自己当政,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更多
魏徵敢于直谏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
...仅古代士人把魏徵当做榜样,封建最高统治者亦十分羡慕唐太宗有魏徵这样的良臣。宋神宗赵顼在位时曾将魏徵与诸葛亮并提,称赞魏徵与诸葛亮同是忠勇节义之人。 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魏徵为李世民竭诚尽力...……更多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也就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可以想见的是,长孙皇后在男女地位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能够赢得百官和历史对其千古贤后的称赞,接触诗文史书是非常重要的来源。在书法上,尽管长孙皇后的...……更多
魏征家族的荣光与沉浮:从开国功臣到四世孙的典当老宅
...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人性深处的波澜壮阔?唐太宗痛失心腹患难之臣遗孀谢绝最高礼仪送葬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心腹大臣、开国功臣魏征患重病卧床。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唐太宗震惊万分,立刻从宫中赶往魏...……更多
唐太宗智破谋反之谤,房玄龄忠诚获信任
”房谋杜断魏征谏“,分别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三位大名鼎鼎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位也都位列凌烟阁24功臣。其中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共同帮助李世民完成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天下,而当时的...……更多
唐太宗有多怕魏征?玩鸟要偷偷藏在怀里
...可以说当时的皇权,已严重受到世家大族势力的控制。02唐太宗正在玩鸟,魏征突然面圣,为何吓得他赶紧把鸟揣怀里?魏晋时,皇帝与上层精英功共治,到唐朝时,郡县制已经运行了800多年,也算是有了经验。唐朝君主们吸收...……更多
为何说房玄龄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
...,房玄龄出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死后陪葬于唐太宗昭陵。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就是在这个时期,临近不惑之年的房玄龄看到隋朝已成穷途末日,审时度势他投奔...……更多
千古明君唐太宗,在他光辉形象下的阴暗本质让人发指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巅峰,至今在国外中国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之为唐人街。唐太宗对内治理国家兢兢业业,创造了贞观盛世,对外消灭了吐谷浑、东、西突厥,威震四夷,被...……更多
卢祖尚之死:唐太宗的权谋与魏征的智慧
...恢复卢祖尚子孙的门荫。《资治通鉴·唐纪九》【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自玄武门之变后,决意刷新政风,与封德彝、房玄龄、杜淹、魏征等讨论治国理政,言而有信、行有必果,广开言路,嘉纳雅言,一代明君的人设呼之欲出。...……更多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贞观之治”的景象呢
...征很正直,就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公元626年,有大臣向唐太宗建议说,有些16岁以上的男孩,虽不满18岁,但长得身材高大,也应征之入伍。唐太宗准奏,但是魏征却扣住诏书不发。唐太宗几次催促,魏征就是不发。唐太宗愤...……更多
武则天的聪明伶俐、美貌俏丽,还读过书为何就不被唐太宗接纳呢
...妃。武则天的聪明伶俐、美貌俏丽,还读过书为何就不被唐太宗接纳呢?很多人都说是李淳风武氏称帝的预言。袁天罡和李淳风是唐代两位会看天象的著名道士,两人都算出唐朝皇帝传过三代之后,武氏将代唐。“帝传三代,武...……更多
唐宪宗纳谏堪比唐太宗,谁才是唐宪宗的“魏征”呢
元和元年(806年)二月十八日,宪宗向宰相们提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拱无为,两者互有得失,怎样做才是最恰当的呢?“宰相杜黄裳首以君臣大义激起上心,上既闻黄裳之言,耸听延纳”,于是“选擢宰相,推心委之...……更多
魏征为何敢对唐太宗出言不逊?因为他知道唐太宗的为人
贞观之治,我们都知道,是唐太宗与群臣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魏征就是群臣的代表人物。而魏征经常对唐太宗出言不逊,却还能得到重用并以直谏敢谏著称于世。那为什么魏征敢如此呢?他的底气又在哪里?下面小编就来为大...……更多
唐高宗为什么用皇后礼仪下葬妹妹
...生平经历,揭开背后隐藏的传奇故事。公元634年,这年是唐太宗登基的第8年,新城公主降生在唐朝都城长安。唐太宗一生共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其中长孙皇后生育三子四女,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最小女儿。多年来,唐...……更多
浅析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的背后原因
...种复杂关系,唐朝时期也有一对君臣的关系比较复杂,即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当然,魏征不是张居正,李世民也不是万历皇帝,李世民是一名意志坚定的政治家,他会控制局势的发展而不会被朝臣所控制。说起来,魏征生前死...……更多
魏征的进谏艺术:他是如何巧妙地说服皇帝的
...被皇帝采纳。他就是被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征。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多达200多次(据说是264次,未考证),居然全部被皇帝李世民采纳。魏征能够让自己的谏言全部被皇帝采纳,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造了奇迹...……更多
聊聊唐代关中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帝陵——昭陵
...光武帝刘秀原陵“高六丈”的规格来营建唐高祖的帝陵。唐太宗画像。图源:网络最终,李世民采用房玄龄的观点,“封土为陵”,在今陕西三原县的徐木塬营建唐高祖献陵,仅用5个月就完工。唐代帝陵分为“封(积)土为陵...……更多
唐朝名相魏征在天庭是武曲星,在地府是判官,这些身份是怎么来的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唐太宗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唐太宗李世民全然接纳。因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更多
聊聊我国唐代“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
...和史学家所高度褒扬的“贞观之治”时期。“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掌控皇权时所用的年号,“贞观之治”是后世史家们对唐太宗在位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当时社会风貌的总体称誉。关于“贞观之治”,...……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魏征:直言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更多
李世民还有另一个“魏征”,你知道他是谁吗
...个年纪,将年仅十一岁的徐惠召入宫为妃呢? 别误会。唐太宗则没有这个习惯。他之所以将徐慧召进宫,就是看中了她的才华。徐徽四岁就能背《论语》,八岁就能写出工整的诗词。焕生长得异常美丽,出身官宦家庭。她的才...……更多
新城公主:皇家荣耀与婚姻悲剧的交织人生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之一,她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她是真正的金枝玉叶。但是新城公主的一生却很悲惨,她不仅婚姻一波三折,而且还被传死在自己丈夫的手中……公主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女儿,驸马再怎么优秀,...……更多
贞观之治背后的推手:魏征的直言敢谏
...崇及向往的朝代,那便属唐朝无疑。唐朝在政治方面,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这几位明君的领导;在臣子方面有魏征、孙无忌、狄仁杰等人的辅佐;在诗歌文辞方面有着世人皆知的白居易、刘禹锡、李白等。唐代的一片繁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