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公旦称为“儒学先驱”和“元圣”,开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周公,姬姓,名旦,他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曾辅佐武王伐纣,后来辅佐幼主,制作礼乐,因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尊为儒学先驱和“...……更多
周公旦:周朝制度的奠定者,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王。”厉害啊!这说的是谁啊,这么了得?不错,说的是周公周公旦。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为他当初的封地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后...……更多
周公摄政:从乱世到盛世,周公如何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
...儿子周成王姬诵;没错,这个姬旦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了,现在所谓的“梦周公”、“周公之礼”、“周公解梦”等等,说的都是他。周武王刚死没多久,管叔、蔡叔和霍叔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更多
孔子: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巨匠和教育先驱
...国自古以来最有影响力和最尊贵的思想家了,自西汉之后儒学成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利器并延续数千年,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至今中国还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被...……更多
分封制为何能一直存在到成熟的封建社会
...周有事实可以进行改建,促进西周分封的成功。其次是\"周公制礼\"给分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契机和生存的土壤。众所周知,商代是非常明显的神权理想王朝,这种思想也深刻地影响到了西周的发展,具体就是表现为\"周公...……更多
泰山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论坛在新泰举办
...,历久弥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柳下惠是西周政治家周公创制的传统礼乐文化的传承者,是孔孟儒学的开路先驱。西周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史伯阐释的“和而不同”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髓,而和圣...……更多
孔子的思想不受待见,那么儒学是如何成为统治思想的?
...能沦为一句空谈。孔子一生最为推崇的人就是西周初年的周公旦,他所制定的诸多礼法,这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来源之一。要知道孔子那是坚定的礼法恪守者,他强调“克己复礼”,并且强调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要按照各自等...……更多
周公:从辅政到周礼,开创周朝辉煌的幕后推手
前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出自曹操的《短歌行》中,曹操想要天下的英豪都归顺他,他会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真心相待。那么这位周公又是谁呢?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也是孔子所尊崇的圣人,在历史上占据着很高...……更多
揭秘山东简称‘鲁’的背后:历史、文化与地理的考量
...来吧,西周建立之后,周王身边有两个得力干将,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姜子牙,这两个人对西周的建立有着汗马功劳,于是周王决定给予他们封赏。周公的领地就是鲁国,而姜子牙的领地就是齐国。但是当时周成王想要周公留在...……更多
陈胜:平民称王的先驱
...其他意思。比如,(1)“隐拂不成曰隐”。对此,“《周公謚法释义》注:有才不得尽施”。(2)“见美坚长曰隐”。对此,“《周公謚法释义》注:不言而美自着,坚且久也”。(3)“隐,哀也”。这些意思并非都是不好的...……更多
从宋画看“中国文艺复兴”
...中国历史,中国的“轴心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公时代,止于公元前200年前后的秦国统一。以“周孔之教”为代表,孔子“吾从周”,开始了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因此,在这8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还可以分出两个...……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5人,诸葛亮垫底,其中一位现在我们都常见
...能经常见到,众所周知,国人但凡一做梦,就会说自己和周公私会去了。这个所谓的周公,便是我国历史上第二聪明之人。为何这么说呢?要说姜子牙帮助姬发建立起了周朝,那周公便是将周朝根基巩固之人。他是周武王姬发的...……更多
清朝康乾盛世,为何河南北部撤销了一个县
...之胤的国家胙城一地,原为西周封国,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左传》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朝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最忠诚的五位大臣,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newsimg/105/574/6b8ef5bc42e5e1c631900057f5f5255d2908047d.jpeg\"/>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为其采已在周(今宝鸡东北),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他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更多
汉代儒学与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影响
儒学作为一个古代政权的主流思想确立在汉代,汉代的政治需要长久的稳定选择了儒学但是又在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向儒学靠拢也反之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以至于在封建千年的中国王朝中政治制度的塑造都充满了儒学的影子。政治...……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了采纳。董仲舒也从西汉的名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能够终结自先秦持续到汉代的百家争鸣现象,董仲舒“凭什么”?一、董仲舒与“百家争鸣”先秦时代,各种各样的学说派系蓬勃发展,为了追求各自心中的“...……更多
中国古代唯独哪个省没出一位皇帝
...一部分。秦朝封建王朝建立后,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儒学成为汉代封建王朝的主导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仍有一定的影响。儒家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后来又由孟子发展起来。儒学和Mencius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巧...……更多
南公南宫括:西周建立的杰出贡献者
周公是中国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中国“元圣”,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学的先驱,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更多
...么多的故事传出,可见他有多受欢迎。第二位,中华圣人周公从未露面,却能掌握历史走向。这个周公就是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周公原名姬旦,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姜子牙还是同事呢,因为他们都辅...……更多
殷周之变:礼乐文明的崛起与华夏民族的诞生
...大军队所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甚至无需付出代价,这与周公英雄所见略同。于是,“血亲大封建”开天辟地地诞生了。武王和周公封建了71个国家,其中53个都是姬姓国家,通过封建,周王朝形成了诸侯拱卫中国的五服制,实...……更多
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可以比肩儒家学派,为何会消声遗迹?
...过牧童以及木工,直到他青年的时候才开始游历四方拜入儒学门下。不过,墨子虽然拜入了儒学门下,但是他却从来都没有认同过儒学,甚至最终他还成为了儒学的叛逆者,并且还另起炉灶拉起了自己的墨家学派队伍,或许对于...……更多
桨声新闻|跨越时空,五圣传颂文化之音
...,他认为,“儒家五圣”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下开两千余年之道脉,是儒学发展史上的关键环节。就此而言,丛书不但恢复了颜子在道统中的地位,而且第一次将“儒家五圣”纳入一套丛书,具有里程碑...……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为何不焚书,反倒保留百家典籍?
...“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便是经由董仲舒改造儒学后的产物。因此,孔孟两位先贤,表示不背愚忠的黑锅。因为毕竟先秦儒家一向讲求“君则敬,臣则忠;君失敬于臣,臣背忠于君”。由此可见,最起码在孔孟那一年...……更多
孔氏家族:中国历史上2500年不衰的传奇家族
...法能够使天下太平,孔子主张以仁治国的学说也是如此。儒学之所以如此出名,与后来的皇帝对儒学的独尊有关,因为儒学更有利于皇帝的统治。汉武帝时期,儒家“仁”治世理念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在汉代文学家董仲舒的...……更多
董仲舒:儒学宗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汉中期统治提供理论支撑
为了适应汉中期统治者的需要,董仲舒首先提出独尊儒学,他还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给汉武帝上《天人三策》就是这一思想体系的具体说明,《春秋繁露》是其...……更多
周人崛起与商人的覆灭:牧野之战的胜利与天命归周
...到自己原来的领地之后,一病不起,最终死了。他的弟弟周公负担起管理天下的重任。同样是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满周公成为最高权力的执行者,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策反了武庚,企图脱离周的统治。 身为政权执行...……更多
周公辅国,一位伟大政治家的无私奉献与周朝的繁荣
...哪个姬,dan是哪个旦,要不然很多人都会误会。姬旦就是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这样十之八九都会知道,哦,原来是他,真的是一位有名了几千年的人,竟然还不知道,真是孤陋寡闻了。周公旦是周朝的开国元老,周文王姬昌的...……更多
...自己的儿子当太子的替身,帮助太子躲过追杀,另外他和周公一起执掌朝政。一直持续十四年,周厉王病死,召公和周公便立太子静为新王,而周召二公共同执政的时期,也被称为「共和执政」,造就了历史上一段佳话。召公像...……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思想,便是经由董仲舒改造儒学后的产物。因此,孔孟两位先贤,表示不背愚忠的黑锅。因为毕竟先秦儒家一向讲求“君则敬,臣则忠;君失敬于臣,臣背忠于君”。由此可见,最起码在孔孟那一年...……更多
周公旦:从东征平叛到礼乐制度的奠基者
周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周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姬旦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之四子,周武王之胞弟。周文王儿子颇多,单独嫡王妃就生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锜之乱:权力的游戏与历史的教训
公元807年,唐朝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叛乱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当时的宁静,史称“李锜之乱”
2024-11-09 10:01:00
历史的转折:唐顺宗李诵的短暂帝国与改革梦
公元805年,唐朝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内禅事件,这便是被后世称为“永贞内禅”的时刻。在这一年,唐顺宗李诵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纯
2024-11-09 10:02:00
“二王八司马”事件:唐朝改革的悲壮与启示
公元805年,唐朝历史的长河中,一场名为“二王八司马”的事件悄然发生。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政治斗争的缩影,更是对权力、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深刻反思
2024-11-09 10:02:00
唐朝的抉择:一场边境会盟背后的深意与启示
公元787年,唐朝的名将浑瑊与吐蕃宰相尚结赞在平凉举行了一场看似平常的会盟。然而,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外交活动,而是尚结赞深思熟虑的阴谋
2024-11-09 10:02:00
从忠臣到叛臣:李怀光的悲剧与反思
公元785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在兵败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悲剧的叛乱生涯,李怀光之乱也随之宣告结束。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历史中的一段插曲
2024-11-09 10:03:00
从忠臣到叛将:李怀光的悲剧人生与历史启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因一时的选择与环境的变化而命运多舛,李怀光便是其中之一。784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与泾原兵变后占据长安的朱泚合兵叛唐
2024-11-09 10:03:00
逆境中的坚守:唐德宗与奉天保卫战的英雄史诗
公元783年,历史的长河在这一年悄然涌动,唐朝的政局风云变幻,权力的游戏如同一场无情的角逐。唐德宗因泾原兵变而被迫逃亡奉天
2024-11-09 10:04:00
唐德宗的权力游戏:建中之乱的背后故事
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去世,成为了唐德宗李豫一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原本唐德宗希望借此机会削弱藩镇势力,重振大唐的雄风
2024-11-09 10:04:00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德宗如何逆风翻盘,重塑国家财政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在位的建中元年,宰相杨炎向皇帝上奏,提议改革土地赋税制度,旨在以“两税法”取代传统的“租庸调制”
2024-11-09 10:05:00
从忠臣到暴君:李忠臣的权力游戏与历史的教训
公元779年,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因治军无方,被部将李希烈驱逐,最终逃往长安,归顺于朝廷。这一事件不仅是李忠臣个人命运的转折
2024-11-09 10:05:00
重振大唐盛世:唐德宗李适与杨炎的权力博弈
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登基即位,开启了他作为皇帝的治国之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李适任命了流放途中的大臣杨炎为宰相,试图通过改革重振大唐的辉煌
2024-11-09 10:06:00
从安史之乱到权力割据:田承嗣的崛起与背叛
公元775年,安史降将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野心愈发膨胀,他不仅吞并了河北相州和卫州,更是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割据势力。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
2024-11-09 10:06:00
杜甫:一位诗人心灵的孤舟与命运的波涛
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条孤舟上病逝,享年五十九岁。这位“诗圣”的离世,不仅是文学界的巨大损失,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2024-11-09 10:06:00
父子反目:史思明与史朝义的悲剧背后,安史之乱的权力游戏
761年,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悄然上演。安史之乱的叛军领袖史思明,竟然被自己亲生儿子史朝义密谋杀害。这个悲剧的背后
2024-11-09 10:07:00
历史的转折:李光弼与史思明的决战背后
公元761年,历史的长河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之畔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唐将李光弼与叛军领袖史思明在此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然而
2024-11-09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