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武王:力大无穷的帝王与他的宏伟梦想
...是他们一脉中,力大无穷的基因一直没有失传,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国君,也以力大尚武著称,他就是著名的秦武王。只不过,秦武王虽然因力大而扬名,却也因此而丧命——秦武王骨子有着不安分的因素,因此他不甘屈居于秦...……更多
聊聊战国时代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
...、齐宣王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是为威宣之治),与西边的秦国并列双雄,好生风光了得。话说当年燕国子之之乱时,齐国趁火打劫派大军占领燕国全境长达三年之久,期间,齐军在燕国境内横征暴敛,在燕国犯下累累罪行(详情...……更多
...来说,中间有很大部分剧集,是围绕着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展开的。而这,自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当然,在剧集进入到后半部分的时候,秦王嬴政不仅平定了嫪毐之乱,更顺利废除了吕不韦的相邦一职。而这,促使秦王嬴...……更多
秦朝皇帝赢驷简介秦惠王(前356—前311)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名驷,本名赢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二年(前336)初行钱。三年行冠礼,开始亲政。五年以公孙衍为...……更多
...貌绝伦,智慧过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遇到了商人吕不韦。两人一见钟情,但命运弄人,赵姬被送入秦宫,成为了秦庄襄王的王后。吕不韦为了与赵姬保持联系,利用自己的财富和智慧,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当时嫪毐在某...……更多
秦始皇究竟是谁儿子?秦始皇为何将玉佩还给吕不韦
要搞清楚玉佩的事情,先要搞清楚吕不韦、赵姬、嬴异人和嬴政的关系。赵姬还是吕不韦府上的舞姬时,就已经跟吕不韦好上了。从时间点上我们已经看不出什么名堂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吕不韦是什么时候把赵姬送给嬴异人的...……更多
齐国:贪图享乐,不战而降,字典里就没有“抗争”
...者居上,但始终顶着个”烧火“的南方蛮夷的帽子;就连秦国,因为东周才建国,没什么历史,又地处偏远,尽管后来努力成了虎狼,但同时也是众矢之的,更别提什么号召力。 可齐国就完全不同了,什么重大事件,它一出来...……更多
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是谁,为何以一杯毒酒退场
...利地接替王位,成就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这个商人就是吕不韦。可以说,吕不韦是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是他给嬴政铺好了道路,然而,这位传奇的大秦相邦,十余年为秦国呕心沥血,却以一杯毒酒退场,结局令人唏嘘...……更多
通讯极为不便的古代社会,如何守密于第三者、以及取信于第三者
...细节出现了多次,其中有两个场景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吕不韦将虎符赐给公子成蟜的时候,特意大声宣读了一下虎符的“产品使用说明”:“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从之。”意思是说,凡是需要调兵超...……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涌现五位栋梁之才
...卫国人商鞅,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第四位:吕不韦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更多
赵姬传奇:从卑微到权谋之巅,揭秘一代太后背后的男人们
...她遇到的三位重要的男性,第一个就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吕不韦本是一名来自卫国的商人,具有过人的投资思维与经商头脑,经常往来于各地,财产丰厚。也就是他, 把无家可归的赵姬带回自己的府中,后成为他的一...……更多
权谋之下:吕不韦与嬴政的较量
...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在他最苦恼、最无助的时候,遇见了吕不韦。吕不韦不仅帮他打通了秦国的关节,还帮他逃了出来。赵国一举封他为秦太子,后来又立他为秦王。吕不韦的贡献吕不韦始终铭记异人的功劳。为了报答吕不韦,...……更多
吕不韦聪明绝顶、智谋过人,他在秦国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前言吕不韦,那位聪明绝顶、智谋过人的谋士,他在秦国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荣耀,更涉及到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秦一统六国、秦始皇的崛起。吕不韦的影响力,如同一颗慧星,璀璨而深远。他...……更多
张仪为何要离开秦国?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更多
被秦始皇尊为仲父的吕不韦,为何饮毒酒自尽
“秦庄襄王、仲父吕不韦、假父嫪毐,寡人之父何其多!”提到吕不韦,秦始皇就气得直咬牙:就是这个男人绿了我妈赵姬,给我找了三个父亲,让我承受了两千多年都洗不掉的屈辱。1、正因为在秦始皇的心中,始终对吕不韦...……更多
聊聊天下第一商圣吕不韦
称吕不韦为天下第一商圣,一点都不为过。在战国末年,天下纷争,大乱之世,大才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商人,吕不韦慧眼识“货”,穷尽家资于一人,成就一代伟业——由一名商人,一跃而为秦帝国之丞相。其人生经历,令...……更多
战国竹简出土,揭示了“烽火戏诸侯”其实是个杜撰的故事
...侯”的故事,最早详细见于《吕氏春秋》。这是秦国相邦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书。吕不韦时代已是在西周幽王之后约五百年,吕不韦组织编写《吕氏春秋》的目的是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典籍。因而此书具有...……更多
...了秦始皇,他的身边共出现过5位丞相,最著名的莫过于吕不韦和李斯,除了这二人外,还有三人曾担任过嬴政的丞相,他们分别是芈启、隗状、王绾。其中,作为嬴政的丞相之一,隗状的一生,虽然低调,但却有大贡献。最让...……更多
周平王东迁至洛阳,是周王朝命运转折的分水岭
...登场”的好戏,直到前249年,历时515年的东周被秦国相邦吕不韦带兵灭掉。 ……更多
战国风云:质子异人的逆袭与吕不韦的胆识
...能活下去。这时候一个人来告诉他秦军撤了,这个人就是吕不韦。。 2.奇货可居吕不韦不是赵国人,而是韩国阳翟然,家里是阳翟有名的商人。因为秦国向东不断扩张,吕不韦认为继续待在阳翟很不安全,于是就带着家族迁徙...……更多
吕不韦,那位风险投资家,在古代政治舞台上谱写了一曲传奇
吕不韦,那位风险投资家,在古代政治舞台上谱写了一曲传奇。他从步步为营、智谋过人,一度辉煌无比,然而最终却身败名裂,成为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究竟是如何从风险投资的高峰跌入谷底?这个引人深思的历...……更多
嫪毐死得有多惨?这种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个孩子,使他在皇宫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嫪毐的崛起始于吕不韦,秦国丞相的门客。吕不韦将嫪毐送入宫中,以分散赵姬对他的注意,但没有料到嫪毐后来将产生更大的野心,甚至背叛秦始皇。嫪毐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令他不择...……更多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楚国混不了那就换个山头。当时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开始强大,从发展中国家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并且秦国广招贤才,好多人都跑秦国打工当“秦漂”去了。张仪就跑到了秦国,见到了秦惠文王,然后...……更多
秦国政变的背后:赵姬、吕不韦与嫪毐的恩怨情仇
...王异人的领导下迅速崛起。异人以其聪明才智,加上丞相吕不韦等谋士的辅佐,使秦国在几十年的征战中成为七雄之一。而吕不韦与赵姬的故事,则是这段历史中的权谋与爱情交织的精彩篇章。在秦王去世后,政还是个年幼的孩...……更多
张仪是秦国宰相,为秦国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在魏国去世?
众所周知,张仪是秦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秦相之一,他提出的“连横”和“弱楚”战略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鲜为人知的是,张仪最后却没有在秦国去世,而是在“连横”的对象魏国去世的。那么为秦国强盛立下汗马功...……更多
他虚伪狡诈专权弑君,孔子却认为他是大忠臣
...人物引人注目,他集权谋、狡诈于一身,这个人就是大臣吕不韦。然而,即便他被外界诟病为专权者,孔子却公开称赞他为一位大大的忠臣。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态,让孔子对吕不韦如此评价呢?下面将为各位读者揭开这个富有故...……更多
...,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后来,秦国派使臣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打算破坏合纵联盟。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就责...……更多
秦朝第一次攻灭楚国时为何会失败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揭开了秦国第一次灭楚惨败的原因!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秦始皇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在灭楚之前,李信参与过两次战争:一是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灭赵,李信与王翦...……更多
丞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官职。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职不同,也即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秦武王在位时,增设左右丞相作为...……更多
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为何都与卫国有渊源
...战未尝一败的吴起;为秦始皇统一扫除障碍、奠定基础的吕不韦;还有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刺杀秦王的侠客荆轲。他们无一例外皆是卫国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卫国”。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卫国出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