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让坏人一本正经地说话,司马迁如此记叙淮南王刘安谋反案
对话,跨越两千年;邂逅,司马迁密码。但凡坏人一本正经地说话,大概是颠倒黑白了。关于淮南王刘安谋反案,上回我们说到辟阳侯审食其之孙审卿为替祖父报仇,所以在公孙弘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最终案件由酷吏张...……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杂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局面。依据司马迁的记述,构成当时思想领域斗争的内因,可细述为如下两点:一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势力,趁汉武帝年纪尚轻、羽翼还不时尚时,打着“尊儒”的幌子以争夺最高权...……更多
淮南王刘长的身世之谜:他是刘邦的亲生儿子吗?
...没有告知刘邦,是为了避免尴尬或避嫌?还是心怀鬼胎?司马迁:“厉王(刘长)有材力,力能扛鼎‘’,史载,刘长性格暴烈,勇武有力,这个跟刘邦可一点都不像。刘邦到赵王这里,为何不从宫女或民女中,择选敬献,而是...……更多
固陵之战,刘邦言而无信,撕掉和约追击项羽,西楚惨败,被围垓下
...其稀碎,以至今人难以探寻陈下之战的奥秘。那么为什么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忽略了对陈下之战的详细描写呢?这主要和司马迁的写作特点有关系。司马迁并不是一个军事专家,他详细描写战争的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人...……更多
关于古涿鹿地理位置之辨析
...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以西汉首都长安为坐标,司马迁“北过涿鹿”考察之地,最有可能的地点有两处,即今山西运城和河北涿鹿。然有学者指出,汉朝以后才开始出现“涿鹿在山西运城”的说法,所依据的古籍文献几...……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原典】复召曰:“将军许寡人乎”被曰:“不,直来为大王画耳。臣闻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於未形,故圣人万举万全。昔文王一动而功显于千世,列...……更多
汲黯是谁,为何敢经常怼汉武帝
今天这一讲,我要讲的是司马迁笔下谏诤之臣的楷模,汲黯。所谓谏诤之臣,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刚正不阿,敢于挑战皇权,在皇帝做错事情的时候,能不怕触怒皇帝,站出来直接指出问题的人。这样的人,如果遇到明君往往能...……更多
什么是“淮南三叛”
...马氏还是要面临一些波折和挑战,比如小编下面要说的“淮南三叛”。什么是“淮南三叛”?“淮南三叛”就是在淮南地区三次对抗司马氏掌权而发起的兵变,又称为“寿春三叛”。三次兵变的领导者分别为:王凌、毌丘俭、诸...……更多
秦始皇真的每天读三十万字公文吗
...每天能阅读三十万字政务公文,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是司马迁的记载有问题吗?是侯生与卢生在夸张污蔑秦始皇吗?还是说王子今先生的考据不可信?答案恐怕都不是,而是我们误解了一件事情:批阅简牍并不等于仔细将简牍...……更多
曹魏政权覆灭史:淮南三叛与诸葛诞的命运
前言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有一段关于淮南三叛的戏码,一场最终的政治舞台,主演着诸葛诞的最后挣扎。在司马氏的野心膨胀之际,淮南三叛成为历史的最终一幕,而诸葛诞,作为这场戏的关键角色,他的挣扎与抉择将决...……更多
西汉第一酷吏张汤的处事圆滑与自我保护
...了自杀。05读这段历史,觉得文中前后有些矛盾。太史公司马迁列举张汤“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的事例,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汤。清正廉明,对自己的下属特别的好,体恤下属,好事举荐下属,坏事自己力抗。...……更多
诸葛诞曾帮助司马氏平定叛乱,为什么司马氏还要灭诸葛诞呢
...了魏国朝政大权,引起了太尉王凌的不满,于是,王凌在淮南准备立楚王曹彪为皇帝,起兵讨伐司马氏。但因为消息泄露,最终被司马懿镇压,王凌服毒自尽了。司马懿平定王凌叛乱后不久,梦见王凌和贾逵的魂魄作祟,心中恐...……更多
司马昭镇压诸葛诞叛乱,诸葛诞究竟有多少人
诸葛诞叛乱是“淮南三叛”之一,诸葛诞和征西将军夏侯玄关系很好,夏侯玄被司马氏征召入朝杀掉以后,加上淮南三叛的另外两叛主要人物,王凌和毌丘俭相继被杀,诸葛诞越来越恐惧,他敏感地嗅到了一股危险气息,司马...……更多
朱棣为何会被传成了元顺帝的遗腹子
...这个现在看来狗血无比的八卦,竟然还堂而皇之地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不过,司马迁在《始皇本纪》中写嬴政的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可在《吕不韦列传》却写是吕家后代,如此自相矛盾的“春秋笔法”也是吊足了看客的...……更多
聊聊汉武帝时期的最高法院院长——张汤
张汤,长安杜陵人,汉武帝时期的最高法院院长。司马迁写《史记》时,将张汤归入了《酷吏列传》。说张汤是酷吏,倒也没有冤枉他。我们可以看看经他手办理的案件。张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是从他处理陈皇后巫蛊案开始...……更多
为何从司马懿开始,司马家族一代不如一代
...压了诸葛诞的叛乱,扫除了另一大威胁。司马懿平定了“淮南三叛”的第一叛王凌的叛乱,司马师平定了“淮南三叛”的第二叛毌丘俭和文钦的叛乱,而司马昭平定了“淮南三叛”的第三叛诸葛诞的叛乱。淮南三叛,司马懿父子...……更多
...犯为了事业、前途或者家庭,也会被迫接受。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败将李陵进言而激怒武帝,将其逮捕,判为死刑。若按当时法律,钱可折罪,可以免去司马迁死刑或接受宫刑,但司马迁没钱,好在“皇恩浩荡”,司马迁没钱也未受到死...……更多
曹魏与司马懿:权力斗争与政治智慧的交织
...但仍利用其政治威望,抓权不放。正始二年(241)吴出兵攻淮南、六安、樊、祖中。吴将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攻相中。司马懿亲督诸军南征。吴兵退,追至三州口大胜而还。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水入汴,灌...……更多
毌丘俭起兵讨伐司马氏,结局如何
...农民,没有逃走,继续作战。《三国志毌丘俭传》记载: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很快,毌丘俭和文钦都战败了。文钦逃往东吴,投降了东吴。毌丘俭看到大势已去,只好带领自己的...……更多
司马懿一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获得政权的
...也不拥护他。当时很多人对司马氏的权势不满,著名的“淮南三乱”也由此而来。“淮南三乱”是指发生在淮南地区的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叛乱。淮南约在今安徽省中部。是抗击东吴的军事重镇。原来是司马懿控制的。但曹真死后...……更多
钟会:三国时期的杰出谋士与野心家
...此高的评价。给司马昭当军师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在淮南叛乱反司马家,这个就是著名的淮南第二叛,当时的大将军司马师身体不好,不能出行,很多人就建议让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去平叛,但是钟会等人建议司马师亲...……更多
春秋时期的都邑,为何大多以“父”为名?
...太”也没有被区分开来,故而在许多文献中都可以看到将司马迁称之为“大史公”,其实此处的“大”就应当念作“太”。“大史公”,正是对司马迁的尊称——“太史公”。言归正传,通过以上的了解可以发现,不仅仅是鲁国...……更多
曹髦:为了从司马家夺回权力,最终战死
...危机感的司马一族,反而决定开始加速对魏朝的取代。3.淮南造反 司马家想要实现对魏国朝堂的全面占据,当时的淮南是绕不开的钉子,要知道在此之前,司马家从来未能染指淮南,这里也成了唯一能够朝司马家势力发起进攻...……更多
司马迁的死亡之谜:历史争议和推测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更多
最强的曹魏为何会第一个“事实灭亡”
...起,标志着曹魏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紧接着,258年,淮南地区的诸葛诞起兵反叛,这被称为淮南三叛的最后一次。诸葛诞自恃兵强马壮,企图挑战中央政权。然而,他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策,更是曹魏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更多
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兵力达44万不是赤壁之战,是一场叛乱
...搏和他决一死战,但是他最希望的还是可以保持现状割据淮南。所以他一方面开始豢养死士,储备军粮,准备反叛,而另一方面诸葛诞开始了他的第一波试探。他希望可以趁司马昭刚刚上台稳固自己的地位。甘露元年,诸葛诞上...……更多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他本应该名垂青史,可惜最后因为谋反被杀,此人正是淮南王刘安。刘安淮南王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兄弟三个,个个被封王,这要得益于他的老爹,淮南厉王刘长。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更多
石亭之战解码:孙权缘何不反攻曹魏?诸葛亮司马懿或间接影响战局
...阻击,砍伐木柴以堵塞道路,以求全歼敌兵,并趁机攻取淮南重镇寿春,进而达到谋取许昌、洛阳的目标[1]。这一建议看起来十分宏大且振奋人心,胡三省还曾就此评价道:“言历万世,惟有此一时机会可乘耳。”但负责孙吴军...……更多
贾充:从忠臣到逆臣,三国归晋的关键人物
...转变便也是在所难免的了。三、贾充倾心司马氏——平定淮南三叛高平陵事变以后,曹氏集团尽丧朝中大权,曹魏政权由司马氏掌控,但是在地方上曹氏的势力并未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地方上的兵权很大一部分仍由亲曹势力所...……更多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司马昭
...魏大权,为司马家最终夺权立下坚实的基础;平定王凌的淮南一叛。提拔了邓艾防备西蜀进犯。司马师,高平陵一役,为了帮助老爹,一夜间拉出3000死士,成为高平陵政变的主力军,夺取司马门武库,协助司马懿政变成功。然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三国的权臣蔡邕,是人才,也是个倒霉蛋
我们在看三国志的时候,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出了名的人,在这些亮眼的明珠背后,你有没有看到一个既才华横溢又很倒霉的老哥呢?他叫蔡邕
2024-06-14 19:12: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曹参是大汉的第二任宰相,紧跟在萧何之后。萧何当宰相的时候,曹参是在齐国辅佐刘肥,当齐国的宰相。到了萧何死亡了,曹参就告诉他的仆人说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吧
2024-06-14 19:27:00
汉武帝培育了大量汗血宝马,为何却被后世人弃用
在《史记》中,对于汗血宝马曾有过记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于汗血马这种珍贵马种都崇尚的很,甚至当代土库曼斯坦还以此为国礼赠予中国
2024-06-14 19:18:00
关羽斩华雄之前为什么一定要“温酒”呢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罗贯中先生的文字演绎,让那一个时代的人物情节栩栩如生,无数的英雄形象都能跃然纸上。今天我们来讲讲“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2024-06-14 19:28:00
为何曹丕临死前一天才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6月28日,魏文帝曹丕病笃(病情非常严重),立曹叡为皇太子。结果第二天,6月29日曹丕去世,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
2024-06-14 19:17:00
谁自称“诸葛亮”,被曾国藩用一对联嘲讽
中国人自古以“谦虚”为美德,即使你功比天高也应该谦逊待人,这样才能赢得好名声,可也有人自命不凡,从小就认为自个是天选之人
2024-06-14 19:09:00
特别策划丨高考试卷中的河南:洛阳李贺故里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拥有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河南,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024-06-14 18:33: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
2024-06-14 19:12:00
诸葛亮为何火烧司马懿时没能算出有雨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诸葛亮不是能掐会算吗?否则,他又怎么能算得出天将降大雾呢?又怎么能算得出即将刮东南风,而给东吴借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呢
2024-06-14 19:19:00
韩信能出川,为什么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无法出川呢
在古代割据蜀地的政权中,无论是先秦的古蜀国,还是东汉建国时期的公孙述,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甚至是明朝末年的张献忠
2024-06-14 19:05:00
三国武将层出不穷,谁力气最大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们的力气排名,关羽只能算第四名
2024-06-14 19:33:00
为什么周瑜要十万之箭并且还让诸葛亮准备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周瑜和诸葛亮比自己的智谋的时候。那就是草船借箭,在当时的曹操杀死了蔡瑁和张允两个水军提督
2024-06-14 19:29:00
韩信曾留下了哪三大“神器”,却神秘失踪
众所周知,韩信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秦末时期,韩信就参加了反秦斗争,投奔了项羽,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韩信被人举荐到了刘邦
2024-06-14 19:31:00
诸葛亮最后一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至今无人能解
无论陈寿《三国志》中真实的诸葛亮,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的诸葛亮,人们都不能否认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在三国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2024-06-14 19:29:00
“四庭柱”对战“八健将”,哪边更厉害一点呢
演义里有“八健将”的说法,但没有“四庭柱”的说法,“四庭柱”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张国良的《三国志评话》中,他们是指河北的四员骁勇果敢的大将
2024-06-14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