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5 14: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高祖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册封了几个异姓诸侯王,但是在后来他又亲自除掉了这几个异姓诸侯王(除了长沙王吴芮),更是整出来一个白马之盟,非刘氏子弟不得封王,否则天下共击之,也就是说以后汉朝的王除了他们刘家人,根本不可能被封王,知道几百年后的曹操打破了这条铁律。在西汉被封为王的基本上都是刘邦一家子人,姓刘嘛!其中在西汉有一个诸侯王名气甚至比当时的皇帝还要大,他文学出众,编写了一部书,流传至今,还发面了一项现在都在吃的事物,他本应该名垂青史,可惜最后因为谋反被杀,此人正是淮南王刘安。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刘安

淮南王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兄弟三个,个个被封王,这要得益于他的老爹,淮南厉王刘长。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孝文帝八年(前172年),汉文帝怜悯刘长,刘长有儿子四人,年龄都是七、八岁,于是封其子刘安为阜陵侯,其子刘勃为安阳侯,其子刘赐为阳周侯,其子刘良为东城侯。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刘长

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汉文帝迁淮南王刘喜复返城阳故地。汉文帝哀怜淮南厉王因废弃王法图谋不轨,而自惹祸患失国早死,便封立他的三个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他们都重获厉王时封地,三分共享。可以说刘安兄弟三人封王就是因为刘恒怜悯,才让他们三人共同瓜分以前的淮南国,刘安继承的淮南国只是他老爹淮南国的一部分。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刘恒

孝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举兵反叛,吴国使者到淮南联络,刘安意欲发兵响应。淮南国相说:“大王如果非要发兵响应吴王,臣愿为统军将领。”淮南王就把军队交给了他。淮南国相得到兵权后,指挥军队据城防守叛军,不听刘安的命令而为朝廷效劳;朝廷也派出曲城侯蛊捷率军援救淮南:淮南国因此得以保全。可以说这是一个意外,刘安对朝廷不见得忠心。

刘安好读书鼓琴,辩博善为文辞,不喜欢嬉游打猎,很注意抚慰百姓,流誉天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有苏非、李尚、左吴、陈由、雷被、毛周、伍被、晋昌及大山、小山等等,在其主持下编写《鸿烈》(后来称《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淮南子

当时汉武帝喜好文学,对父辈刘安较为尊重。每次给予书信,常召司马相如等文士看过草稿才发出。刘安入朝献上新作,往往为汉武帝喜爱而秘藏。曾受命写《离骚传》,早上受诏,日食时就献上。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每次宴见,谈说政治及方技赋颂,直到黄昏才罢休。

本来刘安这样的人可以得以善终,甚至青史留名,而是他心怀异志,想要争夺皇位,最后因为谋反事情泄露,自杀而死,淮南国也被收回朝廷,最后改为九江郡。

刘安不仅文学素养高,而且其他方面也有建树,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如果当时条件允许,说不定中国早就可以载人上天了。

不仅如此刘安还发明了一种东西,现在人们依然在食用,那就是豆腐,对豆腐就是刘安发明的。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刘安入乡随俗,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撒,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

刘安:文学出众的诸侯王与淮南国的兴衰

豆腐

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八公山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让大家来尝尝呢,刘安就让人把他没喝完的豆浆连锅一起端来,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一时,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连呼“离奇、离奇”。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盖“离奇”的谐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5 21: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石崇从有钱任性到身亡财尽,演绎了西晋王朝的兴衰
...背后的权势之争才是根本原因。西晋一朝,晋武帝死后,诸侯王权势之争一直是统治阶级内部难以调和的矛盾。晋惠帝上位后,因为天性愚钝,皇后贾南风通过诛杀外戚杨峻,掌握了朝政大权。石崇
2023-05-31 11:57:00
贾谊:才华横溢的西汉政论家与文学家
...是有很多威胁存在的,外面是经常来犯的匈奴,内部则是诸侯王们势力过大,有威胁中央的苗头,贾谊就给汉文帝写了一封很长的奏折,来阐述自己的主张,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意思如下:很多人都
2023-10-18 19:53:00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阳谋“推恩令”,在汉文帝时期就出现了
...汉齐国嫡系绝嗣,汉文帝趁机将刘肥的六个儿子全部封为诸侯王,将齐国一分为七(齐、胶东、胶西、济北、菑川、济南、城阳)。西汉最大的诸侯王从此不再是汉朝中央的威胁。文帝六年(前17
2023-04-21 18:42:00
才华横溢的贾谊为何最终没被汉文帝重用
...尚未成熟,这是他悲剧的内在原因。比如说,文帝之时,诸侯王的实力开始日益强大,进而僭越礼制,颇行不臣之礼,甚至还发生了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发兵造反之事。对此情况,贾谊上《治
2024-06-22 14:56:00
揭秘推恩令为什么如何厉害
...恩令的背景、目的、影响,去看看比阴谋更可怕的阳谋。诸侯王国的诞生汉朝初期颁布了一项令人诟病的政策,那就是分封异姓王以及刘姓王。后世的史学家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汉高祖刘邦要重启
2023-05-13 15:10:00
吕后专权与汉代皇室的荣辱兴衰
...离世后,刘盈即位,吕后掌揽大权,为了监视分封各地的诸侯王,吕后因此将一批宫女赏赐给了诸侯王,窦漪房原本给负责遣送的宦官偷偷塞了银子,希望放到去赵国队伍的名簿中,结果这宦官并不
2023-11-19 22:24:00
引发吴楚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全是刘濞挑起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历史遗留下来的诸侯王问题。刘邦在秦末汉初打天下的过程中,由于政治原因,分封了异姓诸侯王,在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异姓诸侯王纷纷起兵叛乱。刘邦
2024-07-16 15:49:00
从周朝到清朝,制度变迁与王朝兴衰的密切关系
...商朝灭亡的教训,大军不再远征,把开疆拓土的任务交给诸侯王来做,西周数百年因此安然度过。但是到了西周末年,犬戎打上京城,周王大军毫无防备,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土地沦陷。继位的周平
2023-09-11 01:13:00
...和大臣扶立上台,汉文帝势力单薄,不仅不敢削弱现存的诸侯王,反而还要分封新的诸侯,例如分封刘遂为赵王、刘泽为燕王、刘辟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刘武为代王
2024-04-29 2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