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晋明帝司马绍不愧是司马懿的后代,一句话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非常精准。司马懿如此聪明睿智,他的子孙自然也不差。晋明帝司马绍小的时候,父亲抱着他坐在膝盖上,问:太阳和长安哪个远?司马绍回答说:“自然是太阳远,因为只听人说从长安回来,从没听人说从太阳上回来,仅凭这...……更多
司马氏家族弑君事件,是夺取曹魏皇权之路上的里程碑
...展出来。司马懿死后七十年,司马家族创立的晋朝传承到晋明帝司马绍手中。司马绍继位时刚刚二十三岁,以聪明机敏,干练果断著称。是司马家族后代皇帝中,最具有司马懿遗风的人物。当时晋朝刚刚经历西晋灭亡、东晋草创...……更多
他用特权笼络人心,部下随意杀人都视而不见
...乱。王导一家险些因此丧命,司马睿本人则忧惧而死。晋晋明帝继位后,王导忠心辅佐,并最终剿灭王敦兵乱。晋明帝仅仅在位三年便因病去世,他死前任命辅政大臣,将实权交给皇舅庾亮,引得王导很不舒服。晋成帝继位前,...……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与王敦的权力斗争
公元32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司马绍当上皇帝可谓是一路顺风的——他从小到大就跟着司马睿闯天下,深受司马睿喜爱。司马绍幼年即表现出极其非凡而不合年龄的智慧——晋明帝·司马绍有一次,晋元...……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简介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更多
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庾氏兄弟、桓温与谢安的权力斗争
...大庾亮,一个风度翩翩的大帅哥。因为妹妹庾文君嫁给了晋明帝,庾亮入朝担任了中书监,和王导分庭抗礼。晋明帝死后,庾亮以国舅的身份和王导一起成为辅政大臣。王导非常忌惮庾亮。当时,庾亮屯兵上游,而王导在朝中。...……更多
温峤:智勇双全的晋明帝辅臣
...。然而,晋元帝因此忧虑成疾而去世,太子司马绍继位为晋明帝。晋明帝重用温峤,任命他为侍中,参与朝政重要谋划,并晋升为中书令。温峤才华横溢,具有统领全局的才干,他的辅佐让王敦深感忧虑。王敦企图借温峤之手掌...……更多
...后便为他生下了司马衍和司马岳,而司马绍继位皇帝成为晋明帝之后便将太子妃庾文君立为自己的皇后,成为皇后之后的她也依旧恪守本分,仁慈温和。然而好景不长,成为皇后以后不久的她便尝到了丧夫之痛,这位有为之君继...……更多
司马懿为何立遗嘱不准子孙为他扫墓
...言十分看重,轻易不起誓)。东晋建立后,宰相王导曾对晋明帝说了高平陵之变那段往事,没想到晋明帝竟直接哭倒在床上。连司马懿的后代都看不下去了。司马懿在临终前,就下令,子孙不准为他扫墓。其实没有什么深刻的含...……更多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史。经过三年,王敦之乱才被平定。这时候在位的已经是晋明帝司马绍,为避免重蹈覆辙,晋明帝一方面重用外戚庾亮、流民帅郗鉴等制约丞相王导的权力,另一方面改授荆、湘等四州职务,使方镇互相牵制。根据晋明帝的这一...……更多
...席”。然则庾文君太出类拔萃了,尽管她比太子司马绍(晋明帝)大三岁,元帝仍然聘她做了太子妃。永昌元年(322),王敦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兵变,与江南大族沈充组成联军,很快攻下建康。司马睿无力翻盘,只好媾和,委屈...……更多
探寻西晋历史:从司马家篡权到匈奴入侵的历程
...的心思,否则东晋的统治者极有可能改姓王。在晋元帝、晋明帝时代,王导的哥哥王敦就没有那么的忠诚,他以荆州地区为根据地,多次发动武力进攻东晋。直到晋明帝时期,王敦去世,朝廷上的军事威胁才得以解除。晋明帝的...……更多
温峤:两次平定叛乱,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东晋王朝
...司马绍。关键时刻,温峤挺身而出,挫败了王敦的阴谋。晋明帝司马绍即位后,温峤一度到王敦的幕府担任左司马,取得了王敦的信任,并掌握了他的情况。324年,王敦又一次起兵叛乱,还扬言要拔掉温峤的舌头。晋明帝任命温...……更多
古代帝王身后事: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的比较
...年后,东渡的晋室,在江东世家支持下重立。宰相王导对晋明帝说起当年司马懿夺权旧事,居然吓的晋明帝哭告与龙床之上。悲凄的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如此夺权手腕,子孙后代都看不下去,这就是司马懿人生的最...……更多
司马懿的成功,是个人家族成功,却为国家民族带来了灾难
...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晋明帝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其实,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的第二位皇帝,当时西晋已经灭亡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更多
王导:东晋权臣的典范,力保三帝稳固江山
...而立幼主的想法。永昌二年(323年),司马睿忧愤而死,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辅政,解任扬州刺史,改拜司徒,依照曹魏时陈群辅佐魏明帝的先例。当时,王敦以为有机可乘,又加紧图谋篡夺,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立场坚决反...……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被大臣幽禁,到死都没获得自由
...王敦认为时机一到,想篡位,结果一年之后也死了,后来晋明帝即位,讨伐王敦的势力,平乱成功。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晋明帝却并没有治罪于王敦的哥哥王导,理由是王导并没有跟王敦一起叛乱。其实真实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更多
东晋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大家
...敦自此权倾一时,皇帝也成了傀儡,病重郁郁而终。新帝晋明帝司马绍登基后短短三个月,王敦就愈发觉得身体不行了,便加紧了篡位的步伐,再次起兵攻晋。大事还未成,王敦却病死在卧榻中,他的儿子接手后耽于玩乐,将领...……更多
从晋明帝到晋哀帝,东晋的兴衰与皇帝的命运
...皇帝便去世了。司马睿驾崩后,司马昭继承皇位。这便是晋明帝。在中国历史上,谥号为明的皇帝,多少都是有所作为的。事实上晋明帝为人颇有才干,而且登基的时候才23岁,可谓年富力强。所以当时很多人认为:有这样的皇...……更多
...先贤了。 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342年在位。司马衍是晋明帝长子,而且明帝死的早,也没有几个儿子可以继位,因此司马衍当皇帝,其实也是板上钉丁的。司马衍小时候,他父亲明帝非常喜欢他,因此明帝继位后,便封司马...……更多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康。而晋元帝死后,继承皇位的,正是差点被王敦废掉的晋明帝司马绍。事情闹到这种地步,王敦深知自己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更要命的是,他又是改革官制,又是迁徙百官,不仅把朝中大臣得罪了个遍,还严重损害了南北士族...……更多
刘邦与司马懿是怎样的人
...,非真君子。而后李世民还不惜笔墨,写上了司马懿后代晋明帝因为听到司马懿撺掇曹魏江山而掩面哀戚的事情,也借用石勒的话说司马懿“奸回以定业“。说了这么多,李世民还嫌不够,又特殊加了几句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更多
温峤一共辅佐了东晋的三位皇帝,为何能得晋明帝的器重?
...从此也就留在了江南做官。而温峤是什么人?为何他能得晋明帝的器重呢?挺身护国 永昌元年的时候,大将军王敦自认为手握重兵,大权在握的他在朝中已经如日中天,就开始仗着权势四处作恶,后来他假称要为国家诛杀奸臣...……更多
王导把执政当游戏,注定得不到好结局
...胜利返回了老巢荆州。在此过程中,晋元帝被气死;儿子晋明帝即位,通过北方名士郗鉴、温峤,引来流民帅苏峻,征讨王敦。晋明帝王敦也正式提出造反,但他此时已病入膏肓,儿子又是个草包,很快被晋明帝镇压,王敦之乱...……更多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格局的背景及产生
...琊王氏权力的衰落永昌元年(322年),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琅琊王氏权倾朝野,尤其是王敦,手握精兵,是皇权稳固的一大重要威胁。于是晋明帝积极采取措施,开始削弱王敦的军政大权,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皇权开始出...……更多
司马家族建立大一统王朝,为什么不被后世尊敬
...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东晋晋明帝听说了司马家族的历史,羞愧的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石勒嘲讽司马懿),笑奸回以定业。此时的司马懿开始暴露出来自己的野心,他诛杀忠于曹魏的...……更多
介绍东晋名将温峤
...即位,拜散骑常侍。迁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与太子(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的冷眼坐看汴梁和洛阳的那些兵痞们争夺鸟位。东晋时,晋明帝曾问大臣王导晋朝得天下的过程,王道说司马氏当年把持朝政,发动政变杀死曹爽独揽大权,后又弑杀皇帝曹髦,最终篡位的往事。晋明帝不禁掩面叫道:“若如公...……更多
晋朝的权力斗争:皇帝与士族的较量
...衷前期还可以发布一些诏书,后期可就直接沦为了傀儡。晋明帝的驸马桓温再了解一下,三次北伐战功赫赫,一时名声大噪,其晚年掌握朝政超过十载,干预皇帝的废立,差点就效仿晋武帝逼迫皇帝禅位了。大政治家,文学家,...……更多
​东晋皇帝的寿命一个比一个短,只有一位皇帝寿命超过了五十岁
...愤成疾,郁郁而终,终年四十七岁。司马睿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司马睿的长子,公元323年至325年在位,在位时间两年多。司马绍可以说是整个晋朝唯一的明君,他在位时平定了王敦之乱,迅速稳定了东晋的局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陆贽一直以来都是清廉为本,为百姓、为皇帝、为江山兢兢业业,当他发现了李适爱财这一缺点之后多次进言劝李适,一开始李适还听个一言半语但是陆贽说得多了最后李适就不耐烦起来
2024-06-25 11:18:00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2024-06-25 11:33:00
刘备与略虽然都是三国时候有名的能人。刘备一生投靠过七个人,但是都是靠个人魅力以及他刘皇叔的身份。被投靠的人对他也是热情相待
2024-06-25 11:40:00
妇好是商王周围一个女系部落的公主,因此妇好原本就是一个不需要商王就智勇非常的人,曾经记载武丁时代当时之所以能够战斗屡屡胜利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妇好的功劳
2024-06-25 11:42:00
在他还是容妃的时候,康熙皇帝把他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来对待。在后宫之中经常就是母凭子贵,但是容妃却始终没有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皇子
2024-06-25 11:45:00
在嬴政即位后,赵姬也被册封为王太后,后又称为帝太后。然而在儿子忙于朝政大事,无暇顾及时,母亲赵姬却在宫中招进男宠。此举被世人诟病至今,倘若赵姬出自名门怎么能不奉行名门闺秀规范,为
2024-06-25 12:12:00
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
2024-06-25 12:25:00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那么天下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打败了东吴,他肯定会对东吴的败兵展开追歼
2024-06-25 12:40:00
说起公主大家印象里的都是备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的宠儿,她们好似生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主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吃饭睡觉都有奴婢们伺候
2024-06-25 12:44:00
所以当吕布说要做曹操的大将时,刘备赶紧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来提醒曹操。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曹操,不可以用吕布,否则哪天说不定就被吕布出卖了
2024-06-25 12:52:00
吕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后世称其为吕后。吕雉性格刚强,智谋出众,从刘邦起兵开始便跟随在他身边
2024-06-25 13:01:00
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后,太祖率军亲征,周勃一同前往。同年秋,臧荼兵败被俘。在此战中,周勃战功卓著。为了表彰其功,太祖特赐封周勃为列侯
2024-06-25 13:02:00
头道沟处觅城堡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编者按:万里长城北京段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之上,气势雄伟、规模浩大,时而如同巨龙在山巅腾飞,昂首直上九天
2024-06-25 13:48:00
袁绍从曹操出兵攻打眭固的举动中,看出了曹操的居心,毕竟此时北方割据中仅他们两人的实力最为强大,为了除掉曹操,占据北方,并一统天下
2024-06-25 11:03:00
第一次机会,就是在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之际。要知道当时袁绍已经召集四方之兵大军压境,而曹操竟然放弃了官渡的主战场而去讨伐了刘备
2024-06-25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