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史丹谏言保太子:汉元帝临终前的权力争夺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重不起,身边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陪伴在汉元帝身边照顾,汉元帝不太喜欢皇后王政君,所以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都不太敢在汉元帝身边照顾,这就让汉元帝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真正对自己好...……更多
汉武帝与史家的联姻:一段被埋藏的历史
...史高、萧望之以及周堪。这其中,史高是外戚,负责保护汉元帝的权力基础。至于萧望之和周堪,则是外臣的代表,负责干活。但是接下来,汉朝却发生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治斗争。简单来说,当时三位辅政大臣,是以萧望...……更多
汉元帝的叛逆期实在是太长了,他整天跟自己的老爹汉宣帝唱反调。汉宣帝主张王道和霸道兼而用之,可汉元帝偏偏要独尊儒术。大哥啊,你的老祖宗汉武帝独尊儒术,那只是幌子罢了,你咋当真了呢?这孩子还是个二愣子,非...……更多
汉元帝刘奭看似幸运,却一生都是悲剧
汉元帝刘奭在历史上并不算太出名,大多对他有印象是因为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也只是“男配角”,是一名失去一位绝色美女的落魄皇帝。实际上,他是一位十分有故事的天子。他在任期间是西汉帝国兴衰的关键...……更多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是谁呢
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究竟是谁呢?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王政君,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更多
西汉的衰弱,为何说汉元帝应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汉元帝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学名义上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但其实汉武帝并不信儒学,只是将儒学作为外包装,内里搞的还是法家那一套。汉武帝以后的昭、宣二帝,对外儒内法模式看的尤为透彻,所以在他们治下出现了...……更多
汉成帝刘骜拥有最幸运的命运,却造就了他最荒谬的死法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刘骜的父亲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公元前47年,刘骜作为汉元帝的长子被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很得元帝欢心。有一次元帝急诏刘骜,他不敢横越皇帝专用道路...……更多
汉宣帝在监狱长大,他登基时还有哪些亲人
...托孤,并把他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辅佐汉宣帝之子汉元帝5年之后,主动请辞,荣归故里。而他的儿子史丹,则一直在汉元帝身边,侍奉汉元帝。后来汉元帝两次想要废太子,都是在史丹的劝解之下打消了这个念头。汉元...……更多
汉宣帝断言太子是败家子,太子继位后汉朝江山如何了?
...才能够镇得住大臣,确保国家的平安兴旺。汉宣帝去世,汉元帝继位以后,并没有把他父亲的话听进去。在管理朝廷的时候,他想继续实施所谓的“仁政”。但很快就出问题了,外戚、儒臣和宦官在朝廷中展开了角逐。作为儒臣...……更多
萧望之冤死,昭示着西汉已经滑向深渊
...萧望之在派系斗争中失败,自杀身亡。萧望之的冤死,是汉元帝一朝最惨痛的政治事件,从此西汉政治格局,滑向宦官弄权和外戚专权的深渊。西汉自文景之治以来,最稳定的朝政格局,何以在短短两年内发生巨变?这个变化的...……更多
最终累死在美人乡的皇帝是谁呢
...,深得朝中大臣的赞誉,此时的他已经是东宫太子,其父汉元帝刘奭对这个儿子也颇为满意。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刘骜的心性却迥然大变,从起初的知书达理变成了一个贪图淫乐的公子哥,以往的作风不再,还曾多次在朝堂上...……更多
傅昭仪敢叫王政君老太婆,她差一点就避免了王莽篡汉
...么回事儿呢?一、王政君与傅昭仪王政君与傅昭仪,都是汉元帝刘奭做太子时的妃子,不同的是王政君是太子妃,而傅昭仪只是个良娣(太子妾中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当初,在刘奭的太子宫中还没有太子妃的时候...……更多
刘奭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
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生于元平元年,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她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两年后,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汉宣帝虽然有作为,可惜却英年早逝,...……更多
...治”的重要缔造者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随后继位,是为汉元帝。由于体弱多病,汉元帝没法亲自处理政务,为了防止皇权被大臣们侵夺,他便干脆将国家大事都委任给了信任的宦官石显。此外,汉元帝还任命宦官弘恭为中书令...……更多
汉哀帝虽善权谋可惜英年早逝,西汉由盛转衰无力回天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病卧后宫,傅昭仪及其儿子定陶王刘康,常在榻前侍奉,而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却难得见上皇帝一面。一股浓浓的要另立太子的气氛笼罩着西汉皇宫,王政君和刘骜心知肚明却一筹莫展。最后是汉元...……更多
汉元帝刘奭,一个有着传奇身世的皇帝
...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每个王朝的兴衰更替都在所难免。当汉元帝刘奭看着如狼似虎的匈奴铁骑在自己治下被荡平,那份荣耀无以言表,几代人未完成的事儿被他做到了。然而,自此以后,西汉王朝也开始走向没落。严格地说,在...……更多
历史上的两位名儒,匡衡和张禹
...切实际。这也是他作为一个中兴之主的经验之谈。后来,汉元帝和汉成帝时,先后有八位名儒作丞相,但是却“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都是一些混工资,明哲保身,阿谀奉迎之人。西汉也在元成二帝之后走向没落,十几年...……更多
汉朝王政君:传奇的人生经历与干政的皇太后
...一个在传国玉玺上留下痕迹的人。她就是汉宣帝的儿媳,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皇太后,汉哀帝、汉平帝的太皇太后,以及王莽新朝的“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政君。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曾一度临朝称制、俯视四海...……更多
汉元帝刘奭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
...现了非常不理想的结局。嗟乎?叹乎?时也!命运!西汉汉元帝刘奭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便万万没有想到,他在位的16年居然成为了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甚至他都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民间皇后许平...……更多
傅太后和王政君争名分,赵飞燕结局如何
...是谁。01、汉哀帝名义上的祖母:王政君汉哀帝的祖父是汉元帝,祖母是汉元帝的宠妃傅昭仪,父亲是汉元帝次子定陶恭王刘康。但是在西汉王朝的礼法上,汉哀帝却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孙子,汉元帝嫡长子汉成帝的儿子。这...……更多
汉元帝柔仁好儒为何被称为昏君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之子,他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好儒,是个好人,但他却不是一名好皇帝。他葬送了汉宣帝开创的中兴大业,开启了汉朝由盛及衰的道路。1.糊涂天子,逼死老师汉宣帝给刘奭留下三位辅政大臣...……更多
为何汉朝太后权力那么大
...死后窦太后专权,甚至与孙子汉武帝朝政“斗法”,以及汉元帝死后,由王政君偏重外戚,导致王莽篡汉,这一系列都是由于太后权力过大,甚至能与皇帝相制衡的结果所导致。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汉朝来说,太后的权力为什么...……更多
汉元帝在位期间西汉国力达到鼎盛,为何却遭到后人的批评?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7月6日),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登基之后,由于有汉昭帝、汉宣帝等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西汉的国力在汉元帝时期达到了极盛。特别是在公元前36...……更多
王莽篡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世了。汉宣帝去世后,原本作为太子的刘奭上位,这就是汉元帝。而汉元帝登基之后,王政君自然就成了当朝皇后,她的儿子刘驁,自然就成了当朝太子。至于王家,则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戚家族。随着王政君被封为皇后,王家...……更多
四位太后同朝,汉朝后宫权力斗争的奇观
...出现过四位太后同朝的奇观。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汉元帝刘奭登基称制。同年元帝册封原太子妃王政君为皇后,并册立其子刘骜为皇太子。不过在后宫最受宠的却不是王政君,是另一位皇妃傅瑶。人都想往高处走,傅瑶也...……更多
西汉本来很强大,在这4位君王的治理下走向了衰败
...的,但在这4位君王的治理下,却走向了衰败。第一位,汉元帝。汉元帝刘爽是一位才子,他多才多艺不仅喜爱儒学精通音律,在研究史书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务正业”,使他没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治理...……更多
昭君出塞汉元帝究竟有没有后悔
...为礼物送给了匈奴单于,临别时,出于汉匈交好的礼节,汉元帝参加了送别仪式,就在那一刻,汉元帝才第一次见到了王昭君的真面目,令汉元帝大为惊愕,没想到后宫里还有如此惊艳的绝世佳人,但事已至此,只能忍痛割爱,...……更多
天灾频发皇位不保,汉元帝刘奭的倒霉人生
...隋之炀帝。今天我们说一说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汉元帝刘奭。他究竟有多倒霉呢?请让笔者为您细细道来。两岁时母亲被毒杀刘奭,生于前74年,是汉宣帝刘洵和原配许平君的嫡子。在他出生前,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更多
宫廷权谋:汉元帝后宫的暗流涌动
都说“自古君王皆薄幸”。汉元帝刘奭在当太子的时候,因为爱妾司马良娣的去世,对于身边的绝色美人们是退避三尺,油盐不进。但是很快,汉宣帝去世之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刘奭却拜倒在了倾城美人傅瑶的石榴裙下。傅瑶...……更多
...后。虽然,王政君一生为后,却也一生不受宠。他是当初汉元帝亲自挑选的太子妃,但是汉元帝并不喜欢她,相对而言,汉元帝更喜欢的是傅瑶。但是傅瑶如此受宠为什么自己没坐上皇后甚至太后的位子呢?首先是王政君与当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