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魏文侯以吴起为大将,率兵攻打秦国,夺取了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等五城,长驱直入至郑(今陕西省华县)。而秦国只能退...……更多
第一次河西之战是怎么回事
...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临晋(即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十八年(前408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更多
秦国50万大军为什么会被5万魏军击败
...之机。于是,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一带),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更多
魏国和秦国经历六次河西之战,最终魏武卒被全歼
河西之地指黄河以西,北洛水以东的狭长区域,是秦国和晋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重要战略要地。这里原来居住的是白狄,公元前550年左右,白狄部落东迁至河东(黄河以东,今山西、河北省一带),河西之地自此落入秦国手...……更多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四、荆轲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更多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是咸阳。证据呢?这首诗的标题就叫《咸阳城东楼》……陕西省咸阳市,最为著名的一张历史标签,无疑是“秦都”。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君主就是在咸阳发号施令,“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统天下。作为晚唐诗人,许...……更多
如果没有秦始皇,谁还能统一天下?
...之地的雏形已经显现。如果说,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只是陕西省老大,那么秦惠文王时期的秦国,就是坐拥陕西、四川两省的区域性强国。后来的秦国,之所以能够虎视天下,固然少不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功劳,但同样不能...……更多
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谁?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由此,商鞅最终的下场是比较凄惨的。二、樛斿樛斿(?-?),名斿,一作樛游,战国中期人。樛斿一开...……更多
从分晋立国到战国纷争:魏国历史的波澜壮阔
...姬发的异母弟弟,随武王克殷兴周后,被封于毕地(在今陕西省咸阳以北),建国号为毕。200多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后代流散,其中一支投奔到晋国。公元前661年,晋国一举灭掉耿、霍、魏三个小国。在此战中,毕万做为晋...……更多
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最后为何没落了
...攻克临晋,元里等地,不久,魏武卒的兵锋直达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军退至洛水。公元前413年到409年这短短的4年时间里,魏武卒与秦军不断碰撞,交锋,打的秦军连连败退,甚至丢掉了肥沃的河西之地,被迫退回函谷关...……更多
...以这么决定,最起码从表面上看,局势是对秦国有利的,原因有三:秦楚结盟以后,魏国即陷入多线作战的境地,南线与楚国争夺中原,相持不下,东南方向,齐国又乘隙而起,夺走魏国的襄陵。魏国国力虽强,但同时跟两个大...……更多
地缘政治视角下,魏国迁都大梁的得与失
...秋式的打法,公子卬为什么轻易就被商鞅骗过去喝酒了,原因就是,魏国还是老牌贵族的思维,根本就没想到商鞅会不讲武德。▲商鞅以诈取胜图源/剧照基于此,魏惠王迁都则肯定不会考虑地缘对于战争的掣肘。只能说,商鞅...……更多
...将相大多工业也从这里建立。它的简称是一个“晋”字,原因还是因为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它的影响力和历史意义实在是太不寻常。它就是几千年来最无争议的公认的春秋时期第一大国晋国。晋国的疆域、人口以及生产力,几乎...……更多
第二次河西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第二次河西之战背景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更多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如何崛起的?战国七雄哪家强?
...,就连传统小国韩国也有数十万精兵,足以在战国前期将秦国牢牢堵在函谷关。其次,打败秦国和消灭秦国是两个概念,如果按照题中所说,打败秦国而不是消灭秦国,那么东方六国除了燕韩等小国之外几乎都有能力!概括起来...……更多
战国初期魏国能灭秦国么
...存艰难,文明落后,这也是为什么山东六国看不起秦国的原因。战国初期的魏国经过魏文侯施行变法,国力成为战国初期一霸,吊打同期的秦国。那个时候的魏国是真的强大,武有吴起,文有李悝。加上吴起亲手训练的十万魏武...……更多
王翦与王贲有什么关系?是怎么死的
...。王贲墓所处的位置位于陕西盛,在2003年9月24日的时候陕西省人民振政府把它列为了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06年12月20日的时候,陕西省人民政府为它树立了省保护标志碑。王贲和他的父亲作为协助秦始皇称帝、统一天...……更多
导致魏国衰退的始作俑者,一连犯下三大错误
...国一个大大的喘息之机。吴起远走楚国其实是有深层次的原因:自魏文侯后期开始,魏国国内存在着以吴起、李悝、乐羊、西门豹等平民出身为代表的鬼谷学派和孔子弟子子夏创立的西河学派之争,虽然说西河学派有后来者居上...……更多
魏国在强盛时期一直坚持伐秦战略,是否可以灭亡秦?
...史料中,为什么都没有关于阴晋之战的记载呢?紫陌认为原因有两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称帝后,曾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下达了焚书、禁书令,以强硬手段收缴《诗》、《书》、百家诸论,凡史书之中非秦史记载皆焚之。不过...……更多
如何评价第三次河西之战
...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繁庞城(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同年,秦献公去世。评价第三次河西之战是在魏国与韩赵两国浍之战同年,而且少梁与...……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涌现五位栋梁之才
...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更多
吴起传奇:从恶名昭彰到河西霸业
...而是任命了田文为相。其实魏武侯不让吴起为相,有一点原因在于吴起对于他的直言相谏让他很不喜。吴起因为自己没有担任相国很不高兴,于是就拉着田文要和他比一比功劳。吴起先后与田文比较了军事、政治、威望,田文都...……更多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
...今甘肃省境内,从第四次开始,秦国的都城已经迁到了今陕西省境内。 秦国前六次的迁都,是战略性的东移,毕竟西垂的蛮荒之地,太贫穷太落后了,而向着周朝的腹地靠拢,不仅能更好地维持稳定,也更容易和中原接轨,这...……更多
秦魏两国5次争夺河西之地,为何最后失败的是魏国?
...失败的是魏国?这个问题,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秦国和魏国最后一次争夺河西之地的时候,魏国已经远远是秦国的对手了,下面飞鱼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吴起为将,攻占河西之地。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战国开...……更多
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为何不灭掉最弱的秦国
...效果极差,不但没能挽回颜面,反而大伤国力,这一切的原因表面上似乎是缺少良将,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其战略及外交上的重大失误。在霸权不甚牢固的情况下,在魏国处在中原腹心这种恶劣的地缘条件下,魏惠王最好的办法...……更多
蓝田之战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击破了武关,到达距离咸阳百里左右的蓝田。武关,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因为楚国是从汉中一带进攻的,所以不需要攻打函谷关,就可以攻入到秦国腹地,甚至...……更多
盘点魏国流失的人才,走向衰弱的导火索
...国和蔡国,一下子就在七雄中拔尖。而魏武侯放弃吴起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听信了丞相公叔痤的谗言。说白了,还是魏武侯的问题。吴起的出局只是开始,此后,魏国还将流失一大批人才,而这些人才将来都会拿着自己在别国的...……更多
魏国有个良好的开始,为何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有个良好的开始,为何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魏国强盛之原因《史记》:秦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文侯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魏国的强盛离不开它的第...……更多
魏国最先开始走向强大,却一度灭亡
...番大战,都是以魏国胜利而告终。第二:魏国灭亡的具体原因,曾经有许多误国的事情1:魏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的流失,这个很关键战国时期,各国的人才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魏国比如说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谋略...……更多
商鞅、张仪等魏国人都去替秦国卖命,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
...自己。从这几个例子不难分析出,内讧是魏氏人才流失的原因,而内讧也是因为人才太多。有人说魏王不识才,其实不然。留在魏国,不能说不是人才。无论是魏武侯、魏惠王,还是曹庞涓乐阳舅舅,他们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勾勒的贵州茶图景
我在贵州大学历史系读书时,便开始关注着明清以来贵州地方志中有关茶叶的记载。具体缘起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贵州方志学家杨军昌教授给我们本科生开设了一门《中国方志学概论》的课程
2024-07-24 16:57:00
郑芝龙为什么降清,一起来看看
被清军抓捕的郑芝龙郑成功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英雄却有一个人人唾弃的汉奸爹,他父亲郑芝龙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好。追根溯源的话
2024-07-24 17:02:00
汉宣帝在霍光手下不敢亲政,为何还说他好
霍光说道历史上的辅政大臣,要么极其嚣张,最后被亲政的皇帝铲除;要么直接扯旗造反,自立为帝。少有既能当权臣,又能全身而退者
2024-07-24 17:05:00
《滕王阁序》,是王勃南下探亲途中,偶遇佳会,即席赋诗而坐。此序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诗篇
2024-07-24 17:11:00
古时取名都是有讲究的,要引经据典,早先时,公认的规矩是男要从《周易》里取,女要从《诗经》里取,否则会被人笑话没文化,后来出处也就不那么严格了
2024-07-24 17:11:00
在我国,很多城市、省份都有自己的简称,比如辽宁省简称“辽”,江苏省简称“苏”,浙江省简称“浙”,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安徽省
2024-07-24 17:1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大礼戴记》。上半句是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
2024-07-24 17:13:00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
2024-07-24 17:13:00
提到词,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宋词,毕竟,宋代是这个诗歌体裁下的巅峰。不过,在宋代之后,其实也出现了一些好词。比如,今天列举的这清朝4首词
2024-07-24 17:15:00
“黄花大闺女”指还未出嫁的女子,尽人皆知。不过很多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是红花、蓝花,而非得是黄花呢?下面就和大家说一说
2024-07-24 17:15:00
在戏文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在处决那些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
2024-07-24 17:16:00
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风趣幽默,充满智慧。今天便给大家带来这样一句俗语:“两鸟进屋门
2024-07-24 17:17:00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强盗虽然并非完全不讲道理,但肯定不会按照秀才喜欢的方式来。文人墨客遇到强盗
2024-07-24 17:18:00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英雄情节吧。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隋唐演义》、《杨家将》这类的评书了,对于其中的英雄事迹更是津津乐道
2024-07-24 17:18:00
《清平乐》是唐宋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留下的作品达三百多首。关于这个词牌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唐教坊曲原有《清调》和《平调》
2024-07-24 1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