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0: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晚唐诗人许浑虽然名气不大,但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却家喻户晓。这首七律的头两句是“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是在哪里的高城发“万里愁”的呢?这座城市大名鼎鼎,就是咸阳。证据呢?这首诗的标题就叫《咸阳城东楼》……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陕西省咸阳市,最为著名的一张历史标签,无疑是“秦都”。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君主就是在咸阳发号施令,“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统天下。

作为晚唐诗人,许浑看到了大唐帝国的腐朽与不堪,他自然会想到秦国时的咸阳。那时的咸阳,是何等的大气磅礴,气势雄伟。许浑希望唐朝能像秦国那样励精图治,重新收拾旧河山。

那么,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由于史料的缺失,秦国早期的都城在何处,争议较大。比如早期都城西犬丘(西垂)到底是不是秦国都城,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根据古人的说法,西犬丘的位置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虽然有争议,但秦国的地图还是把西犬丘标注为秦国第一个都城。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之后,秦国不断东迁,而国君所居之地,一般也被视为秦都,比如汧渭之会(一说为今陕西宝鸡市区,一说为今陕西眉县附近,还有很多种说法),此时的秦国君主是秦文公。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秦宁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都迁到了平阳(陕西省宝鸡市以东),也是地图标注的秦国第二个国都。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都又迁至平阳西北不远的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为地图上所标注第三个秦都。当时,晋国与楚国将秦国阻在关西(潼关以西),秦国地盘主要是狭长的关中地区。只不过由于晋、楚实力太强,秦国无法取向东向的巨大进展。秦国国都在雍三百多年,但迁都于雍,依然是秦国东向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国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机会果然来了,赵、魏、韩三家分晋,虽然魏国实力很强,但以秦国的实力是可以与魏国抗衡的。公元前419年,秦灵公将国都从雍迁到了东边的泾阳(今陕西泾阳)。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到,雍距离泾阳150公里左右,而泾阳距离魏国的河西(今陕西韩城、大荔一带)不过一百公里左右。这次迁都,虽然有秦灵公想摆脱雍的守旧势力的纠缠,但东向之意非常明显。

泾阳位于渭水以北、泾水以东,北有北山,南有秦岭,地理优势明显。不过,由于魏国有名将吴起,尤其是公元前389年,魏军大破秦军50万,秦国迁都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秦国的战略依然还是那个可怕的字——等,需要等多久就等多久!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之后,赵国与魏国翻脸,再加上魏国的精力明显放在东线(齐、赵),秦国不但防御压力下降,还有机会东向。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再次将国都东迁,新都是栎阳,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栎阳位于泾阳以东约30公里,地理上距离不算太长,但这次迁都,给秦国主要带来了心理上的影响。公元前340年,秦将商鞅大破魏将公子昂。魏国招架不住,决定把河西之地让与秦国,魏国迁都大梁(河南开封)。不过,秦国真正得到河西之地,是在公元前330年。而早在公元前350年,秦国又一次迁都,新都是咸阳。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为什么叫咸阳呢?古人定地名,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而咸阳地位于渭水之北,又位于九嵕(“嵕”读“宗”)山之南,山水都是“阳”,所以叫咸阳。“咸”的意思是“都(dou)、皆”。

营建新都咸阳,是商鞅向秦孝公嬴渠梁提出来的,时间是公元前350年,孝公即位第12年。值得注意的是,咸阳位于栎阳以西约30公里,旧都泾阳正南不远处。迁都咸阳,主要有几个考虑:一、秦国规模越来越大,栎阳城小,不足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国君对宫室的需求。咸阳位于关中中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迁都的合适所在。二、秦国已攻下河西之地,整个关中都可以解除来自东方的军事威胁。当然,都城往西迁,也是在万一有敌军从东线攻秦的情况下,争取到战略空间和时间。

秦国为何要把都城放在咸阳

秦定都咸阳,还有一个好处,距离西南的蜀国更近了。秦国虽强,但与东方诸侯的优势并不太明显。秦国要壮大,非取蜀不可。定都于咸阳,方便取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纳司马错之议,出兵灭了蜀国。取蜀之后,秦国有了巨大的后方补给基地,综合实力远在六国之上,为日后的秦灭六国统一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秦收天下,咸阳为天下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国9次迁都意味着什么
...六七次都城,只不过楚国的迁都几乎全是为了避秦。那么秦国迁都了吗,当然迁了,秦国在历史上一共迁了9次,几乎是一路东进,最后折返回来,定都到了举世闻名的咸阳,这中间历时几百年。那
2023-05-19 16:39:00
战国七雄当年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
...义和长远眼光的。那么,战国七雄的国都是现在的哪里?秦国都城:甘肃清水、陕西宝鸡、陕西泾阳、陕西西安等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其都城就几易其
2024-06-18 19:54:00
战国七雄都城探秘:历史迁徙与遗址揭秘
...相对完整的七国都城及其迁徙经过,希望你们喜欢。1、秦国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一直在雍城(今陕西凤翔东),在雍城有秦孝公所建的醴泉宫。1986年,考古学家在雍东北部发现了规模巨大
2024-04-25 12:19:00
《史记》中的秦邑是怎么来的?
史记中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了秦国先祖的来源,秦国的祖先是黄帝孙子颛顼(拼音:zhuānXū,五帝之一)的后代子孙,名字叫女脩(xiū)。《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
2023-08-25 06:49:00
战国七雄的都城,有的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有的却比当年更辉煌
历史上的战国七雄,其实就是指秦国以及被秦国统一的韩、赵、魏、楚、燕、齐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几百年的持续战争,也没有被彼此灭掉,要不是最终嬴政靠着
2024-06-10 16:06:00
西垂小国秦国成功统一全国,八代明君成就大业
...有足够的实力,还要国富人优,最开始的时候,西垂小国秦国是与称霸最不沾边的。可谁都没有想到,历经八代君王之后,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贲率军攻打齐国,齐王却不战而降。秦国凭此成为天下
2023-07-08 14:41:00
...七大强国,也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如今我们知道,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笑到最后的国家,但在当时,占据东方沿海之利的齐国、雄踞南方多年的楚国、经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等其他诸侯同样拥
2023-11-02 19:35:00
战国七雄的都城,如今又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问,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如今又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呢?秦国都城—咸阳秦国,作为七国中最后的胜利者,它的都城咸阳,自然也是七国都城里地位最辉煌的。秦朝时期的咸阳城,就位于现在的陕西
2023-02-03 14:43:00
蓝田之战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耍了楚,怀王,许诺给楚国六百里地,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在此背景下,楚国发动大军进攻
2024-06-28 13: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
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
“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开幕,三百八十八件(套)文物带你穿越数千年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玉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观众在参观
2025-08-13 07:45: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⑦|谁给南瓜浇的水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孙玉 李春炜 鲁雅琦制作:赵燕杰 王悦
2025-08-12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