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昌平《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8日第 07 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从地理上被归结为大河文明,它们分别对应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更多
...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国家江河治理新模式,努力将大江大河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江河绚丽篇章。国家江河战略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大江大...……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龚和德纪念梅兰芳、周信芳二位前辈,会激励我们做好三件事。一件事是把他们的拿手好戏,尽可能多地传承下来。另一件事,是在新创作中发扬他们的艺术精神以及艺术风格。第三件事,就是要从理论上...……更多
...共同书写了何以中国。8月24日,“长江对话黄河: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在汉江之滨、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源头的湖北十堰丹江口举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江河互济生生不息”“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长...……更多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进一步传承弘扬了黄河文化,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了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此外,在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长江文...……更多
文博大咖共话大河文明|付永旭:黄河文明因何处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地位?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起源地,璀璨的人类文明无一不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9月17日,在郑州举行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更多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专家学者共话“长江文化传承发展”
...与黄河文明“河江并行”“只有中国完整拥有两条世界级大河,黄河、长江都处于北温带,在以往气候变迁中,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认为,黄河和长江作为两条母亲河,提供...……更多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举办 中外学者探寻大河与文明关联
...,人类与河流关系密切,尤其是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在大河之畔。大河与人类有何关系?大河文明之间有哪些共性?大河流域文物古迹该如何保护传承?9月17日,在河南郑州,出席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中外学者就上述议题...……更多
2023长江文明论坛 | 王震中:中华文明起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源的
...又是多源的,长江和黄河是并存的两大舞台。如果用大江大河来表述中华文明,则可以称之为“河江文明”。华龙网记者 董进 田韵沁 梁浩楠 吴礼霜/文点击图片看专题 ……更多
逐浪而歌演绎“河”“和”“合”文明交响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2023世界大河歌会现场直击——逐浪而歌演绎“河”“和”“合”文明交响本报记者 刘翰书十月十九日,万州区三峡文化园,2023世界大河歌会现场精彩纷呈。世界大河歌会现场,观众情绪热烈。世界大河歌...……更多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发布《郑州宣言》: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新闻网中新网郑州9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韩章云)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9月17日在中国黄河中游的国家中心城市、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举行,当天傍晚发布《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提出“倡议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更多
...族,关系着国泰民安,关系着岁稔年丰,护一江清水,保大河安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期盼。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更多
2023长江文明论坛 | 贺云翱: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重视统筹与协调
...上所有的原生伟大文明都是诞生于北纬30度左右的北温带大河流域,而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伟大原生文明之一,从5000年前左右诞生,一直延续到今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教授贺云翱。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更多
一周观展指南|故宫读宋拓碑帖,湖畔观宋代书风
...带来轮番展览,柏林博德博物馆将馆藏西班牙古典作品与博古睿博物馆毕加索作品“对话”,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将展出毕加索为委托人住所绘制的室内装饰画。澎湃艺术呈现这一周值得一观的艺术展览。上海万历那年——明十...……更多
珠穆朗玛峰长草了!科学家:全球超过14亿人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包括著名的长江、黄河、恒河、雅鲁藏布江,这些大江大河流域面积养育着超过14亿人口,而这些大江大河的水源又来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冰川融化,但是如今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加速融化。随着时...……更多
...红色熏陶;开发红色课程,构建“班会晨会校训课程”“博古知今实践课程”“党团理论素养课程”三大系列课程;建设红色课堂,充分发挥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德育主阵地及其他学科德育渗透的作用,将立德树人落实在课...……更多
郑州博物馆“大河文明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
...100个展览入选。我省多个展览榜上有名:郑州博物馆的“大河文明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安阳博物馆的“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展”等4个展览入选推介项目。自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连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更多
司马迁为什么要从《吴太伯世家》开始写起呢
...附近,按照汉武帝时期大才子司马相如的记载,足有八条大河流交汇于此。这八条河流之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泾水和渭水。这就是为什么,西周的王城镐京、秦的国都咸阳、汉和唐的长安,虽然具体位置不断移动,但无论怎...……更多
文博大咖共话大河文明丨王中江:今日谈论黄河文明的特性意义何在?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相聚黄河之滨,共话大河文明。黄河文明有哪些特性?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创新性?这对我们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而言,有何启示?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更多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9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举办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玉国介绍,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筹备工作基本就绪。论...……更多
...材、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等释放出来。两部流域大法将大江大河整个流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纳入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框架中,长江保护法与黄河保护法的公布实施,对于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更多
文博大咖共话大河文明丨刘海旺:黄河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有何作用?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黄河对于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发挥了怎样独特的作用?9月17日,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海旺在会议期间接受了大河网记...……更多
自古有言:“有河患,无江患”,为啥近些年来,长江却洪灾频发?
...原,全长6387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更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长江于上亿年前就已诞生。侏罗纪时期到白垩纪时期的地壳运动,使唐古拉山、青藏高原逐渐抬高,并形成了诸多深谷、洼地及裂谷。此...……更多
“杯酒敬黄河”,诗人名家共话“诗酒山东”
大川莽莽,大河涛涛。当一滴水从巴颜喀拉山的冰雪中冲破层峦叠嶂,汇入最初始的涓涓细流中时,很难想象它将裹挟泥沙,在距离源头5000多公里之外的入海口,冲积出共和国最年轻的国土,然后汇入渤海的怀抱,完成黄河水...……更多
李后强:“万里长江行”体现湖北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
...传承创新工程,倡议发起与“一带一路”国家开设“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等,从而高质量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同时,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沿江省市通过建立跨区域、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更多
中外专家对话“黄河”:世界大河文明互鉴
...中新网太原12月18日电 题:中外专家对话“黄河”:世界大河文明互鉴作者 刘小红“河流在人类起源里非常重要,中国最早的人类社会也是从黄河开始,因为有大量河流的存在,历史上尼泊尔和中国一直有往来。”尼泊尔尼中友...……更多
文博大咖共话大河文明丨杨文胜:礼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中国文化的根与脉都源于黄河文明,黄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研究员在大河文明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杨文胜通过考古学...……更多
...飞天穿越数字鸿沟,在区块链上获得数字身份认证,这条大河正在书写文明传承的全新范式。从郑州\"黄河国家博物馆\"的全息投影到东营三角洲的智慧湿地,科技创新让黄河故事有了当代语境的表达方式。大河奔涌向前,文明...……更多
中建八局:乘风破浪潮头立,“黄河时代”写华章
...优势,深度融入、服务沿黄省市发展大局,用精品工程装点大河两岸,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央企担当服务当地人民和经济发展,与古老黄河的保护与发展一同迈进历史新篇章。大国工程,助力大河之“兴...……更多
200余件国内外珍贵文物即将亮相国家海洋博物馆 扫码阅读手机版
...物馆获悉,3月22日,一场由中外16家博物馆联袂呈现的“大河文明”展将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上演。此次中外合作展由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主办,将以世界大河流域诞生的文明古国为主题,以“孕育”“塑造”...……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7月1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6月28日,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标识不清、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正式落地实施
2025-07-02 05:04:00
今天下午,榕江县平江社区恢复主管网供水
拧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就喷涌而出!7月1日16时许,黔东南州榕江县平江镇平江社区恢复主管网供水。平江社区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为半岗溪乌懂水库
2025-07-02 00:04:00
2024年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1629件!贵州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贵州省检察院昨日发布的《贵州省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白皮书(2024)》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629件
2025-07-02 00:04:00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都交投信息科技公司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27日
2025-07-02 00:35:00
近期,我省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从代省委管理党费中划拨资金2400万元支持防汛救灾抢险和灾后恢复工作
2025-07-02 00: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周国荣:仁怀骄子 雨花忠魂
周国荣,化名邹伦,1909年出生,贵州省仁怀县(今仁怀市)人。1925年至1926年,周国荣就读于仁怀县第一两级小学第十四期
2025-07-02 00:35:00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编者按: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第一书记制度还是要坚持,脱贫之后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同样繁重,这方面还是要加强
2025-07-02 00:35:00
【驻村·助村】龚德林:把“文章”写在大地上
编者按: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第一书记制度还是要坚持,脱贫之后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同样繁重,这方面还是要加强
2025-07-02 00:35:00
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赵龙在福州调研为民办实事工作福州新闻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 福州日报记者 曾庆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2025-07-02 01:48:00
四川仁寿:直播车开到田间地头 农产品乘上“数字快车”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郭侨 潘建勇)“欢迎大家来到助农直播间,今天我们直播展示的是老乡自己种的丝瓜和豇豆,还有土鸡土鸭
2025-07-02 02:22:00
四川省剑阁县杨村镇现代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张秋荣)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带领市委及相关部门领导赴剑阁县宣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并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5-07-02 02:22:00
黎平县腊洞村:让林下聚宝生金
清晨,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镇腊洞村还笼罩在薄雾中,村民吴祝香背着竹筐,大步流星地走进后山茯苓产业基地。“别看它长得不好看
2025-07-02 02:40:00
工科职院的 “山地车逆袭”:从荒山赛道到全运会独苗的冠军孵化密码
6月28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清镇校区)内,通往自行车文化主题公园的那条路上,道旗随风飘扬,一路上不乏骑着自行车的年轻身影
2025-07-02 04:14:00
这群江西“老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一则《95后兄弟返乡 玩转“新农活”》的报道,让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张鹏、张剑兄弟成了当地的名人。大学毕业后两兄弟一同返乡
2025-07-02 04:40:00
南昌地铁夏夜免费乘车活动又来了!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近年来,南昌地铁推行的“夏夜免费乘车”“温馨纳凉区”等夏日免费服务举措,获得了市民乘客的广泛认可
2025-07-02 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