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2 00:3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编者按: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第一书记制度还是要坚持,脱贫之后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同样繁重,这方面还是要加强。

近年来,我省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动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真蹲实驻、真帮实扶、真抓实干,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实绩突出、群众赞誉的先进典型。今年6月,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表彰一批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从6月6日开始,省内主要媒体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他们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民奉献,团结带领乡亲们奋力描绘乡村全面振兴斑斓画卷的风采。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现在我们村肉牛存栏820头,有102户村民参与养殖。村里每年利用牛粪生产的有机肥都能卖60多万元。”6月20日,铜仁市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驻村第一书记杨黎表情从容,全然不见两年前的青涩与惶恐。

2023年5月,由铜仁市委组织部派出的杨黎第一次到有着“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等众多荣誉的小山村时,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句“小杨书记养过牛吗?”,让他顿时红了脸:“没养过,倒是经常吃。”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坳田村的传统产业就是养牛。入乡随俗,作为第一书记,学养牛就是第一关。他白天陪群众拉家常听养牛经、钻牛圈帮养殖户喂牛,晚上跟着老党员学“土办法”,反复研究养殖技术。

养牛的技能尚未熟悉,一场严峻的考验突如其来。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2023年7月的一个夜间,坳田村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很多牛棚被砸烂,200多头牛也被困在泥水中,养殖户急得直哭,杨黎来不及思索,第一时间组织人抢牛,动员未受损的群众腾出自家牛圈“支援”受灾户,并第一时间向上级求援,争取救灾资金。

一场意外,却给了杨黎最深刻的教训。他认真思考,发现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农场”模式存在薄弱环节——不仅面对灾害时抗风险能力低,而且由于规模小,议价能力弱,牛的价格很不稳定。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在反复走访全村5个村民组259户人家,摸清每家每户养牛情况基础上,他开始着手自己的“牛产业改革”——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由村里成立“黔北坳田红”先锋队,探索“小规模、大群体、分户养、集中销”肉牛养殖发展模式。通过“1名村干部带动5名党员,1名党员带动10户农户”的方式,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形成草喂牛、牛产粪、粪变肥、肥施茶的生态闭环养殖。

同时,邀请省市科技特派员到村指导,积极在农村退役军人、回乡青年学生、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养殖大户中发现人才,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培育“牛专家”“牛医生”“牛经济人”20余人,帮助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困难问题。

【驻村·助村】杨黎:“抱团发展”壮大牛产业

在他的推动下,全村新增42户养牛户、550头牛,“牛经济”翻了一番。这个曾经的“门外汉”,不仅学会了养牛,更带动了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如今,坳田村“园区+散户”的养殖模式正稳步扩大,一个风险更低、效益更高、生态更优的“牛村”发展新图景已然绘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齐 牟元媛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孙 蕙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帮扶特色农业“开花结果”
...挂果”的问题揪心不已,直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驻村帮扶,他才看到了希望。2021年5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作为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之一,对口帮扶酉阳县花田乡花
2023-12-19 06:23:00
党员干部“积跬步” 乡村振兴“至千里”
...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村“两委”和楚雄州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作为巩固脱贫成效接续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重任,在产业、人才、文
2023-02-13 18:55:00
珲春市鲁田村:厚植文明底蕴 打造幸福乡村
...这里距离市区较远,人口较少,且老龄化严重。”鲁田村驻村第一书记于金洋告诉记者,鲁田村由吉林省财政厅和珲春市财政局共同包保帮扶。由于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选择出国打工,在村里留守的大
2023-08-10 02:55:00
驻村两年引进项目300多个,主导或协助融资超2亿元37位高淳“第一书记”交出振兴答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陈家欢孙木根砖墙镇隆兴村“第一书记”任丹注重打造“村企
2023-12-05 07:46:00
...严管、强育”,江西移动面向全省97个定点帮扶点,选派驻村干部78名(其中第一书记25名)。资金帮扶方面,江西移动累计解决捐赠资金394.09万元,其中向省内帮扶点引入无偿资金
2024-04-02 21:52:00
在乡村振兴一线提能力展作为
...能力展作为——福建省龙岩市连续选派七批党员干部参加驻村工作“驻村三年来,我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谋实事惠民生,推动驻点村从省定贫困村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华
2025-01-06 09:53:00
“牛倌”张波:做大“牛经济” 致富路更宽
...力发展肉牛产业,改变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条件。”坳田村驻村第一书记杨黎告诉笔者。坳田村是“贵州省5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该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积极发
2023-12-18 16:58:00
江西德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探索“稻蛙”项目发展新模式
...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月中旬,磨溪乡党委领导、驻村书记以及部分人大代表一同到新田村组农田现场考察“稻蛙”项目用地。“稻蛙种养是一个短平快的产业,生长周期短、资金回收快,现
2024-03-21 23:57:00
【新时代的贵州人】杨金毕:柔肩担重任 芳华献乡土
...普安县罗汉镇老山田,草木吐翠,泥土芬芳。站在村口,驻村第一书记杨金毕的目光掠过层峦叠嶂,脚下蜿蜒的村道,无声倾诉着她6年驻村故事。从她申请到罗汉镇海子村驻村,后辗转到戈汆村,
2025-07-11 22: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