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一种官员之间通用的语言体系,这就是官话。对于各地的读书人来说,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学习官话,官话说不好,皇帝不仅烦你,同僚也会瞧不起你。那么历朝历代的官话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呢? 那么就要根据我们各个...……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文人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受人敬仰,更加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生平民人家的读书...……更多
正史中的诡异奇闻:李庶元氏与顾非熊的奇遇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里面都少不了一些奇异,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这次就给大家讲讲正史中诡异的事件!根据正史《北史》记载,在北齐年间,有个官员叫“李庶”。他认为魏收写的《魏书》很多内容与实际不符合,属于...……更多
李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雍正朝名臣
...”但在清朝的时候阶级是十分严重的,虽然家中有钱但与读书人相比还是比不上的。就像是前文所言的,反正李卫家有钱,虽然李卫不爱读书,但是他的父母依旧花钱给李卫谋得了一个官。对于李卫在这花钱买官的行为,在朝中...……更多
“人在做,天在看”,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
...成性,对古典思想著作《尚书》钻研得尤其深,被当时的读书人尊奉为儒家大师。杨震从此顶着大师的牌子开门授徒,名声在外。曾有很多官员都要求他出来做官,可杨震一门心思搞教育,始终置之不理。一直到知天命之年,杨...……更多
唐朝官员魏知古:被陷害与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古时读书人最重要的一条出路是什么?不用多想,那肯定是参加科举来做官了,但是当数百万人都怀揣着同样的目标,可想而知,这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多难。而且即便是这些人真的能够成功挤入官场,能不能一路顺风的走下...……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于某人说是复旦大学毕业,但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古代读书人对“同进士”是颇为忌讳的。曾有人出对,“同进士”对的是“如夫人”。什么是“如夫人”?就是“小妾”的意思。曾国藩一生以有城府和有胸襟著称,但唯有一...……更多
海瑞痛骂嘉靖三千字,嘉靖龙颜大怒却又不敢杀他
...位后,重用海瑞。海瑞是中国古代第一大清官,他是中国读书人的楷模榜样! ……更多
历史上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有哪些?
...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更多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来,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联为一体;他开科举,让天下读书人有了为官的机会,打破了世家豪门对官场的垄断;他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隋朝大运河 可是,杨广太紧迫了,他是天生的浪...……更多
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姓氏,总人口大约有7000万,出过66位皇帝
...刘姓有关。在汉朝之后,刘姓人继续建立了蜀汉、前赵和南汉等政权,据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刘姓做皇帝的就有66位,并且很少出现过昏庸无能之辈。 其次,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最辉煌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在北...……更多
宋朝对于贪污是如何整饬?又对后世有何影响
...惜才一直都不是个秘密,为此统治者大兴科举考试,鼓励读书人踊跃考取功名。据统计,宋朝每年录取进士300多人,而明清两朝每年进士录取则不到百人,由此可见宋朝百姓当官着实容易。官员多了难免出现小团体,腐败现象也...……更多
为何宋朝打仗无论输赢,都给别人送钱进贡
...着灭亡湖南。965年,命王全斌收后蜀。971年,命潘美攻克南汉。即便是他去世的前一年,975年,他还安排曹彬灭掉了南唐。而继位的赵光义,也乘胜追击,于978年,逼闽南陈洪进献所掌泉州、漳州,吴越王钱俶也纳土归降,共13...……更多
南朝昏君萧宝卷,被潘妃迷得神魂颠倒以奴仆自居
...就是来自于“大名鼎鼎”的妖妃潘玉儿。妖妃背后站的是昏君潘玉儿能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还要多亏了南朝昏君萧宝卷。萧宝卷的昏庸无道和他不幸的童年或许也有些关系,萧宝卷自幼丧母,所以养成了孤僻怪异的性格...……更多
古代官员辞官后如何维持生计?不同情况的案例分析
...少积蓄的。为了维持一家老少的生活,陶渊明是需要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亲自下田耕种,干农活的。这可不像现在的自媒体作者,随便在农村拍几个段子,就表示自己是“新农人”了。他要开垦土地、种植豆子和禾苗、铲除杂草...……更多
戊戌变法失败真的是因为慈禧的阻扰吗
...少寒门的希望给打碎了呢。由于没有了科举制度,很多的读书人参加了各种党派,后面都去当兵了。 第二个,裁撤官员,废除旗人制度。戊戌变法的推动者,特别害怕保守派,顽固派的阻扰。认为,需要从这些已经受益的官员...……更多
南宋官员彭龟年:忠君爱国,为实现国富民强而努力
...特点。初入仕途宋代科举打破门第限制,许多寒门出身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取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留名青史的政治家、文学家等。故“中进士甲科”成为寒门读书人的共同目标,同时,这也形成了士大夫,兼官僚、学者...……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弊病,但在古代,不失为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更多
揭秘古代四大神器:能上打昏君,下斩奸臣
在古代,政治斗争复杂且残酷,对抗昏君和奸臣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特殊的手段。历史上,有几件神秘的兵器,它们不仅是对抗暴政的象征,更是正义与法律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四大神器,看看它们是如何...……更多
汤斌:清朝清廉爱民的理学名臣,被康熙雍正赞扬
...汤斌十分注重践行礼节,这让王慕祥很吃惊。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将礼节内容当作考试科目背诵,还从未有一人当作信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直到不惑之年时,汤斌向理学大家孙奇逢学习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说明考生已经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前面一系列的考试。而且读书人总是有些骄矜的,想显得自己矜持些,不想表现得太过急躁。偏偏贡院放榜的官员们,并不会放过这些学子和百姓们的心情,放榜的顺序,经常是从第六名开始顺次...……更多
五代十国历史:石敬瑭与幽云十六州的命运
...,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而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依靠军事征伐相继而起,也相继而亡。说到这里就不...……更多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心腹李卫的?
...直不阿,却也明白事理,雍正朝时,李卫虽没读书,却为读书人出过不少力,江浙一带,经常发生反清复明活动,这些人大多都是读书人挑起,雍正盛怒,禁止江浙考生参加科举,一禁就是七年。李卫被调到江浙后,身为父母官...……更多
围绕严嵩严世蕃奸臣父子,民众创作奇闻轶事的能力有多强
...家幸”,在正统舆论和官场都被压制的同时,民间的各种奇闻轶事传说层出不穷,老百姓的创作既不需要事实基础,又不见诸于书面语言,只在茶余饭后口口相传,因此传播速度快、情感加工浓重,深刻的反映了民众对于严家父...……更多
大理段氏的统治历史与赵匡胤未攻打大理的原因
...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在北宋大将王全斌攻破后蜀时,他将西南的地图进献给国主赵匡胤,并提出挥师南下,征讨大理。而赵匡胤在看到王...……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称呼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就是文化人们的最高思想,每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读书当大官,但是这在隋朝以前是非常简单难度,在隋朝以前,基本上平民是不会被重用的,在这个年代中平民想要出仕,首先你要积累名声,等名...……更多
宋太祖的军事才能:一位被忽视的伟大将领
...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平定天下之策略,先后灭掉了南汉,南唐,后蜀等国,实现了基本的统一;并且,多次进攻北汉,将北汉人口南迁,使得北汉再也没有实力与宋朝抗衡,设置了连骚扰边境的能力也没有;由于宋太祖一...……更多
...学派”也是从这里发源。所以南宋时期的建阳,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圣地。朱熹迁居建阳的1191年,宋慈刚刚5岁。9年后,朱熹在建阳去世,宋慈14岁。也就是说,宋慈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朱熹的亲身熏陶下,在考亭书院的浓厚...……更多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都会想考取功名呢
...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这些都直观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的心态。古代读书人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毕竟生活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家中贫寒的学子,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转变的唯一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只考取了一...……更多
为什么明朝能够成功胜利复兴燕云十六州,而北宋却不行呢
...北宋来说,其建国之初还没有统一天下,还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权势。而在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北宋实行的是先南后北的计谋。与此相对应的是,明朝初期实行的是攻击朔方的计谋。对于北宋来说,先南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祁钰成为皇帝后,至高无上的权力令他无比着迷。权力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得到后便永远不想放弃对它的掌控。在朱祁镇归来后,朱祁钰越来越感到害怕
2024-06-26 22:24:00
在《三国志·魏书》中有这么一章——《张乐于张徐传》。作为该章的主角之一,张辽乐于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知晓的是,作为一员降将
2024-06-26 22:26:00
说完了张辽与曹魏的“情投意合”,再看另一员降将张郃在曹魏的处境与结局,我们不禁慨叹——果真是造化弄人。同张辽一样,张郃的事迹被记载于《张乐于张徐传》
2024-06-26 22:26:00
一个生前身后皆是恩宠备至,一个明明骁勇善战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难说是张郃“不争气”,而更像是他时运不济,命运弄人
2024-06-26 22:27:00
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也曾做过密州知州,他就是苏轼。甚至沦落到经常挖野菜充饥的地步,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
2024-06-26 22:27:00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名弃婴。两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时
2024-06-26 22:28:00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是明朝末期才女,她的事迹如何。一团团簇锦般的紫薇,灿烂在夏风里、阳光下,那么惹人眼眸,可谓“容华婉婉明朝霞”
2024-06-26 22:29:00
所谓千里驹,日行千里,昔日有人千金只求千里马,而此人,真可是千金难求,曹家几辈,也出不了这样的武将。这个人,就是曹休,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2024-06-26 22:30:00
当时许攸曾向袁绍出谋划策,他认为曹操兵力较少,如今曹操出兵抵御袁绍大军,那么曹操的老巢许都定然空虚,此时袁绍可以派一支军队攻占许都
2024-06-26 22:30:00
董昭等人提出让曹操称王,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以至于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后终因此事忧郁而终。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晋爵国公
2024-06-26 22:31:00
建安五年,曹操杀了董承。董承是什么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的父亲,任职车骑将军。在杀董承时,连带董贵人一道杀了
2024-06-26 22:31:00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在这场著名的“九子夺嫡”中
2024-06-26 22:32:00
在康熙临终前,一方面让雍正善待胤礽和胤褆,另一方面又怕弘皙嫉恨雍正,所以让雍正登基后,亲自封弘皙为亲王,这样弘皙必定对雍正有所感激
2024-06-26 22:32:00
当然历史上后宫并没有封号为“香”的人,而历史上,香妃确有其人,乾隆一生拥有无数的美人妃子,可却独独对这个香妃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2024-06-26 22:34:00
大小和卓之乱的爆发让容妃得以从这段婚姻中逃离。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并不愿意和他们为伍
2024-06-26 2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