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14:24: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大家都知道,建国之后,我们国家就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很多地区都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语言体系,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北方人到南方去,往往就听不懂南方人讲话,鸿儒老师也深有体会,有一次和一个江西老表打电话,据说这位老表普通话还是当地说的最好的,拿起电话,我这边唾沫横飞,嗓子都快喊哑了,老表那边一个劲的叹气,鸿儒老师都快哭了,打了一个多小时,我到最后也没明白一句完整的话。这让鸿儒老师不禁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上海人在北方某省坐火车,在车厢里和北方人发生了冲突,北方人面带微笑骂了几句脏话,上海人一个劲说谢谢!以前听是个笑话,可后来才发现绝对是真人真事。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由此鸿儒老师不禁想到我国古代没有普通话,那么古代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们来自全国各地,他又是怎么面对官员们各地方言的轮番轰炸的呢?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其实这个问题自古就存在,而且历代统治者们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南北语言不通看似是个小事,但是却非常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对政令的上传下达会产生非常大的阻碍,于是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颁布法令要求车同轨、书同文,加强各地语言的统一,当然秦始皇的这项功绩影响是非常大的,否则,我们今天可能会遇到各省文字各不相同的尴尬。尤其不利于政权加强统治。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后来历代统治者也学聪明了,皇帝那么辛苦,每天批完奏折还得回去陪妃子搞娱乐活动,天天累的要命,遇到像明朝嘉靖皇帝这种有着独特爱好的皇帝,还要挤出业余时间炼炼丹药,做做化学实验,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各地的方言,于是皇帝就制定了一种官员之间通用的语言体系,这就是官话。对于各地的读书人来说,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学习官话,官话说不好,皇帝不仅烦你,同僚也会瞧不起你。那么历朝历代的官话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呢?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那么就要根据我们各个省份通用的语言特点,比如词语的运用总有相通之处,这部分便保留了下来,那么不一样的部分,例如口音、词义还有语法咋办呢?很简单参照皇城地区的语言来进行修改,对于其他地方到京城来做官的官员来说,总之就一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仅唱的要好听,还要吐字发音标准,这样才能有发展前途。这些士子们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啥苦不能吃,学门普通话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凡是进京做官的官员必定要挑选官话讲的好的,否则也没发展机会。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虽然我国各地方言大不相同,各个朝代的官话也不尽相同,但是从西周到宋朝以来,官话大体已经趋于融合,因为洛阳长安地区是古代王朝最喜欢建都的地方,所以古代大部分王朝的官话都是围绕洛阳或长安话来加以调整的,所以大家学习起来也没那么费劲。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听得懂官员的方言吗?

后来由于北京成了明清两代的都城,所以北京话又成了官话,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也是在北京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然清朝由于民族众多,所以皇室在对皇子语言培养上也十分下力气,清朝皇家规定皇子们必须学习满语,汉语,蒙语和藏语,对于继承人更是非常严格,所以清朝皇室皇子们比我们现在的学霸们都累,因为他们要学习四门语言,而我们学一门英语就已经叫苦连天了。不得不说,正是由于语言的统一才使得各民族之间更加的团结亲密,才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文化基础,这也是我们中华大家庭能够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上朝讲方言,皇帝能听懂吗
中国地域横跨大江南北,范围非常广,好在有普通话作为交谈的纽带,让不同地域的人也能听懂对方的话。那古代的时候没有普通话,不同省份的人之间是怎么交谈的,皇帝在听大臣上奏的时候不会听不
2024-07-01 21:03:00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古代没有普通话各地官员上朝时需要“翻译”吗?中国方言众多,如果不同地域的人用方言交流,就跟“鸡同鸭讲”差不多。但古代没有推广普通话,又是怎么办呢?各地官员上朝时
2024-06-19 07:34:00
古代皇帝上朝时,能听懂各地大臣说什么吗
...一口音的想法,后来他大力推行“正音”,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并且被人们广泛接受。所以,学好普通话是很重要的,古代是这样,现在亦是如此。
2023-11-01 19:11:00
古代不同地方的人是怎么交流的
...的一个问题,现在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方言,但交流起来用普通话,但是在古代所有地方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通讯发达,那么肯定每个地方的语音都会不一样,又没有共同的交流语音,那他们之
2023-05-20 14:08:00
古代的翻译与方言
...己会说流利的英语,要么带个德语翻译,春秋战国时期的普通话就是雅言,那么多文人雅士游历各国,要么会说普通话,要么带个翻译,当然,要是想去赵国做官,这肯定得自己学习赵国本地的语言
2023-10-13 22:09:00
浅谈古代“官话”的演变发展
...落,各个聚落也就衍生出了相应的语言交流,也就是与“普通话”相对的“方言”。然而,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方言显然是不利于统治阶级上层与地方官员之间的交流,那么,在没有普及“普通话
2023-06-29 13:06:00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承德普通话应用新场景建设思考□ 汤云航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的精神发展经过每一个局部的前进或倒退阶段,从语言中可以辨认出任何一种文化
2022-12-26 12:00:00
古人交流到底用什么方言呢
其实中国古代根本没有通用普通话,完全是因时代而使用不同的方言。现代人去了解历史,也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阅读文献,另外一种则是观看影视剧,虽然说的时隔千年,地域也不同,但我们依然能
2023-05-19 14:58: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音韵记 | 活态存留历史深处的声音
...客们当“讲解员”。和职业导游相比,她没有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和中规中矩的讲稿,一口屯堡话有时会让人云里雾里,连猜带蒙,却又因其与地域和历史的紧密连接,让讲述更加充满魅力。她所说的
2024-12-22 17: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