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
...察队日前圆满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介绍,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考察队员依托我国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雪...……更多
中国完成南极冰盖“环”国际合作计划航空调查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南极冰盖“环”行动组(SCAR RINGS)国际合作任务,填补了东南极我国中山站至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之间冰盖沿岸的关键数据空白区,将为精确评估这一扇区的冰流量和冰盖不稳定性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更多
...的亮点”,王金辉说。第三,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本航次将继续实施多国合作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实施与澳大利亚、挪威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区域航空调查任务,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准评估和不稳...……更多
...定翼飞机“雪鹰601”飞行44架次,其中成功执行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所得数据填补了东南极沿岸冰下地形关键数据空白。科普极地知识4月8日,在2架直升机、多艘船只的伴航下,“雪龙2”号驶入香港尖沙...……更多
中国南极“第5站”要来了!
...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实施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航空调查任务,探究南极冰盖接地带这一关键数据空白区域的冰-海-基岩相...……更多
极地科考未来如何继续“破冰”
...周年,截至目前,中国极地科考在综合研究、平台建设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下面挑选一二为大家介绍。第32次南极科考队实地探明,在南极洲东部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冰盖底部,有一条长逾1000公里、深达1500米...……更多
为什么要建新科考站?将会怎么建?一文了解
...将与周边其他国家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相关的国际合作,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极科考,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从我国第二十九次南极考察队首次进行选址工作开始,到第三十三次完成选...……更多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也积极在科学合作、境外开放交流、国际救援等方面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成功钻穿了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连续冰芯样品。并完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更多
在南极科考中展现更大作为
...将与周边其他国家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相关的国际合作。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南极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更多
俄南极机场迎来首架国际航班
...大•马卡罗夫表示:“‘天顶’航空综合体可以成为发展国际合作和国际航空运输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是俄罗斯的重要物流中心,也是其他国家的重要物流中心。特别是印度、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考站离我们的跑道不远。大量货...……更多
...遇险船只和船上4名船员。此外,“雪龙2”号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帮助运送23名韩国考察队员从韩国张保皋站前往利特尔顿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搭乘“雪龙”...……更多
凯旋!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完成考察任务回国
...。此次考察自觉践行“绿色考察”倡议。考察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的人员物资运送国际合作。此外...……更多
...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已于11月1日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此次出发的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的“永盛”轮主要承...……更多
无人机在我国南极内陆考察中大显身手
...无人机在我国南极内陆考察中大显身手。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耿通在昆仑站附近进行无人机科考作业。(新华社发)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的多位考察队员,利用无人机和多种传感器...……更多
南极科考归来,几位队长讲述最难忘的那些事
...开展基于固定翼飞机“雪鹰601”的科学调查、应急救援、国际合作、后勤保障等飞行任务,二是维持中山冰雪机场的正常运行。我是一名90后,但已经参加了6次南极考察,参与了4次固定翼飞机运行工作。在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中...……更多
万家乐携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启技术合作探索新征程
...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任务。目前,万家乐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度参与到本次南极考察的饮水保障工作中,旗下云露800Pro凉白开净水器作为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选用产品,首次随中国...……更多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有何收获?
...,可以更好地了解为什么会有暖冬等异常天气情况。而在国际合作方面,秦岭站也会发挥大作用,它将与周边的美国、新西兰、德国和意大利等国考察站合作,将考察站海洋实验室建成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罗斯海沿岸各国考...……更多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返抵青岛
...,此次考察自觉践行“绿色考察”倡议。考察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的人员物资运送国际合作。此外...……更多
...研发技术装备,再到将成熟和完善的技术应用于南极科考国际合作的转变。(完) ……更多
阿蒙森海沿岸调查企鹅栖息地“雪龙2”号8小时冲破海雾
...和“天惠”轮正行驶在浮冰区。 新华社发2023年12月8日,考察队在搭建大型临时建筑(无人机照片)。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正在罗斯海新考察站开展卸货作业和人员登陆工作。 新华社发2023...……更多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探访)
...南极考察的大尺度规划,综合考虑后勤运转、科学观测、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等要素,形成以考察站为中心的多圈层全域考察模式,考察范围可达到300至500公里的范围。 能支持智慧科考。新站采用了基于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管...……更多
...“雪龙2”号4月2日电题:“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新华社记者周圆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更多
9图速览!2023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亮伽马暴的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爆发全过程,“拉索”国际合作组在此基础上精确测量了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刷新了对伽马暴的认知。——陈圆圆【亲历者说】系列重大发现使“拉索”成为国际宇宙线研究的中心...……更多
...极地考察40周年。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开始,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奋战冰雪,书写着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这期间,武汉大学师生参与了我国39次南极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他们手绘了我国南极第一...……更多
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抵达香港
...研究中心邀请,“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抵达香港,开启为期5天的开放日交流等活动。“雪龙2”号船访港筹备委员会联合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在尖沙咀海运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2004年10月,中...……更多
...龙2”号3月29日电(记者周圆)记者29日从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获悉,本次考察期间,考察队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开展了冰下基岩无人机电磁探测,成功采集基岩电磁数据并实现了三维电阻率成像。这标志着我国在南极地质...……更多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部返回上海母港。翻阅航行日记、数据库、样品箱,看看考察队都带回了哪些成果。这是一组定格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的新纪录: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天惠”轮3船保障实施的南极考察;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更多
第40次南极考察进行中,探索神奇鱼类
...和大洋一系列科学考察任务。抵达阿蒙森海作业站位后,考察队员们首先开展了鱼类调查,来看记者从“雪龙2”号上发回的报道。“雪龙2”号抵达作业站位后,考察队员们开始了中层鱼拖网作业。下网后,大家暂时回到船舱内...……更多
...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研究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更多
...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船抵达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进行考察队员转运和物资补给等。本航次走航及大洋调查任务全部完成。考察队在南极洲边缘的阿蒙森海及邻近海域开展了水文环境、大气环境、海冰环境、海洋生物生态、海...……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俄罗斯宇航员:若遇见外星人 会请他喝茶
【目前正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夫奇宁表示,遇到外星人,自己会先请他喝茶、吃点东西,然后,一定会与他找到共同语言。】在2月7日举办的交流会上
2025-02-08 19:14:00
海上风电惊现黑天鹅?中国16兆瓦风机交付,欧美2300亿项目被取缔
“中国人偷走了我们2300亿的订单!”继华为5G、大疆无人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之后,我国又一关键领域技术突破让西方“刮目相看”
2025-02-08 19:23:00
潜蛟入海九重渊,丹心铸剑碧海垂。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
2025-02-08 17:22:00
寒风吹彻砺血性!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掀起冬季实战化练兵热潮
图片说明:战备拉动演练东方网记者曾炟,通讯员李岩、周永钢、徐鹏昊、陈昊2月8日报道:近日,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抓住冬季大练兵契机
2025-02-08 13:35:00
缅甸实兑市入口部分检查站遭武装狙击手袭击
缅甸实兑市的军事消息来源透露,若开军(AA)正在使用狙击手袭击国管委军方下属位于实兑市入口处长途公路沿线的一些检查站。消息人士称
2025-02-08 15:23:00
2月7日,寒潮席卷杭州,一股热浪却在萧山国际机场奔涌——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中勇夺桂冠的浙江特警们凯旋。连续5天的高强度比赛
2025-02-08 08:34:00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灾害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航拍摄影等领域,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
2025-02-08 08:34:00
授枪!军营里的“冠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冠礼是古代青年成年的重要礼仪,承载着成长与担当的深刻内涵。而在当代军营,同样有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那便是授枪仪式
2025-02-07 18:06:00
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外表看起来质朴温润的黄旭华
2025-02-07 18:22:00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德黑兰消息:伊朗新研发的“沙希德·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6日正式加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舰队,交付仪式当天在该国南部阿巴斯港举行
2025-02-07 20:16:00
美国亮对外军售成果,五角大楼定新竞争战略,三个方向中国需重视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24年对外军售成果,按照美方的说法,军事装备的销售额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18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9%
2025-02-07 21:48:00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今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今天中午,习近平主席为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25-02-07 18:45:00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据中国船舶719所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
2025-02-07 14:14:00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编辑:杨雁琳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2025-02-0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