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同事按粒分药”“邻里无接触分享试剂盒”疫情下,南京“好邻居”“好同事”让人感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于洁尘 李都 通讯员 吴婷 李莉 连日来,“阳”“居家”逐渐成了市民“朋友圈...……更多
2022-12-18 07:21南京,疫情,邻居,同事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京8月8日电 题:忠诚之歌——追记“红色传令兵”冯士友新华社记者刘亢、朱旭东一间普通的办公室,窗台上,放着一盆仙人掌。这是江苏省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员冯士友的遗物。“这么多年了,它就...……更多
你需“药”我来帮 江苏多地开启“余药共享”邻里互助模式
...“昨天吃了邻居给的布洛芬好多了,真的非常感谢。”在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龙池社区群内,张女士发了段感谢的话。前两天,突然发烧又没有药的她在群里求助后,很快就有邻居回复,并匀出了几粒退烧药。张女士吃完药后...……更多
2022-12-21 09:16江苏,邻里,互助,模式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3月5日凌晨,栖霞尧化门派出所接到身在广东省的市民陈先生电话求助,他在出差,本来说好同事小李晚上9点前一定把一个设计稿发给他,可是目前已经过去4个小时了,小李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他们已经连...……更多
...急又乱,怎么办?我阳了,是不是对不起家里人了?……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长宁区心理援助热线接到的咨询电话数量明显增多。心理援助热线的志愿者们,在电话那头用专业和温暖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咨询者,带给他们勇气和...……更多
...助共享做健康责任人”倡议书广大市民朋友们:按照新的疫情防控要求,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可以选择居家隔离、居家康复的办法进行药物治疗。当前,哈尔滨市药品供应在短期内面临较大压力,为有效缓解群众买药难的紧...……更多
南京新街口恢复往日热闹!萌犬出击,地铁公安守护“烟火气”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各位乘客,欢迎您乘坐南京地铁……”早上8:30,南京地铁迎来了早高峰,素有“中华第一商圈”之称的新街口人流量大,乘客们步履匆匆地奔赴工作岗位,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更多
全国多地呼吁涉疫药品共享,部分地区已开展“邻里互助”
...群众买药难问题。其中,12月15日,安徽合肥第139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商会提到,倡导近期有余药的市民,分享给亲友或其他急需之人。16日,芜湖市卫健委专家受访时表示,近期有余药的市民,提倡互助共享,分享给亲友...……更多
...疫情流行叠加冬季流感高峰,生病求医的患者不断增加,南京各大医院的诊疗压力陡然增加,尤其是急诊和发热门诊。骤增的门急诊量碰上无可奈何的减员,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在“黎明之前”...……更多
迎战“第一波冲击” 江苏各地白衣天使们“扛”上了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12月24日晚,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大厅灯火通明,护士马燕当晚负责看护5位病人。 通讯员 王娟 本报记者 余萍 摄12月24日晚,南京鼓楼医院一名护工在给病人喂营养粥。 通讯员 王娟 本报记者 余萍 摄 连日来...……更多
...燃眉之急,还有在卫生系统工作的校友为大家指导用药和疫情防控知识。“特殊时期,就应该互相帮助。虽然有的校友可能都没见过也不认识,但大家都伸一伸手,难关就过去了。”曹海兵说。在市区某公司工作的吴女士刚刚收...……更多
2022-12-20 09:12港城,药品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兴 吴春霞通讯员 段利雷1月12日清晨,当第一辆列车缓缓驶入站台,张菡笑已经等待在站台前。提醒乘客站在黄线外候车,指引乘客寻找车厢,俯身帮助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登...……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 题:电话打得进、车辆派得出、救治有保障——江苏急救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邱冰清1月19日下午4点20分,上一个任务刚结束,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北分站站长莫钧锐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7...……更多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日均呼入量近6000个,出车超1000次,南京“120”生命线高位运行——为生命奔跑的南京“120”呼吁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您好,这里是南京120,请讲”“病人现...……更多
心里有花开
...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人,是一路前行、一路留香的人。南京的一位老人,七十多岁才开始写作,为家人做完家务,趴在饭桌上写呀写,出版了一本自传式的小说,深受欢迎。勤奋努力的人,有香气。黄永玉是一个知名的老顽童...……更多
...院老人,不惧高温热心参与文明交通引导,主动请缨投身疫情防控……开封好人李霞是市委党校的一名普通职工,一直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用质朴的爱温暖需要帮助的人。 街坊眼中的“好儿媳”。生活...……更多
...开药,邻里之间送点药不用提钱,相互帮助是应该的。“疫情期间,我也想出份力,咱们楼老人多,想着住在一个单元,相互照应着少去医院肯定会减少感染。”在陶然亭街道中信禧园小区微信群内,居民通过发布、回复消息,...……更多
2022-12-17 02:43药箱,邻居,接触
“抗原阳了,这次我却一点都不慌了”
...期五,我开车到单位,一路畅通,很直观地感受到了这轮疫情给北京带来的冲击。记得今年上半年,上一轮北京疫情过去之际,三环又开始堵车了。转眼半年左右过去,想不到偌大的京城又空荡荡了。更想不到的是,如我...……更多
2022-12-06 18:10原阳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凝聚起超常之力,用生命护佑生命“保健康、防重症” 中大医院2800余名医护在行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保...……更多
...,抑或是志愿服务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2020年年底疫情管控期间,村里实行静默管理,出行购物很难。他知道以后便将自己家的食物分给邻居。邻居说:“小饶是个好人,平日里无论是帮忙买东西,还是处理网络故障,他...……更多
婆媳都是护士会有怎样故事?
...、同事、朋友亲切唤作“江江”的小圆脸、大眼睛姑娘是南京鼓楼医院护士江雨璐,熟悉她的人都会叫她“江江”。2017年,护理专业毕业后,江雨璐来到了南京鼓楼医院工作。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江江深有体会。...……更多
同事都“阳了”,我不去上班该算旷工吗?
...时到岗工作,有可能会被用人单位认为违反规章制度。以南京为例,目前可以通过 \" 南京的我 \" 微信小程序线上开具居家健康监测证明。 ……更多
2022-12-15 16:02同事
同事都“阳了”,我不去上班该算旷工吗?
...时到岗工作,有可能会被用人单位认为违反规章制度。以南京为例,目前可以通过\"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线上开具居家健康监测证明。 ……更多
2022-12-15 08:29同事
...口人工呼吸,直到120医护人员赶到邻居家中。“当时正值疫情高峰期,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当我第四次为老人进行人工呼吸时,老人的面部都已经有点凉了,但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一心想着把老人抢救过来。”回忆起当...……更多
春在溪头 情在心里
...的野菜端上餐桌的时候,正是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之时,疫情过后的这个春天,“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真是太美了。 ……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通讯员 尹宁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近段时间,药品储备不足成为居民群众的共性难题,面对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邓府山社区不少居民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反映,社区第一时间联...……更多
...700—800人次,是平时的好几倍,医护人员忙得脚不着地。南京江宁医院近日每天的接诊量超2000人次,超过历史最高峰,同时,因医护减员严重而工作量翻了几倍。宜兴市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从原本的40余人次猛增到400多...……更多
工人新村社区 举办“榜样的力量”分享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王明兰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通讯员供图晨报讯(通讯员 阮晓雪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件事、一段经历,看似平凡、简单,却能温暖很多身边的人。家住南京...……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近日,雨花台公安分局梅山派出所接到市民王女士报警,称自己老伴外出一直没有回来,需要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王女士的老伴李先生因中风腿脚不便,每天都会外出锻炼。当...……更多
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是他最大的追求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马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正国: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是他最大的追求……更多
2022-12-15 06:21踏踏,实实,工作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6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获悉,经陕西省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陕西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
2024-06-24 14:22:00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8次高考没过二本线,直言心情烂透了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谢茂杜光然6月23日晚10时,四川省2024年高考成绩开放查询。备受网友关注的成都“高考钉子户”梁实
2024-06-24 13:55:00
韵动北京·丰宜福台公园夜跑再现丽泽金融商务区
来源:极目新闻6月22日晚,2024中国田径大众达标健身步道系列赛暨韵动北京·丰宜福台公园夜跑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运动休闲公园鸣笛起跑
2024-06-24 13:48:00
兄妹因拆迁款吵12年,法官调解唤醒亲情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孙婷婷通讯员刘畅董星星为房屋征收补偿款,一对亲兄妹吵了12年。近日,经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仓埠人民法庭法官调解
2024-06-24 13:56:00
湖北咸宁:以“汛”为令 多方联动应对暴雨袭击
来源:极目新闻已进入梅雨期的长江中下游降雨范围扩大,汛情增多。6月21日晚以来,湖北咸宁持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汛情就是命令
2024-06-24 13:56:00
长江武汉段单日再涨水0.76米,斧头湖超设防0.25米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庞正通讯员张强窦亦然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截至6月23日8时,长江武汉段较前一日再涨水0.76米
2024-06-24 13:59:00
人工造林为晋披绿装
来源:极目新闻新华社太原6月23日电(记者柴婷)长城脚下,黄河岸畔,40多年来,山西偏关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实现了从“天高愁涧壑
2024-06-24 13:58:00
武汉库调运中央应急救灾物资支援冀豫抗旱救灾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黄忠实习生魏舒婷为全力支援抗旱救灾工作,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指令,6月18日,由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负责日常管理的中央救灾物资武汉储备库(以下简称
2024-06-24 13:59:00
以古为师 赓续文脉 傅田田工作室首届师生作品展开幕
书法,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一笔一划,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古人万千的智慧。从殷墟甲骨、六书造字,到篆、隶、楷、形、草
2024-06-24 14:53:00
武昌滨江一眼望到八分山,武汉能见度超20公里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宋枕涛6月23日傍晚,经过连日梅雨洗尘,江城武汉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记者在武昌临江大道极目远眺
2024-06-24 13:59:00
小刻刀大工匠 淄川实践学校学生体验篆刻艺术
鲁网6月24日讯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有着醇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近日,这门被许多人看来是比较“小众”的艺术被请进了淄川实践学校的课堂与学生们来了一场近距离接触
2024-06-24 14:17:00
【文化金家岭】穿越古今,探秘甲骨文
鲁网6月24日讯近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康城社区趣味甲骨文课开课。课堂以甲骨文为媒,架设起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引领居民穿越时空
2024-06-24 14:19:00
咸宁咸安1.2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同心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胡迪凯通讯员张欢李婷婷6月22日21时许,湖北咸宁市咸安区高桥河双溪桥镇三桥大屋石三级电站河段
2024-06-24 14:10:00
暴雨来袭,沌口派出所民警连夜巡查排隐患
来源:极目新闻00:07极目新闻记者王佳文通讯员谢威6月21日晚19时30分许,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沌口派出所民警段永强和中营寺社区物业经理付华荣冒雨对辖区进行巡查
2024-06-24 14:11:00
人工智能+大数据,湖北高校首个户外智慧健身中心投用
来源:极目新闻00:07极目新闻记者邹浩摄影记者黄士峰通讯员张丽一键体测身体指标、动感单车联网PK、无绳跳绳四人对战、智慧健身大数据展示……近日
2024-06-24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