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直击南京“医”线:咬紧牙关坚守阵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7 00: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程晓 王婕妤 蒋晓春

当下,新冠疫情流行叠加冬季流感高峰,生病求医的患者不断增加,南京各大医院的诊疗压力陡然增加,尤其是急诊和发热门诊。骤增的门急诊量碰上无可奈何的减员,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在“黎明之前”,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第一道“防波堤”。

急诊科医生:能坚持,怎么都得坚持

“近一周,本部急诊单日就诊量约为平时的两倍,最高达到1330人次,发热门诊单日最高就诊量达1168人次。”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秦海东介绍,目前医院除了呼吸科在收治这些病人,其他科室包括心内科、肾科、消化科等,几乎所有科室都在不分专业地收治患者,同时医院也组织了专门的专家组对各个病区的病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收治。秦海东自己身体也不适,经短时间休息稍微缓解后,又立即回到急诊投入工作。

记者了解到,急诊科白班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交接班,夜班则从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8点,但是现阶段,很多急诊科医护人员常常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主治医师徐超的微信朋友圈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13个小时,190个病人,午饭晚饭都没吃。”即使累到嗓子全哑说不出话来,他心里想的却是可以给急诊一线的同事们“有个交代了”。

急诊科输液室工作群里,护士长邓净正在根据护士们的身体状况安排工作。“护士长,我也发烧了,刚用体温计量的37度5,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烧上来,两耳朵发烫,喉咙有点不舒服。”一名护士在群里说道。这名护士是当天大夜班,邓净刚想安排她先调班,那名护士又发来一段话:“今晚的大夜班我继续上,我会带瓶退烧药在身上,放心。”邓净介绍,在第一波新冠感染的大规模冲击下,大部分护士均出现了发热,但她们仍带着病发着烧主动返回工作岗位,甚至是发烧倒在了夜班岗位。有的护士刚做完肺结节手术两个月不到,也没有休息,坚守在岗位上。

没有时间喝水,没有时间上厕所,没有时间吃饭……急诊科医生金晶笑称自己是“四无人员”,因为还没时间照顾生病的家人。然而她却很坚定地告诉记者:“再苦再累也能坚持,怎么都得坚持,这是职责。”

儿童医院:连轴干为新生儿撑起保护伞

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的病房内,不时传来患儿的哭闹和咳嗽声。这里目前收治着出生仅数月的近100名患儿。这些尚不会牙牙学语的小婴儿在感染了新冠后,全靠医生和护士去观察、治疗。“因为收治的宝宝核酸阳性,科室医护普遍感染新冠,患儿数量又在暴增,压力确实很大。”新生儿医疗中心程锐主任向记者介绍。

平常一个病区收治大约60名患儿,现在一个病区最多时收了102名。两个治疗组四名主治医生、六七名住院医生,就要负责整个病区的患儿治疗,这就使得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吃饭、上厕所、喝水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事,医护们都忙得没有时间解决。

新冠疫情持续的这两周,程锐和科室内的大多数同事都“阳”了。“只要不发高烧,能坚持上班的都返岗。”程锐的嗓子至今还是沙哑着,讲两句话就会停下来咳嗽一阵,歇一歇才能再讲话。像她这样连轴干的同事还有很多,不少人已经连续上了十多天班。

“目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期,很多家庭出现聚集性发病,家有3月龄以下的婴儿被家庭其他成员传染,也出现了发热和咳嗽症状,家长就很着急要上医院。”程锐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先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评估,再决定是否上医院:一是观察宝宝脸色。看脸色有没有发青、发灰、发紫等低氧的表现,如果脸色不好,就需要及时送医;二是观察宝宝吃奶的情况。如果宝宝吃不进去,不哭、不动,也需要及时送医;三是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尚可,哭闹如常,可以在家继续观察。若出现嗜睡、萎靡、过度兴奋等症状,需及时送医。

程锐说,新生儿发热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并无直接关系,家长在观察宝宝的状况时不要以体温高低作为判断的依据。同时,2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尽量不服退热药,用药一定要秉承简单的原则。如果一旦出现发热,可以通过解包降温、洗温水澡、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的方式。宝宝出现流鼻涕、鼻塞的症状,可以通过吸鼻器,将鼻涕吸出。宝宝咳嗽的话,可用止咳剂,或者使用开喉剑,缓解喉咙不适。

程锐表示,从目前临床上来看,新冠宝宝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发热过程持续在2-3天,没有基础性疾病的患儿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以轻症为主。有个别发展成为肺炎的新生儿,通过吸氧等方式也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120:呼入量激增,多方调度支援“生命热线”

“最近的120呼入量,是平时的5倍。”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科长严智勇告诉记者,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叠加冬季各类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进入高发期等因素,南京120急救电话呼入量和派车量从12月14日开始呈快速增长趋势,到12月20日呼入量超过一万次,且还在继续增长。

记者在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指挥中心现场看到,调度员沙哑的声音此起彼伏。严智勇告诉记者,目前呼入量正在快速增长,为此他们根据应急预案积极挖掘潜力,扩充调度席位,由原来的11个扩充至27个。严智勇表示,因为呼入量增加,急救中心做了很多调整。比如,调度员带病坚持,加班加点工作,吃住在单位,每人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此外,还积极从内部挖掘潜力,安排行政人员去支援接听120急救电话等。市卫健委也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支援调度工作。

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调度长张熙介绍,为了尽可能多接电话,急救中心已经全速运转起来,每人每天要接听电话700多个,较日常多了3倍。

而在一线的急救医生们同样辛苦。在周末的24小时轮班中,明基医院急救分站急救医生刘广钊共出了21趟急救任务。这意味着自交接班到岗开始,刘广钊几乎一刻也没能休息,全天候奔赴在出车急救的状态中,吃饭喝水都几乎挤不出时间。看着等待急救而焦急的患者与家属,刘广钊稍作调整后还在带病坚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院中,急诊科被称作“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急诊科的医生们则时刻奔跑在“生命线”上。在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急诊科,这里则是一个通力协作的大集体,大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争分
2023-08-18 10:08:00
泗县“321”模式全面推进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建好基层“两个阵地”建好镇级防治站。依托镇卫生院急诊科,设置卒中门诊、胸痛门诊,抢救室内新增身高体重秤、台式血压计、溶栓称重床等;院外、院内、门诊楼、住院楼等处设置胸痛、卒
2025-01-08 15:56:00
每一分钟都是生死竞速
...州日报每一分钟都是生死竞速——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何德剑何德剑 主任医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英国皇家全科学院访问学者,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
2023-07-11 00:13:00
最美医生|“急诊先锋”崔磊:以细心和耐心坚守急诊“阵地”
...,记录他们以行动践行救死扶伤的点滴瞬间。记者孙淑玉急诊科是个24小时永不熄灯的地方,也是与病魔搏斗的第一战场。作为急诊科负责人,烟台业达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崔磊的
2023-07-14 15:23:00
南陵县急救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中心接到运行后的第一个求救电话,中心调度员在县医院急诊科专家的带教下问清楚患者地址、病情并核对电话后,对病情做了评估,在1分钟之内将出车指令派发到距离病人最近的县医院急救分站
2023-09-26 00:53:00
120应急反应时间缩短至9.05分钟
...到大桥镇,一来一回至少要1个小时。”宾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卢凤燚告诉记者,现在120直接接通指挥调度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就近指派乡镇卫生院出车接诊。乡镇卫生院到现场评估病人
2023-02-03 06:18:00
...征数据已通过智慧院前急救系统,实时传输至博野县医院急诊科大屏。“值班医护人员会根据大屏上显示的各项体征立即开展救治准备,并指导随车医护人员先行给与患者口服急救药物。”据了解,
2023-11-15 23:20:00
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急诊科院前急救团队:紧握生命接力第一棒
...效的“止疼药”和“安心剂”。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急诊科院前急救团队不分昼夜,全年24小时在岗待命,他们时刻绷紧着使命之弦,每一次任务都上演着“生死时速”。急诊科院前急救团队
2024-06-12 10:09:00
...就在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忙碌的同时,固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忙得不能停歇。已经连续工作36个小时的急诊科负责人李兴国拖着疲惫的身躯,穿梭在病床和患者之间,顾不上休
2023-01-08 07: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