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襄樊之战胜利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我们都知道刘备集团失去荆州是十分惋惜的一件事,那么我们来推翻历史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孙权没有偷袭荆州,关羽也打赢了襄樊之战,占领了这两个地方,那么刘备集团能否以襄樊为依托统一三国呢?其实这对刘备来说依...……更多
襄樊之战,曹操险些放弃中原,关羽大意失荆州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地区和东三郡,刘备集团的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意气风发的刘备摩拳擦掌准备进攻凉州,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也派遣军队围攻襄阳和樊城,曹操在军事上处于绝对的守势。假...……更多
正史中的关羽,为何会突然发动襄樊之战呢
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所以会发动襄樊之战,是因为刘备下令这么干的。然而在正史中,刘备却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那么问题来了,正史中的关羽,为何会突然发动襄樊之战呢?襄樊之战襄樊之战,前期打得非常顺利,名将曹...……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一个特别神的人——庞德
...德和马超一起投降了张鲁。马超看张鲁太弱,转头投奔了刘备。不知道是看不上庞德,还是啥原因,没有带上张鲁,庞德成了张鲁的部下。等张鲁投降曹操之后,庞德成了老对手曹操的手下。然后庞德的神经病就爆发了。还是襄...……更多
盘点刘备一生颇为忌惮的四大名将
和曹操一样,戎马一生的刘备也是一位马上天子,而且他一生经历坎坷,虽是汉室宗亲却早已家世败落,直到赤壁之战后在风云际会之下拿下荆南四郡,才有了和曹操孙权角逐天下的资本,不过在连续拿下益州、汉中和东三郡...……更多
襄樊之战损失了哪些大将呢
襄樊之战,刘备损失了关羽,那么曹操孙权,又损失了哪些大将呢?说出来真丢脸!襄樊之战襄樊之战,其实和汉中之战有很大的关系!汉中之战的前中期,刘备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但都不是曹军的对手,就连张飞马超这...……更多
孙权、曹操、刘备三大枭雄帐下的首席谋臣和头号名将,都是谁?
孙权、曹操、刘备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三大枭雄,他们实力超群,手下人才济济,有不少名将和谋臣,这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最大底气。孙权、曹操和刘备手下的首席谋臣和头号大将,都是谁?一、孙权孙权手下的首席谋臣,是...……更多
真实历史上的关羽杀了多少大将?
...如何死于非命?且让我们回到汉末乱世,见证真实的武圣。刘备麾下悍将关羽如何从无名小卒成为一方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令长安朝廷焦头烂额。在这乱世中,有个叫刘备的小卒也汇聚起一股势力。这个曾经辗转做过沛...……更多
...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还有一次是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集团已经呈现战略主动权,关羽正领着荆州兵马攻打襄阳和樊城,这里是曹操在荆州的最后一个据点,假如丢失这块地区,那曹操的核心地区宛城、许昌、洛阳就直接...……更多
如果这四位绝世名将没有死,能否改变三国呢
...到了吕蒙和陆逊期间,竟然直接选择了和曹操合作,进攻刘备,破坏自己的基本盘,令人大跌眼镜!而从此时开始,东吴其实就已经走向了衰败,剩下的日子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毫不夸张的说,周瑜死,孙家亡,东吴后续的故...……更多
如果由赵云坐镇荆州后方,孙权还能偷袭成功吗?
从史书记载来看,关羽北伐的时候,刘备派赵云守荆州,在后方辅助关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多
2022-12-15 20:21孙权,赵云,荆州,成功
如果按照《隆中对》的计划,关羽从荆州发动北伐,能取得成功吗?
...北伐战略计划有可能成功吗?一、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性。刘备来到荆州之后,就对荆州虎视眈眈。他在荆州收罗人才,扩大势力,广树恩德,就是想趁机夺取荆州。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很明白。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更多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哪些重大的战略缺陷
...猛将不少,在边疆暴打羌胡,而草原部落又未统一。所以刘备只能割据,不能统一天下。至于失荆州是刘备外交没做好,孙夫人嫁过来刘备没有好好待他,孙夫人一走,他又不迎孙夫人回来,孙刘联盟裂隙极大。刘备和诸葛亮的...……更多
孙权为何不惜背盟也要夺取荆州
赤壁之战,促成了刘备与孙权的联盟,这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因为双方共同的敌人曹操的存在而存在,但是,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为当时形势的变化,曹操与孙权这对曾经的对手居然在暗中联合起来,孙权选...……更多
孙权为何非要杀死关羽,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其后为刘备指出,10年之内的发展方向,联合孙氏抗曹,伺机占据荆州、益州,如此便可以徐图天下。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是不是最适合刘备的战略?其实在刘备前半生创业...……更多
刘备召集众将,商议大事。他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徐庶为右军师,预留左军师之位给即将到来的庞统。诸葛亮和徐庶致谢后各自就座。刘备神色凝重地说:“如今,曹操占据五州,对荆襄虎视眈眈,挟天子号令诸侯。孙权...……更多
荆州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与战略价值
孔明未于刘备东征发言,甚至于没有积极谋取的企图,是否不取荆州的决策已成错误,这有待商确。从《隆中对》开始,孔明的计划本来就含有取荆州益州的钳型攻击,可见孔明的早期是赞成收取荆州。再从最后的孔明屡次北...……更多
聊聊刘备麾下镇守荆州的组合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兵分两路北伐中原是诸葛亮为刘备量身打造的基本方针,虽然庞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荆州始终是刘备称霸的重要基石之一,就算刘备入主益州之后益州成为政治中心,但镇守荆州的是蜀汉军中第二...……更多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因为汉中之战的大胜,夺取东三郡让刘备进位汉中王,或许这一刻,刘备觉得,兴复汉室的希望很快就到来,他拥有了当初刘邦的基本盘,而且握有半个荆州以及益州,还有连接汉中益州荆州的东三郡。但是...……更多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中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备遭受了惨败。由于他在这场战役中连营七百里,被吴将陆逊以火攻击败,让大家对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了疑问。连曹丕都讥笑他不知兵。那么,夷陵之战的失败...……更多
关于,终其一生,其对刘备忠心耿耿,事事皆为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考虑,但到头来,却落得身死麦城的悲惨结局。忠诚无错,但在枭雄并起的年代,忠诚最终会沦为权力的附庸。不懂权谋的关羽,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更多
武圣关羽一生最耀眼之战?曹魏两大名将一死一降,背后还藏着秘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迫使曹操放弃了汉中,至此,刘备集团达到最鼎盛时期。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夺取汉中并没有改变刘备集团在三方中最弱的地位。且不说势力最强的曹操,人家此时完全消化了北方和...……更多
刘备伐吴:正确战略方针与战术失误的遗憾
刘备在关羽死后伐吴的战略方针是对的,因为蜀国失去荆州后,已经没有北抗曹魏的实力,更别提攻陷长安洛阳了,襄樊之战也能看出东吴就是墙头草。刘备必须伐吴再次让蜀国拥有与曹魏抗衡的能力,否则就永远都是三足鼎...……更多
为什么山西人关羽,能指挥水淹七军
...关羽,却能熟练指挥水军,赤壁大战时率领水军成功接应刘备,襄樊之战时更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是为什么呢?运城紧临黄河,关羽可能从小会游泳、驾船关羽的出生地虽然在北方,但山西运城是黄河、汾河的交汇处(河...……更多
聊聊关羽征伐荆州之功过
...计划的战略不会漫无目的而无眼光,更不会是临时起意。刘备为君,关羽为臣,战争这种大事,理论上应有君主的事前授权,或是事后的承认,否则就是臣属擅权出兵。如果关羽真为擅兵,不管战争成败如何,此项为挑战刘备的...……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们的命运抉择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室皇室之后,很有雄才大略,以仁义著称,所以获得了三国很多人才的追随,但是三国时期,主动投靠刘备的10大名将,7人死于非命,魏延不是最惨的。一、关羽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更多
“万人敌”关羽的五次败绩
...百战百胜的战神,他也曾被这5人击败过。第一位:曹操刘备被吕布击败,走投无路之后,被迫依附了曹操。在此期间,刘备参与了衣带诏事件,准备联合国舅董承、长水校尉种辑、部侍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大臣,诛杀掉...……更多
蜀国的国君都没有被杀,可为什么就是杀害了关羽的后裔呢
关羽对刘备绝无二心,誓死效忠,并且在战场上也是相当的勇猛。在小说中,起初关羽和刘备还有张飞结拜为兄弟,找到一个铁匠为三人铸造武器,然后参加的镇压农民战争的战争,即使后来的日子大多都是和跟随刘备四处奔...……更多
曹丕是怎么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的
...方的曹魏兵强马壮,但是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多疑,他直到刘备大军走走停停,不敢轻举妄动,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好机会。章武元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随即刘备宣布伐吴,理由是为二弟关羽报仇。当年七月,刘备率领5...……更多
襄樊之战:关羽与曹仁的生死对决
...道深深的辙痕,那是蜀汉战事如火如荼的一年。这一年,刘备麾下的蜀汉军队行动频繁,锐气逼人。年初,刘备亲率大军进攻汉中,与曹魏的夏侯渊、张郃两大名将形成了对峙之势。正值寒风凛冽的正月,老将黄忠犹如猛虎下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