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3 18:37:00 来源:戏说三国

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中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备遭受了惨败。由于他在这场战役中连营七百里,被吴将陆逊以火攻击败,让大家对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了疑问。连曹丕都讥笑他不知兵。那么,夷陵之战的失败真的是因为刘备的无能造成的吗?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一、刘备选择伐吴的原因。

后人在评价夷陵之战的时候,一般对刘备伐吴的决策持批评态度。因为当时曹魏最强,蜀汉和东吴联合抗曹才是正确的战略。刘备对东吴发动进攻,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只能让一旁的曹魏坐收渔人之利。

当时赵云向刘备进谏,阐述的就是这种观点。而且无论蜀汉和东吴哪方获胜,他们的实力都会遭受巨大损失。这样他们与曹魏的实力差距会越拉越大,从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战役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战后曹魏一家独大,统一蜀汉和东吴只是时间问题了。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选择错误的战略,发起夷陵之战呢?这是因为在很多时候,人的理智是难以战胜情绪的。刘备面临曹魏和东吴两个敌人的时候,对东吴的仇恨要远远超过了曹魏。曹魏虽然篡夺了汉室江山,但是也给刘备自立的机会。原本刘备就是以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政治口号,对汉室朝廷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

而面对东吴则完全不同了。东吴和蜀汉原本是盟友,双方一起对抗曹魏。在赤壁之战后,双方对占领的荆州进行分配时,东吴要比较吃亏。刘备占有了六个郡中的五个,东吴只占有一个。不过经过湘水之争,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各自占有三个郡,比较公平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但是孙权对此并不满足,他要的是占有全部荆州。于是他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对荆州进行了奇袭。在占领荆州后,孙权对已经大军离散,被迫逃走的关羽也不放过。他在擒拿关羽后,立刻就地斩杀了关羽,并且把首级送给了曹操。

孙权夺走荆州,让刘备的《隆中对》战略毁之一旦,他还用斩杀关羽的行为,彻底与刘备撕破面皮,使双方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刘晔评价孙权的这个行为时说,关羽和刘备情谊深厚,刘备必然要为关羽报仇,否则他无法向世人和手下交代。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孙权为了防备刘备的报复,在联魏抗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对曹魏称臣,对曹操、曹丕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对于蜀汉政权,孙权根本没有表达任何和解的意思。直到刘备出兵东吴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与刘备的接触。只是他的手下诸葛瑾向刘备写信劝阻,还是空讲一番大道理,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

这一切都让刘备的仇恨无法压制下来,在情绪战胜理智的情况下,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不过,从刘备的立场出发,选择伐吴也有他的道理。为关羽报仇,稳定部下情绪是一个原因,而在曹魏和东吴的选择上,选择较弱的东吴比较容易取胜也是一个原因。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孙权积极向曹魏靠拢。如果刘备北出秦川,孙权很可能会趁机进攻峡口,图谋益州。这让刘备不但要进行北伐,还要留下重兵防备东吴。这就使得刘备原本单薄的兵力还要分散使用,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很难在北伐战场取得战果。

如果选择伐吴,那么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蜀汉的北方,曹魏不可能突破魏延防守的秦岭天险。在荆州方向上,曹魏被东吴阻隔在背后,不能直接参战。这样刘备只需要集中兵力对付东吴就可以了。从这个方面来看,刘备选择伐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二、刘备在战役中的指挥。

既然说刘备选择攻打东吴有着一定的道理,那么他在战场指挥上是否有失误呢?其实在这场战役中,蜀汉君臣还是比较乐观的,反倒是东吴君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因为东吴的胜利实在有几分运气,得来有很大的侥幸。

首先是在刘备出兵之前,他手下最得力的武将张飞、谋士法正都相继离世。这如同斩断了刘备的左膀右臂,让他的这场战役蒙上了一层阴影。张飞、法正的死对夷陵之战的影响,历史上早有定论。诸葛亮评论法正时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可以制止刘备伐吴,即便是伐吴,也不会让刘备遭此惨败。而对于张飞的死,后人评价说,张飞一死,蜀军可以不出征了。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正是因为张飞的死,使得刘备伐吴的军中没有了能征惯战的大将。为此,刘备被迫亲自出马,率领蜀军出战。这使得蜀军有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为了刘备的人身安全,不能采取过于冒险的军事行动。而且作为一国之君,刘备也不能身先士卒,去向敌人冲锋陷阵。

在刘备和陆逊陷入相持阶段的时候,没有法正为他出谋划策,使得他的处境更为困难。在汉中之战时,刘备面对夏侯渊的坚守无懈可击。于是在法正的谋划下,刘备采取迂回穿插战术,直取定军山。夏侯渊被刘备的行动所牵制,来和刘备争夺定军山,被以逸待劳的刘备军击败,夏侯渊也被黄忠斩杀。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完全也可以采取定军山之战的策略,从武陵山区出击荆州南部。这样,陆逊所部吴军将遭到刘备军队的前后夹击。他如果不迅速撤退,就只能和刘备进行决战。这样,刘备就可以在野战中打败陆逊,夺取夷陵之战的胜利。

但是由于张飞、法正的去世,使得刘备无法施展出击武陵的方案。如果他率领主力出击武陵,留下的牵制陆逊的军队很可能会被陆逊消灭。最终,刘备在多次引诱陆逊出击不成后,只得和陆逊进入对峙状态,给陆逊以可乘之机。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其次是曹操已死,继位的曹丕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其实,刘备采取和陆逊对峙的方针,对东吴并不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刘备位于长江上游,后勤补给要比吴军方便。而且在刘备和陆逊的对峙背后,暗藏着杀机。

这是因为在东吴的侧后,还有曹丕准备南征的三路大军,随时准备投入战场。如果当时曹魏出兵伐吴,东吴在曹魏和蜀汉的夹击下必然灭亡。东吴君臣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会度日如年,极力讨好曹丕。曹丕被孙权的阿谀奉承所迷惑,拒绝了手下伐吴的建议,给了东吴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时间。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第三,刘备连营七百里并不是分散兵力。刘备当时的兵力只有四万多人,这些人如果连营七百里,那将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其实,当时刘备占有了战场主动权,在长期的对峙中,刘备修筑了一系列的营寨,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

这个体系是十分完善的,那些营寨都建造在要点上,掩护着刘备的深远后方。对这个防御体系,东吴的将领也是心有余悸。在陆逊决定反攻的时候,这些吴军将领都有畏难情绪。他们对陆逊说,“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而且在陆逊试探刘备营垒虚实的时候,攻打刘备的一个营垒却打了个败仗。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陆逊选择火攻,按照平常的作战方式,东吴是无法攻破蜀军的营垒的,更不要说是歼灭蜀军了。因此,刘备的所谓连营七百里,只是后人对他的防御体系夸张的描绘罢了。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刘备的战场指挥还是可圈可点的。只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千古名将陆逊。在刘备实施诱敌之计的时候,东吴所有将领都要攻击,只是陆逊制止了他们。刘备的伏兵撤出后,陆逊坦言自己也没有识破刘备的伏兵,只是认为刘备肯定会有巧计。如果没有陆逊的阻拦,东吴就可能在这一仗中被打垮。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正是刘备的巧妙指挥,才让陆逊不得不认真对待。他对部下评价刘备时说,刘备是天下知名的人,被曹操所忌惮。并且说刘备是一个狡猾的敌人,而且经历的事件很多,在他军队刚刚召集出战的时候,考虑作战十分仔细周到,是不能与他交锋的。因此陆逊才采取了对峙的战术,将刘备的锐气磨掉,在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的时候才出击打败了他。

因此,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无能,而是他遇到了比自己强的对手。如果不是遇到了陆逊,而是面对其他的吴军将领,刘备早就把他们打败,夺取了夷陵之战的胜利了。

夷陵之战的惨败,说明刘备真是不知兵的人吗?

结语: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失败,让他遭到了曹丕的嘲笑,还被曹丕说成不知兵的代表。可是刘备选择攻吴是出于严谨的考虑的。为了替关羽报仇,消除部下的不满情绪,同时教训破坏盟约,背信弃义的孙权,再加上选择目标的利弊考量,刘备才决定伐吴。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的战场指挥也是可圈可点的。在战役初期,他将吴军一举击退数百里,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可是当他面对陆逊的时候,就感到力不从心了。由于张飞和法正的去世,使得刘备只得亲自上阵指挥作战,不能采取冒险的军事行动。最终双方转入对峙,被陆逊抓住了战机一举击败。如果不是遇到陆逊,刘备还是可能夺取夷陵之战的胜利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诸葛亮攻打东吴,刘备守蜀中,夷陵之战还会惨败吗
...是些二三流武将,这些人和诸葛亮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语。夷陵惨败后,蜀汉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就凭这个烂摊子,诸葛亮轻松平定南中叛乱,对抗曹魏虽然没有取得大的成果,但一直处于攻势,让数
2023-06-26 22:00:00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历史将会走向何方呢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被付之一炬。但是,在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时候,整个蜀汉政权都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这是因为蜀汉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完全可能取得胜
2023-10-18 15:18:00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刘备生前的最后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惨败于陆逊指挥的东吴军队。那么,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本
2024-11-07 19:55:00
刘备率七十万大军伐吴,为何会惨败
...一起,刘备感叹道,我当年发动七十万大军伐吴,最后在夷陵惨败,真是可惜。曹操说,你不算多可惜,我出动了八十三万大军伐吴,不也在赤壁之战打败了嘛。孙权则说,是啊,你们加起来都一百
2024-04-20 20:48:00
诸葛亮不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因为他没有能力阻止
...击。 但是我们看《诸葛亮传》中,会发现根本没有关于夷陵之战的记载。但是,通过《法正传》中的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夷陵之战的态度。他感叹法正英年早逝,说如果法正不死,
2023-03-02 21:26:00
...二年(222年)八月,刘备为重夺荆州率兵进攻东吴,却于“夷陵之战”中惨败,直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就此彻底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蜀汉巅峰势力:占据荆州三郡,西进攻占益州,北上夺
2024-06-02 06:12:00
如果由诸葛亮指挥夷陵之战,结局会变吗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对东吴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场战役的起因,是孙权派兵偷袭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东
2024-05-11 12:50:00
刘备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才能打赢夷陵之战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这场毁灭性的败仗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虽然事实证明刘备攻打东吴是错误的决定,可是在刘备出征的时候,蜀汉上下没有人认为
2023-06-15 16:20:00
刘备人生最后十个月是怎么度过的
...能力欠缺,且有经验的将领都没有同来。此次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以惨败告终,刘备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白帝城。或许有人问:刘备平日里很能听得进劝谏,为何此次不顾朝臣的一致反对,孤注一掷
2023-05-15 14: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游《闲居自述》乘物游心,澄怀观道。斗室之中,挥毫之间,置图纹印石于掌
2025-04-13 07:05:00
杭州日报讯 来到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是许多游客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处。其中的前山石坊,更是热门中的“打卡顶流”。这座石坊宽2
2025-04-13 07:05:00
他是清朝两广总督,却被英国人俘虏到印度,关进铁笼中供人观赏?
在历史上,经常不乏各种有着各种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们也许有着非常光鲜亮丽的前半生,最后还是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结局,相信大家第一反应便是“精忠报国”的岳飞
2025-04-12 21:31:00
丰臣秀吉等了她一世,却无法修成正果,丰臣秀吉:迎娶她18岁女儿
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枭雄,结束了日本战国乱世,统一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织田市——享誉日本的“战国第一美人”,相传拥有绝世美貌
2025-04-12 21:36:00
古代府邸的家姬身份有多卑微?客人来了必须陪睡,大多活不过18
提起古老的中国,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挺直腰板,有一种莫名的自豪骄傲。我们国家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五千年的岁月留下了太多的辉煌
2025-04-12 21:37:00
古代选秀要求有多高?现代没人能达标,看看你能闯到第几关
古代皇宫选秀要求究竟有多高呢?一共9个条件,每一条都夸张至极,现代没人能达标,你能闯到第几关呢?古代选秀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
2025-04-12 21:40:00
原创皇上大都活不过40岁,有5大原因,最后一个原因很尴尬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的皇帝数量不是你几个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的。据记载,五千年中,共有八十三个王朝,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但是
2025-04-12 21:52:00
兵力只有6万人,国土面积却比中国还大,美国都免费为其充当保镖
中国是全球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如此广阔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守护,而我国的兵力也是目前全球最多的
2025-04-12 22:17:00
《水浒传》宋江和阎婆惜的爱情故事,说来也是一段孽缘
宋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名声在山东郓城那是响当当的,但是宋江身材矮小
2025-04-12 13:57:0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为何难封?
在我国西汉武帝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武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卫青,文有司马迁、张骞、东方朔等人,为汉武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5-04-12 14:46:00
萧冰——艺术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萧冰诗词书法作品】风骨静雅幽兰清淡菊,虚怀翠竹傲寒梅。岩松面壁真君子,风骨冰心横冷眉。【萧冰诗词书法作品】学书心得点落高天飞石来
2025-04-12 15:55:00
东营海葬丨农民书画家回归自然的诗意终章
在骨灰撒海船只的舷窗旁,李女士静静地望着外面翻滚的浪花,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父亲作画时的样子、父亲曾经的教导像过电影一样一帧帧地在她脑海中闪过
2025-04-12 11:41:00
上游书话丨南风子:把心安在竹影里——杨柳散文集《花窗》细读札记
把心安在竹影里——杨柳散文集《花窗》细读札记文/南风子人生四季,既有春花、夏风、秋月,也有冬雪。每当我的心被冰霜覆盖,我总爱打开散文集《花窗》
2025-04-12 06:38:00
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亮相张择端故乡潍坊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通讯员 张大功 潍坊报道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4月11日
2025-04-11 20:06:00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唐朝的千古盛世,开创了“贞观之治”,不仅被百姓爱戴,被群臣尊重,甚至还被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有一个终身都抹不掉的污点
2025-04-11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