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冯梦龙20岁中秀才,61岁才当县令,71岁进行反清复明大业
提到冯梦龙,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明代文学家、作家,语文教科书上的大名人等一系列头衔。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甚至今天影视剧、相声等从业人员,都要感谢冯梦龙。...……更多
揭秘古代秀才:享有特权却难以养家
...像明代著名的白话文小说《三言二拍》中的“三言”作者冯梦龙,就是一个秀才出身。冯梦龙在青年时就考中了秀才,之后开始了写书之路,而他靠着写书,就赚取了不少财富。总之,古代的秀才们,除了朝廷发放的专项补贴之...……更多
晚明文坛奇人冯梦龙,落魄失意了一生,作品却流传千古
晚明文坛叛逆奇才冯梦龙,少年成名中秀才,但后来迟迟考不上举人,爱上青楼女子却无钱为其赎身,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被卖给有钱人,60岁才成为知县,然后仕途止步于此,又历经亡国。他的一生,没有逆袭,只有叛逆,只有...……更多
...并属性□陈锦戴大宾是莆仙民间家喻户晓的明代神童。在冯梦龙编著的《古今谭概》中,也收录了两篇跟戴大宾有关的文章。其《戴探花》篇介绍道:(戴)八岁游泮(考上秀才),十三中乡试(中举),十四以探花登第。亡何...……更多
道光时期一位总督总是随身携带着灵牌,背后故事令人感动
...家人将栗毓美告到县衙,要他杀人偿命。半夜闻警,浑源县令立刻带着仵作衙役赶至,遍勘现场后查找,却无丝毫线索。案发时唯一在场的就是栗毓美,而他醒来时蒋先生之子已经横尸床下,他也讲不出来谁来过屋里。浑源县令...……更多
聊聊明朝的一桩谋杀案
...了灭口,好一个最毒妇人心!\"公堂之上明镜高悬,自大县令草草结案待第二日一大早,文达节便到县衙门去告状。他称,自己妻子和别的男人有染,他便借口自己外出值班的时候,半夜回来意欲捉奸。但是,当他开门的时候,...……更多
李煜派大才子出使北宋,为何朝中无人敢接待
...。就比如赵匡胤找文盲侍卫接待徐铉来说,这件事记载于冯梦龙的《智囊全集》,用冯梦龙的话来说,就是“以愚困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以文盲侍卫应对大才子,可不就是秀才...……更多
济南高新一实验家长走进课堂之《波斯寻宝》
...到《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凌濛初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根据故事中设计的名词,丁煜璇爸爸为孩子们图文并茂地普及了...……更多
太后想吃大鱼,秦桧为何送去百条烂鱼
...于迎合上司(宋高宗)才让他能够善终。关于这一点,在冯梦龙的《智囊全集》第十部·杂志中便通过一件“太后索大鱼,秦桧却选择送烂鱼”的事例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样的“智慧”也正如冯梦...……更多
李时珍:弃文从医的秀才
...名声很大,有很多文人名士都慕名拜她为师,其中就包括冯梦龙、王世贞,甚至连她的父亲王锡爵和叔叔王鼎爵都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释道一体”理论以及辟谷修炼之法。李时珍第一次拜访王世贞的时候,恰好赶上王焘贞刚...……更多
聊聊南汉时期官员、诗人——黄损
...时期扬州第一名妓薛琼琼还有一段动人故事流传于世。在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也对黄损有生动的描述。著述甚多,兼及道法,诗集有“桂香集”,今存诗四首。有书壁诗:“一别人间岁月多,...……更多
...孙山甚至身无分文在外漂泊终老至死也无法返乡。不知道冯梦龙是不是从这儿入闽的,当年他受命出任寿宁县令,为他的“三言”留下了八闽的一页。曲折的驿道在山间盘旋,途中与一条起伏的水泥路相交,这条路正是我来时途...……更多
在古代,新科状元一般可以担任什么官职?
...做官的。佼佼者或者运气好的人,通常可以担任一个县的县令,或者中央六部的办事员。少数人,还可以进入翰林院。至于运气不好的人,要么一直担任闲职,要么去地方担任一个县令的助手。有人熬了一辈子,也不过升任为一...……更多
《繁城之下》结局或有大反转:县令不是陆不忧,宋辰主导了一切?
...的第11集剧情来说,算命先生绑在驴身上的纸条上写着“县令就是陆不忧”,在结合所有的作案时间,以及小拇指有指甲,还有算命先生在公堂上的那一句“眼熟”,以及曲三更拿着纸条去找陆直合作,种种的线索都指向了县令...……更多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以下三种搭配,越早明白越好
...差不齐”。夫妻早早谋划未来,才是顶级的聪明。在作家冯梦龙的小说里,有一个叫钝秀才的男人,父亲本是官员,生活也很富足。但是父亲被罢官之后,所有的富贵,都弄丢了。当父亲过世之后,他居无定所。幸运的是,未婚...……更多
他因为一个字和皇帝争执,结果把状元给丢了
...旭才知道,那赵大官人就是仁宗皇帝!这个故事出自明朝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因争论一个字,仁宗让赵旭榜上无名,落魄后的赵旭在茶馆又巧遇仁宗,因为承认了是自己读书不精,仁宗很高兴,让他...……更多
...英的《捣衣图》。晚年文徵明名满天下,声望极高。明人冯梦龙说:“人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成,晚达者未必不达。”大器晚成的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甚至被称是“四绝”全才。他的绘画成就极高,因其...……更多
简介明朝锦衣卫沈炼
...(今怀来县新保安镇)西街为他建立了祠堂。追谥号忠愍。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以《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记述了沈炼的这段悲惨故事。沈炼的侄儿沈京、孙子沈良卿和他们的后代一直留在保安州,求学成家立业。天下士人推崇...……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明目张胆破坏规则的行为,身为县试道统的维护者,当地县令自然不允许金圣叹之流存在。因此,考完第一场,金圣叹就被除了名,并被禁止再入考场。但金圣叹还颇具圣人情结,他无意考取功名,却又十分想成名,想走捷径做...……更多
最理想的夫妻关系,不是门当户对,而是下面的“三种搭配”
...齐”。明智的夫妻早早地规划未来才是最高明的做法。在冯梦龙的小说中,有一个名叫钝秀才的男子,他的父亲原是官员,生活富足。然而,父亲被罢官后,一切财富都化为乌有。在父亲去世后,他无处安身。幸运的是,未婚妻...……更多
古代的“穷秀才”真的穷吗?那得看和谁比
...朝时期的秀才是三年录取两次,需要考三次,第一考是由县令主持的县试,过了县试以后是府试,也就是第二考,由知府主持的考试,这两关都过了就是童生了,这个时候仅仅算是有了考取秀才的资格了。古代的“穷秀才”日子...……更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总书记的用典智慧②
...饵在钩上,但耐不住饵香诱人,遂张口咬饵,终被钓去。冯梦龙的点评一针见血:“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用许衡的话来说,这就是“心无主”。“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正因其“难”,须得下...……更多
古代县官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哪个县长敢轻视?就算举人再落魄,当个县长幕僚,也是县令的左膀右臂,轻易得罪这样的人好吗?如果举人不再当官,在家隐居,县长也不敢小看,万一人家同学有当大官的呢?或者,人家老婆后面有大后台呢?所以说,七品...……更多
韦睿:智勇双全的南北朝名将,被敌军畏称为虎
前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为了启发世人心智,编撰了一本智慧“教科书”《智囊》。在“兵智”一章中说,为将用兵“仁义礼智信”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就是“智”。有百战百胜的,也有不战而胜的,有光明正大取胜的,...……更多
秀才是古代高学历的代名词,为何之后地位会一落千丈?
...得那么吃香了。再加上有些秀才空有抱负,无法干出一番大业,却整天卖弄文墨,这样的行为也令更多老百姓对秀才这个人设反感,地位自然一落千丈。 ……更多
《唐伯虎点秋香》背后的真实人生,传说越美好现实越不幸
...事的名字本应该为《陈公子点秋香》,而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主角变成了唐伯虎。作为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唐伯虎点秋香》被广泛流传,不管是小说、戏曲、电影、电视剧都演绎过...……更多
...尧进入官场之后也是一名清官能吏,他最初在江南某县做县令,为官风格就是敢为民说话,能为民做主,也因此在康熙数次南巡时发现了这个为官廉洁奉公,敢于秉公执法的清廉县令。康熙中后期官场腐败很严重,康熙虽有心整...……更多
古代读书人放到现在都是什么学历
...京右都御史的高官。如果不幸没有做官,但至少也享受见县令不跪,免除数十人和若干亩的税和徭役等特权,因此就会有许多人为了不担徭役而自愿卖身为奴,奉献田产。类比现在,当官的举人相当于地方实权县处级干部,没当...……更多
古代的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相当于今天什么学位?
...至少会有个官职来做的,再不济者,也会混一个地方上的县令来当当,而这就比举人强得多,很多举人熬了一辈子,临退休前能当上县太爷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而进士起步最差的就是县令,因此就可以这么说,进士的起点,就相...……更多
郦食其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最后却被放到锅中活活煮死
...陈留此战略要地为根据地。郦食其返回陈留,逐步收买了县令的心腹。在刘邦军队到来时,县令开城投降。毫无血肉牺牲,刘邦就轻松占领了陈留。陈留后,刘邦任命郦食其为谋主。郦食其将这里作为大本营,网罗谋略。他采取“忍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