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内蒙古总播意向超1.3亿亩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日前,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春播第一耧”暨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现场会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小麦示范园区举行,拉开了全...……更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村集体齐增收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多样性服务,让农牧业生产规模化、基地化、机械化、订单...……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2月27日电 (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2月27日,自治区春播第一耧暨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现场会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举行,标志着全区春播生产从西向东拉开序幕。在光明村万亩硬质...……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技下田地 增产有底气本报呼和浩特4月20日电 (记者丁志军)谷雨时节,清晨行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的小麦连片种植区,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麦苗组成一幅生机...……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2月23日电 (记者 薛来 图古斯毕力格)2月23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和磴口县双双拉开小麦春播序幕,今年两地分别计划种植小麦24万亩、8万亩。在杭锦后旗沙海镇八一村高标准农田里,...……更多
【人民日报看内蒙古】节约资源 反对浪费——内蒙古巴彦淖尔:灌区农业用水要精打细算
...(上))制图:沈亦伶、张方磊灌区农业用水要精打细算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几”字弯北端,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4倍。这里的河套灌区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地区生态安全高度依赖引黄灌溉。作为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更多
“畜牧专家成了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临河区“畜牧专家成了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 □本报记者 薄金凤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舒近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五组村民张建忠家的羊圈里,驻村第一书记孙亚红正戴着手套,...……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3月30日电 (记者 薛来)3月29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获悉,内蒙古小麦科技小院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成立。通过科技小院,有针对性地将最新小麦科技成果(新基因和新...……更多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今年春节假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中一派繁忙景象,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挂灯笼。除夕之前,该村党支部书记武云在家准备了几道家常菜,招呼几位村“两委”成员来家中做...……更多
内蒙古:种地从“跟着感觉走”到“数据说了算”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日电 题:内蒙古:种地从“跟着感觉走”到“数据说了算”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面朝黄土背朝天,牛耕人背满身土”,这是传统农业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更多
小麦“干播湿出”技术促增收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五原县小麦“干播湿出”技术促增收 本报巴彦淖尔4月23日电 (记者 薄金凤)“我种了3000亩小麦,采用的是‘干播湿出’技术,出苗率高。”五原县新公中镇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郝存林对记者说...……更多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内蒙古全方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能节肥又省工高产还增绿“冬闲”时节正值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黄金期”。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查干敖瑞嘎查,大型机械往来穿梭,经过平整...……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呼和浩特4月17日讯 (记者 薛来 见习记者 薄金凤)近日,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广纳英才”专项引才活动走进内蒙古大学,邀请自治区各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巴彦淖尔施展才华。活动中,巴彦淖尔...……更多
巴彦淖尔首次使用“耘醒种”技术播种小麦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3月29日电 (记者 薛来)3月28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巴彦淖尔市首次使用“耘醒种”技术播种小麦,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增产增效。据介绍,“耘...……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麦后复种 田地生“金”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9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麦后复种田地生“金”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优质玉米主产地。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地因地制...……更多
坚持不懈 苦心治理盐碱地变“新粮仓”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李二珍支持单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仲春时节,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渐渐“苏醒”,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的田野里,繁忙的播种开始了。从实验室里一袭白衣手执试管到田间地头...……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韩雪茹装箱、出库、装车……春节之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包尔盖农场扶贫产业园内的内蒙古沃原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鲜食玉米库门前一派繁忙景象,几辆装满鲜食玉米的大卡车整装待发。几...……更多
巴彦淖尔市率先开展磙耙保墒工作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全力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巴彦淖尔市率先开展磙耙保墒工作 本报巴彦淖尔2月18日电 (记者 薛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获悉,2月17日,巴彦淖尔市在全区率先召开2024年磙耙保墒现场会,邀请农业深...……更多
...9日上午,在京蒙农畜产品流通合作推介会现场,“生态内蒙古 绿色好味道”的主题标语格外醒目,众多来自内蒙古的美食更是勾起了与会嘉宾的食欲。如何让“蒙”字号美食走出新路子?参会嘉宾“以食为媒”,纷纷为“蒙”...……更多
“塞外粮仓”种麦忙
...,受种粮补贴多、收益稳等利好因素影响,“塞外粮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户紧抓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抢播小麦,确保早出苗、出好苗、产好粮。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农户播种小麦。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连日来,在临河区狼山镇...……更多
内蒙古巴林右旗: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造血”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牲畜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草原上觅食。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本报记者 张景阳农业备耕,牧业接羔,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农牧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今年,养殖户王国明家的羊膘肥体壮...……更多
秋收时节,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农户利用北斗导航、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机械化收获,促进农业生产便捷高效、提质增产。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5月5日电 (记者 薛来)5月5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获悉,今年该市承担1个自治区“看禾选种”综合平台建设任务,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规划,选定农高区内临河农场七...……更多
...“今年化肥买够没?”“播种机供应得上吗?”日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春耕备耕第一仗”正在打响。为保障小麦春播稳产高产,双河镇党委早抓实干,组成党员助耕队,宣传政策、保障农资、参加劳...……更多
达成采购意向金额超9亿元 京蒙农畜产品流通合作推介会举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 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与北京市商务局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协办的“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京蒙农畜产品流通合作推介会日前在京举行。活动期间,京蒙...……更多
“农活轻松多了”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当前正全力推进春耕春播各项工作,科技成为其中一大亮点。“如今有了机械,农活轻松多了。”在临河区八一乡长丰村的农田里,临河区农牧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大红一边指挥犁...……更多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智慧农牧业是啥样?也许这个问题放到以前很难回答。如今,承包智能温控大棚的詹春霞也能就此侃侃而谈:“浇水用滴灌,施肥有水肥一体化设备,遮阳网、保温帘都是全自动,瓜熟了只要在手机上点一...……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网呼和浩特3月7日电 (记者 白建平)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发言中,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长王志平对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谈了自己的想法。王志平说,今年的《政府...……更多
草原减压“绿起来” 牧业转型“富起来”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内蒙古扎赉特旗草原减压“绿起来”牧业转型“富起来”张文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4月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大地,寒流渐渐退却,千里冰雪逐渐消...……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全力打造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示范市 □本报记者 薛来为进一步提升玉米单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月23日,巴彦淖尔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研所签订《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绿色高产技术...……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临沂市兰山区精神病医院职工现场体验“包粽子”,包出浓浓幸福感
大众网记者 马小双 通讯员 吴晓晨 临沂报道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百姓以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活动来祭祖
2024-06-06 15:57:00
早餐别总是喝粥吃馒头了,教你这样做,营养美味,大人小孩都爱吃
本期导读:早餐别总是喝粥吃馒头了,教你这样做,营养美味,大人小孩都爱吃早餐是一日三餐中,很重要的一餐,很多人为图方便,早餐喝粥吃馒头
2024-06-06 17:03:00
万华普曼生物工程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被罚超29万元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当事人”)因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24-06-06 16:29:00
真孕囊、假孕囊与空孕囊,这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对夫妻备孕许久终于等来了怀孕的好消息。可是,在孕检时却被医生告知是“空孕囊”。一场欢喜变成了失望、疑虑、担忧....
2024-06-06 16:29:00
排卵期啪啪啪一定会怀孕?答案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夫妻同居有正常的性生活,并且未使用过任何避孕手段,超过一年时间仍未怀孕在医学上称为不孕不育症。婚后2年从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
2024-06-06 16:25:00
近视的人年纪大了之后,是视力逐渐改善,还是会同时得上老花眼?
中国是全世界近视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我们国家近视人口已经超过7亿了,差不多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近视的。其中,完成高中学业的群体超过80%都是近视的
2024-06-06 17:22:00
小心!这样的大便,预示着大肠癌的来临!
陈老板,今年40出头,近半年多来大便越来越不正常,一天要去几次厕所,偶有发现便中带血,以为是痔疮,并没有在意,但腹泻和便血症状不断加重
2024-06-06 18:14:00
好容易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出去吃顿饭又感染上了?消化科医生告诉你真相——
大家都知道,根除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不但是治疗很多胃病的前提,更是预防胃癌最为最重要的措施。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有许多的朋友存在很多疑惑
2024-06-06 18:15:00
一天发现三例肠癌——这些人,一定要及时做个肠镜
不久前,一天之内我们做了24个肠镜,就发现3例肠癌,分别是34岁、57岁、59岁。1、第一例张某某,男,34岁,经常吃烧烤
2024-06-06 18:14:00
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3种异常,可能需要做肠镜
“每年给无数人做体检,到了自己身上却忘记了。”50岁的张医生在一家体检医院从事体检工作,1年多前,他发现自己有便血表现
2024-06-06 18:17:00
一个不起眼的排便习惯改变,却是晚期直肠癌的“信号”!
很多癌症不是突然发病的,之前往往有很长一段“潜伏期”,专业点说,叫做癌前病变。两年来,68岁的刘大爷每天排便三四次,大便还时不时带着血
2024-06-06 18:16:00
东城中医医院嵇波主任:治疗重症失眠焦虑的心得
嵇波 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王永炎院士博士后,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研究生;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024-06-06 16:59:00
中高考在即,这份食品安全饮食提示请您查收!
2024年中高考在即,为保障广大考生饮食安全,守护每一位考生的健康与梦想,在此,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家长及考生
2024-06-06 17:00:00
肠镜是个啥?哪些人需要做?怎么复查?一文说清楚
临床上总是遇到迫不得已才来做肠镜检查的,往往病情都已经十分严重了。我们内镜中心每年都会发现上百例中晚期肠癌,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病入膏肓了
2024-06-06 18:18:00
贵州松桃:迎端午 粽叶飘香“老吾老驿站”
多彩贵州网讯(杨兵)6月4日,松桃苗族自治县老吾老驿站组织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共同缔造邻里情”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提前把饺子肉
2024-06-06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