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余秋雨:杭州宣言
...笔尖编织出一张杭州历史文化的导览图。《杭州宣言》是余秋雨先生为《行在·杭州》撰写的开篇,详细解说了他认为的杭州之美是怎么被创造、被守护的,被赋予了他对杭州的诸多情感表述。壹《马可•波罗游记》曾极力称赞...……更多
杭州日报讯 昨日,纪念苏东坡诞辰987周年“西湖寿苏会”在杭州苏东坡纪念馆举行。随着一曲筝箫雅乐《水调歌头》响起,2024“西湖寿苏会”拉开序幕。“‘寿苏会’由来已久,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场,文史专家丁云川首次...……更多
杭州西湖“非遗”与“世遗”的交融
2024年1月,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编著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概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梳理、记录了西湖景区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5...……更多
游杭州品东坡肉
...□ 缪士毅 中共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我每次出差浙江省杭州市,总要品味一下杭帮传统特色名菜东坡肉。虽然早年在杭求学4年,已不知多少次品尝过东坡肉,但至今一有机会到杭州,我还是忘不了点上一道东坡肉以解馋。在杭...……更多
白居易、李贺、张岱笔下的苏小小:美丽与才华的象征
...,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苏小小墓苏小小墓,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苏小小,六朝南齐时歌妓,家住钱塘,貌绝...……更多
“有了苏堤,西湖更美;修了西湖,杭州更美;杭州更美,因为苏知州更美!”清明假期,以“苏东坡”为题、传承“宋韵文化”的杭产话剧《苏堤春晓》北京首演。最美人间四月天,西湖畔苏堤春晓清风如沐,游人如织;千...……更多
杭州西湖,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今独步天下
来源:极目新闻杭州西湖,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今独步天下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以其美丽的西湖而闻名于世。西湖风景区位于杭州市区西侧,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美丽湖泊。它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更多
读懂了苏东坡的龙井虾仁,就读懂了宋朝风韵
...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被贬出京城,授杭州通判。三年后,苏轼由杭州调任密州,即今天的山东诸城,任知州。正是在这个时候,苏轼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更多
九百多年前的春天,苏轼来到铜鉴湖畔
苏东坡曾经两次为官杭州,熙宁四年(1071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36岁,第一次被派往杭州做通判(副市长);元祐四年(1089年)至元祐六年(1091年),54岁,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府(市长)。为官杭州期间,经常游山玩水和...……更多
苏东坡与杭州的密切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他二度杭州为官,比如他指挥疏浚西湖,比如他的侍妾王朝云是杭州人,比如杭州有道名菜就叫东坡肉……而让他走到人生某一段困境的“乌台诗案”同样也...……更多
杭州日报讯 古往今来,书法的人文性与精神性为各历代书家所重,由此成就无数书法经典。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古人墨迹《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伯远帖》《草书千字文》等作品,最具影响力的王羲之、王献之、...……更多
钱塘东坡遗风 满城翰墨宋韵杭州日报讯 11月17日,第一届“苏东坡杯”杭州书法大展在全山石艺术中心开幕。此次书法大展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浙江省书协指导,杭州市文联、杭州市书协主办。本届书法大展优秀作品、优...……更多
雷锋塔是怎么倒的?雷锋塔与白娘子传说有什么关系?
...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学者余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怆然象征。其实,雷峰塔和白娘娘毫不相干。它建于公元九七五年前后,是吴越王钱俶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更多
1月29日,纪念苏东坡诞辰987周年的“西湖寿苏会”在杭州苏东坡纪念馆举行。“寿苏会”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苏东坡传说”的重要传承内容。这次活动专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东坡故事会,来自景区相关单位的8位主讲...……更多
人间四月天 看《苏堤春晓》
...深重苏东坡,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苏东坡?由国家话剧院和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的原创话剧《苏东坡》,在恢宏磅礴的北宋气象中还原一个“人民的好公务员”苏东坡。去年杭州首演谢幕时,观众曾高喊:巡演!于是,4月5日至1...……更多
湖欣依旧杭州日报讯 12月2日,由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馆、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湖欣依旧——蔡云超、于广明书法摄影展”在杭州恒庐美术馆开幕。来自杭州文史界、文艺界、书法界的领导嘉宾参加展览开幕式,共同...……更多
苏堤桥名
20世纪80年代,杭州日报编辑乌鹏廷先生对我说,苏堤上的六桥: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跨虹桥都是动宾结构,唯独“东浦桥”是方位名词。经他研究,应该是“束浦桥”,因为“束浦”就是动宾结构,足见古人取...……更多
...报讯 (记者 陆遥 侴雪妍) 4月5日晚,中国国家话剧院、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的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北京首演。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在北京首演现场,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六地观众也在...……更多
乾隆上春山,最忆是龙井
...文全集》有载,乾隆一生写了43600多首诗,在他“六巡”杭州的70多天里,以西湖为主题创作诗文630多首,写龙井的诗文也有近80首。1751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刚过清明。这天春光明媚,乾隆看到龙井山上一片翠色,山间上下都...……更多
共忆东坡 这部现代舞诗剧带你感受当代人与东坡的精神契合
苏东坡曾前后两次旅居杭州,他笔下的杭州,是无限好湖山,“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他在任期间疏浚西湖,筑起苏工长堤,立小石塔三五所,演化为三潭印月,一面是自然风光、一面是人文景观。悠悠西湖水,伴...……更多
杭州日报讯 宋韵千年怎能不念东坡?11月22日,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将在杭州大剧院首次与观众见面。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上令人瞩目的新创剧目,该剧创造了开票当天即售罄的票房佳绩。面对求票若渴的观众,杭州大剧...……更多
...堂遗址”,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有美堂记》,就是应当时杭州知州梅挚之请写的。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离开京城赴任杭州,宋仁宗作诗《赐梅挚知杭州》,为了表达对天子赐诗的感激,梅挚到杭州后在吴山建堂,取诗中第...……更多
杭州日报讯 杭州唯一一所以西湖命名的学校——西湖小学,迎来建校九十周年。昨天下午,西湖区中小学校长以及学校退休教师纷纷赶到西湖边,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西湖小学已退休20年的教师陈荣华感慨万千:“现在学校...……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了9件苏轼书迹。这其中哪一件是他的得意之作?答案是杭州钱王祠的《表忠观碑》。一堵大墙,悬挂着四大块镜框装裱的《表忠观碑》拓本,就像洞开了四扇满是书艺风景的窗户。观者看见它,又像是书法初学者遇见了标准字...……更多
信笔钱塘,回首仍是《望海潮》
宋 《深堂琴趣图》宋 《观潮图》西湖在杭州的怀抱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从春水初涨到水光潋滟,从六月风光到长堤一痕...……更多
杭州何以会成为女性文学创作的重镇
...南第一州。”宋仁宗写给梅挚的这两句诗,生动地点明了杭州之美。好山好水孕育了灵秀聪慧的女子,带给杭州城灵动的气质。她们多才多艺,在诗词、绘画、文章等领域,皆有卓越的成就。若论形成群体、声势浩大的杭州的才...……更多
李朴园“杭州百忆”(上)
...,谢冰莹主编的《黄河》月刊,曾连续刊登过几篇名为《杭州百忆》的系列文章,由流亡中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李朴园先生所写。每篇回忆声情并茂、幽默风趣,既有对杭州沦陷的悲愤之情,又有真挚的友情与趣闻,让人管...……更多
杭州不断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俞为洁俗话说:“杭州不断笋,苏州不断菜。”从春吃到冬,从冬吃到春,春笋、鞭笋、冬笋不断档,油焖笋、笋干老鸭煲、咸肉炖笋、漉笋烧肉、雪菜笋丝、丝瓜笋干蛋花汤……生活在杭州,关于笋的佳...……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想让惠州西湖变为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因为无桥,给城内外百姓带来不便,可“罪臣”之身的苏轼已空怀壮志。 程之才的到来,竟让苏轼看到了治理惠州西湖的希望,他这一生“视天下无...……更多
亚运舞台之上,大美华夏风尚
新华社杭州10月11日电(记者冯源段菁菁马剑)“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的一幕“荷桂共生辉”,以高科技手段,将宋代词人柳永脍炙人口的名句再现在“大莲花”体育场上,给观众以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彭明凯《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8 版)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座山自东而西站成三排
2024-06-10 05:17:00
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西塘:在千年古镇“一秒穿越”旧时端午到嘉兴古镇 品端午味道⑦N晚报记者 沈瑜轩通 讯 员 刘冰鑫 陈 康图片由西塘景区提供【古镇端午味】“让我们怀着对先贤的敬仰
2024-06-10 06:54:00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