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杭州日报讯 50岁学画,60年临帖,70年篆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年轻时的吴昌硕对艺术创作自金石篆刻入手,...……更多
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 “吴隐和他的时代”特展亮相
...图 张大千翠豪夜湿天香露 吴昌硕 福禄寿 任伯年今年是西泠印社建社120年。昨天,“先生归来——吴隐和他的时代”特展在西湖文化广场上的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除了在杭的西泠印社众社员,许多外地社员、藏家也都纷纷赶...……更多
...原汁原味”再现篆刻艺术的魅力杭州日报讯 10月26日,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西泠印社美术馆主办的“百廿风华: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活动——《王福庵印稿全集》出版研讨会”在西泠印社美术馆隆重召开。中国文...……更多
...百廿西泠,双栖沪杭;实业立基,先生归来。11月9日,由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承办的“先生归来——吴隐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启幕。西泠印社美术馆以“先生归来”为主题,以人物为主线,以学术为引...……更多
杭州日报讯 印者,信也。历史悠久的西泠印社,流传着不少动人的金石故事,其中最令人怀想的,是首任社长吴昌硕对爱妻的一往情深。1909年,66岁的吴昌硕梦见去世多年的原配夫人章氏,醒来后满怀思念之情,刻下了“明月...……更多
...间畅叙幽情的场景,令无数后人心向往之。120余年历史的西泠印社也有着悠久的雅集传统。早在1915年,就有南社与印社两大学术团体共与雅集的记载,但是百余年间几度中断与恢复。2003年百年大庆之后,西泠印社重续同人雅集...……更多
杭州日报讯 西泠印社,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艺术殿堂,承载着历史的丰厚记忆,更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众多知名文化机构携手,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文化画卷。深度合...……更多
杭州日报讯 6月7日,“荆楚风——西泠印社湖北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孤山遁庵开展。此次展览由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是西泠印社首次举办湖北省全体社员作品的展览。展览充分展示了已故和当代...……更多
探访西泠印社:品读方寸之间的艺术魅力
...访团走进中国研究金石篆刻最负盛名的民间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品读浓缩于方寸之间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年传承。西泠印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颖丽为探访团介绍西泠印社的历史。王筝 摄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取以金石印...……更多
西泠·武林美术馆正式启用
...日报讯 繁华武林,缘结西泠。9月29日,由拱墅区建设、西泠印社集团负责运营的西泠·武林美术馆精彩亮相。西泠·武林美术馆位于拱墅区东新街道新天地商圈,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七层,地下二层。六、七层为西...……更多
杭州日报讯 他是“后海派”代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是一代宗师,桃李满门。他的弟子潘天寿、沙孟海……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大师级别。他集“诗、书、画、印”于...……更多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于昨晚(2024年6月9日21时57分)仙逝,享年99岁。刘江,原名佛奄,号湖岸、知非。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幼承家学,酷爱书画。1945年中等师范毕业后,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更多
西泠印社:回望百廿风华 薪火永续延绵
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展正在举办中,包括在浙江展览馆举办的西泠印社百廿成果汇报展、社员作品展、社藏捐赠菁华展(2019-2023)以及在杭州画院举办的2023海内外印社联展和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君匋艺术院藏“丛翠堂四...……更多
突发讣告,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去世!
...息,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9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刘江先生,原名佛庵,号湖岸、知非,1926年7月生于四川万县。1945年中师毕业后考入国...……更多
...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杭州日报讯 1月18日,“雁过留痕——林如篆刻题跋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孤山遁庵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浙江大学主办,西泠印社学术支持,...……更多
...特展,在临平区超山大明堂展出。在特展启幕的前一天,西泠印社“甲辰春季雅集”亮相临平超山,开启了为期3天的系列活动:雅集笔会、《西泠艺丛》编辑委员会圆桌会、纪念吴昌硕180周年诞辰学术报告会等。吴昌硕是西泠...……更多
近日,西泠印社2023年秋季拍卖会圆满落槌,总成交额8.03亿元,总成交率83.5%。本场西泠秋拍,继续以学术气质,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共推出全门类4100余件奇珍拍品。西泠拍卖古代书画部分推出的“从金陵到京江书画专题”...……更多
...法美育馆(陈振濂书法美育馆)开馆,同期“印记大象”西泠印社藏当代名家篆刻作品展·“一带一路”世界图形印展在美育馆开展。现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共同为...……更多
...以篆刻之名,感遇中秋,与您共赏方寸之间的艺术之美。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王福庵先生,曾刻过一枚“秋月春风等闲度”印章,取意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态度凝聚于方寸之间。在有限...……更多
...院教师共同推荐 张伟平教授视频示范杭州日报讯 近日,西泠印社出版社推出《顾坤伯教学课稿》一书,精选著名国画家、教育家顾坤伯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执教期间的59张珍贵课徒稿,并特别收录了28幅佳作,全方位展现了顾先...……更多
...代领军者,中国意笔人物画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啸涛篆刻书画会和墨澜社艺术顾问。早年就读于...……更多
金石为开 艺启万象杭州日报讯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人类非遗项目中国的代表。西泠印社作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多
西泠印社举行建社120年庆祝大会
西泠印社举行建社120年庆祝大会刘捷赵承讲话 方江山出席孤山不孤,君子有邻。今天上午,西泠印社举行建社120年庆祝大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更多
...育之先河的中国美术学院,享誉天下的“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等。第一届“苏东坡杯”杭州书法大展从2022年开始启动,得到了在杭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投稿,共收到杭州地区的来稿1151件,其中书法作品1088...……更多
...是否可转为公藏。余爽快答应,即凭发票将此画原价让藏西泠印社。书画鉴定因鉴定家之鉴、书画家之鉴、收藏家之鉴、画商之鉴而各有优长,各有差异。作为书画家,也曾一度鬻画,余任天长于古书画鉴定,侧重以笔墨、风格...……更多
...现代人追求知识、提高自我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西泠印社作为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积极探索艺术教育的新路径,在艺术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更多
书法和篆刻是他一生所爱杭州日报讯 10月31日,由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承办的“西泠清芬——西泠印社社员鲍复兴书画作品展”座谈会在西泠印社美术馆(西泠·武林美术馆)举行。今年是鲍复兴加入西泠印社的...……更多
二十周年庆!西泠拍卖4月21日至22日济南公开征集藏品
...界广泛征集吴昌硕先生书画、篆刻等各门类藏品。 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西泠拍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2023西泠春拍隆重推出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暨庆祝建社一百二十...……更多
百余件作品讲述“江声百年”杭州日报讯 3月19日,由西泠印社和江苏省篆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江声百年:西泠印社江苏社员作品展”在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和孤山遁庵开展。江浙历来人文荟萃,书画家云集,自元初始,文人...……更多
...洁,为其“天空之城”的称号增添一丝美誉。走进馆内,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被“复刻”在场馆中心的屏幕上,百廿西泠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此次开放的空间是六、七层的展览区,展陈面积1.1万平方米,及一层和负一层的西泠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最残忍的刑罚并不是凌迟处死,而是点天灯,远比凌迟残忍
说起古代的刑罚,我们知道最出名的就是凌迟处死。这个刑罚还有一个名称叫千刀万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实施这个刑罚的过程中就是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来
2025-02-11 00:02:00
若三峡遭受“毁灭性”的攻击,被炸毁后,对中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工程建设,共三段组成,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2025-02-11 00:07:00
原来我们所熟知的这位大唐皇帝是伪装高手,甚至可称千古一帝!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线木偶一般,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2025-02-11 00:14:00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的?在此之前,他们如何烹饪美食?
文|斯文Talk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前言蒸炸烹煮一直都是我国在做饭时出现的一套方法,地区不同
2025-02-11 00:16:00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败司马懿吗?答案很明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三国演义》中的四位谋士
2025-02-11 00:30:00
装疯卖傻30年,被太监推上皇位,第一道圣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1908年11月15日,清朝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去世之前留下了两句遗言:女人不可与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尤须严防
2025-02-11 00:5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静《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11 版)元宵节是每年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新的一年首次月圆的夜晚
2025-02-11 06:11:00
公主出嫁,送亲大臣偷偷将自己女儿换成公主,把公主远嫁他国当妾
晋国古老而辉煌,春秋时期,她曾是霸主之一,统御着中原大地。然而,在这个充满战乱与政治阴谋的时代,晋国的历史也充满了悲剧与荣耀
2025-02-10 17:12:00
关羽在韩国的影响:建关帝庙1000余座,其中一个金身是国宝
核心提示:关羽金身,高约2米,旁边陈列青龙偃月刀。一韩国有句话,叫“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韩国小孩从小就开始读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2025-02-10 17:14:00
他杀了皇帝的美女钦差,皇帝为什么反而大大的赏赐了他?
在开始介绍今天的主人公之前,小冷先给各位童鞋安利一个名词。钦差——为什么很多地方官员都对钦差大臣敬畏的不要不要的。因为钦差就是代表着当今皇上出外办事
2025-02-10 17:25:00
原创为何王阳明强调静坐?不是为了放空,看完解释才知是为了破“贼”
“静坐”是现代人常会进行的一种休闲方式,特别是在瑜伽中被广泛应用。人们会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再拿上一件坐垫,就此闭上眼睛和外界“隔绝”
2025-02-10 17:28:00
乾隆写了一个“礻”字,大臣们都夸写得好,和珅却吓的浑身发抖
电视剧《李卫当官之大内低手》有这样一个情节:刚过完85岁大寿的乾隆,此刻却愁眉不展。他提笔写下一个“礻”字,在右半部分留下大片空白
2025-02-10 17:29:00
原创一个新朝代打江山有多难?朱元璋用17年算最快了,这朝代打61年
一个新朝代打江山有多难?朱元璋用17年算最快了,这朝代打61年观我国的历朝历代,在刚建国时。很多统治者都会想尽办法来让百姓们认可这个新朝代
2025-02-10 17:43:00
古人穿的衣服都拖到地上了,难道不怕弄脏吗,是为了时尚吗?
在影视剧里,很多江湖中的女豪杰或者皇宫中的后妃、公主,穿着的衣服都很长,长到有很大一部分拖到地上了。这时候,女子的走路姿态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2025-02-10 17:54:00
分封制弊端千年难解,为何朱元璋轻松搞定?农民出身很重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中国古代分封制度的争议和弊端,以及朱元璋是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分封制度自夏朝开始,但其弊端在历代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25-02-10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