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鉴藏之间——以余任天寿崇德为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3 07:04: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书画家不一定是收藏家(当然,如吴湖帆、张大千、徐悲鸿、钱君匋那样的自可称藏家抑或大藏家),但手头有点收藏是必要的。一可“以藏养画”。随取随看,吸纳古今笔墨,充实自家根底;二可“以藏养眼”。眼高手低,在此是褒词。识见、想法到了,手不得不高。艺术家,决无手高眼低的道理。一个书画家,若未经眼过百千张古今佳作胜迹,连基本的真赝雅俗也难以辨识,其所作也可想而知;三可“以藏养心”。窗明几净,法书名画,涵弘性情,变化气质,不啻赏心乐事。

寿崇德与余任天为诸暨同乡,相识相交三十六年,谊在师友之间。曾读寿《平凡的生活,高超的艺术——忆念我的良师益友余任天先生》一文,写得情真意切,多有知者识者之言。余任天擅藏古书画、碑帖,寿崇德好收近现代书画家之作,也不乏古代藏品。寿于书画鉴藏时向余请益,有面谈的,也有通过书信往来交流的。

严格意义上说,余任天、寿崇德二位是不太具备收藏实力的。藏家大抵应具备的“财力、魄力、眼力、精力”四力中,二位基本的财力就很欠缺。余长期作自由画家,寿为中师教师,而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是基本义务。若了无情怀,没有对书画的挚爱,以至节衣缩食、清贫度日,也不会有后来的收藏规模。

书画收藏之高明者多为鉴藏家。以鉴带藏,以藏养鉴,相得益彰。余任天、寿崇德堪称鉴藏家。余任天的书画鉴定眼力,在业内早有口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杭州书画鉴定有几块牌子:朱家济严、张宗祥高、阮性山慎、余任天直。余先生曾风趣而不乏自信地说:“我这里是书画鉴定的高级法院。”其鉴判也是诸暨人脾气,真是真,假是假,不含糊。程十发说:“经他过目,真伪立判,很少有失眼和错落的时候。他晚年双目渐近失明,但他鉴定文物字画的真伪时,比一般眼目清亮者更要精确些。”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绍兴画商,带了张八大山人的《空谷苍鹰图》,辗转杭州藏好,皆判伪而不售。后入余任天门,细看,一拍大腿,真的!即以三十五元买下。此画曾征藏广东省博物馆,继经张珩鉴定为假,欲退,余同意却依然坚认为真。后由中介人程十发用三幅明画换下,转而移藏上海博物馆,成为上博馆藏八大精品。又,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杭州古籍书店有一古画出售,挂了好长时间无人问津,见者多以为假。余路过观赏,认为是明画真迹,遂购下。时任杭州市文化局局长的孙晓泉得知此事后,便与余相商是否可转为公藏。余爽快答应,即凭发票将此画原价让藏西泠印社。

书画鉴定因鉴定家之鉴、书画家之鉴、收藏家之鉴、画商之鉴而各有优长,各有差异。作为书画家,也曾一度鬻画,余任天长于古书画鉴定,侧重以笔墨、风格为依据。过眼愈多,其识也广,鉴而有得,便落墨为题为跋——这些数量可观的鉴定题跋,大都未公开发表。从已读到的部分看,其鉴识独立不群,以行带知,多有高明处。如能将这些书画(碑帖)鉴定题跋整理出来,加上自作书画印题跋,合为《余任天题跋集》予以出版,其意义自不待言。

寿崇德的书画藏品得以保存下来,实在不易,其收藏生涯中遇到的无奈、责难种种,已成如烟往事,试举二例以存:其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潘天寿被诬,而潘与寿有师生之谊。那张1962年两人合作的《松石图》,毁之不忍,存之一不小心累己亦累师,无奈之下便将画中潘作石头剪下混藏乱柴堆中,自作松树则毁去。1972年,寿在潘原石上接纸重补松树,并请吴茀之加题复归全作;其二,1982年,有匿名信举报,说寿崇德从事封建收藏,并将古画卖到海外,牟取暴利,后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

寿崇德的收藏意义,至少有两点值得一说:一是他所藏的20世纪中后期的这批书画家的作品,正值他们创作的中晚年时期,多为年富力强或成熟之作,具有较高的观赏、时代、研究价值;二是这些收藏几乎囊括了现代一线画家的藏品,作者中的很大部分与寿有直接交往,并留有大量往来书信,其史料价值已溢出藏品之外。

收藏家到了晚年,其藏品如何安顿、归宿,略可见出其品位、志趣及文化自觉。古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史上又有几家能守到五代呢?浙江毕竟人文荟萃,前贤多有藏私于公,化身千百,沾溉后人的捐赠义举。余、寿二先生的家属也不例外,捐赠给省内博物馆、美术馆的余、寿之作及藏品,数量可观。值得一说的,是现藏诸暨博物馆的陈洪绶《桐荫赏石图》。此作原为余任天的旧藏,上世纪60年代初,余以220元让与寿崇德。后寿捐诸,填补了诸暨博物馆公藏陈洪绶作品的空白。陈、余、寿皆为诸暨人,陈作又经余、寿收藏,最后回归桑梓,胜事也!

(作者系浙江省余任天研究会副会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筹建书法专业,由此开创了新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之先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高龄的他又在全国率先招收首届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厥功至伟,世所共知,影响至今。陆维钊生前得马一浮、
2025-04-20 13:06:00
...。短短30字,饱含深意,激励了卢氏子孙奋发图强。早在上世纪,卢屋村陆续出了卢是、卢英芬、卢敦良等三个国内知名画家。其中,师从林风眠、吕凤子、潘天寿、王子云等的卢是,在国画、油
2023-10-08 03:33:00
...984),字天庐,室号“归汉”,浙江诸暨人,现代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诗人,“新浙派”绘画的重要代表。曾为浙江国画创作研究室(浙江画院前身)专业画家、浙江文联委员、浙江省文史
2023-11-26 07:32:00
《山东扈氏家谱全乘》暨扈本询先生书画捐赠潍坊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
...徐渭、任伯年、吴昌硕等大师作品;多次亲受郭味蕖、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尹瘦石、于希宁、张道兴、张立辰等著名艺术家的指教。其写意花鸟,远追徐青藤、吴昌硕、近向郭味蕖、李苦禅、
2024-05-24 12:36:00
...涵。在绘画上,吴昌硕在艺术创作中博采众长,师法历代书画家,如石涛、八大山人、徐渭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派花卉”。191
2024-03-03 07:05:00
160幅作品参展!《秋韵》作品展在合肥举办
...绘画得父亲裴家同言传身教,又深得中国传统绘画之法、上世纪80年代赴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及日本画,又得赖少其、徐子鹤、张建中等名家真传。他把丹青描绘当作学问的笔身追求,心源笔意,扎
2024-11-23 23:37:00
...,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座学校。诸乐三常说,“做一个书画家,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去医从艺,然去而不弃。诸乐三每逢随学生下乡,或临时采风,遇农村病员,都为其免费施诊,久之彼此
2023-07-04 19:03:00
...笔人物画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啸涛篆刻书画会和墨澜社艺术顾问。
2024-11-03 07:36:00
《大家艺术》系列专辑——著名国画家褚云飞卷
...云飞,字一凡,号南山。祖籍河南睢县,现居北京。职业书画家。七岁学画,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中国著名书画大家王玉河教授入室弟子。三十多年来长期对前辈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李苦
2023-06-11 1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