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萧衍:文化繁荣与国家衰败的双重传奇
萧衍,一个聪明过人、文才卓越的皇帝,被誉为古代的学术巨匠。出身于显赫一时的萧家,他的祖先被认为与古代伟大的政治家萧何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尽管他生于皇家,但他的文学与学术成就远超过了他的皇族身份。16岁时...……更多
梁武帝萧衍痴迷佛教的政治悲剧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动荡的时期。政治上,国家分崩离析,各政权相互争夺,战乱使人们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中国人思想的深刻变革,儒学强调的忠孝等级观念失去主导地位,佛教和玄学开始...……更多
梁武帝萧衍:南朝的佛教皇帝与国家灭亡
...国防,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梁武帝初期的仁政深得民心,使国家在他武力夺取的基础上得以巩固。他没有因得位而骄奢淫逸,初心不改,依然勤政爱民,使南梁进入鼎盛时期。四、迷信成狂,荒废政务可惜好景不长,梁武帝在位期间,逐渐...……更多
梁武帝萧衍:因痴迷佛教最终身败名裂
...外,他还有一个爱好和别的皇帝不一样,梁武帝痴迷佛教文化,他的痴迷程度和别人还大不相同,他痴迷到可以连皇帝都不做。梁武帝总是以“苦行僧”的形象要求自己,梁武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简朴的皇帝,每天只吃一顿饭,...……更多
如果一个人有一只眼失明,俗称独眼龙。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独眼龙不多,只有那么寥寥几个,最著名那个独眼龙当然是三国时期的夏侯惇,他在战斗中被射瞎双眼然后继续战斗的勇猛形象深入人心。不过在中国历史,最厉...……更多
梁武帝为何禁止僧人吃肉
...政的目标。因此,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广佛教,使其成为国家宗教。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佛教经典,发现其中强调慈悲为怀,不杀生,持素食的教诲。其次,梁武帝认为,僧人作为佛教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为应该...……更多
...文物保护单位,年内申报文物保护利用项目24个4756万元(国家3232万元、省级109万元,考古及出土文物修复1415万元),位列全省第一。南梁精神厚植红色庆阳底色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更多
南梁简文帝皇后王灵宾:生不逢时的皇室联姻牺牲品
...以至于政治混乱,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一个好好的国家,很快就变得风雨飘摇。公元548年,东魏投降于南梁的将领侯景趁此机会与萧正德里应外合,开始谋朝篡位,此时的萧衍已经有八十多岁了,早就没有了少年时的意气...……更多
从公主到皇后:南梁秃发皇后的传奇人生
秃发皇后是十六国时期南梁景王秃发傉檀的女儿,也是西秦文昭王的皇后,也是历史上炽磐唯一一位正妻。秃发皇后的母亲是折掘皇后,秃发皇后是一个重情义的女子,身份尊贵,出生在乱世之中,也注定了这位女子站在了残...……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南梁是怎样的呢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南梁是一个短暂但充满传奇色彩的王朝。它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战争、权谋和英勇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南梁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面纱,探寻南梁的真实面貌。南梁,是中国...……更多
萧皇后被6位帝王先后占有,他们都是谁呢
...也曾被6位帝王来回霸占。那么,这位萧皇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她的经历。历史上的萧皇后高贵却坎坷公元567年,萧皇后出生于兰陵萧氏之家,她的祖上曾是南梁的皇帝一脉。萧皇后是萧统曾孙女,西...……更多
南梁武帝养了多年的儿子竟然是仇人的遗腹子,太悲催了
...以很多当时百姓都跑去当了和尚,或者为佛寺种田。整个国家,仿佛都是在为佛寺打工。这样的政策严重影响了南梁的发展。 饿死台城547年,东魏叛将侯景来投南梁。萧衍不顾群臣反对,接纳了侯景,并给予重任。东魏于是派...……更多
南朝四位开国皇帝的功过评
...民心。他厉行节约,励精图治,力行仁政,任用贤能,使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百姓富裕。他酷爱学问,善文善武,数通群艺,留下大量文学作品。通过稳定政局和鼓励文化,齐高帝使南齐进入短暂的太平时期。 但是,齐朝国运...……更多
梁元帝江陵焚书发生在什么时候
...南梁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文化事件——江陵焚书。那么,梁元帝江陵焚书发生在什么时候?他为什么这么做?梁元帝江陵焚书事件发生在公元554年。这一年,梁元帝在位的第三年,他下令焚烧了大量...……更多
梁武帝萧衍:崇佛、奢靡、失策的统治者?
...寺,并宣称,他已经把自己和皇宫中的所有人,乃至整个国家都舍了。这时,群臣集资二万万钱,又把他及整个国家赎了回来。547年,他再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又出钱一万万,把他这个“皇帝菩萨”赎回。三次舍身,梁武帝萧衍...……更多
...地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可持续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也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就进一步加强生态佛学建设,何虎生认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更多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的帝王与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一、早年经历与即位刘彻出生于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家庭,年幼时的他并未显露出特别的才华。公元前154年,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去世,刘彻的母亲...……更多
聊聊这位南北朝帝王魏顺帝元颢
...兵马,踏上了北归之路。北归,也可以成为北征。元颢的传奇即将开始,陈庆之的光辉人生也拉开了帷幕。孝昌四年,公元528年,陈庆之攻克铚城(安徽淮北)。铚城不大,也不算什么战略要地,军事重镇,但陈庆之只用了三天...……更多
梁武帝纵容谋逆之臣,导致自己被困台城饥饿致死
...之初,矫正了前朝的各种弊端,勤政爱民,虚心纳谏,使国家一度政局稳定,文化繁荣。但是这梁武帝深受佛教的影响,而且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他在宴会和祭祀场合禁止食肉,而且自己有时候每天只吃...……更多
他当了48年皇帝,一直活到86岁,结果却因信佛活成千古笑柄
...,成为有名的“菩萨皇帝”,到头来不仅自己未能善终,国家由此衰落下来。萧衍诞生于兰陵萧氏,萧家是江南一个显赫的家族,刘裕建立的宋朝,就是被这个家族给取代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一般大人物出生时必须得要牵...……更多
名将侯景是如何走上反叛之路的?
...李善长一样,一心想保全自己,没有顾及君主的安危,将国家间接地推入火坑中。侯景高欢死,侯景反侯景小名狗子,跟尔朱荣一样出身于羯族,是六镇之一的怀朔镇人,早年与在怀朔当邮差的高欢是好友。但侯景是一个跛足,...……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唐朝在唐武宗执政时期,国家的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史称“会昌中兴”。但是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下,却发生了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唐武宗灭佛背后的原因,虽然学术界有不同的研究答案,但是我们也尝试从...……更多
东西问丨张志刚:为何说中国佛教艺术深得互鉴兼容融合“三昧”?
...。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2024年10月2日,国庆假期,民众走进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一睹“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的风采。中新社记者 张...……更多
梁武帝萧衍的崇佛政策与国家衰亡
...月八日,梁武帝受戒成为一名真正的僧人。崇佛原因一个国家的领袖都成了僧人,佛教的兴盛已成了必然,梁朝时佛寺大约有将近三千所,僧尼近十万。这一切都同梁武帝的大力扶持有关系,而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富上的大量注入...……更多
...统治者及其辅佐官员,如国君、各级贵族和辅助人主治理国家的卜祝、贞人、史官等等,这些辅弼人员将君王言行和重臣讲话以及国家所颁布的律令文书等记录下来之后,弆藏于官府,以备稽考借鉴,他们是中国最早学术文化的...……更多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当了和尚吗?如果是,原因又是什么呢
...尚而朝廷以其病逝为由的猜度,不过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传奇故事而已。但1660年顺治在万善殿由茆溪木和尚为其举行净发仪式后来蓄发留俗却是真实的史实。那为何顺治想要出家为僧呢?顺治为何净发出家? 其实在入关前,顺...……更多
玄奘与鸠摩罗什:两位千古一僧的传奇故事
说起佛教大家都不陌生,若说起佛教的代表人物,大家都能想到的大概就是玄奘吧。大家对于他的故事可能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一部电视剧也是为他所创作。这部电视剧是很多人从小看到大的,并且还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更多
比敦煌莫高窟早不少的克孜尔石窟,为何“没落”
国家博物馆一个名为“华彩万象”的石窟艺术沉浸式体验展正在展出。展览用当下最流行的数字技术,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五大石窟,分别做了艺术化的呈现。其中,作为中国石窟开...……更多
后秦国君为何要将鸠摩罗什据为己有
少年鸠摩罗什剧照在鸠摩罗什的一生中,创造了无数传奇和神话。5岁背诵经文,7岁出家,9岁能开坛讲经,12岁就已经闻名西域。然而,这样一位极具天赋的高僧,却被后凉统治者吕光当成一件战利品,生生囚禁了17年之久。在...……更多
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坚决抵制寺庙商业化
...本、希腊、法国、意大利、瑞士、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光泉法师说,灵隐寺自养经济采取来自社会、用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原则,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慈善公益、文化教育、对外交往方面积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滕久寿:吴淞要塞的不屈脊梁
滕久寿,字祺之,1899年出生,贵州省都江县(今三都自治县)人。1919年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
2025-07-05 15:33:00
血色丰碑|抗日英雄曹基锡:烈火中的青春
1931年的东北寒风中裹挟着亡国的危机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无数抗日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曹基锡就是其中一位1931年
2025-07-05 09:38: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韩景俊: 枪林弹雨铸忠诚 桑榆暮年传薪火
在吉林市丰满区的干休所里,97岁的韩景俊老人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散步,望着胸前熠熠生辉的勋章出神。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
2025-07-05 10:43:00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