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东报
擦亮文化品牌 激活“一池春水”
——我市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述
庆阳融媒记者 李亚绒
南佐遗址考古发现五千年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宫殿建筑;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荣获“中国节事卓越奖”;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岐黄中医药文化大放异彩;庆阳市“三馆一院”搬迁新址重新开馆,大型陇剧《南梁忠骨》精彩上映;全市各大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2023年以来,我市按照“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以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出台的“1+5”政策为支撑,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创新发展,文旅融合发展“一池春水”全面激活,“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品牌全面擦亮。
探源南佐积淀文化庆阳本色
考古南佐遗址,见证华夏五千年文明。2023年,我市强化保护管理、支持考古发掘,出台了《关于加强南佐遗址石家及遇村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市财政列支200万元南佐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经费,加快南佐遗址考古大棚建设进度,全面创建数字化考古遗址展示新体系。2023年,南佐遗址入围202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22考古中国六大新发现。我市申报的17处文物保护单位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内申报文物保护利用项目24个4756万元(国家3232万元、省级109万元,考古及出土文物修复1415万元),位列全省第一。
南梁精神厚植红色庆阳底色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2023年以来,华池县深度挖掘“南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保护传承推介“红色南梁”品牌,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南梁大景区建设,打造“南梁-山庄-林镇”百公里红色旅游示范带。南梁革命纪念馆精心打造“一馆主展、 一院主教、 一心主研”的思政教学融合模式,优化“南梁精神”进校园思政课品牌,让“南梁精神”走进校园、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南梁革命纪念馆已成为各地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打卡地,源于庆阳、根植人民,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成为庆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旗帜引领。
节会赛事扮靓魅力庆阳成色
以节聚势,以会为媒。2023年9月26日至30日,我市成功举办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节会期间组织开展7大类16项文化活动,观展群众达63.8万人次,实现总销售额3381.61万元;现场签约25个项目61.81亿元,洽谈项目20个12.83亿元。第十四届中国节事文化与旅游大会授予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中国节事卓越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庆阳香包绣制工坊为“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此外,我市还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活动30多场(次),举办了“向世界讲述庆阳故事”短视频大赛等40余场赛事活动,聘请国内8名文化旅游宣传大使和26名文旅推介官,进一步彰显了我市区域文旅特色,塑造了城市文旅深度融合新形象。
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举办,通过学术研究上水平、文化宣传出精品和文化人才出大师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挖掘岐黄文化丰富内涵,彰显其巨大价值,扩大其文化影响,带动中医药人才、技术、信息充分交流,推动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旅惠民绘就活力庆阳暖色
为了让文旅“融”得自然、“合”得协调,我市突出惠民乐民,推出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和惠民举措,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构建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新空间,推动文旅消费复苏升级,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提升文旅新生活幸福指数。
2023年初,庆阳市“三馆一院”搬迁陇东风情园景区内,组织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入列全省红色旅游创新融合试点单位,并被评定为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全市成功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13处,国家2A级旅游景区3处,全年接待游客21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0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