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虞:东汉末年的仁政典范,因爱护百姓惨遭杀害
...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下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与公孙瓒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随着公孙瓒势力的不断膨胀,二人矛盾越来越大,直至因为刘虞儿子刘和在替汉献帝找刘虞求援的途中,被袁术扣...……更多
为什么赵云一番慷慨陈词后,刘备表面赞赏,内心却暗叹:不可重用
...知晓谁才是贤明之主。常山的民众推举我一同去寻觅施行仁政之处,袁绍并不施行仁政,所以我们才不投靠他,并非是我们故意疏远袁绍而亲近将军您啊!”赵云讲得十分明白,他和常山的子弟兵投身军旅是为了天下太平,而不...……更多
...的地方,但他做到了让人惊叹的事情——用心做政,施行仁政,让那些原本习惯于挥刀自卫的百姓和游牧民族,也愿意坐下来和平共处。比起后来的刘备,刘虞出身更好,他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正统的汉室宗亲。刘虞没经历过...……更多
刘备占据益州后,给将军们分房子,为何赵云宁愿住破屋都不要1间
...他对常山的子弟们宣誓,哪怕耗尽一生,也要寻觅到施行仁政之处。冀州的主公袁绍,虽享有四世三公的声誉,却并不体恤百姓。于是,赵云便率领常山的子弟,投靠“白马将军”公孙瓒去了。公孙瓒见赵云身高八尺,浑身透着...……更多
公孙瓒临死前给刘备两个暗示,刘备沉默无语,到死也不重用赵云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下明主,我只能寻找一个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如此一来才可以解决百姓的危机,尽可能的减少战乱带给百姓的负面影响。(具体可参考,云别传之中的记载。)从赵云的话之中,听出了很多有料的东西...……更多
赵云很早就跟随刘备,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看赵云的真实身份就懂
...深陷倒悬之苦,我故乡之人经过商讨,认为应当追随施行仁政之处,并非是轻视袁绍而偏向将军您。”这表明赵云一生征战的目的皆为天下黎民百姓。他投靠公孙瓒亦是为了“仁政”,谁能够施行仁政,他便为谁而战。所以公孙...……更多
他是汉朝最冷酷的皇帝,处死两个女儿,还把儿子全家都杀光
...帝,其中东汉与西汉各占一半。这二十四位皇帝中有的以仁政出名,有的以领兵作战出名,而有一位却是以冷酷出名。这位被称为汉朝史上最为冷酷,没有之一。他不仅处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杀光了儿子全家。这位极为冷酷...……更多
仁政之王:明孝宗朱祐樘的治国之道
明孝宗朱祐樘:仁政之典范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若论及哪位君主最为仁义,明孝宗朱祐樘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他生于成化二年(1466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孝穆纪太后。朱祐樘从小便展现出温和...……更多
公孙休:清廉宰相的典范与智慧
熟悉春秋时期历史的朋友,大都会对当时鲁国一位叫公孙休的宰相十分钦佩。因为这个人不仅熟读圣贤书,非常有学问,而且品德也非常高尚。做官的时候他从不为自己谋私利而伤害国家利益,凡事以国家、百姓为先,所以受...……更多
战国推行仁政,是否也会无敌于天下
...合理性,但在战国乱世的大背景下,是否能够通过推行“仁政”最终实现六国的统一呢?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大秦帝国》中秦王嬴驷所说:“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在乱世之中,实力至上,而“以民为本,民贵...……更多
三国最完美英雄是谁?忠义不亚武圣关羽,武力比肩虎将文丑!
...,即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从这一句话,就能一目了然获悉赵云的人生原则是追随施仁政的人,人生目标是解民于倒悬。赵云的人生理想在封建社会中,是难能可...……更多
东汉末年的三位太傅结局如何
...再次出任幽州牧。幽州本为穷州,对此,刘虞在幽州追求仁政,劝导百姓种田,从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永汉元年(189年),董卓篡夺大权后,派...……更多
东汉末年的能臣刘虞,为什么被公孙瓒所杀?
...注重的是军队的强大,放任部队侵扰百姓。而刘虞则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这样一来,两个人就会产生分歧,矛盾也就逐渐产生了。后来,公孙瓒与袁绍矛盾加深,双方打了好几次,公孙瓒都被袁绍给打败了。但公孙瓒不死心...……更多
汉末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这就是公孙瓒败给袁绍的根本原因。反观袁绍,他实行仁政,受到百姓爱戴。当袁绍过世时,青、冀、幽、并四州百姓都为他痛哭。公孙瓒呢?他死的时候,想必幽州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想放鞭炮吧。公孙瓒雄踞北方,但是在发...……更多
明仁宗朱高炽:铸就大明盛世,短暂而辉煌的仁政之旅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自古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只有四人,其中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最短,只有10个月。有学者表示,10个月虽然短暂,但朱高炽的政绩却达到了太祖朱元璋和太宗朱棣都没有达到的高度。朱棣多次远...……更多
许多人说赵云只是刘备的保镖队长,那么历史上的赵云究竟地位如何
...不清楚谁是明主。常山同乡商议过后,决定寻找一个推行仁政的地方效命,而不是我们认为您比袁绍更加贤明”。赵云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论,使得公孙瓒扫兴而归,对他永不重用。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更多
...朝廷;在上位的长官对待百姓合乎礼节,百姓就不会残暴;爱护百姓,百姓就亲近长上,这是所有天下的国君所急切要做的事情。礼义是百姓所服从的;而赏罚能顺着礼义去做,百姓就不会违犯法禁了。 臣听说:‘声气相通则可以...……更多
黄霸的仁政与家庭案件的解决
...“法家”一员,但他的所作所为,不同与别的酷吏,崇尚仁政,反对酷刑,主张对犯人以教化为主,凡是在黄霸为官之地,民心所向,深受百姓爱戴!黄霸爱民如子,最出名的事迹便是建立“养老院”,在黄霸做任颍川太守期间...……更多
孟子21句经典名言,句句精髓,内涵丰富,值得反复研读
...仁义之道,拯救苍生。孟子一生奔波,周游列国,宣传其仁政主张。他坚信人性本善,倡导统治者应施行仁政,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言论振聋发聩,彰显其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君主责任的...……更多
赵云和张昭:三国时代的两位杰出人物传奇人生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东汉末年蜀汉名将。追求仁政、一身是胆的儒将赵云身高八尺,气度不凡,早年被郡里推举,率领义兵投奔军阀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州里的人都想依附袁绍,为什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可怕的阴谋斗争
...姓纳入这个体系之中。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讲求的是“仁政”,而这种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民贵君轻”。汉朝能把这一部分的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因,就是可以蒙骗百姓认识到统治者的德行广布,而其内部的指导思想...……更多
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晋国内乱,竟先后为周王室、晋国敲响灭亡丧钟!
...的继承者。他继承了孔子的“仁”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将自己的思想写进了《孟子》一书中。但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有所区别。前者是自觉地道德,后者则兼具教化功能。孟子...……更多
秦并天下的霸道之术,奋六世之余烈第一世-商鞅变法
...套方案“王道”(王道为天子之道,王道便是用礼仪,用仁政来治理天下,此法相当于孔子的“儒家”。)结果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面对“帝道”和“王道”,秦孝公知道秦国没那么多时间去等成效,所以秦孝公都不是很感兴...……更多
乱世枭雄杀人屠城,唯一没有屠城的只有他
...之名并非胡乱加上的,的确是有依据。他不到不屠城,还爱护百姓,不放弃百姓。然而,这样的仁君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实在可惜。世人皆知,战争最受苦的就是平民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更多
朱见深的三大功绩:整顿朝政、雪国耻、仁政爱民
...阎罗降世。明朝也因他英勇奋战的战果,步入鼎盛时期。仁政爱民,赢得真心眺望边疆胜果的时候,朱见深并没有沉醉在权力与功勋的喜悦中。他明白,国家兴衰的根本在于民心。因此即使在战胜四方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要推...……更多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古代大多数的君主都遵从孟子的思想,实行仁政,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宽厚的对待子民,并施以恩惠,才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维护君主的政权。以清朝为例,康乾盛世正是...……更多
孟子许下一个旷世宏愿:每500年华夏必定复兴!现已成现实
...战国中期的孟子,也困扰着同时代的无数人。孟子带着“仁政”、“王道”,来到了齐国,又离开了齐国。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又一次为现实所败。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离开齐国的路上,充虞看着失落的...……更多
三国谋士群像:大度与诚信的典范
虽然,整个三国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实为智慧的较量),而这样的智珠对决又多见于谋士之间,但依然有一些谋士的大度与诚信,令世人拍手称快。一、曹魏谋士刘晔最大度、徐庶最诚信为何说,刘晔最大度?刘晔,...……更多
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被各族尊称天可汗
...根本。这就是李世民成就盛世的政治家风范的根本所在。仁政君王:他是一个怎样用心的帝王 公元628年,京师地区遭遇罕见的蝗灾肆虐。连日的蝗虫如黑云般遮蔽天日,将原野间玉米高粱啃得残垣断壁。百姓们绝望地望着田间...……更多
德行天下,仁政兴邦——秦穆公的历史功绩与传奇故事
关于秦穆公的功绩,《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齐景公曾当面问孔子。他说秦国虽小,地处偏远,却可以成为霸主。为什么齐不能?孔子笑着回答说:“秦国虽小,地处偏远,但志向远大,尊崇贤臣,知人善用,秦穆公可用五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