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虞:东汉末年的仁政典范,因爱护百姓惨遭杀害
...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下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与公孙瓒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随着公孙瓒势力的不断膨胀,二人矛盾越来越大,直至因为刘虞儿子刘和在替汉献帝找刘虞求援的途中,被袁术扣...……更多
...的地方,但他做到了让人惊叹的事情——用心做政,施行仁政,让那些原本习惯于挥刀自卫的百姓和游牧民族,也愿意坐下来和平共处。比起后来的刘备,刘虞出身更好,他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正统的汉室宗亲。刘虞没经历过...……更多
公孙瓒临死前给刘备两个暗示,刘备沉默无语,到死也不重用赵云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下明主,我只能寻找一个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如此一来才可以解决百姓的危机,尽可能的减少战乱带给百姓的负面影响。(具体可参考,云别传之中的记载。)从赵云的话之中,听出了很多有料的东西...……更多
他是汉朝最冷酷的皇帝,处死两个女儿,还把儿子全家都杀光
...帝,其中东汉与西汉各占一半。这二十四位皇帝中有的以仁政出名,有的以领兵作战出名,而有一位却是以冷酷出名。这位被称为汉朝史上最为冷酷,没有之一。他不仅处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杀光了儿子全家。这位极为冷酷...……更多
仁政之王:明孝宗朱祐樘的治国之道
明孝宗朱祐樘:仁政之典范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若论及哪位君主最为仁义,明孝宗朱祐樘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他生于成化二年(1466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孝穆纪太后。朱祐樘从小便展现出温和...……更多
公孙休:清廉宰相的典范与智慧
熟悉春秋时期历史的朋友,大都会对当时鲁国一位叫公孙休的宰相十分钦佩。因为这个人不仅熟读圣贤书,非常有学问,而且品德也非常高尚。做官的时候他从不为自己谋私利而伤害国家利益,凡事以国家、百姓为先,所以受...……更多
战国推行仁政,是否也会无敌于天下
...合理性,但在战国乱世的大背景下,是否能够通过推行“仁政”最终实现六国的统一呢?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大秦帝国》中秦王嬴驷所说:“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在乱世之中,实力至上,而“以民为本,民贵...……更多
三国最完美英雄是谁?忠义不亚武圣关羽,武力比肩虎将文丑!
...,即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从这一句话,就能一目了然获悉赵云的人生原则是追随施仁政的人,人生目标是解民于倒悬。赵云的人生理想在封建社会中,是难能可...……更多
东汉末年的三位太傅结局如何
...再次出任幽州牧。幽州本为穷州,对此,刘虞在幽州追求仁政,劝导百姓种田,从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永汉元年(189年),董卓篡夺大权后,派...……更多
东汉末年的能臣刘虞,为什么被公孙瓒所杀?
...注重的是军队的强大,放任部队侵扰百姓。而刘虞则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这样一来,两个人就会产生分歧,矛盾也就逐渐产生了。后来,公孙瓒与袁绍矛盾加深,双方打了好几次,公孙瓒都被袁绍给打败了。但公孙瓒不死心...……更多
汉末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这就是公孙瓒败给袁绍的根本原因。反观袁绍,他实行仁政,受到百姓爱戴。当袁绍过世时,青、冀、幽、并四州百姓都为他痛哭。公孙瓒呢?他死的时候,想必幽州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想放鞭炮吧。公孙瓒雄踞北方,但是在发...……更多
明仁宗朱高炽:铸就大明盛世,短暂而辉煌的仁政之旅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自古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只有四人,其中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最短,只有10个月。有学者表示,10个月虽然短暂,但朱高炽的政绩却达到了太祖朱元璋和太宗朱棣都没有达到的高度。朱棣多次远...……更多
许多人说赵云只是刘备的保镖队长,那么历史上的赵云究竟地位如何
...不清楚谁是明主。常山同乡商议过后,决定寻找一个推行仁政的地方效命,而不是我们认为您比袁绍更加贤明”。赵云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论,使得公孙瓒扫兴而归,对他永不重用。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更多
...朝廷;在上位的长官对待百姓合乎礼节,百姓就不会残暴;爱护百姓,百姓就亲近长上,这是所有天下的国君所急切要做的事情。礼义是百姓所服从的;而赏罚能顺着礼义去做,百姓就不会违犯法禁了。 臣听说:‘声气相通则可以...……更多
黄霸的仁政与家庭案件的解决
...“法家”一员,但他的所作所为,不同与别的酷吏,崇尚仁政,反对酷刑,主张对犯人以教化为主,凡是在黄霸为官之地,民心所向,深受百姓爱戴!黄霸爱民如子,最出名的事迹便是建立“养老院”,在黄霸做任颍川太守期间...……更多
孟子21句经典名言,句句精髓,内涵丰富,值得反复研读
...仁义之道,拯救苍生。孟子一生奔波,周游列国,宣传其仁政主张。他坚信人性本善,倡导统治者应施行仁政,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言论振聋发聩,彰显其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君主责任的...……更多
赵云和张昭:三国时代的两位杰出人物传奇人生
...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东汉末年蜀汉名将。追求仁政、一身是胆的儒将赵云身高八尺,气度不凡,早年被郡里推举,率领义兵投奔军阀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州里的人都想依附袁绍,为什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可怕的阴谋斗争
...姓纳入这个体系之中。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讲求的是“仁政”,而这种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民贵君轻”。汉朝能把这一部分的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因,就是可以蒙骗百姓认识到统治者的德行广布,而其内部的指导思想...……更多
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晋国内乱,竟先后为周王室、晋国敲响灭亡丧钟!
...的继承者。他继承了孔子的“仁”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将自己的思想写进了《孟子》一书中。但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有所区别。前者是自觉地道德,后者则兼具教化功能。孟子...……更多
秦并天下的霸道之术,奋六世之余烈第一世-商鞅变法
...套方案“王道”(王道为天子之道,王道便是用礼仪,用仁政来治理天下,此法相当于孔子的“儒家”。)结果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面对“帝道”和“王道”,秦孝公知道秦国没那么多时间去等成效,所以秦孝公都不是很感兴...……更多
乱世枭雄杀人屠城,唯一没有屠城的只有他
...之名并非胡乱加上的,的确是有依据。他不到不屠城,还爱护百姓,不放弃百姓。然而,这样的仁君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实在可惜。世人皆知,战争最受苦的就是平民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更多
朱见深的三大功绩:整顿朝政、雪国耻、仁政爱民
...阎罗降世。明朝也因他英勇奋战的战果,步入鼎盛时期。仁政爱民,赢得真心眺望边疆胜果的时候,朱见深并没有沉醉在权力与功勋的喜悦中。他明白,国家兴衰的根本在于民心。因此即使在战胜四方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要推...……更多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古代大多数的君主都遵从孟子的思想,实行仁政,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宽厚的对待子民,并施以恩惠,才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维护君主的政权。以清朝为例,康乾盛世正是...……更多
孟子许下一个旷世宏愿:每500年华夏必定复兴!现已成现实
...战国中期的孟子,也困扰着同时代的无数人。孟子带着“仁政”、“王道”,来到了齐国,又离开了齐国。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又一次为现实所败。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离开齐国的路上,充虞看着失落的...……更多
三国谋士群像:大度与诚信的典范
虽然,整个三国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实为智慧的较量),而这样的智珠对决又多见于谋士之间,但依然有一些谋士的大度与诚信,令世人拍手称快。一、曹魏谋士刘晔最大度、徐庶最诚信为何说,刘晔最大度?刘晔,...……更多
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被各族尊称天可汗
...根本。这就是李世民成就盛世的政治家风范的根本所在。仁政君王:他是一个怎样用心的帝王 公元628年,京师地区遭遇罕见的蝗灾肆虐。连日的蝗虫如黑云般遮蔽天日,将原野间玉米高粱啃得残垣断壁。百姓们绝望地望着田间...……更多
德行天下,仁政兴邦——秦穆公的历史功绩与传奇故事
关于秦穆公的功绩,《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齐景公曾当面问孔子。他说秦国虽小,地处偏远,却可以成为霸主。为什么齐不能?孔子笑着回答说:“秦国虽小,地处偏远,但志向远大,尊崇贤臣,知人善用,秦穆公可用五张...……更多
公孙瓒死后刘备为何再也不敢重用赵云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赵云的意思很简单,他这个人追寻仁政,忠于汉室,想要为国效力,而袁绍这个人私心太重,不施仁政,所以他不愿意追随袁绍,而...……更多
赵云一生25战,堪称三国无敌手的传奇猛将
...,深得长官赏识,步步高升,官至州郡。到任后的公孙瓒力行仁政,深得百姓爱戴。然而好景不长,朝局动荡,公孙瓒见民不聊生,决心以武力结束战乱,实现理想。于是,他离开官场,聚合游勇,以武代文,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力量。公孙瓒...……更多
揭开朱高炽成为明朝杰出君主的秘密
...祖朱棣之子,虽在位时间短暂,却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仁政理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被称为一代明君。本文将从专业的历史角度出发,深入剖析朱高炽为何能被誉为一代明君,以及他在明朝历史中的独特地位。承平之君: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
合肥“香花墩”地名引热议:“香花墩”很古很神奇,而且是移动的
大皖新闻讯 “香花墩”是合肥的老地名,被视为合肥包公祠的永久驻地,它承载了合肥古城诸多历史印记。大皖新闻2月12日报道后
2025-02-13 20:54:00
妃子本应为皇帝殉葬,却成功逃出,20年后被发现为守墓人生下孩子
在古代,人殉是体验身份的丧葬方式,虽然它毫无人性、愚昧落后,但这种制服却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5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2025-02-13 21:03:00
原创魏灭蜀战争中,姜维能料事如神,为何回援没有成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蜀道的艰难险阻所发出的最无奈的感慨。正是蜀地道路的艰险难行
2025-02-13 21:05:00
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
文/行走天涯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在古代人人都想要进宫,不论是成为皇帝的妃子,还是成为皇帝跟前伺候的太监和宫女
2025-02-13 14:45:00
李奇龙:“亚洲飞车王子”竟是李长灵的曾孙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13日,李奇龙驾驶红旗轿车成功飞越云南大峡谷。汽车凌空75.6米,不仅超越了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一倍的距离
2025-02-13 15:06:00
孙敬会对徐宁的形象设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画水浒人物的难点在于,梁山108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多人在形象,个性方面,难免有相似之处
2025-02-13 15:15:00
白蛇“闹”元宵!被称为“最受读书人喜爱的画坛大家”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正式出炉啦。2月12日下午,戴敦邦先生原稿捐赠仪式暨《画里话外三生缘·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举行
2025-02-13 16:07:00
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
2025-02-13 16:07:00
原创流落海外的10件国宝,大多都“藏在”英国,至今难以归还
我国的历史悠久,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自己国人的文化代表却漂流在外,回国之日遥遥无期。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国宝肠胃回国
2025-02-13 13:56:00